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決定帝位的時候

此後,朝鮮成爲清朝的藩屬國。接受清朝的冊封,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

爲此,朝鮮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朝鮮國王李倧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世子李溰長居瀋陽,另外一質子則由鳳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輪流擔任。每年朝鮮更是向清朝朝貢黃金百兩、白銀千兩、水牛角二百對、貂皮百張、鹿皮百張、茶千包、水獺皮四百張、青黍皮三百張、胡椒十鬥、腰刀二十六口、順刀二十口、蘇木二百斤、大紙千卷、小紙千五百卷、五爪龍席四領、花席四十領、白苧布二百疋、綿綢二千疋、細麻布四百疋、細布萬疋、布四千疋、米萬包。

最爲關鍵的是,此後朝鮮不再成爲滿清的威脅而是成了一支可用的力量。在投降條約中甚至寫了朝鮮派出軍隊跟隨作戰的條款。李倧還在三田渡地區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

手下馬仔多了,敵人的力量少了,這一進一出,顯然讓滿清戰略優勢大大增加。

身爲滿清將領,此事有多重要,佟圖賴自然格外清楚。而事實上,這樣的隱憂也並非不存在的。

當年朝鮮被清軍侵略幾番求救,李倧更是在宮中做夢都夢到明軍殺來。只可惜地理遙隔,消息傳過去的時候朝鮮就已經跪了。更加關鍵的是,明軍軍力疲弱,守城有餘,卻再也沒有萬曆年間救援的實力。

“真是懷念七年前啊……”佟圖賴感嘆了一句,他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消息的重要性。

七年前的滿清強大,對明對朝鮮都是戰無不勝。但眼下顯然來了一個轉折點。

而這個轉折點便是明皇太子朱慈烺的出現。這個年輕的皇太子軍力強橫到難以想象,若是他將戰略突破點選在朝鮮,那對於滿清而言麻煩就大了。

很快,佟圖賴洋洋灑灑的奏章就交了上去。

上面。歷數朝鮮之重要與反覆,更提了朱慈烺在濟州島的所爲,立刻引起了多爾袞的重視。

“明皇太子朱慈烺一慣對我朝敵視,徵明一戰過後更爲我大清之大敵。只可慮明國崇禎皇帝在世,天家無私情。縱然皇太子朱慈烺能戰善戰亦是每多猜忌,山東如此腹心之地已然過分,若是再北上經略幽燕遼東之地,定是惹怒崇禎皇帝惹起朝野猜忌。故而,遼東之路,除非我大清進犯,不然朱慈烺決計再難經營。”

“然則朝鮮雖然屈服於我大清的統治,爲我大清藩屬之國。但朝鮮人對我大清一向並不恭順,甚至有那大膽狂徒稱呼我大清爲‘胡虜’。如此敵對之舉,雖是比較太宗皇帝已然爲我大清助力。但其民不順。朱慈烺渡海而去,定會扭轉朝鮮朝野局面。到那時,若無強兵攻伐恐東面朝鮮再無寧靜。”

……

多爾袞放下奏章,走在院子裡不住地思慮了起來。

朝鮮的問題他當然清楚,滿清一向缺少糧食。遼東苦寒之地,因爲小冰河的關係一向沒有多少糧食儲備。再加上最主要的國族不事生產,人又衆多,滿清國內物資一向匱乏,通貨膨脹十分厲害。

要不然,滿清也不會三番五次入關劫掠都要回一羣漢人。爲的就是要讓他們種田生產。

自然。攻略了朝鮮除了軍事上的威脅,政治上的權威,更是有很深的經濟上的考量。

朝鮮比起大明富庶程度當然是要少的,可同樣比起滿洲遼東之地就要好太多了。

朝鮮降水光照都是不錯。是一個天然合適的農耕國度,打下了朝鮮也爲滿清提供了相當多的經濟來援。

“決計……不能讓朱慈烺動搖朝鮮!”多爾袞輕輕呼出一口氣:“這個佟圖賴,倒是可以留一份前程給他。國中僵局,也是時候改變了。”

早在皇太極生前,滿清內部諸王已開始分黨結派,爭鬥不休。這樣的局面就連李氏朝鮮都看到了。在朝鮮爲質的李倧次子李淏就說“他日必有爭立之舉”。

這時建奴之中有親王、郡王共有7人,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多羅郡王阿達禮。其中,有力量爭奪皇位者,爲多爾袞和豪格。

