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御賜護聖金牌

自大明門進入的楊信,立刻就引起了前方一片回頭……

這些是李三才的學生。

李三才以他自己的園林雙鶴軒爲學校,在張家灣廣收學生,實際類似東林書院在北方的分校,除了他和一些在京的東林黨成員講學以外,東林書院的那些老師也經常被請到北方來講學。東林書院出來的那些名人也以這座書院爲北方的家園,這十年來培養了無數政治上受東林黨左右的北方民間士子,甚至不少考中秀才舉人乃至於進士。

這是一個龐大的勢力集團。

李三才被抓,他們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

只不過李三才人在詔獄裡,無論刑部大理寺還是都察院都夠不上,那些御史上奏統統留中,御史堵乾清門天啓不見,別說這些御史,就是大學士韓爌和劉一燝這段時間求見也沒用。

皇帝只見首輔方從哲。

但這個奸相本來和李三才就是政敵,上次皇木事件差點把李三才害死,這次說不定還是主謀,指望他給李三才伸冤根本不可能。

那麼伏闕就是必須的了。

反正承天門外又不是禁區,大家湊起來一起到登聞鼓院,把登聞鼓一敲喊冤訴狀一遞,然後就趴在承天門外面等着,現在剛剛十月初,一不怕凍着二不怕曬着,剩下的宮裡皇帝你就看着辦吧!

這是大明朝的特色之一。

伏闕,哭文廟,擡着孔夫子牌位堵官府,都是大明朝文人的特色。

到咱大清他們還想繼續呢!

然後金聖嘆等十八顆大儒的人頭讓他們瞬間老實了,至於伏闕更別想了,咱大清有明確規定,欲敲登聞鼓者先來三十大板,實際上只要故意,三十大板下來也就沒有活人了,人都死了還敲個屁,更何況京城內城也不是漢人隨便進的,更別說皇城了。

但咱們大明朝不殺大儒,敲登聞鼓不用先來上三十大板開胃,也不存在不讓進門這種事情。

於是他們就可以了。

“這倒是別有一番風景,一千多號人撅着屁股,這何其壯觀!”

楊信感嘆道。

他端坐在戰馬上,看着前面被綠色淹沒了的道路,所有那些跪伏在地的青蟲們,全都回過頭用憤怒的目光在看着他,不過這時候他們倒是未必能看見後面的李元。因爲天啓下旨允許百姓進來觀看,整個御道左側這條大路完全變成人山人海,那些囚車和押送的蕩寇軍士兵,都被這些閒人們夾在中間。這些青蟲能看到的,只有最前面的楊信,和楊信身後裝王好義的那輛囚車……

“楊賊,是那陷害忠良的楊賊!”

“閹狗!”

……

然後一片憤怒的喊聲。

甚至一些青蟲都站起來,氣勢洶洶地涌上去。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想趁機活動一下,畢竟趴在那裡久了也很難受,哪怕都帶着蒲團也不舒服啊!

“爾等欲何爲?”

楊信傲然說道。

“閹狗,李家與你有何冤仇,你如此處心積慮陷害先生?”

一個青蟲怒斥道。

“對,死閹狗,今日我等正要爲國鋤奸!”

“諸位先輩同學,咱們一起上,打死這閹狗還我大明一個朗朗乾坤!”

……

所有青蟲全都站起,密密麻麻的擁擠在前面,揮舞着手臂高喊着,向這些閹狗爪牙表現他們的英勇……

“那就來呀!”

楊信囂張地吼叫着。

然後他馬前那幾個青蟲下意識地後退一步。

喊喊無所謂,上去動手……

誰打得過他?

他這兩年官方數字斬首建奴都五百了,民間傳聞都已經五千了,真實數字據估計也得上千,這就是個殺神,而且殺的還是建奴,目前這裡也就一千青蟲,都不一定夠他一個人殺的。

楊信鄙視地看了他們一眼。

“你們倒是來啊,我就站在這裡,後面的聽令,他們真敢動手你們誰也不準動,我倒是要看看孔夫子的君子六藝,他這些徒子徒孫還剩多少!看看這個,看看我手中這東西!認識這上面的字嗎?御賜護聖金牌,老子爲保衛大成殿血戰上萬賊寇,老子血灑孔廟保護孔夫子免於賊寇之辱,這是神宗皇帝應衍聖公之請御賜,這是衍聖公親自制作。

你們在我面前無禮?

這就是孔夫子教你們的禮義廉恥?”

