第三章紈絝(下)

江寧縣的差役與大明朝其他地方的差役一樣,總是在災難結束之後,才姍姍來遲。

看到血跡斑駁的畫舫和正押着俘虜往岸上走的勁裝大漢,捕頭邵勇的身體頓時就是一僵,然而當着麾下若干捕快、弓手、幫閒的面兒,他又不能裝睜眼瞎。硬着頭皮斟酌再三,才朝着甲板上其中一名看起來面色比較和善的讀書人湊過去,小聲斷喝:“呔,站住。你們是什麼人?爲何,爲何半夜在秦淮河上亂放煙火?”

“哄——” 岸邊看熱鬧的百姓不嫌事情大,嘴裡立刻爆發出一陣輕蔑的笑聲。衆弓手、幫閒們,也忍不住低下頭去,吃吃吃吃偷笑個不停。

南京畢竟也是個京,百姓們平時見得熱鬧多,眼界絕非其他地方可比。只是從畫舫和賭船主動靠岸的舉措上,就知道這是神仙打架,輕易不會把火燒到他們頭頂。否則,若換成水匪作案,折騰出在如此大的動靜來,早就扯起風帆直接往揚子江那邊衝了,誰會主動把自己往岸邊送。

要知道,南京城內,可不止有上元、江寧兩個縣的各級差役,還有南五軍都督府,南京守備府,南京兵部、 南京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以及南京十二衛。警訊聲一起,轉眼就可以調集數萬兵馬。兩船水匪,根本不夠給驕兵悍將們塞牙縫。(注1)

“擾,擾民!爾等燃放焰火擾民,必須,必須有人跟我去江寧縣走,走一遭!” 被百姓們笑得面紅耳赤,江寧縣捕頭邵勇,又硬着頭皮向前跨了半步,結結巴巴地補充。

“非年非節,爾等大半夜的在秦淮河上燃放焰火,萬一引發了火災怎麼辦?必須去江寧縣衙,解釋清楚。否,否則,我等絕不放行!” 捕快江動、王閒弓手李術等人,也硬着頭皮拉開架子,堵住了半邊碼頭。

對於百姓們和不在編制內幫閒們來說,眼前的事情,的確是一場有趣且無危險的熱鬧。然而對於捕頭邵勇和他們這些有官府正式編制在身的差役而言,眼前的熱鬧,卻像已經點燃了捻子的火雷,隨時有可能把他們炸上天空。

半船的血跡,十多具屍骸,大量的刀劍,即便是鄉下宗族械鬥,打到這種程度,也足以驚動全省了,更何況,此戰發生於秦淮河上,發生於南京六部和守備衙門的大門口兒。

然而,敢殺了人還押着俘虜大搖大擺登岸的,又豈是尋常鄉下大戶能比?再看那些勁裝家丁,舉手投足間,都透着一股子百戰餘生的彪悍,尋常人家甭說養得起二三十個,有兩三個坐鎮,就足以把幾代人的繼續吃個一乾二淨。

至於那打輸了被人抓了俘虜的一方,恐怕也不是什麼善茬兒。其中幾個繩子捆得像活豬般,嘴裡還塞了木棍防止其咬舌頭自盡的,都是滿臉兇相,渾身上下透着一股子水鬼般的涼氣。而那幾些沒被塞了嘴巴的,眼下雖然個個低着頭,佝僂着腰,如同喪家之犬。比常人粗了一圈的胳膊和手指,卻暴露出他們個個都是煉家子,身手遠非尋常地痞流氓能比。

這樣兩家神仙火併,豈是小小的江寧縣所能管得了的?莫說是一羣捕頭捕快,恐怕縣令今晚親自來了,也不敢跟對方耍橫。可如果問都不問,哪天上頭追究下來,一個玩忽職守的罪名,恐怕幾位有編制在身的官差,誰都逃不掉。輕則丟了這一年上百乃至數百兩的肥差,若是從重處置,下半輩子,就得去大同一帶的烽火臺上喝西北風。(注2:明代大同已經是邊塞。)

好在今晚那獲勝的一方,看起來還算講道理。聽捕頭捕快們喊話的生意裡頭帶着顫抖,竟然笑了笑,拱起手,向着捕頭邵勇大聲解釋道:“這位從事請了,在下乃國子監貢生李彤,今晚與朋友在秦淮河上放焰火爲遇刺受傷的同學祈福,打擾之處,還請寬容一二。”(注3:從事,文人對捕頭的尊稱。捕頭屬於賊曹,漢代官稱賊曹縁史,所以可稱爲從事)

“你是國子監的貢生?” 捕快邵勇聞聽遇刺兩個字,心臟頓時就一哆嗦,追問的話脫口而出。

作爲南京地面上黑白兩道都要給幾分薄面的重要人物,他怎麼可能沒聽說,今天早晨有國子監貢生在玄武湖遭到刺殺之事?雖然該案發生於上元縣的地盤上,江寧縣這邊樂得不去插手,可案子中涉及到一些關鍵人物,卻早就隨着風,傳進了江寧縣衙。兩位開國名將的後人,一位當朝國公的族弟,還有七八個得勢不得勢的官員子嗣。當時江寧縣上下,無人不暗中慶幸,虧得玄武湖劃給了上元縣,不屬於自己管轄範圍。卻沒料到,白天時幸災樂禍過了頭,夜裡,“報應”就落在了自家腦瓜頂上!