二人雖爲叔侄,豪格卻比叔父多爾袞大3歲,這一年多爾袞32歲,豪格35歲。從年齡、閱歷、功勳、地位等方面說,兩人各有優勢,差別並不明顯。

如果按照父死子立的方式,皇太極長子豪格是帝位的當然繼承者。問題是兄終弟及,在滿族先世也有俯拾即是的慣例。鬥爭由此而展開。皇太極故去的第五天,手中擁有實權而又覬覦帝位的多爾袞召見內大臣索尼,議論帝位繼承人。索尼是皇太極的親信,他不顧多爾袞的意旨,直言不諱地說:“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這當然不是他個人的意見。當時,皇太極自領的兩黃旗都主張擁立豪格爲君。

豪格派人告知鄭親王濟爾哈朗,濟爾哈朗表示贊同,但又說要與多爾袞商議。多爾袞和多鐸所領的兩白旗,則主張立多爾袞。豫王多鐸、英王阿濟格甚至跪勸多爾袞,早登大位。但多爾袞審時度勢,未敢貿然應允。

以至於盛京之中都時不時都傳出了大打出手的消息,只是在各方剋制之下終究沒有擴散。

只不過,繼承人不定,政權便晃盪不安,誰都知道必有一決雌雄的那一天。

大明崇禎十五年八月十六,這一天風朗氣清,各方大臣再度匯聚到在崇政殿商議立帝。

多爾袞走進殿內,看到兩黃旗所屬巴牙喇兵(護軍)全副武裝,張弓挾矢,環立宮殿,喃喃道:“決定皇帝之位的時候到了”

【正版是起點中文網,搜索、大明最後一個太子都可支持正版。更懇請關注我的微信公衆號:。剛剛了朱慈烺、崇禎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畫像照片,還有飛剪船的實物圖片,愛心讀者給朱慈烺的畫像,玄武湖的配圖,柳如是、錢謙益張溥的人物圖像,以及還有很多和殿下以及這個故事相關的有趣內容~趕快來微信公衆號關注我吧!】(未完待續。)

();

read3();

←→

read4();

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四章:小馬兒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一百四十二章:反包抄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二十二章:瘟疫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三十三章:報復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十章:黃宗羲出手第三章:暴亂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三十三章:大明陸軍學校第二章:柳如是的苦衷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五十五章:不拋棄不放棄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九章:微服出巡第七十六章:名將李定國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五十二章:虎賁營第四十三章:李巖復起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五十一章:百貨大樓第101章:這大清就這麼被賣啦!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蘭總督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二十五章:費迪南四世入場第十七章:伏擊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一百五十七章:激戰抉擇第三十三章:諜戰風雲第四十二章:李香君與君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二章:湖廣局勢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八章:新儒者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七章:主動露底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七十四章:朕不慣她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43章:琉球秘辛第七十八章:入宮面聖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七章:鐵甲艦第一百一十五章:火藥味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六十四章: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一百零三章:擊退哈巴羅夫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四章:攔路虎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十五章:塞外第八章:新制度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三十一章:英才輩出第六十七章:篡位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九十四章:目標阿爾巴津城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七十七章:重擊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六章:忠臣義士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
第三十七章:戶部清理京營覈算小組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四章:小馬兒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一百四十二章:反包抄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二十二章:瘟疫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三十三章:報復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十章:黃宗羲出手第三章:暴亂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三十三章:大明陸軍學校第二章:柳如是的苦衷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五十五章:不拋棄不放棄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九章:微服出巡第七十六章:名將李定國第十三章:沙場心機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三十五章:入國子監第五十二章:虎賁營第四十三章:李巖復起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五十一章:百貨大樓第101章:這大清就這麼被賣啦!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蘭總督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二十五章:費迪南四世入場第十七章:伏擊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一百五十七章:激戰抉擇第三十三章:諜戰風雲第四十二章:李香君與君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二章:湖廣局勢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八章:新儒者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七章:主動露底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七十四章:朕不慣她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43章:琉球秘辛第七十八章:入宮面聖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七十三章:蒙古人中計了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七章:鐵甲艦第一百一十五章:火藥味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六十四章: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一百零三章:擊退哈巴羅夫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四章:攔路虎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十五章:塞外第八章:新制度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三十一章:爲了什麼?第三十一章:英才輩出第六十七章:篡位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十九章:張獻忠立國第九十四章:目標阿爾巴津城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七十七章:重擊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六章:忠臣義士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