他舉着金牌鄙視地說。

後面那些閒人們看着青蟲們一片嘲諷的噓聲。

後者則看着他手中金牌傻眼了。

他們很顯然忘了這傢伙還有這個,實際上楊信還有一個很囉嗦的專門的封號以表彰保護孔廟之功,甚至萬曆還下旨做了個石像立在奎文閣前,這樣也好體現文武之間的融洽,畢竟楊信以武將保住了大成殿。而這面讓大明所有士子全都像吃了個死蒼蠅般,噁心又吐不出來的金牌,則是御賜給楊信隨身攜帶,憑此金牌他可以向各地學政檢舉儒生的不當行爲。

不一定是犯法的行爲。

包括一些有違聖賢之道的他也可以檢舉。

當然,他檢舉歸檢舉,各地學政管不管就是另一回事,但他的確有權或者說有責任檢舉,這其實就是受了文官一輩子氣的萬曆,臨死之前給這些傢伙搞的一個惡作劇,這個老東西臨死都不幹好事,弄這個東西在他死後還繼續噁心那些文臣和士子。

但這是真的啊。

楊信這個大成殿保衛者,孔廟守護者身份,那是欽定的。

同樣也是衍聖公一家承認的。

不過楊信也有特殊的責任,就是一旦曲阜遭到賊寇攻擊,他也必須立刻趕去營救,當然,能不能救下是沒有強制性的,畢竟他有可能在其他地方的戰場上脫不開身,而且衍聖公也是絕對不歡迎的。畢竟他去這個補血太喪心病狂,衍聖公刻骨銘心啊,上次最後算了算,衍聖公招募青壯守城,花的都沒給他補血的多,他這樣的救兵衍聖公寧可不用。

“來呀?過來讓我看看你們的本事,讓我看看你們的君子六藝!”

楊信囂張地吼叫着。

然後他手中那面金牌在前面反射着陽光,恍如甘道夫手中那杆釋放光芒的魔杖,所向之處那些青蟲全都一臉憋屈地閉嘴。

他們是真憋屈啊。

想罵都沒法張嘴,任何辱罵他的行爲都會變成忘恩負義,雖然有李三才的事情,但李三才的生死肯定沒有大成殿重要。

“還罵我閹狗,我不是宮裡的公公,但我倒看你們像是被割了的!一個個說是飽讀聖賢書,孔夫子就是這麼教你們的?你們眼中有沒有忠君報國?爲了私怨堵在皇帝家門前示威,爲了私怨不顧國家顏面,這就是你們的忠君報國?李三才是你們的老師,但他也是罪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怎麼輪到你們老師犯法你們就這副德性了?

你們這些想幹什麼?

要挾陛下嗎?

還伏闕,是不是陛下不給你們滿意答覆,你們就敢衝承天門?”

楊信怒斥道。

“楊同知!”

一個看起來頗有威信的青蟲上前,躬身行禮說道。

“說!”

楊信說道。

“學生先向楊同知道歉,請楊同知原諒我等一時情急亂語!”

那青蟲說道。

楊信冷笑一聲不置可否。

不過後者也就是一說,又不是真向他道歉。

“學生等此來只是爲先生鳴冤,並無脅迫陛下之意,先生乃神宗皇帝舊臣,行事大公無私,以天下百姓福祉爲己任,遭奸臣嫉恨故此憤而辭官歸鄉,至今已十年,十年間居鄉講學,不問世事,此次純屬無妄之災,不過是那些奸臣藉機陷害,欲置其於死地而已……”

那青蟲說道。

“我提醒你一句,他在登州指使家奴刺殺楊某證據確鑿,山東備倭都指揮使沈有容,及登州備倭水城官兵皆親眼目睹。”

楊信說道。

“先生年老有痰疾,時或糊塗,但即便如此只是先生一人所爲,且亦爲八議之身罪不至死,然錦衣衛所拷詢者,乃以先生爲矯詔謀反之主謀,此則欲加之罪矣,試問先生七十之年,反欲何求?不過王安一人之言,且汪可受亦供稱並無任何主使,皆其與王安所爲,據說那汪可受在詔獄遍受酷刑,尚不改此供,則其爲真矣!”

那青蟲說道。

後面青蟲們一片附和。

“來!”

楊信說道。

那人疑惑地上前一步。

“認識這是誰的字跡嗎?”