這案子,裡頭涉及到的內幕太多,誰攤上誰倒黴,大夥早就得出了定論。所以,邵勇巴不得是自己聽錯,也好安心回去睡個囫圇覺。然而,那個自稱名叫李彤的公子哥,卻不肯遂他的意。笑了笑,繼續大聲迴應,“正是,剛纔岸上幫忙放焰火的,也是在下的同窗。有勞從事跑一趟,真的過意不去。”

說着話,就很懂規矩地,扭頭命令隨從代替自己,取了銀子請從事們喝茶。江寧縣捕頭邵勇,哪裡敢接,連忙擺着手,大聲拒絕,“折殺了,折殺了,李舉人不必如此客氣。你們放焰火替同窗祈福,乃是,乃是朋友之義,按說衙門不應管得太嚴。可這些被捆着的奴僕……”(注3:貢生不同於舉人,但與舉人一樣有考進士資格。叫舉人算是尊稱)

故意不去看從畫舫上擡下來的屍體,他將目光轉向幾個被捆成活豬模樣的俘虜,壓低了聲音詢問,“在下既然看到了,總得跟衙門裡的上官有個交代。否則,這南京城內出了事情無人敢問,豈不是會亂了套?”

“理應如此!” 李彤處事非常練達,再度笑着點頭,“今晚我們在河上放焰火之時,無意間發現,這些人都跟早晨的刺殺案脫不開干係,義憤之下,就冒險出手,將他們給揪了出來。原本想在天明之後,扭送到上元縣那邊結案,從事若覺得不妥當,儘管將他們接管過去,嚴加訊問。只要給在下這邊留一份字據,讓在下跟同窗們有個交代就好!”

“不必了,不必了,上元縣那邊的案子,我們江寧縣不便插手,不便插手!” 邵勇聞聽,趕緊側着身體將燙手的山芋往外推。“李舉人派個隨從,跟我去江寧縣衙寫個東西,或者隨便拿一樣東西證明一下身份就好。”

“好!一客不煩二主,在下就不給江寧縣添亂了!” 李彤早就猜到江寧縣的捕頭不會硬往自家頭上攬事,笑着點頭。隨即,從腰間摸出一塊非常簡樸的竹片,遞到了邵勇面前。

雖然只是一塊竹片,卻代表着國子監學生的身份。捕頭邵勇不敢怠慢,先將雙手飛快地在大襟上擦了幾下,才畢恭畢敬地將竹片接過,對着上面陰刻字跡和花紋,仔細查驗。待確定一切絕非假冒,才又弓着身子,將竹片還了回來,“果然是舉人老爺,做事就是仔細。在下已經知道了,您和您的同窗見義勇爲,在下好生佩服。宵禁鬆弛,夜裡事情多,邵某還要帶着弟兄們去別處做事,就不多打擾了。告辭,告辭!”

說着話,就準備抽身而去,躲得越遠越好。誰料河岸邊看熱鬧的人羣裡,忽然傳出來一聲冷笑,“呵呵,呵呵,今天夜裡,吳某總算長見識了。原來南京城的捕頭捕快,都是這麼辦案的。見了豪門大戶就畢恭畢敬,對其蓄養死士,草菅人命的舉動視而不見!”

“誰,誰在信口雌黃!” 捕頭邵勇大怒,扭過頭,目光衝着聲音來源的方向反覆搜索。

其麾下的捕快、弓手和幫閒們,也如狼似虎般衝過去,掄起木棍鐵鏈,準備將“誣衊公差”者繩之以法。誰料,說話的人非但不躲不避,反倒推開人羣,施施然走了出來。先用輕蔑地朝着一衆捕快、弓手、幫閒們撇了撇嘴,然後將聲音又提高了幾度,義正辭嚴地說道:“是不是信口雌黃,爾等心裡明白。這南京城,乃大明留都,祖陵所在,豈能由着達官顯貴仗勢欺人?在下吳四維,乃去年南直隸秋闈第三。讀聖賢書,養浩然氣,看不慣爾等這番做派,即便拼着一死,也會將今晚所見上達天聽!”(注4)

注1:因爲靖難留下的尾巴和大量錢糧需要從南京轉運,南京武備機構非常齊全。常設南京守備掌節制南京諸衛所,及南京留守、防護事務守備以公、侯、伯充任,兼管南京中軍都督府,協同守備以侯、伯、都督充任,兼管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事務,以中府爲治所,節制其他各府。另有參贊機務一人,以南京兵部尚書兼任。

