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六章 忠臣,大忠臣

當然,對於兄弟們給自己鳴冤的不理智舉動,楊都督本人是肯定不知道的……

他是很高尚的。

他不會在意奸臣們的陷害。

畢竟作爲一個忠臣,他相信皇帝陛下明辨忠奸的能力。

“爲什麼會這樣呢?”

楊都督頗爲傷感地摘下墨鏡,看着他面前繁忙的礦坑。

這裡是馬鞍山鐵礦。

在南京之戰結束後,部分撤到南京的礦工返回,並開始在各地大量招募工人,畢竟楊都督的分田方式,必然會造成部分城市手工業者失業。他又不鼓勵種棉花,以後所有農業稅收全部改爲地租方式的徵糧,農民不可能再種棉花。種棉花交稅還得賣棉花買糧食,何必多此一舉,最終結果就是棉和桑的種植面積大幅萎縮,缺少了原料來源的手工業紡織規模也會隨之萎縮。

手工業者失業必然出現。

而楊信的解決辦法,就是開礦冶鐵製罐做罐頭。

做完就儲存起來。

正好這次對應天府和周圍各府士紳的清洗給他帶來大筆白銀,這些天運到錢莊銀庫的白銀加起來已經迅速突破兩千萬兩。

他有足夠白銀可以用來揮霍。

“瀛國公,下官只想問一句,您還是不是大明之臣?”

他面前一個文官說道。

這是廬州知府張邦政,南京新軍從蕪湖北上了。

不過好在裕溪河暫時封凍中,所以只能陸路進軍,巢湖的廬州團練還不用擔心面對萬斤巨炮,但這時候已經快出正月了,最多下個月就得完全解凍,那時候巢湖是撐不住的。而且廬州團練不僅僅是要面對南線,他們北邊還有鳳陽的楊家家丁,呂兆熊只能全力保揚州,湖廣軍目的只是在上游阻擋楊信,只要他們和增援的江西團練堵住安慶就行。

這樣廬州團練就成了事實上孤軍奮戰,以不足兩萬火槍都不多的雜牌團練,面對楊信南北兩路夾擊,內部還有貧民蠢蠢欲動,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希望的。

剩下就是等朝廷大軍。

但運河解凍得到三月,運河不解凍朝廷的十萬大軍也不會南下。

實際上他們還沒進京。

雖然戰事結束,但十萬大軍從遙遠的塞外戰場撤回,同樣也得需要足夠的時間,至少廬州士紳是等不到王師了。

最終張知府毅然前來,他要用凜然正氣阻止這個逆臣。

“大膽!”

李自成怒斥道。

身爲親兵的他狐假虎威地做拔刀狀。

兩旁士兵一片鼓譟,緊接着舉起上了槍刺的燧發槍,縱然此刻一身凜然正氣護體,張知府還是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張知府,你也想與那些奸臣一同陷害瀛國公嗎?別以爲你剛從延安來咱們就給你面子,敢誣陷瀛國公的奸臣就先吃兄弟們一槍。”

李自成喝道。

張知府其實是前任延安知府。

去年才調到廬州,不得不說他也是夠倒黴的。

“不得無禮!”

楊信很和藹地擺了擺手說道。

李自成趕緊把刀推回去,然後那些士兵收起槍。

“張知府,你是保定人吧?保定滿城的,楊某是河間任丘的,咱們這也是半個鄉親啊!別人誤會我,難道你也誤會我嗎?楊某對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鑑,楊某行事的確果決些,但這逆黨才被打退,隨時可能捲土重來,各地士紳此前皆附逆,若不能以雷霆手段掃清隱患,等逆黨捲土重來之時可就悔之晚矣。

故此對於這些附逆士紳,寧可錯殺三千,也絕不能放過一個。”

楊信說道。

“那貴軍進攻巢湖是爲何?”

張邦政說道。

“保護廬州士紳啊!

萬一逆黨不是進攻南京,而是沿青弋江北上,越蕪湖進攻巢湖繼而進攻鳳陽怎麼辦?

楊某得爲中都安危着想!”

楊信說道。

“不是去打土豪分田地?”

