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 大王,不能走啊!

終於得知真相,而且心中牽掛皇帝陛下的鎮南王,緊接着啓程沿運河北上。

依然孤身北上。

當然,也不是說真就一個人。

他的侍衛營還是要帶着的,好歹那也是郡王,出門不可能一個人,這種類似於儀仗隊的隨從是必須的,再說就一個營而已,跟帶兵武裝進京這種說法也沾不上邊,所以鎮南王就這樣帶着他的哼哈二將和侍衛營匆忙離開南京……

他走的很匆忙。

甚至都沒來得及通知各地的部下安排走後工作。

畢竟鎮南王對皇帝太忠心了,一聽說皇帝陛下有危險,那立刻就什麼都不顧了,就想着早日抵達京城保護皇帝陛下不受那些逆臣傷害。

但此舉卻迅速讓整個江浙一片恐慌,就在他帶着侍衛營日夜兼程的時候,得到消息的南京四民代表齊聚王府,求見王妃問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時候四民大會雖說沒什麼實際權力,但作爲民意的象徵,還是很有影響力,那些四民代表作爲鎮南王幕府與地方民意的直接聯絡人,同樣也在各地受到尊敬。

他們此舉立刻引發全城緊張。

很快在他們到達王府時候,後面就已經跟了十幾萬人。

然後面對民意,王妃帶着剛剛從京城趕來的李實親自出來,告訴了他們鎮南王如此匆忙北上的原因,包括王化貞也出面作證,這樣皇帝陛下遭人毒害危在旦夕的消息,就算是在江浙正式傳播開。

但是……

這也不行啊!

鎮南王北上救駕可以,可就帶着侍衛營北上,豈不是羊入虎口,正好給了那些奸臣可趁之機!

對於江浙百姓或者說新的稱呼公民們來說,皇帝死不死其實無足掛齒,皇帝統治他們時候也沒多少好日子,但鎮南王是絕對不能有危險的,鎮南王要是被奸臣趁機害了,那大家剛剛開始的好日子可就完了。

秋收可剛剛結束。

各地民兵們可是第一次真正享受到了幸福。

儘管需要交公糧,儘管餘糧也只能賣給糧站,可在平均畝產以糙米計算也得兩石的江浙,一個五口之家就算二十畝地,秋收也是最少四十石,交出平均兩成也還剩三十二石。一家人有二十二石糙米足夠頓頓乾的,剩下十石出售給糧站還能換至少七兩銀子,今年的統一收購價糙米七錢,稻穀五錢,可以說全家的穿衣就足夠。

甚至還能有餘錢可以買別的。

而這只是一季的收入,也就是說僅僅秋收就能讓他們豐衣足食,但實際上明年還有小麥的收入,小麥哪怕比水稻產量低,最後也能剩下二十多石麥子。

然後又是最少十兩銀子。

這還不止,因爲還可以在田間地頭種些雜糧甚至牧草換錢。

還可以養頭豬。

還可以到附近修路修水利的工地上做些零工,這樣到最後,一個五口之家不但豐衣足食,一年還能剩下至少二十多兩銀子。

供養孩子上學,偶爾吃點肉喝點酒都夠了。

可以說做夢一樣的美好生活真正在他們腳下展開。

但是。

這一切都是鎮南王撐起的。

沒有了鎮南王的支撐,他們的美好生活將轟然崩塌,這一點可以說毫無懸念,周圍的一圈驚濤駭浪,全都準備着夷平他們的美好生活,而用偉岸的身體爲他們豎起一道堤壩,保護他們繼續這樣生活下去的,就是鎮南王。

他要是被那些奸臣趁機給害了那還了得?

不用誰下命令了!