注2:明代大同已經是邊塞。對於南京人來說,發配到大同充軍,跟判了死刑差不多。

注3:貢生不同於舉人,但與舉人一樣有考進士資格。叫舉人算是尊稱。

注4:秋闈,即鄉試。考中者則爲舉人,可以有資格去考進士。舉人通常就可以做官,但等待期極長,職位也比較差。

第四章娼妓(中)第十章 逆風 (中)第二十一章所圖(上)第九章 馳援 (中)第十六章 冰城 (上)第二十二章 玄機 (中)第八章 狂瀾 (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上)第十七章 再戰(上)第二十五章 大謊 (中 )第二十五章絕境(上)第三章 曲直 (上)第十七章 鏖戰 (中)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中)第二十八章 緣由 (下)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上)第十六章抽絲(下)第五章拯救(下)第十九章 獻俘(中)第二十九章勾兌(中)第五章錦衣(下)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上)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二十三章奇招(中)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中)第十四章 野火 (上)第十八章 寒風(下)第十三章 夜襲(中)第十二章 大明 (下)第一章狗官(下)第一章 真僞 (下)第十九章 孤軍 (中)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中)第十一章 援軍 (下)第九章 馳援 (中)第十四章 野火 (中)第二十八章醬缸(上)第十一章 奇兵 (上)第二章 風雨 (下)第三章 曲直 (中)第七章老儒(下)第十七章 鏖戰 (下)第五章 上賓 (中)第五章 惡戰 (下)第七章老儒(上)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下)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上)第十一章 援軍 (上)第三章 急援 (中)第十一章 奇兵 (中)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下)第十九章 孤軍 (下)第十章 管窺 (中 )第二十四章 驚夢 (下)第二十七章 消息 (下)第十六章 光暗(中)第十一章三國(中)第十章 試刃(下)第十九章 揚名 (中)第五章 風向(中)第六章 勝負 (下)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下)第十二章 大明 (中)第十四章 故知 (下)第四章 碧蹄(中 )第五章 風向(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中)第三章 急援 (中)第三十四章 雄風 (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下)第十五章 狐與狸(上)第十一章三國(上)第五章 上賓 (上)第十一章 虎嘯 (中)第十六章 冰城 (下)第二章 遭遇 (下)第二十六章 暮靄(上)第三章 海商 (下)第四章 逆流 (上)第十五章 雪仗 (下)第二十九章 闕一 (下)第二十九章 闕一 (下)第十五章 清流 (下)第十三章 錦衣 (下)第六章絕境(上)第十三章 夜襲(中)第十八章匕現(中)第十九章 死地(上)第十二章社鼠(中)第十章 管窺 (中 )第二十五章 又逢(中)第二十二章 借勢(中)第七章 夜這 (中)第三十一章同行(下)第十八章 金牌 (上)第十三章 攻防 (下)第二十三章 威壓 (中)第六章絕境(上)第八章 立威(中)第二章 風雨 (下)
第四章娼妓(中)第十章 逆風 (中)第二十一章所圖(上)第九章 馳援 (中)第十六章 冰城 (上)第二十二章 玄機 (中)第八章 狂瀾 (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上)第十七章 再戰(上)第二十五章 大謊 (中 )第二十五章絕境(上)第三章 曲直 (上)第十七章 鏖戰 (中)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中)第二十八章 緣由 (下)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上)第十六章抽絲(下)第五章拯救(下)第十九章 獻俘(中)第二十九章勾兌(中)第五章錦衣(下)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上)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二十三章奇招(中)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中)第十四章 野火 (上)第十八章 寒風(下)第十三章 夜襲(中)第十二章 大明 (下)第一章狗官(下)第一章 真僞 (下)第十九章 孤軍 (中)第二十二章 不平 (中)第十一章 援軍 (下)第九章 馳援 (中)第十四章 野火 (中)第二十八章醬缸(上)第十一章 奇兵 (上)第二章 風雨 (下)第三章 曲直 (中)第七章老儒(下)第十七章 鏖戰 (下)第五章 上賓 (中)第五章 惡戰 (下)第七章老儒(上)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下)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上)第十一章 援軍 (上)第三章 急援 (中)第十一章 奇兵 (中)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下)第十九章 孤軍 (下)第十章 管窺 (中 )第二十四章 驚夢 (下)第二十七章 消息 (下)第十六章 光暗(中)第十一章三國(中)第十章 試刃(下)第十九章 揚名 (中)第五章 風向(中)第六章 勝負 (下)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下)第十二章 大明 (中)第十四章 故知 (下)第四章 碧蹄(中 )第五章 風向(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中)第三章 急援 (中)第三十四章 雄風 (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下)第十五章 狐與狸(上)第十一章三國(上)第五章 上賓 (上)第十一章 虎嘯 (中)第十六章 冰城 (下)第二章 遭遇 (下)第二十六章 暮靄(上)第三章 海商 (下)第四章 逆流 (上)第十五章 雪仗 (下)第二十九章 闕一 (下)第二十九章 闕一 (下)第十五章 清流 (下)第十三章 錦衣 (下)第六章絕境(上)第十三章 夜襲(中)第十八章匕現(中)第十九章 死地(上)第十二章社鼠(中)第十章 管窺 (中 )第二十五章 又逢(中)第二十二章 借勢(中)第七章 夜這 (中)第三十一章同行(下)第十八章 金牌 (上)第十三章 攻防 (下)第二十三章 威壓 (中)第六章絕境(上)第八章 立威(中)第二章 風雨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