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

火耗歸公……

這隻能是個提議而已,大明朝目前朝廷的執行力,根本就不具備把它變成現實的可能性。

這個問題很複雜。

並不僅僅是一個官員貪腐的問題。

耗羨這種東西由來已久,自古至今始終存在。

南樑大臣張率看着家奴一車車往自己家運糧食,頗有些疑惑地問這些糧食都是從哪裡來的?後者回答這是徵收的雀鼠耗,張率很開心地笑着說,好大的老鼠和鳥雀啊

到一條鞭法後簡化成了火耗。

也就是徵收稅銀重鑄過程中的損耗,因爲這時候銀子劣質,重鑄一次肯定就得有一定損失,實際一般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間,但問題是這東西沒有明確的規定,地方官收多少全憑一張嘴,明末通常是收百分之二三十,也就是實際損耗的十幾倍。

這不是最高的,最高是麻哥末期。

八錢!

一兩稅銀地方官敢加百分之八十火耗。

所以官員無不懷念我麻哥,然後將火耗歸公的四阿哥視爲仇敵。

海瑞爲何被官員士紳一致仇恨,因爲他一邊查隱田,強力推行一條鞭法,然後一邊強制性規定了他管理區的火耗爲百分之二,而且是通過對着所有百姓發告示的方式,他這個以身作則不但讓下面的官吏沒法撈,而且讓其他地方那些收百分之三十的都很尷尬。

當然,他自己的確很窮了。

但問題是海剛峰只有一個,指望那些官員都做海剛峰是不可能的。

地方官員們肯定不會接受火耗歸公,養廉銀是定數,火耗是隨心所欲,他們又不是傻子,另外明朝的財政體系也存在缺陷,火耗這種東西還是地方財政的一個重要支撐。明朝財政並不是自上而下,朝廷和地方是分開的,地方財政完全依賴存留,而存留比例最高的是田賦,皇帝發工資的只有一至九品官,此外的地方開支就靠存留。

甚至給宗室的也是。

這一點很重要。

宗室的費用很大一部分也是地方供應。

最終原本就不多的存留,必須拿出很大一塊給宗室,導致了地方財政越發緊張。

所以火耗也罷直接徵糧的也罷,一部分也被官員用於地方事務。

海瑞敢強制收百分之二,也是因爲他在應天做巡撫。

地方財政不缺錢。

而且應天巡撫治下也沒有藩王。

但絕大多數地方官員收的火耗雖然主要中飽私囊,也還是得有一部分用於補貼地方開支。

總之四阿哥能夠火耗歸公,第一他的控制力足夠,各地駐防將軍可以完全給他控制地方,第二地方財政不需要養宗室,鐵桿莊稼絕大多數都在京城,這個是朝廷養的,雖然源頭都一樣,第三也是最重要一點,他給的養廉銀高啊。他給的養廉銀數量是這時候根本不可能給的起的,一個縣令都上千兩啊,這時候大明皇帝哪能給的起,大明朝目前太倉一年那幾百萬不夠養官員的,一品大員可是一萬兩,算算目前多少一品大員?

如果不是足夠高,官員還是一樣搜刮百姓。

更何況這麼高都沒攔住他們,也就四阿哥時候強硬肅貪纔有點效果。

十全老狗時候官員就想取消這個制度,雖然最終延續下來,但他們迅速用其他名目繼續搜刮。

這時候推行不了。

至於楊信提出來……

他就是日常調戲這些老頭子。

另外火耗歸公的確不行,但卻可以給各地定火耗標準,也就是給火耗徵收設定一個上限,要知道這個火耗收取比率,一直像房價一樣持續而且穩定增長但從不下落,目前是最高百分之三十,明末顧炎武記載就已經有百分之五十的了。這是肯定不行,必須設定一個上限才行,百分十或者再多一些,但百分之二十就不行了,這個範圍內可以各地根據情況不同定。

比如說松江等地的重賦官田,超過百分之五都很高了。

而那些輕賦民田則可以適當放寬一下標準。

這纔是他真正想實行的。

雖然肯定沒用,但配合稅監巡視短期內還能多少有點用處。

當然,這個需要一套複雜的計算,實行也得需要時間。

“黃澍有消息嗎?”