張邦政疑惑地說道。

“這個,田地還是要分的,但那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還是去保護廬州士紳免遭逆黨荼毒。”

楊信很坦誠地說道。

張邦政差點一口唾沫直接啐他臉上……

“瀛國公,閣下自詡爲忠臣,難道這就是忠臣?”

他說道。

“忠臣啊?

這當然是忠臣!

而且是大忠,楊某承認此舉乃奪士紳之田,可楊某將其改爲皇田,楊某奪士紳之田給陛下,這難道不是大忠?至於是非對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都是陛下的土地,那又有什麼不對的?

張知府,我倒是想問問你,你還是不是陛下之臣?”

楊信義正言辭地質問。

“陛下已然下旨,歸還士紳田產並停止皇田民兵化。”

張邦政說道。

天啓的確已經下旨了。

在上次王體乾返回後,這道返還除昭義市以外,其他各地士紳被分田產,並從此停止皇田民兵化的聖旨就發出了,而且還是以詔書發出,正式公告天下的。

“那是奸臣矇蔽聖聽!”

楊信很乾脆地說。

話說此刻的他和袞袞諸公們彷彿都拿錯了劇本一樣,他開始喊朝廷有奸臣矇蔽聖聽,所以他這個忠臣不用聽京城發出的命令。但袞袞諸公們則像當初他打着天啓旗號胡鬧一樣,打着皇帝旗號宣傳他的謀反,就像他羅織罪名對付士紳一樣,給他栽上一頂頂謀反的帽子。

“焉知不是閣下欲謀反?”

張邦政忍無可忍地說道。

“張知府,我就問一句話,這普天之下,是不是莫非王土?若是,那我楊信抄沒的士紳田產獻給陛下,究竟有哪裡不對?若不是,那我楊信無話可說。

今天咱們就好好說道說道。

我就不明白了,我這樣一個對皇帝陛下忠心耿耿的忠臣,做些對皇帝陛下有利的事情,怎麼就成奸臣,怎麼就謀反?這種事情沒有過嗎?當年太祖強行遷移江浙世家大族數十萬人填鳳陽,難道不就是這樣?楊某效法太祖故事有何不對?張知府身爲皇帝陛下之臣,不但不幫我,還跑來橫加阻撓甚至誣陷我謀反,這究竟我是忠臣還是你是忠臣?”

楊信喝道。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

張邦政脫口而出,但緊接着就閉嘴了。

這時候大同國思想也算是深入士紳之心了,畢竟這是對抗君權的理論基礎,承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麼天啓想做什麼都是對的,士紳必須服從,哪怕他繼續抄家分田地。但如果以天下人之天下作爲理論基礎,那麼他就無權隨意抄家,士紳們無論支持不支持地方自治,但這句實際上出自六韜的話卻必須拿來。

因爲這句話是保證他們田產不會被隨意奪走的依據。

北方士紳也一樣。

甚至這時候就連北方那些大儒如鹿久徵,包括趙南星這些都已經開始公然鼓吹這句話,一些御史也開始引用,孫承宗在後面推波助瀾,目的就是讓天啓習慣這句話。

然後形成默認的事實。

他們對付皇帝一向這樣,比如士紳的免稅,從朱元璋的只免徭役不免田賦,到後來的連田賦也免,再到一品萬畝,都是這樣一點點改變,甚至什麼時候改變的都查不清。皇帝不可能把歷時兩百多年的政策如何演變都理清,別說這個,就連玉璽的演變都得朱國禎專門研究出來,以奏摺告訴天啓才理清。

以這種方式文官們可以輕易的通過漫長時間,讓皇帝逐漸把對他們有利的改變,當做一直如此甚至天經地義。

包括現在對於天下的定義。

這句話本來就有,只不過重新解讀改幾個字而已。

先賢之言啊!

先賢所處時代,先賢說這話的目的,先賢說這話的本意,這個都不重要了,有這話就行了,當幾十年過去換個一兩代皇帝后,那就變成天經地義的了。

這樣的例子多得是。

但是……

“啊,露出真面目了!”

楊信笑着說道。

“張知府,你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了,還說我謀反,我看你纔是那個謀反的,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這種大逆不道的話都敢說,你還是皇帝陛下的大臣嗎?

你對得起陛下嗎?

