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

天啓就自己考慮去吧!

反正楊都督其實也是忽悠他,這時候衛所的良田早就已經被那些將領瓜分乾淨,要麼直接盜賣了,剩下那些軍戶種的只是最差的……

實際上連軍戶都快跑光了,之前楊信在貴州調查,人口最少的衛缺額超過三分之二,湖廣雖然肯定比貴州好一些,但五千員額能超過四千也是奇蹟一樣。不過總得來說這幾個衛都還能有個十幾萬畝給三王,他們過去正常過日子沒問題,尤其是荊州和衡陽畝產都很高,即便是差的地畝產兩石谷也沒問題。

那裡不比太湖圈差。

荊州附郭一帶的農田畝產甚至超過五石。

至於賜田……

那個不是楊信操心的。

那些文官們會跟天啓糾纏,原本歷史上直到天啓死,他們也沒給三王括出超過一百萬畝,直到崇禎初年惠王賜田纔到八十萬。

然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三王就藩最大的投資其實就是給他們蓋房子的。

幸好這個有鋼筋水泥。

楊信進宮見了天啓後,緊接着到了自己家的醫院,小草目前負責這座醫院,至於主要醫生當然是老王,王化貞也被大赦,但禁錮三代。既然這樣他也就老老實實當醫生了,話說他倒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最近還得到天啓的肯定,皇帝陛下也經常過來轉轉。

既然這樣他就好好當醫生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吧!

楊都督隨即返回自己家。

新城。

“對,就要這個!”

楊都督滿意地看着面前一幅恍如海豚灣的畫面。

十幾頭鯨魚正在被宰殺。

不過這些不是巨鯨,渤海灣也很難見到抹香鯨,就是些小鬚鯨,在這裡也算是巨獸了。

“這東西很少,據說朝鮮那邊稍微多一些,倒是倭國附近更多,而且肉很難吃,全都是肥油,別說吃,聞着就噁心,也就是多加香料辣椒之類還能勉強下嚥,反正我吃過一口之後就沒再吃過。你做這麼多鯨肉罐頭有什麼用,還不如煉油,用鯨油做燈油很好用,以前徐聞那邊都是當貢品,咱們要是煉油賣說不定能大賺,做成罐頭只能賠錢,這些天光買鐵皮做罐子就花了上萬兩,罐子比裡面才肉還貴,結果做出來賣到京城還沒人要,全都堆在地窖裡。”

楊夫人說道。

“你就別管銀子,總之接下來其他都不重要,就是不停囤積這個,沒有鯨去獵那些海豹。”

楊信說道。

這時候渤海灣有的是海豹。

“那得去復州”

楊夫人無語道。

“復州就復州,用那些快船,另外弄幾艘快船專門捕鯨,然後去登州再搞一個工廠,這些捕鯨船冬天到朝鮮和倭國一帶捕鯨,直接把鯨剁成肉帶回來做罐頭。”

楊信說道。

“你是擔心發生饑荒?”

楊夫人終於醒悟過來說道。

“你就別管我是爲什麼了,總之就是不停做罐頭,不過一定要保證這些罐頭的質量,對於那些囤積在地窖裡的要定期抽查,別有因爲質量不好變質了都不知道的,爭取每年最少要做一百萬斤,越多越好。另外快船也得不停造,南洋公司用不了也造,造出來一艘就配上水手出海,就算去釣魚島拉鳥糞也行,本地水手不夠就去外地招募,三年內至少要建造出三百艘快船。”

楊信說道。

“三百艘,你瘋了?”

楊夫人愕然道。

三百艘的確很瘋狂,但這是必須的。

雖然這些船載重量不大,實際上也就是一百噸,但一百噸也是一千多石米啊,三百艘快船一次能夠運輸差不多四五十萬石,從南洋往返一年能跑六個來回,那也是三百萬石……

三百萬石也沒多少。

三百萬石米聽着挺多,實際上隨隨便便兩個縣絕產就讓這點糧食落入黑洞了,而且三百萬石糧食從東南亞購買也沒那麼容易,不要以爲南洋就是糧倉,那邊能提供的餘糧也根本沒有多少。那裡的確自然條件好,像爪哇島輕輕鬆鬆一年三熟,但問題是人口少,農業技術差,更重要的是天天戰亂不斷,無論暹羅,越南統統都在打仗中,緬甸也一樣,這些地方弄不出太多餘糧。

