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六章 九千歲的忠心

科學院。

“陛下!”

匆忙進門的楊信,向着正在聚精會神工作的天啓隨便打了個招呼。

後者也只是隨便一點頭。

此刻在皇帝陛下面前的,是一臺正在組裝中的蒸汽機,這已經是皇帝陛下製造的第五臺蒸汽機了,第一臺是純粹試驗型號,一次次修改試驗用的,第二臺是改良版成品,第三臺和第二臺相同,只不過是製造出來給九千歲抽水的……

那個在西山的煤礦。

第四臺就是裝在那艘導致他落水的小船上的。

這是第五臺。

但與另外四臺不同,這個的汽缸不是錫制,而是黃銅,也不是卷着圓木敲出來的那種,而是真正鏜出的,旁邊就是一臺小型簡易版鏜牀,不過不是水力,而是用大象當動力的畜力鏜牀。準確說仍舊是試驗性質,真正實用的是水力,不過那個在城外的試驗基地,利用建在盧溝橋邊的大型水輪驅動,科學院這個就是用大象驅動的試驗版,無法制造太大的汽缸。

不過給皇帝當玩具足夠了。

在身體略微恢復一些,能夠下牀活動之後,皇帝陛下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科學院開始他最愛的工作。

“苑口那邊是怎麼回事?”

天啓問道。

問歸問,不過他手上的工作卻沒有停下。

“信王的老師劉漢儒,在順天南邊幾個州縣組織了一支團練,總兵力大概五千左右,包括五百騎兵,據說其中多數都是馬匪出身。他們在苑口燒燬永濟橋,又鑿開一段冰面,而且在北岸葦蕩設伏,結果和渡河的志願軍打起來,劉漢儒死在戰場,不過他部下的團練依然佔據霸州。孫閣老他們想利用此事阻擋志願軍進京,故此堅持劉漢儒此舉合法,反而是志願軍錯了,必須停止進京撤回南方。”

楊信說道。

“信王的老師?”

天啓停了下來說道。

“天啓二年的進士,信王還沒出宮時候教過些日子。”

九千歲在一旁趕緊說道。

“哼!”

天啓冷笑一聲。

不過他也沒說話,只是從宋應星手中接過一個零件。

宋應星目光復雜地看了看鎮南王。

不過宋應星這時候也得閉嘴了,江西士紳早就嚴厲警告他,不準在皇帝面前說鎮南王壞話,萬一惹怒鎮南王,那江西士紳就該挨刀了,現在楊信禍害的目標終於轉向北方,南方各地士紳就差燒香拜佛了,可不能再做禍水往自己身上引的蠢事。最好讓楊信在北方和北方士紳一直鬥下去,反正他們誰死對於南方士紳來說都是好事,而且還可以趁機發財,比如說賣軍火什麼的,這幾天在京城的南方商人接訂單都接到手軟了。

宋家也接了不少。

這種時候必須得保持克制。

話說連黃道周這樣的都閉嘴了啊!

“兄看着辦吧!”

天啓一邊和宋應星這些助手裝手中的零件一邊頭也不回地說道。

“臣遵旨!”

楊信趕緊說道。

“那孫閣老那邊?”

九千歲小心翼翼地說道。

“讓他們都回去吧,一把年紀了一點事都不懂!”

皇帝陛下說道。

九千歲趕緊低着頭向北門走去,楊信想了想也告退,然後跟着一起出去,他們後面的皇帝陛下,依然在默默地工作着,就彷彿他的全部世界只剩下了這臺蒸汽機一樣……

“你真要逼他們拼命?”

九千歲邊走邊低聲說道。

“早晚都得走這一步,還不如索性痛快點。”

楊信說道。

九千歲頗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

兩人一起出了旋磨臺,然後沿着甬道繼續向前,很快到了科學院大門前,此時這裡就像那些文官的日常伏闕一樣,跪着以孫閣老爲首,包括鹿善繼等人在內數百名文武官員,就連懷遠侯這些人也都在。這些以北方籍爲主的文臣武將們已經跪了一個時辰,他們在此求見皇帝陛下,爲這場已經迫在眉睫的末日浩劫做最後的努力。

“陛下有旨,都散了吧!”