緊接着四民大會開會,同時四民大會與參謀部聯合起來,以四民大會的名義,五百里加急召集各民兵軍的統制,包括現役各軍統制……

靖難軍已經縮編爲六個軍。

這是楊信履行對天啓的承諾。

這六個軍一個駐邳州,一個駐鳳陽,一個駐穎州,一個駐安慶,還有一個駐衢州,剩下是騎兵軍駐南京,至於浙東方向因爲北洋水師駐舟山,所以那裡由陸戰隊負責。

不過這些現役並不重要,這些只不過是培養軍官的,類似小鬍子之前的德意志國防軍,真正構成鎮南王控制區武裝力量的是各地那些預備役軍。所有預備役按照地域劃分,編成三十六個預備役軍,每個軍旅營三級都是現役軍官組成,甚至每個營都必須有一個隊在營部。

主要是應對地方上的盜匪。

這些預備役每年必須保證多少天召集起來軍事訓練,甚至部分還要進入現役輪值的,而且所有預備役軍的倉庫都囤積着全軍的武器,需要時候就是鎮南王一道命令,所有預備役軍就召集轉爲現役,然後拿着武器就可以上戰場。

這纔是鎮南王的真正軍力。

而且預備役之下還有後備役,也就是所有青壯年,或者說民兵。

整個鎮南王轄區全民皆兵,所有十八歲到五十歲之間的男人,只要不是殘疾就都編入後備役民兵。

全都進行軍事訓練。

實際上計劃中就是小孩和女人也一樣每年要進行訓練。

鎮南王的目標就是,只要能拿動火槍的人,就都要學會開槍。

當然,目前來講真正擔負這片土地防禦的,就是六個現役軍,再加上隨時可以徵召的三十六個預備役軍。

而這總共四十二個軍的統制們,在得到了四民大會五百里加急送去的召集信之後,同樣立刻就明白了形勢的嚴峻,鎮南王北上可以,但絕對不能就帶着一個侍衛營。不帶着十萬大軍北上個屁,他現在不是一個人,他身後是江浙四千多萬人,他對皇帝忠心是他的事,但江浙四千多萬人也不會讓自己幸福生活的支柱就這樣以身犯險……

他帶着一個營北上?

誰不知道他和北方官紳之間的關係?

他現在對於這些人來說,完全就是邪魔,是罪惡的象徵,是需要所有人齊心協力,不擇一切手段弄死的,尤其是在江浙穩定下來後,甚至已經有北方的貧民在南下投奔光明。哪怕在民兵體系下到山區墾荒,種玉米地瓜,也比在北方忍受地主的壓榨強,更何況北方連年天災,其實在南方墾荒種玉米的產量,一點不比北方種麥子低。

而且南方還兩季。

而且還不用交超過五成租和一堆苛捐雜稅。

北直隸的賦稅的確少,但那是皇帝收的少,又不是地方官收的少,一畝五升的確不多,加上三成火耗,加上各種捐就不一樣了。

只不過這些進不了皇帝腰包而已。

現在各地關卡都已經開始嚴禁北方流民南下了,但這種事情是禁不了的,畢竟需要封鎖的線路太長,尤其是還有海上的,那些南下貧民只要到新城就行,那裡的鳥糞船會順便捎着他們的。

長此以往,北方士紳的田誰來種?

可以說楊信這個禍害不除,北方士紳早晚被他玩死,此刻這些人正挖空心思想要他命呢!

只不過楊信在南京他們沒法下手而已。

現在卻自己送上門。

而且還是恍如自殺般,就帶着幾百騎兵送上門。

他要是走海路其實還好點,可現在他走陸路北上,那前面的每一個縣每一個府都有無數人等着他,都有無數槍炮對準他。

他再能打終究不是真正不死之身。

斑鳩銃打不死還有線膛槍。

線膛槍打不死還有大炮。

大炮不夠堆上火藥炸。

只要他就這樣自殺一樣北上,那些奸臣想害死他有的是辦法,過去只能暗殺,現在早已經撕破臉,北方的官員士紳們會用一次次公然的圍攻,迅速把他這一個營解決。然後再繼續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向他攻擊,直到讓他死在進京的途中,從徐州開始到京城,還有近兩千里路程,哪怕騎兵也得走二十多天時間,這麼長時間足夠那些官員士紳把他殺死了。

而他要是死了……

那江浙四千萬人怎麼辦?

絕對不能讓他北上,或者說絕對不能讓他就這樣北上。

還沒等那些路途遠的統制們到達南京,最先到達的二十多個統制就和四民代表們在南京開會,商議如何應對此事。

淮安。

“兄弟們,你們不要胡思亂想!”