楊信從上面拿着李元給王好義的信,只露出下面幾個字和李元的名字印章伸到這傢伙面前。

後者的臉色立刻變了。

“看來你認識,這是在石佛口王家搜出的。”

楊信冷笑道。

緊接着他把另一隻拿金牌的手向上一舉。

他身後那些蕩寇軍士兵立刻驅趕開閒人,同時把王好義的囚車推到一邊,露出後李元的囚車,後者還在雙手抓住木籠,趴在那個背面對着他的僞大學士李元的牌子後面,旁邊還掛着他的僞官服……

“李兄,你把李兄怎麼了?”

那青蟲立刻怒髮衝冠般吼道。

他身後那些青蟲一片怒喝,又像之前一樣紛紛涌向前……

“幹什麼,又忘了規矩?”

楊信舉着金牌大喝一聲。

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五一三章 戰鬥吧,鄉賢們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六五九章 玷污太祖血脈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四一四章 滿門忠烈第四十四章 天啓與崇禎第五四零章 戰爭踐踏第四五四章 京城火藥陰謀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一九九章 軍事管制第二九三章 逼良爲奸第二七九章 殺了她,爲了大明!第五五二章 忠臣演到頭了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一三二章 溫柔鄉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五一七章 舔狗終將一無所有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四七三章 御駕親征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六一三章 我倒是知道一個仙方第五八一章 衢州碼頭工人大罷工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六一七章 皇帝落水啦!第二一五章 皇后養成計劃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三八三章 叛國者,殺無赦!第三四五章 我們發現了一個幽靈第五七一章 爲人民服務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一百章 大規模羣體性事件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一一一章 頂住,兄弟們,頂住!(三更完成)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一六六章 你叫吧,叫破喉嚨也沒人救你!第四四四章 兄弟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第四六一章 反賊們的最好用途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一七二章 我再給大家吟一首大風歌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三十章 生死之交一碗酒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六五九章 玷污太祖血脈第一九六章 喪心病狂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二六零章 王參議,原來你纔是造反的主謀啊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五零二章 孝子賢孫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五九零章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第五九九章 鋼鐵長城第六六五章 戰就戰第五三七章 最後通牒第五六零章 跪下,我就是你們的新統帥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一五二章 這是要搞大事情啊!第一零二章 惹衆怒了第二四六章 看什麼看,沒見過一個人追殺幾千人啊。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三十九章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八十四章 趙率教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二十章 穿好衣服的就一定是好人嗎?第二五零章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二九四章 繼續逼良爲奸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二一四章 正義力量在行動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第三九二章 我就喜歡你這奴顏婢膝的樣子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二五六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
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五一三章 戰鬥吧,鄉賢們第三七四章 欺騙感情的人渣第六五九章 玷污太祖血脈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四一四章 滿門忠烈第四十四章 天啓與崇禎第五四零章 戰爭踐踏第四五四章 京城火藥陰謀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一九九章 軍事管制第二九三章 逼良爲奸第二七九章 殺了她,爲了大明!第五五二章 忠臣演到頭了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一三二章 溫柔鄉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三五三章 戰爭?你剛纔說的是戰爭?第一三五章 你們要幹什麼?搶皇帝嗎?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五一七章 舔狗終將一無所有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四七三章 御駕親征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六一三章 我倒是知道一個仙方第五八一章 衢州碼頭工人大罷工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六一七章 皇帝落水啦!第二一五章 皇后養成計劃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三八三章 叛國者,殺無赦!第三四五章 我們發現了一個幽靈第五七一章 爲人民服務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一百章 大規模羣體性事件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一一一章 頂住,兄弟們,頂住!(三更完成)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一六六章 你叫吧,叫破喉嚨也沒人救你!第四四四章 兄弟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第四六一章 反賊們的最好用途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一七二章 我再給大家吟一首大風歌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三十章 生死之交一碗酒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六五九章 玷污太祖血脈第一九六章 喪心病狂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二六零章 王參議,原來你纔是造反的主謀啊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五零二章 孝子賢孫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五九零章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第五九九章 鋼鐵長城第六六五章 戰就戰第五三七章 最後通牒第五六零章 跪下,我就是你們的新統帥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一五二章 這是要搞大事情啊!第一零二章 惹衆怒了第二四六章 看什麼看,沒見過一個人追殺幾千人啊。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三十九章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八十四章 趙率教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二十章 穿好衣服的就一定是好人嗎?第二五零章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二九四章 繼續逼良爲奸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二四九章 恩威並施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二一四章 正義力量在行動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第三九二章 我就喜歡你這奴顏婢膝的樣子第四七五章 俠客行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二五六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