九千歲說道。

文臣武將們以沉默回答。

“讓一讓,別堵着門!”

鎮南王很不客氣地說道。

說完他直接走向前,雖然其實人家還留出道路,但他就是要從中間穿過。

“聽見沒有,好狗不擋道!”

他站在一個文官面前說道。

後者憂鬱地看了他一眼……

然後往旁邊挪動了一下。

“這就對了,還是李翰林懂事!”

楊信滿意地說道。

然後他從原本歷史上的咱大清禮部尚書李若琳,現在的翰林院李檢討身邊昂然地走了過去,默認自己是好狗的李檢討,低着頭繼續跪在那裡,而後面幾個官員在他帶頭下,也默默給鎮南王讓開道路。鎮南王很有奸臣風度地大笑兩聲然後徑直穿過這片紅色和青色,在這些人後面直接上馬,在曹變蛟的護衛下直接走向前面的西安門。

“九千歲,這就是你想要的?”

孫閣老說道。

“孫閣老,咱家也沒別的想法,我的墳已經開始修了,到頭來能安安穩穩地埋進那裡面,這就算是心滿意足了,咱家一個刑餘之人,進了那裡面也就算是一了百了,不像你們還得爲子孫計,咱家想要的不就是這些嗎?”

九千歲說道。

他的墳的確已經開始修建,和原本歷史上那座也沒什麼區別。

反正他也不在乎花錢,死了以後會不會有下輩子先別說,活着時候能看到自己死後的歸宿是如何奢華也就足夠了,實際上隨着最初的激動過去,在逐漸清醒過來之後,他和天啓也都已經開始回過味來,不論楊信做了什麼讓他們感動的事情,現在楊信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事實。

但對九千歲來說,這也就這樣了。

楊信挾天子以令諸侯,至少他可以安安穩穩過餘生,死了也能住進自己正在修建的大墓裡。

難不成他還倒楊?

那才傻呢,誰上臺能給他這些?

誰上臺首先也得弄死他,經歷了上次的事情後,他現在清醒的很。

“這就是您的忠心?”

孫承宗冷笑道。

“咱家的忠心?

咱家的忠心只對陛下,鎮南王讓陛下算是死而復生,鎮南王在保着陛下的皇位不被別人奪走,鎮南王在保着陛下的江山不亂,那咱家自問也盡到了咱家的忠心。倒是諸位的忠心是對誰,恐怕就只有諸位自己知道,你們是忠於陛下嗎?你們是忠於大明嗎?你們忠於的只是你們自己,你們忠於的只是你們的家族,既然這樣,你們有什麼資格說咱家呢?

咱家只是想讓你們老老實實的都交稅你們就不幹,那現在鎮南王來了,他不只要你們交稅。

你們難道不是咎由自取?

都回去吧,自己種的因就自己受這個果,陛下和咱家沒興趣攙和你們這些破事,你們想讓陛下給你們當槍使,你們配嗎?

忠心?

你們真要是對陛下忠心就不會跪在這裡了。”

九千歲毫不客氣地說道。

這些人跪在這裡是忠心嗎?不是,他們只是想哄着皇帝出頭,給他們當這個與楊信斗的槍,贏了他們得好處,輸了拉上皇帝墊背。既然這樣天啓管他們死活去,楊信的確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讓漢獻帝安安穩穩地做了三十一年皇帝。

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他會做幾年的皇帝?

他哥哥才做了四個月啊。

九千歲的確對天啓忠心耿耿,可正因爲對天啓忠心耿耿,他纔不會讓天啓做這種自殺的蠢事。

楊信之前的確救了天啓的命,可那是因爲兩人之間的關係從沒徹底決裂,哪怕之前盧象升南下時候,天啓也沒說過他造反,無論那些大臣們如何逼迫,天啓都牢牢堅持着這個底線。他從沒說過楊信造反,從沒動過楊信的家人,包括楊信的那些商號都被聖旨保護,所以楊信對他也保持着底線,雙方還是好兄弟,但要是這次給這些傢伙當槍使,真的跳出來與楊信決裂,那楊信還會繼續把他當好兄弟對待嗎?

