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日常互吹

把袞袞諸公和鳥糞放在一起對比,還是讓他們很難以接受的。

當然,對比結果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

話說袞袞諸公們還真就沒有一個能讓水稻畝產增加三成的,這肯定不能用奇技淫巧之類搪塞,因爲勸課農桑是每一個官員的起碼職責,而且他們通常嘴上也都是在高喊着讓農民豐衣足食。

雖然只是嘴上。

但從這一點上說,大明的袞袞諸公們還真就不如鳥糞。

“諸位,讓大明步入一個煌煌盛世,不是靠嘴上喊,也不是靠袞袞諸公們在朝堂裡放嘴炮。

得實實在在去做。

陛下就在做。

在陛下的親自領導下,我們在科學院研究機械,可以不用牛就能耕地,不用人力就能抽水,甚至以後連割麥子都不用鐮刀,各種各樣的機器,從播種到收穫再到變成我們吃的米麪,統統都用機械來完成。

人會累,機械永遠不會,人的力量有限,機械的力量無限,未來一個人就能種幾千畝地,一家五口就能產上萬石糧食。

土地不夠?

塞外到處都是荒地!

沒有水?

我們能用機械把水從長江抽到京城。

肥力不夠?

大海上到處都是鳥糞島,我在東海上那座是最小的,瓊州府向南五百里外大海上還有一座更大的,開採出來都夠整個江南使用,再向更遠方大洋上,還有無數這樣的海島。

豐衣足食,很簡單的。”

楊信恍如八十年代兒童科普作家般吹噓着。

反正就是吹唄,在這一點上,這些飽讀聖賢書的士子們,真得就跟學前班小朋友一樣容易哄。

“可陛下終究得治國,這些事情可以由別人去做。”

黃端伯語氣明顯有些軟弱地說道。

“沒有人能替代陛下,只有陛下的天縱奇才,才能實現這些。

治國有內閣的諸位閣老,朝中有六部尚書,地方上有各級官員,大明有科舉制度,我們的朝廷就像一臺機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運轉着,所有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像一個零件,壞了就能換新的。”

但陛下無可代替。

陛下的天縱奇才無可代替。”

楊信說道。

“河間侯過譽了,朕也是在學習摸索前行,若無河間侯提點,朕也是兩眼一抹黑。”

天啓終於回過頭說道。

“臣只是偶然在海邊撿到幾個貝克,但想讓這些貝殼煥發光彩,除了陛下外沒有別人能做到。”

河間侯謙虛地說。

他倆都這麼肉麻地互相吹捧了,黃端伯幾個人哪還能撐下去。

他們只能告退了。

“兄是覺得這些人值得重用?”

他們走後,天啓好奇地問楊信。

楊信很少往這裡帶人,更別說是這種士子了,而且今天天啓本來計劃好了讓楊信在承天門外廷杖一批的,卻沒想到楊信這麼簡單就了結此事,雖然主要是因爲舉子們太識時務。但這幾個人是正好可以廷杖的,楊信不但沒有廷杖,反而特意帶過來讓他認識一下,這很明顯就是說這些人值得重用,而楊信一般來講很少這樣做。

“至少他們骨頭硬。”

楊信說道。

“陛下,軟骨頭的確聽話,不會抗拒咱們,可在別人的壓力面前,他們也會很容易背叛陛下,硬骨頭的確有時候讓人惱火,可是面對真正生死考驗時候陛下可以對他們放心,他們都是寧死不屈的。”

他緊接着說道。

這時候天啓很難感受這四個字的寶貴。

衛景瑗在大同被姜瓖出賣,被李自成抓住後三次勸降無果,最後仍然釋放他以示尊重,但他仍然選擇了自殺。

萬元吉死守贛州。

黃端伯第一個喊出了寧砍頭不剃髮。

路振飛以北直隸人的身份,在南明抗清到死。

這些都是明末這個糜爛的世界裡,難得幾個能守住底線的,他們的才能先不去管,但至少他們的節操可以相信,那麼在需要的位置上,他們就很有用了,說到底楊信自己也不知道,未來會是個什麼樣子。他阻擋不住大明的亂世,他沒有能力爲至少三千萬吃不上飯的饑民提供足夠食物,所以因爲饑荒而造成的民變蜂起不可避免。

那麼硬骨頭們就很重要了。

至於才能……

他們總不會比別人更差吧?