一年幾百萬石就是極限了,畢竟這時候爪哇島上估計總共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一百萬人口。

剩下還有倭國……

倭國更榨不出糧食。

因爲倭國同樣陷入小冰河期帶來的寬永大饑荒。

外購這條路只是聊勝於無而已。

真得,這不是說海外有一個囤積着糧食的港口,然後一隊商船過去裝上就回來,在這個沒有什麼真正交通可言的時代,楊信就是讓他的船隊去印度,一年也運不回多少糧食。就算當地有商人願意賣,而且孟加拉有餘糧可賣,這些糧食從一個個鄉村蒐集起來用小船一點點運到達卡,那還得一項浩大的工程。甚至就是他去買糧食的消息傳到這些鄉村,恐怕也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且孟加拉那鬼地方同樣經常來個大饑荒。

總之這種事情只能盡力,但指望這個解救大明就笑話了。

這個國家有超過一點五億人。

保守估計佔全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僅乾旱最嚴重到幾乎完全絕產的延安府,人口已經超過歐洲絕大多數的國家,反正荷蘭人口未必能趕得上延安府。目前延安府的在籍人口六十萬,不算軍戶,而那裡衛所衆多,加上軍戶恐怕奔着百萬,而明朝官方在籍人口和實際人口大致上乘以個二就差不多了。

所以延安府人口不會低於一百五十萬的。

目前荷蘭大概一百六十萬人。

而接下來的旱災中,延安府基本上可以用完全絕產形容,假使一百五十萬人口,養活他們就能把楊信目前爲止所有已經實現的,還有計劃中增加的糧食全填進去。

還不一定夠。

而大明只有一個延安府絕產嗎?

事實上陝西幾個府至少一半以上的縣接近於絕產,而當大旱推進到河南後,那估計楊信把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餘糧都搜刮過來,也無法讓這個範圍的人不餓死。

所以這樣算算,還是做罐頭最靠譜。

至少最現實,無論鐵皮,錫,這些都無需在意,大明鋼鐵產量世界第一,這是毫無懸念的,雲南錫礦早就開採,只要他想要,那裡的士紳會用瘋狂開採解決,而且鐵皮罐子也用不了多少材料,實際上楊信的罐子都很大,標準就是一罐子裝五十斤,裡面加一堆亂七八糟後煮爛的鯨肉還得壓實。

同樣大海里的魚也有的是。

更重要的是,楊信可以在整個沿海從南到北,不停地建工廠,另外在饑荒期間這些工廠也照樣可以源源不絕地生產。

這纔是最現實的。

至於移民海外同樣不現實,英國從五月花號到達北美,一直到三十年後的一六五零年,總共才移民過去五萬人,這是在國內戰爭逼迫,美洲不存在氣候差異的情況下。三十年,五萬人,而到一七零零年,整整七十年過去了,北美殖民地才二十五萬人,包括大量本地出生的,大規模移民沒有那麼簡單。

目前來講楊信可以選擇的最理想移民方向也就臺灣。

但即便去臺灣,他也必須得做好死很多人的準備,各種疾病無孔不入,但能承受的也就只有臺灣,如果是向南洋移民死亡率更高,一個瘧疾就能讓那些北方人倒下一多半,一到雨季更是準備好一堆堆死人吧。

蒙古人三次進攻越南,全都是旱季勢如破竹,雨季一到立刻跑路。

移民開拓必須進行。

但指望移民開拓解決大明面臨的這場浩劫同樣不現實。

“我二叔問你,到底是不是瘋了。”

楊夫人說道。

“瘋就瘋吧,這個世界都快瘋了,我不瘋也得瘋啊!”

楊信摟着她說道。

“真得會有大饑荒?”