那纔是自掘墳墓呢!

孫承宗默然。

九千歲看了看他們,轉身徑直走了。

一幫文臣武將們小心翼翼地看着孫閣老,孫閣老依然沉默着跪在那裡,倒是懷遠侯,誠意伯這些,默默站起身,帶着他們一夥的那些人悄然離去。

“閣老,您說句話呀!”

李若琳湊到孫承宗面前說道。

其他那些也紛紛湊過來,這些基本上都是北方的土地士紳了,謝啓光,王鐸,劉餘佑,田維嘉等等,一堆和李若琳一樣名列貳臣傳的貨色。

“你想讓老朽說什麼?諸位,好自爲之吧,老朽累了,這就回去告老!”

孫承宗說道。

說完他站起來黯然地走了。

後面一幫文臣武將們全傻了眼……

“大王,要不要把這些都……”

曹變蛟做了個割喉的動作。

他們這時候正在西安門上,皇宮的守衛已經全部換成了騎警隊,而外面的治安由巡警隊和楊家的家丁共同負責,這段時間楊信從新城調來五千家丁,都是和巡警隊一樣配有燧發槍,一萬燧發槍步兵足夠控制全城。至於滿桂率領所部前往宣府,而原本薊鎮的防禦暫時空出,畢竟薊鎮長城已經不需要面對任何外來敵人了。

但宣府不一樣。

倒不是說警戒順義王這些,而是警戒大同方向的。

也不僅僅是大同,大同,榆林,寧夏,甘肅四鎮,都是那些文官控制,而那些世家將門裡面,有沒有人會被文官收買,這個也很不好說,比如大同的麻家那幫子,還有榆林的姜家那些,寧夏和甘肅也都有不少舊軍,其中包括大量對鎮南王充滿敵視的。

當然,他們也不一定敢。

主要是他們外圍還有順義王那幫,卜石兔那幫是完全被楊信打服了的。

“先不急,殺他們好辦,但我們不能光殺他們,還要把他們的銀子和田地統統都拿過來,這樣就必須暫時忍耐一下了。”

楊信說道。

“對,銀子和田地最重要!”

曹變蛟很振奮地說道。

“告訴你叔叔他們,打完這一仗之後,所有爵位都給你們實封。”

楊信說道。

他得先確保內部利益,而方式就是實封,所有爵位都實土,不過不會是本土的實土,海外有的是地方做殖民地,這些地方就可以封給這些部下了,比如說剛剛圈過來的呂宋島上,一人封個一千平方公里,然後自己想辦法僱傭殖民隊去開拓去吧!

還有已經開始登陸的湄公河三角洲。

這些都可以封出去。

然後再移藩,把那幫藩王也扔出去,同樣一人給一塊地。

不去也得去。

當年有太祖皇帝九王塞邊,現在這些藩王得效法祖先,就像那些帶着護衛移民的祖先一樣,去南洋同樣開疆拓土,而且還得給他們把護衛配齊,這樣逐步把藩王們都攆到南洋去開荒。而且還要根據他們的爵位不同,更細化,藩王多少封地,郡王多少封地,就這樣一家一塊,一家給配一部分護衛,最終把整個藩王集團連同他們附庸的那些打包扔出。

鎮南王自己帶頭。

他要一塊最遠的,去美洲給自己家劃一塊封地。

本土均田制,殖民地大種植園經濟,而本土均田制隨着人口增長,無法保證新增人口都有土地時候,就不斷往殖民地溢出,以這種方式來實現海外殖民。

這是必然的。

現在一開始均田的確很歡樂,但用不了幾年,隨着均田後人口必然出現的爆發式增長,原有的土地肯定不夠分,有足夠可開墾土地的,比如四川,廣西這些省份還好說,可以組織開荒解決,但江浙哪有地方開荒。要麼向外遷移要麼就只能幾年重新分一次,最後人均農田越來越少,但很顯然這種方式不符合楊信的原則。

