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

大明崇禎十五年二月二十七。

去年起,李自成號兵五十萬,圍攻開封,糜爛河南。

而這個時候,大明的主力正在關外松山躊躇不前。那裡,帝國的邊牆之外,一個靠着吞食大明身軀而茁壯膨脹的異族政權猶如猛虎張開了血盆大口,揮舞着利爪,再次撲向了大明這頭遲暮的雄獅。這一次,他們再度相會在了歷史的轉折點上,用血與火決定着地球上最耀眼文明的命運。

而京師的今天,則是紫禁城裡大經筵開席的日子。當域內域外具是瀰漫着沉鬱死氣的時候,御前經筵庭上,卻罕見地有了些帶着生機的氣息。

或許只有上蒼才知曉,這一切的生機來源一個不同尋常的少年。

他叫……朱慈烺。

……

文華殿上,面對一衆君臣,立在御前經筵上首侃侃而談的是劉宗周,大明最後的儒學大師,只聽他道:“慎獨是學問的第一義。言慎獨而身、心、意、知、家、國、天下一齊俱到。故在《大學》爲格物下手處,在《中庸》爲上達天德統宗、徹上徹下之道也……”

聽劉宗周講經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時不時頷首,一干重臣宰輔們也是若有所思。殿中焚香,飄飄起霧如在仙境。

突然,劉宗周皺眉了起來。

只見劉宗周板着臉,目光肅然,落在了朱由檢旁邊的十四歲少年身上。

少年面目清秀俊朗,頭帶翼善冠,穿盤領窄袖肩繡金織盤龍紋袍服,踏皮靴、勒玉帶,系佩玉,翩翩美少年,正是大明皇太子:朱慈烺。

雖是眉目清秀生得一副好皮囊,但此刻的朱慈烺卻是目光呆滯,遊離仙外。

秦俠穿越到大明已經一個月了,每次碰上經筵都是頭皮發麻,一衆人聽得津津有味,他卻戰戰兢兢,每每都會神遊天外,不知想到了什麼。

這讓主講的劉宗周難堪憤怒的同時,也不禁憂國憂民,再次暗暗嘆氣。自從上個月太子病好後,朱慈烺好像病得都愚笨了,連常識性的問題都出錯更遑論研習經義了。

“太子殿下。”劉宗周喚了一聲,朱慈烺目光茫然:“太子殿下?”

“啊啊。”朱慈烺好似徒然驚醒,這才反應過來起身行禮:“戢(ji)山先生。”

“太子殿下以爲,老臣《中庸》已發,是何意思?”劉宗周目光炯炯。

朱慈烺擡頭面對劉宗周的目光,張了張口,沒有說話。

侍讀學士倪元璐輕輕嘆氣一聲,整個殿內彷彿傳染一樣,響起了輕微的騷動,目光對視,所有人都是失望。

這是太子,國之儲君啊,卻如此愚笨之態。怎能讓人放心日後國家在他手上?

朱慈烺不由看向自己的這個世界裡的父親。崇禎皇帝白髮漸多,脊樑依舊挺直,似乎沒有被身後的景象所動搖。

他轉過身,撫着朱慈烺的背,眼裡透着關切,鼓勵道:“烺哥兒想到什麼,便說什麼好了。”

朱慈烺漸漸低下了頭,目光沒有聚焦,輕聲道:“兒臣……不……知。”

劉宗周皺眉更深了:“敢問太子,是老臣講讀得不好嗎?這是老臣上月首次經筵所講之內容。太子都不知了?”

朱慈烺頭大如鬥,額上起了細汗,良久,這才幹澀地道:“回戢山先生,委實……都記不清了。”

秦俠在後世只是個商科男,對明史有些瞭解,知道蕺山學派,卻完全不瞭解蕺山學派的思想奧義。至於往日講課的記憶,穿越後都已隱約模糊記不清了。現在主導這具身體的靈魂已經是現代人秦俠了!可這種事情,能說出去嗎?