看着閣老們離開的背影,楊信問許顯純。

“沒有,他家裡和鄭鄤家一樣,在這之前就把他逐出族譜,咱們和東廠都在撒出人抓他,但始終也沒有他的消息。”

許顯純說道。

這個結果沒什麼意外的。

這年頭指望抓住一個被那些士紳保護起來的根本不現實。

別說是黃澍了,錦衣衛在南方搜捕鄭鄤這麼久都根本沒用,像這樣的人是完全具備望門投止能力的,各地那些支持他們的士紳可以給他們提供保護,同樣那些支持他們的地方官員,就算知道也會無視,說不定這時候黃澍正在南方哪個士紳莊園和地方官喝酒呢!

шωш⊙тTk ān⊙℃ O

“都很狡猾啊!”

楊信感慨道。

這種事情還得他出馬才行。

回頭再到江南繼續禍害,逼着那些士紳把人交出來。

不過這種事情只能他親自出馬才行,其他人玩不了這個,黃澍這個人是必須要揪出來的,就衝他原本歷史的那套操作,也不能讓他逃過和凌遲的約會。

“走,去看看一些好東西!”

楊信說道。

“呃,楊都督有何好東西?”

許顯純笑着說道。

楊信的好東西在城外的一片農田裡。

跟着他到了這裡的許顯純,首先看到了方汀蘭,雖然還在守孝,但京城無論官民都已經把她視爲楊夫人,此刻楊夫人正一副大婦姿態,站在黃英和楊僉事唯一的正式小妾前面。而幾個家奴正拎着一筐筐玉米走出,而外面幾個女人正圍在一堆玉米周圍剝玉米,剝下的玉米粒直接放進旁邊的鬥裡,不過這些玉米和現代的根本沒法比。

更像是現代那些遭了災的。

一個個玉米棒子也就巴掌長,上面玉米粒也不滿,基本上就是現代玉米里面那些歪瓜裂棗的模樣,看着格外寒酸。

“產量多少?”

楊信下馬興致勃勃的說道。

這是他的玉米試驗田。

方汀蘭指揮方家的家奴,在這片試驗田裡用楊信教的那套,種了總計一百畝玉米,嚴格進行科學化管理,什麼人工輔助授粉,什麼去雄,統統都用上,不過這片地就是普通的旱田,純粹靠天等雨的那種,並不是什麼水澆地,而且沒有大量施肥,倒是捉蟲比較勤一些。

今天開始收穫了。

方汀蘭和許顯純見禮。

“兩百二十斤,但還沒曬乾。”

方汀蘭說道。

“去兩成水分,實際上也就是一百七十多斤。”

楊信說道。

這些玉米實際上已經半乾,百分之二十的水分是正常的,這樣算起來哪怕用上他那套,這些玉米畝產也是很可憐,不過這是加了人爲限制的,如果換到上田甚至上上田,那這個產量肯定會增加到兩百斤以上,甚至接近三百,但這樣的田就用不着種玉米,種水稻不是更好?哪怕種粟也能毛收兩百斤以上,而且這個產量是付出大量勞力科學管理之後的,如果粗放化種植,在這種中田估計也就一百斤甚至更低,這就基本上是清末北方玉米的畝產了。

“那這還不如麥子啊!”

許顯純好奇地說道。

的確不如麥子,甚至不如粟,北方粟的產量一直是最高,其次是高粱,不過高粱種的較少,但粟是普遍種植,這東西在有水澆灌的上田,畝產最高甚至能達到兩石,不過這個數字是小冰河期過去的十全老狗期間。中國古代農民平均每人生產的糧食數量,在十全老狗時候是最高,這是專家們研究出來,但緊隨其後的卻是被罵慘了的萬曆時候。

兩者幾乎相差無幾。

但萬曆中後期氣候實際上已經開始了變化。

“收完回頭還得接着種麥子!”