所以必須往外溢出。

封爵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手段,任何鼓勵也罷忽悠也罷,都不如告訴他們這裡有一百萬畝地永遠屬於你們家,更何況南洋這些地方,哪怕不種田,單純採集香料都是不菲的收入。

至於土人的反抗……

對於曹家這樣的來說,這算什麼問題嗎?

第三十三章 咱爺倆今天就行兇了第三零六章 噩夢降臨第五一四章 陳圓圓的小確幸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六三七章 帶過來,在他面前凌遲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九章 表哥表妹第六四二章 喋血禁宮第三一七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六三三章 虎軀一震第五四五章 南京公社第二六三章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四一五章 殺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二五九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六四一章 孫閣老,你想欺人孤兒寡婦嗎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五二零章 排隊槍斃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一一一章 頂住,兄弟們,頂住!(三更完成)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四二一章 水下巨獸第四十五章 做人不要那麼囂張第三八一章 誘拐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三四四章 跪下,這是大明的土地第四六八章 小人物的掙扎第一三四章 福星高照第一九七章 荼毒士紳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三六五章 有眼無珠那就挖了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五五零章 討逆,全國討逆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四五八章 師仇不共戴天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五五六章 野豬皮之死第六七一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信王朱由檢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十二章 我大爺魏忠賢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四七六章 天網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五八六章 細細的紅線第一七七章 瘋狗鬧南京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二四八章 將軍饒命啊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二九九章 花錢如流水的精銳們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六七二章 鎮南王,咱們私奔吧!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一六一章 大儒的登場第四五七章 毛驢救國計劃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八十九章 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人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五七八章 歷史的車輪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一一零章 我有病!你們有藥嗎?(今天三更)第一八零章 整風肅紀第五零七章 爆炸不要停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五七六章 以牙還牙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五八二章 權力的高傲第六一一章 閹黨在行動第一九八章 大幹一場的時候到了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
第三十三章 咱爺倆今天就行兇了第三零六章 噩夢降臨第五一四章 陳圓圓的小確幸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六三七章 帶過來,在他面前凌遲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九章 表哥表妹第六四二章 喋血禁宮第三一七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六三三章 虎軀一震第五四五章 南京公社第二六三章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四一五章 殺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二五九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六四一章 孫閣老,你想欺人孤兒寡婦嗎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五二零章 排隊槍斃第三二三章 嗨,請問你們幸福嗎?第一一一章 頂住,兄弟們,頂住!(三更完成)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四二一章 水下巨獸第四十五章 做人不要那麼囂張第三八一章 誘拐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三四四章 跪下,這是大明的土地第四六八章 小人物的掙扎第一三四章 福星高照第一九七章 荼毒士紳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三六五章 有眼無珠那就挖了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五五零章 討逆,全國討逆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四五八章 師仇不共戴天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五五六章 野豬皮之死第六七一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信王朱由檢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十二章 我大爺魏忠賢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四七六章 天網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六十九章 獵頭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一七九章 我們出來混要講信用第五八六章 細細的紅線第一七七章 瘋狗鬧南京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二四八章 將軍饒命啊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二九九章 花錢如流水的精銳們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六七二章 鎮南王,咱們私奔吧!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一六一章 大儒的登場第四五七章 毛驢救國計劃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二一三章 大明新農村建設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三三一章 楊都督的老朋友們第八十九章 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人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六四三章 崇禎,魏忠賢與張嫣第五七八章 歷史的車輪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一一零章 我有病!你們有藥嗎?(今天三更)第一八零章 整風肅紀第五零七章 爆炸不要停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五七六章 以牙還牙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五八二章 權力的高傲第六一一章 閹黨在行動第一九八章 大幹一場的時候到了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