此刻,簾後的一陣騷動。

國舅嘉定伯周奎猛錘大腿,壓低了低聲焦急地朝着周皇后道:“這才一月,烺哥兒竟然就將事情都忘了。這番天資,羣臣哪裡會屬意啊。聽聞定王聰慧,上次得入經筵講讀,經書過目不忘,惹得大臣們讚歎不已。這下,只怕烺哥兒聖眷不保啊。”

周皇后怒瞪了嘉定伯一樣,她也是心急了,不知孩子爲何病了以後,竟然會將上課學的東西統統都忘了。

這樣的差生老師當然不喜歡,家長更不會放心。周皇后關心的是孩子,周奎卻全然都是擔心朱慈烺失了聖眷,地位不保。

劉宗周一陣黯然,苦笑道:“是太子殿下覺得老臣講得不好吧。道不同不相與謀,太子殿下既然不認同老臣的學說,自然有拒而不納之理。”

這話十分漂亮,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明面上,誰都不可能敢批評朱慈烺愚笨,這可是皇太子!

但這些天太子功課完成十分差勁,和之前的機敏模樣猶如天壤之別。劉宗周這樣說,只是照顧孩子他爹的顏面而已。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對經義的理解能有幾分,哪裡有什麼道不同的可能。

實際上,高層之中隱秘傳聞太子得了重病,腦子都燒壞了!

現在看來,傳言未必是假啊!

一干朝臣目光對視,意味不言而喻。

朱由檢看着朱慈烺惶急的面孔,心下作痛,笑容也不自然了起來。

看着自個兒父皇如此神態,朱慈烺跟着心中一痛,臉頰火辣辣的。朱由檢或許不是一個成功的皇帝,卻是一個盡心的父親。也許是天啓帝缺乏教育的教訓,或許是糟糕局勢下朱由檢將期望寄託到了下一代。無論如何,他對朱慈烺的教導是不遺餘力的。而朱慈烺也能感受到崇禎對他的喜愛和期待。

想到這裡,朱慈烺愁苦萬分。他敏銳地感覺到了自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倒是想取得什麼成績博取一些聲望和信心讓父皇開心些。但他最近的表現實在太愚笨了。一方面太過年輕不被人正視,一方面又表現愚笨天資稀缺。這無疑愁上加愁,讓朱慈烺心中憋悶。

突然,朱慈烺騰地起身,聲若金鐵相擊,鏗鏘有力:“誠然,道不同不相爲謀。本宮以爲戢山先生所學,修身齊家尚可。但本宮卻看不到,如何治國平天下。如何強國富民,如何治軍寧邊,如何理財安民。既然如此,本宮自然覺得沒什麼可學的!”

一言而出,滿場具驚。

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十二章:戶部一天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章:西安裡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與小人物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五十三章:重圍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六十四章:接戰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143章:會師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七章:大鬧朝鮮第四十八章:天策突擊隊第九章:朱仙鎮軍議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四十八章:天策突擊隊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八十五章:拆招第五十二章:燕子磯工坊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三章:出兵前奏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二十六章:技術儲備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一百七十一章:金光閃閃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七十六章:名將李定國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六十章:順義公主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三十章:大買賣第十八章:開火碾壓第十章:世家子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七十七章:新的王牌:金吾團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三十八章:戰備第三十七章:清洗到徹底掌握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二十二章:戰河間第十八章:圖窮匕見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十六章:史可法、絆腳石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二十一章:歐洲變了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九十三章:消化勝利果實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七十三章:預言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十八章:武昌烽火
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十二章:戶部一天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章:西安裡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與小人物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五十三章:重圍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六十四章:接戰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143章:會師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三十二章:南下德州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七章:大鬧朝鮮第四十八章:天策突擊隊第九章:朱仙鎮軍議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四十八章:天策突擊隊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一百零七章:神秘的富婆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七十七章:壓服侯氏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八十五章:拆招第五十二章:燕子磯工坊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三章:出兵前奏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二十六章:技術儲備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一百七十一章:金光閃閃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七十六章:名將李定國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六十章:順義公主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三十章:大買賣第十八章:開火碾壓第十章:世家子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七十七章:新的王牌:金吾團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三十八章:戰備第三十七章:清洗到徹底掌握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二十二章:戰河間第十八章:圖窮匕見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十六章:史可法、絆腳石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二十一章:歐洲變了第五十五章:披着羊皮的狼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九十三章:消化勝利果實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七十三章:預言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十八章:武昌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