和他比較熟悉的黃英說道。

“兩熟?”

許顯純愕然道。

“那就不一樣了!”

他緊接着說道。

的確,玉米目前技術條件下的確產量不高,一百斤上下是普遍情況,這個產量甚至低於一季的小麥,雖然低的並不算多,但卻遠低於一季的粟子,但問題是它讓一熟變成了兩熟,冬小麥這樣的地一年產量也就一百,但加上玉米之後就成了每年穩收兩百多斤糧食了。

而單季就算是種粟,這樣的地每年也就是一石以內。

“這用種子還少!”

黃英說道。

的確,這是一個顯著的優勢。

這樣實際上就是通過一年兩熟,讓原本的中田變上田,哪怕下田也不至於一年之內收三四鬥了。

當然,下田玉米產量會更低。

可就算收個五十斤,那也一樣會讓下田變原本中田產量啊!

而且楊信種這個本身就是試驗,他更主要是對種子進行改良,所以產量還是會繼續提高,總之這個以後是要儘量推廣,雖然地瓜產量更高,但那東西真不能當糧食,接下來天津那些田地全都改水稻和小麥輪種。

“可這個怎麼吃啊?”

許顯純說道。

“玉米茬子粥,玉米麪餅子,摻上野菜的窩窩頭,對,以後詔獄的犯人就吃這個。”

楊信說道。

他耳畔悠揚的歌聲響起……

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一八四章 擋我者死!第六零三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十五章 這個高手真弱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一六九章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三三九章 殘酷鎮壓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一零七章 尼山驚變(第四更)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六五九章 玷污太祖血脈第四九七章 是男人就幹第二一九章 間歇性精神病第六章 熊廷弼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五一八章 天降神兵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三十一章 閹黨集結號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五三六章 聽說你還有個女兒第五六五章 這羣土匪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四九六章 敵人的敵人第五十六章 暴君養成計劃第六四七章 聖旨是假的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二七七章 楊僉事又去欺負建奴了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五一八章 天降神兵第一九七章 荼毒士紳第三七六章 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三六五章 有眼無珠那就挖了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五五九章 事已至此,唯有決一死戰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五一三章 戰鬥吧,鄉賢們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第二四零章 叫什麼叫,等會有的你叫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五零四章 我就蹭蹭,不進去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一百章 大規模羣體性事件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第四六九章 下西洋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五六五章 這羣土匪第二五九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一二六章 我佛慈悲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二九七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三六二章 閹黨狗咬狗啦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二七八章 爺就好這一口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五十五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第五五四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三四九章 殺豬啦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
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一八四章 擋我者死!第六零三章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十五章 這個高手真弱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一六九章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三三九章 殘酷鎮壓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一零七章 尼山驚變(第四更)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六五九章 玷污太祖血脈第四九七章 是男人就幹第二一九章 間歇性精神病第六章 熊廷弼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五一八章 天降神兵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三十一章 閹黨集結號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五三六章 聽說你還有個女兒第五六五章 這羣土匪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四九六章 敵人的敵人第五十六章 暴君養成計劃第六四七章 聖旨是假的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二七七章 楊僉事又去欺負建奴了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五一八章 天降神兵第一九七章 荼毒士紳第三七六章 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三六五章 有眼無珠那就挖了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五五九章 事已至此,唯有決一死戰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五一三章 戰鬥吧,鄉賢們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第二四零章 叫什麼叫,等會有的你叫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五零四章 我就蹭蹭,不進去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一百章 大規模羣體性事件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第四六九章 下西洋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五六五章 這羣土匪第二五九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一二六章 我佛慈悲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二九七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三六二章 閹黨狗咬狗啦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二七八章 爺就好這一口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五十五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第五五四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三四九章 殺豬啦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