鎮南王揮舞手臂,聲嘶力竭地高喊着。

此刻他已經被團團包圍。

只不過包圍他的不是敵人,而是無數跪倒在前面,阻擋他登船渡過黃河的士兵和百姓,他們用哭聲阻止鎮南王繼續向前……

“大王,不能走啊!”

“大王,您這樣北上,那些奸臣不會放過您的!”

……

整個碼頭哭聲震天。

“諸位兄弟,你們說的這些楊某都明白,但如今陛下危在旦夕,別說只是有些危險,就是刀山火海,楊某也必須得去!若楊某坐視那些逆臣毒害陛下,又如何對得起神廟,對待起陛下的恩寵?無論如何,楊某都要走這一趟!”

楊信很煽情地喊着。

“大王,那就讓我等先帶着十萬大軍北上,爲大王掃清奸佞,既然奸佞謀害皇帝,咱們去把奸佞殺光就是了。”

距離他最近的一個旅長說道。

然後那些軍官一片附和。

“混賬,你們想幹什麼?想置本王於不義嗎?”

楊信怒斥道。

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六八五章 昏君與奸臣的時代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五三七章 最後通牒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三九六章 瞬間逆轉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第六六四章 巫妖王之怒第五八零章 鬥爭不要停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三二六章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五九零章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五四零章 戰爭踐踏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五九九章 鋼鐵長城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一八九章 爆破組,上!第六十五章 吔,還是位貝勒爺呢!第五七六章 以牙還牙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八十二章 萬人敵第五零二章 孝子賢孫第三二八章 奪權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十五章 這個高手真弱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五五零章 討逆,全國討逆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六十五章 吔,還是位貝勒爺呢!第二七九章 殺了她,爲了大明!第一三三章 什麼,又死了一個?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五二一章 繳槍不殺,蕩寇軍優待俘虜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五零七章 爆炸不要停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六七四章 誓師,祭旗,勤王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六五九章 玷污太祖血脈第四三七章 奸臣的陰謀又一次得逞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二九零章 公車上書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五二章 這是要搞大事情啊!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五六一章 白馬銀槍李自成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四六一章 反賊們的最好用途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舌戰羣儒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四四三章 你們怎能憑空污人清白第一八五章 年輕人,你還太單純第五二八章 東南互保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五三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二九零章 公車上書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九零章 訴苦大會第一八六章 這個世界還是充滿愛與正義的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九十五章 五君子事件第二七零章 炸出來的魑魅魍魎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四一六章 階級之戰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一百章 大規模羣體性事件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三一六章 跟咱們鬥,他還嫩點
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六八五章 昏君與奸臣的時代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五三七章 最後通牒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三九六章 瞬間逆轉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二八七章 紅顏禍水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二三二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第六六四章 巫妖王之怒第五八零章 鬥爭不要停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三二六章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五九零章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五四零章 戰爭踐踏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五九九章 鋼鐵長城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一八九章 爆破組,上!第六十五章 吔,還是位貝勒爺呢!第五七六章 以牙還牙第五三零章 神兵天降第三零二章 羣英(奸)會第八十二章 萬人敵第五零二章 孝子賢孫第三二八章 奪權第四二零章 諸位,讓我清清白白地去死吧第十五章 這個高手真弱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五五零章 討逆,全國討逆第二零零章 我喜歡被人收買的感覺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六十五章 吔,還是位貝勒爺呢!第二七九章 殺了她,爲了大明!第一三三章 什麼,又死了一個?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五二一章 繳槍不殺,蕩寇軍優待俘虜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五零七章 爆炸不要停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六七四章 誓師,祭旗,勤王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六五九章 玷污太祖血脈第四三七章 奸臣的陰謀又一次得逞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二九零章 公車上書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五二章 這是要搞大事情啊!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五六一章 白馬銀槍李自成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四六一章 反賊們的最好用途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舌戰羣儒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四四三章 你們怎能憑空污人清白第一八五章 年輕人,你還太單純第五二八章 東南互保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四三一章 進過詔獄的人覺悟就是不一樣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五三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二九零章 公車上書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九零章 訴苦大會第一八六章 這個世界還是充滿愛與正義的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九十五章 五君子事件第二七零章 炸出來的魑魅魍魎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四一六章 階級之戰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一百章 大規模羣體性事件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三一六章 跟咱們鬥,他還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