天啓對此也僅僅是點了點頭,他對這個問題肯定沒有楊信的感受。

這些人是硬骨頭,僅此而已,硬骨頭的確比軟骨頭強,作爲一個皇帝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大臣骨頭硬一些。

總之史可法案就此了結,緊接着他被按照大明律判決,然後天啓以聖旨赦免,但刑部尚書喬允升撤職,換上了九千歲的親信崔呈秀,就連李養正也被撤職,換上了同樣九千歲的親信李夔龍。

至此刑部被閹黨控制。

實際上這時候九千歲仍舊不能說完全控制朝堂。

兵部尚書他動不了。

孫承宗以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而且還是天啓老師,也是北直隸文官首領,因爲會做蛋糕,同樣得到九邊將領的支持,他這個人雖然長得看似粗豪,但卻極其精明,而且非常懂官場的玩法。尤其是在做蛋糕上,當兵部尚書這些年,修包括山海關在內的長城,在遼東支持修棱堡,支持換新武器,總之一句話,不怕花錢,就搞大工程,上上下下全都有錢撈。

雖然花錢如流水,但也的的確確讓大明的邊防體系煥然一新。

甚至楊信都滿意。

雖然他花錢的確多,但這時候遼東的確遍地棱堡,每一座棱堡都耗資不菲同樣也讓上上下下撈的盆滿鉢滿。

而且他也從來沒有因爲陣營問題忘了楊信,這些年楊信報賬的兵部部分從來不拖欠。

那麼孫承宗這樣的兵部尚書,當然受所有將領歡迎,誰不喜歡一個會做蛋糕的呢?反正大明朝廷稅收總是要花出去的,三大殿省下幾百萬,海關一年多收近百萬,九千歲的稅監每年還有一百多萬,昭義市每年就能給天啓增加一百多萬。這還不算其他那些新稅種增加的,大明皇帝和朝廷加起來每年比過去增加超過五百萬,但戰爭開支卻在下降,畢竟野豬皮已經轉往朝鮮。

這麼多銀子不花出去,難道讓天啓藏進自己小金庫?

孫承宗這樣的散財童子誰不喜歡?

工部尚書徐光啓也一樣。

九千歲也動不了他,因爲他在皇帝身邊越來越受歡迎,可以說六部尚書裡面唯一一個能隨時去見皇帝的就徐光啓。

也不光六部尚書。

算上內閣的大學士,都察院的都御史,各寺卿,他也是唯一一個隨時可以去見皇帝陛下,甚至不需要通稟直接進乾清門的,九千歲當然不可能動這樣的人。再說他和徐光啓之間也沒有衝突,閹黨的確惦記徐光啓控制的工部採購權,可惦記也沒用,人家是直接對皇帝負責的,那些閹黨都沒有他那樣隨便見皇帝的權力。

九千歲目前能控制的,就是剩下吏部,戶部,刑部。

禮部他也沒控制。

禮部尚書是朱國禎,以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

剩下就是都察院了。

都察院那幫都御史雖然都是北方人,但嚴格意義上說沒有閹黨,不過九千歲對都察院也的確無可奈何,畢竟都察院御史們數量衆多。

一百多條瘋狗呢。

至於京營的勳貴系統,在張惟賢帶領下保持中立。

而地方上,他倒是趁着顧起元被楊信氣走,把應天巡撫換成了毛一鷺,但要說真正控制各省官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實際原本歷史上他手下也沒多少文官真正當爪牙,也就崔呈秀,周應秋,魏廣微這些。至於說各地給他建生祠,給他拍馬屁的,這個不能說就是閹黨,話說圓嘟嘟又不是沒建過,難不成圓嘟嘟也是閹黨。

最多也就是個哄他開心。

真正願意給他做爪牙的,也就是十狗了。

他一個人控制不了整個文官體系,包括目前閹黨裡面,也絕大多數其實就是和他結盟而已,比如戶部尚書亓詩教這樣的。

而地方上就更控制不了了。

目前的督撫級別裡面,朱燮元,王三善,呂兆熊等等,絕大多數都是中立甚至偏東林黨,至於再往下道員級別情況就更嚴重了,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是偏新東林黨的。所以儘管現在南直隸和浙江都已經辦起團練,甚至虎威軍都過萬了,地方官員居然絕大多數支持,雖然九千歲授意毛一鷺,讓他想辦法解決常勝軍等武裝,但毛一鷺卻依舊陽奉陰違。