這天下是陛下的,是太祖打下來留給陛下的,是神廟是先帝傳給陛下的。

楊某受神廟知遇之恩,豈能容爾等亂臣賊子,來人,立刻將張邦政拿下,推出去就地槍決,另外鑑於廬州知府張邦政勾結逆黨,廬州府形勢危急,傳令各軍立刻前往合肥,有阻撓者以逆黨論處!”

楊信喝道。

張邦政都傻了,完全茫然地看着他,而此時早就有些按捺不住的李自成立刻上前,一腳將這位前延安知府踹倒,緊接着旁邊士兵涌上前,幾下子將張知府捆綁起來,在他的掙扎中拖向一邊,直接按倒在了河畔。

緊接着李自成拔出短槍,打開這支燧發槍的龍頭,將槍口頂在了張知府後腦勺上。

“蒼天啊……”

張知府的悲號響起。

“砰!”

緊接着槍聲響起。

一顆子彈瞬間從後腦勺打進了他腦袋,不過因爲威力不足,所以直接留在了裡面

“就知道喊蒼天啊,一點新意都沒有!”

李自成收起短槍,吹着槍口硝煙鄙夷地說道。

第五七四章 君子之戰第三九零章 訴苦大會第四一一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三三八章 楊都督發飆第五零二章 孝子賢孫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一三七章 戰爭開始了第三一零章 驚天大案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四二一章 水下巨獸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一八三章 公審大會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二三三章 割韭菜第十八章 你對我有什麼企圖?第一四一章 小皇帝的成人禮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三零零章 楊都督的密集金手指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九六章 失敗者沒資格談條件第二三八章 你說他是不是覬覦我的美色第三章 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二四八章 將軍饒命啊第六六九章 衆叛親離的鎮南王第二零五章 在大反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四二二章 恢復太祖盛世第一百章 大規模羣體性事件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五七九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十五章 這個高手真弱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六八零章 信王落網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一九八章 大幹一場的時候到了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第三十八章 歡樂滿京城第四五八章 師仇不共戴天第五零八章 亂江南第四六一章 反賊們的最好用途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三八九章 奪過奴隸主的鞭子第三四四章 跪下,這是大明的土地第六七一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信王朱由檢第六十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三一六章 跟咱們鬥,他還嫩點第九十一章 陰謀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四一一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六九三章 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一二六章 我佛慈悲第五四六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一三零章 紅丸案加移宮案啊!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四七四章 昏君奸臣一鍋端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六六八章 今年流行清君側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五三八章 終於可以幹票大的了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二零一章 傭兵傳奇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四三五章 一座城市的毀滅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四二二章 恢復太祖盛世第十一章 這小娘子,頗有幾分野味
第五七四章 君子之戰第三九零章 訴苦大會第四一一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六零五章 遼寧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三三八章 楊都督發飆第五零二章 孝子賢孫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一三七章 戰爭開始了第三一零章 驚天大案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四二一章 水下巨獸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一八三章 公審大會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二三三章 割韭菜第十八章 你對我有什麼企圖?第一四一章 小皇帝的成人禮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三零零章 楊都督的密集金手指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九六章 失敗者沒資格談條件第二三八章 你說他是不是覬覦我的美色第三章 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二四八章 將軍饒命啊第六六九章 衆叛親離的鎮南王第二零五章 在大反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四二二章 恢復太祖盛世第一百章 大規模羣體性事件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三七五章 隻手遮天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五七九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十五章 這個高手真弱第六零零章 盧象升的淝水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六八零章 信王落網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一九八章 大幹一場的時候到了第一一三章 兀那妖猴第三十八章 歡樂滿京城第四五八章 師仇不共戴天第五零八章 亂江南第四六一章 反賊們的最好用途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三八九章 奪過奴隸主的鞭子第三四四章 跪下,這是大明的土地第六七一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信王朱由檢第六十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三一六章 跟咱們鬥,他還嫩點第九十一章 陰謀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四一一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六九三章 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一二六章 我佛慈悲第五四六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一三零章 紅丸案加移宮案啊!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誕生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四七四章 昏君奸臣一鍋端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六六八章 今年流行清君側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五三八章 終於可以幹票大的了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二零一章 傭兵傳奇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四三五章 一座城市的毀滅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四二二章 恢復太祖盛世第十一章 這小娘子,頗有幾分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