方汀蘭頭倚着他肩膀,看着不遠處忙碌的農田問道。

那裡是正在插秧的楊家佃戶。

這時候麥收已經快結束,部分收割早的已經開始插秧,還有一些在播撒肥料,來自遙遠東海上那個小島的鳥糞,這也是第一批使用鳥糞肥的稻田。那裡鳥糞的產量不高,畢竟就那麼點地方,很難容得下太多工人,甚至淡水都得從釣魚島運過去,而釣魚島所謂的淡水,也僅僅一條時斷時續的小溪流。

甚至還得修蓄水池。

不過至少供應楊家這片稻田是足夠了。

“饑荒,其實用饑荒來形容已經不夠了,準確說是一場浩劫啊,一場席捲整個大明的浩劫,萬里江山一片餓殍,你會看到京城每天擡出幾千具死屍,你會看到所有那些你在史書上看到的死亡與毀滅。”

楊信說道。

不遠處的碼頭上,一艘快船悄然靠岸。

許久不見的沈世魁走下船,多少有些愕然地看着他們。

“沈兄,你不會帶來壞消息吧?”

楊信說道。

沈世魁趕緊走上前行禮。

方汀蘭趕緊掙脫。

“末將見過都督,的確有壞消息,建奴主力大舉進攻朝鮮並攻破全州,戚帥保護李倧撤退至羅州求救。”

沈世魁說道。

第五三四章 楊都督謀反啦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三十二章 可憐半夜虛前席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六七六章 刁民的狂歡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四一三章 要做曾剃頭的男人第四一二章 桀紂之君第二二五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四零零章 生了,皇后生了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二三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十七章 十步殺一人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五八四章 人民戰爭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一二二章 我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十五章 這個高手真弱第三十三章 咱爺倆今天就行兇了第一九八章 大幹一場的時候到了第二三三章 割韭菜第一六三章 戰鬥吧,小皇帝第四一五章 殺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一五二章 這是要搞大事情啊!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四二五章 父親大人,父親大人你別走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五十六章 暴君養成計劃第一二二章 我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二一零章 抄家也會上癮的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二五一章 出大事了!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義者的嘴臉第二六六章 清洗第二一六章 暴風雨就要來了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三四三章 怪獸,這裡有怪獸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五九九章 鋼鐵長城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五零三章 天意,這是天意第七十七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三五零章 大明之民主典範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二七零章 炸出來的魑魅魍魎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六二五章 江浙人民志願軍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一二九章 斷子絕孫腳第三零七章 我不喜歡銀子,我喜歡殺人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七十六章 怪獸,有怪獸!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四一八章 不屈服就打到他們屈服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一零八章 楊某就不喜歡留隔夜仇(五更完成)第五二一章 繳槍不殺,蕩寇軍優待俘虜第四六八章 小人物的掙扎第八十二章 萬人敵第一三六章 這個皇帝不是善茬啊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二六六章 清洗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二六零章 王參議,原來你纔是造反的主謀啊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二五四章 皇權爪牙什麼的最囂張了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
第五三四章 楊都督謀反啦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三十二章 可憐半夜虛前席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六七六章 刁民的狂歡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四一三章 要做曾剃頭的男人第四一二章 桀紂之君第二二五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四零零章 生了,皇后生了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二三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十七章 十步殺一人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五八四章 人民戰爭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一二二章 我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十五章 這個高手真弱第三十三章 咱爺倆今天就行兇了第一九八章 大幹一場的時候到了第二三三章 割韭菜第一六三章 戰鬥吧,小皇帝第四一五章 殺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一五二章 這是要搞大事情啊!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四二五章 父親大人,父親大人你別走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五十六章 暴君養成計劃第一二二章 我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二一零章 抄家也會上癮的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二五一章 出大事了!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義者的嘴臉第二六六章 清洗第二一六章 暴風雨就要來了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三四三章 怪獸,這裡有怪獸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五九九章 鋼鐵長城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五零三章 天意,這是天意第七十七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三五零章 大明之民主典範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二七零章 炸出來的魑魅魍魎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六二五章 江浙人民志願軍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一二九章 斷子絕孫腳第三零七章 我不喜歡銀子,我喜歡殺人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三三二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七十六章 怪獸,有怪獸!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四一八章 不屈服就打到他們屈服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一零八章 楊某就不喜歡留隔夜仇(五更完成)第五二一章 繳槍不殺,蕩寇軍優待俘虜第四六八章 小人物的掙扎第八十二章 萬人敵第一三六章 這個皇帝不是善茬啊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二六六章 清洗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二六零章 王參議,原來你纔是造反的主謀啊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二五四章 皇權爪牙什麼的最囂張了第六七七章 繁華落盡矣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