原因很簡單。

他是浙江遂安人。

其他各地官員士紳同樣吹噓團練乃是義舉。

他們絲毫不顧朝廷至今沒有明確聖旨,允許各地士紳可以辦團練的事實,理論上團練仍舊屬於非法武裝,甚至還不如紅巾軍,紅巾軍改名忠勇軍後至少已經是直屬司禮監的官軍。

雖然也存在爭議。

畢竟司禮監不可能有軍權。

但這個至少有聖旨了,屬於理論上不合規矩,但不是非法的,而團練至今沒有得到聖旨承認,只是地方士紳在地方官員允許下,組織地方青壯防盜的,至於成千上萬的青壯帶着火槍大炮防盜……

那也是防盜。

人家佛山士紳都能組織團練防盜,憑什麼南直隸不行?

第六二六章 不要打人,這是兵部郎中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一五四章 御賜護聖金牌第三六二章 閹黨狗咬狗啦第三九六章 瞬間逆轉第八章 那一朵盛開的花第八十四章 趙率教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六六四章 巫妖王之怒第六三三章 虎軀一震第九十六章 渣男第三九六章 瞬間逆轉第九章 表哥表妹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二九三章 逼良爲奸第一六二章 忠臣義士如是乎?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二三七章 京城也是戰場第四二一章 水下巨獸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一五五章 人民的洪流第五五一章 分崩離析的大明第六五二章 雞血療法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五四五章 南京公社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一八九章 爆破組,上!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五八零章 鬥爭不要停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六章 熊廷弼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一五二章 這是要搞大事情啊!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一四二章 守財奴爹與敗家兒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一四章 征服,永不停歇地征服第五零八章 亂江南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四十七章 閃開,別濺一身血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七七章 瘋狗鬧南京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覺醒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舌戰羣儒第六五零章 陛下,您怎麼醒了?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義者的嘴臉第一一六章 人民幣玩家第五三四章 楊都督謀反啦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二八六章 終於又要開始了。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三五零章 大明之民主典範第三章 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四二六章 太子殿下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三零一章 龍的巢穴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四九五章 放縱的狂歡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五五二章 忠臣演到頭了第四一八章 不屈服就打到他們屈服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三八零章 恨不相逢未娶時第四七六章 天網第一四三章 蠱惑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六十五章 吔,還是位貝勒爺呢!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三九九章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一八三章 公審大會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衛俘獲北京武德衛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
第六二六章 不要打人,這是兵部郎中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一五四章 御賜護聖金牌第三六二章 閹黨狗咬狗啦第三九六章 瞬間逆轉第八章 那一朵盛開的花第八十四章 趙率教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六六四章 巫妖王之怒第六三三章 虎軀一震第九十六章 渣男第三九六章 瞬間逆轉第九章 表哥表妹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二九三章 逼良爲奸第一六二章 忠臣義士如是乎?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二三七章 京城也是戰場第四二一章 水下巨獸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一五五章 人民的洪流第五五一章 分崩離析的大明第六五二章 雞血療法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五四五章 南京公社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一八九章 爆破組,上!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五八零章 鬥爭不要停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六章 熊廷弼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一五二章 這是要搞大事情啊!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六二八章 忠臣亦如是第一四二章 守財奴爹與敗家兒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一四章 征服,永不停歇地征服第五零八章 亂江南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四十七章 閃開,別濺一身血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七七章 瘋狗鬧南京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覺醒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舌戰羣儒第六五零章 陛下,您怎麼醒了?第四六五章 袞袞諸公不如屎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義者的嘴臉第一一六章 人民幣玩家第五三四章 楊都督謀反啦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四十九章 大明朝最橫的人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二八六章 終於又要開始了。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三五零章 大明之民主典範第三章 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四二六章 太子殿下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三零一章 龍的巢穴第五十七章 精忠報國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四九五章 放縱的狂歡第六三四章 閣老們的決斷第五五二章 忠臣演到頭了第四一八章 不屈服就打到他們屈服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三八零章 恨不相逢未娶時第四七六章 天網第一四三章 蠱惑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六十五章 吔,還是位貝勒爺呢!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三九九章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一八三章 公審大會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衛俘獲北京武德衛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