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入宮面聖

“兒臣來了。父皇這麼久不見,頭髮又見白了許多。”朱慈烺靜靜地看着眼前這個名義上富有四海的皇帝,輕聲拜下。

朱由檢張了張口,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說話,徑直繞開桌案,過去重重扶起朱慈烺:“烺哥兒的確讓朕許久不見了。一別一年多,烺哥兒都長高這麼多了,就是沒之前白淨了,你母后見了又要到朕耳朵跟前嘮叨。”

父子倆說着閒話,並肩地朝着後宮假山上走去。

待到尋了一個亭子,兩分分別落座,對視一眼卻是盡皆無言。

“烺哥兒在山東一仗,打得好。”朱由檢想到這裡,還是笑了起來:“不愧是我朱由檢的兒子,算起來,朕登基這麼多年來,也許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兒就是給我們朱家培養了一個好太子,最後沒有阻攔你出宮了。”

朱慈烺聞言,低頭道:“兒臣不孝。”

他說的是去年講學闖出宮的事情。

聽朱慈烺這麼說,朱由檢心中反而悄然釋懷了。他不由想起了那天傅淑訓勸阻自己時說的話語。

當時若不定性,那做什麼都還有餘地。可當時若是執意要辦朱慈烺出逃之罪,那恐怕就沒有太子誅殺阿巴泰,又帶回八十萬兩庫銀了。

八十萬兩的斬獲,這幾乎已經抵得住一個蘇州府了。

這既是代表了朱慈烺的誠意,也代表了朱慈烺的實力。

朱由檢沉吟了一下。望着眼前的太子,輕聲道:“過去的事情。不提了。說說你的打算吧,留在山東還是河南。亦或者,回宮罷?”

說到回宮兩個字,就連朱由檢也明白這種可能太難太難了。

不說朱慈烺本人是否願意,就算朱慈烺自己願意回宮,那丟下的一大攤子事情怎麼辦?難道也將太子東宮的執政班底復活,光明正大地與一牆之隔的朝廷分權?

更何況,兩萬皇家近衛軍團的強兵沒有朱慈烺自己照看着,光是運轉起來都艱難。

還有那斬獲,朱由檢明白八十萬兩隻是一個零頭。朱慈烺有的肯定更多。光是這麼多錢,朱慈烺都不會安心自己進入無法掌控的深宮。

果然,朱慈烺不着痕跡地繞開了話題:“父皇是想兒臣早些完婚罷?說起來,兒臣還是謹遵父皇教誨,不願貪戀兒女之情。漢時霍去病有句話說得好,匈奴未滅,何以爲家。而今建奴肆虐遼東,北方韃虜已然一統。外患已起,內憂未平。兒臣還是希望能多爲父皇在宮外做些事情。以盡孝意。”

朱由檢聲音微微變了變:“這份孝心,朕領了。”

一時間,兩人紛紛沉默了下來,尷尬頓時蔓延許久。

良久。還是朱由檢打破了沉默,道:“大明自有體統,有功不賞人心難系。烺哥兒。你來說你要如何一番賞賜吧。”

“恩出於上,兒臣不敢揣度。唯有。京畿防務深重,兒臣不敢擔當。”朱慈烺平靜地說着。情深意切。

朱由檢仔細看了一眼,的確沒有看出朱慈烺有什麼推脫的樣子,想到這裡,他倒是微微感慨了起來:“我們父子,是真的生疏了。這是你兒時最愛吃的桃子,個果肉都不沾着。來吧,嚐嚐看。”

聽此,朱慈烺頓時拿起吃了起來:“還是和往常一樣的味道。孩兒在外頭尋覓了好久,都未找到這般品相口味的。”

“傻孩子,給宮裡準備的,人家果農怎麼敢給你呢。”此刻,周皇后款款走來,又帶上了一盆橘子,還有冒着絲絲涼氣的酸梅湯:“這麼大的日頭乾坐着,像什麼話,來吃些飲子,我們天家啊,盡是想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有了周皇后溫言細語,朱由檢與朱慈烺紛紛露出了一些赧然的表情。

良久,吃完了果品零嘴,朱慈烺與朱由檢說話終於沒了一些拘謹。

事實上,當朱慈烺將京畿之地的控制權放出去後,朱由檢的戒心就已經消減了一分。

很多時候,文字上的表述是沒有感情的,聽不到真人在眼前真心意切地溝通,腦補出的情緒全然大不一樣。

朱由檢心道,或許是自己此前想得太多了吧。

悄然之間,兩人的話題又重新回到了未來的打算上。

朱慈烺暢想着道:“兒臣這一次打仗,可是多虧了前些時日從臨清到開封,那千里水運裡積累上了足夠的水軍人才。這一次,繞道千里,從臨清水路入運河,轉入大海,北上繞膝利津。真可是繞了一個格外大的圈子,這纔打成了奇襲的效果。更是真切感受到了我大海這一方嶄新的天地。在那海外,更有已經被建奴攻佔的朝鮮,有東瀛之地,有遼闊無比,孕育着財富的新世界。”

朱由檢用心聽着,問道:“海上風波險惡,一有不慎,船毀人亡。這恐怕非是坦途。”

“船毀人亡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但同樣,這也是一個機會。有才有力者可以建造更大的船,開發更先進的技術,網羅更有經驗水手船長。這樣,風險總歸是可以降低的。而且,更高的風險,那才藏着更高的利潤嘛。在土地裡刨食實在是太艱辛了,大海上這樣一條財富之地若能開發好,卻是如同再造十個百個的蘇州府!”朱慈烺說着,細細熟了起來:“就如同我大明賦稅,京師有功名可以免稅,弄得佔了大明最大好處的一撥人最大明的貢獻最少。如此失衡,大明遲早會敗在這裡。”

“咳咳……”朱由檢輕咳了一聲,並不想繼續這個話題。畢竟,王朝末世,維持局面都艱難,談何開拓。

朱慈烺會意,立刻道:“就如同孩兒在新城市裡建設起的工坊。工坊能創造更高的價值,給工人更多的工資,讓更多人有活路,各處都有便利。這個時候,我們如何抽稅,誰都不敢說話。一樣,開了海路,如何收稅也是正當。因爲……”

“孩兒替這些人擋住了天下人的紅眼。收百姓賦稅,爲百姓某一方平安。兩便之事嘛。”朱慈烺笑着,他看到了朱由檢的意動。(未完待續。)u

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第六章:出宮安家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八十九章:公主的懷疑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五十七章:殺海州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三章:御駕親征第二十八章:在日本搞中國租界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八十六章:攘外還是安內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33章:第1軍第九十六:胸有成竹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一百零六章:不簡單第七十二章:反戈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八章:虛實不清第八十七章:不懼一戰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八章:天津衛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一百六十四章:勝局已定第二十二章:瘟疫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八十章:追殺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五十九章:三軍將士何在?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九章:舊黨的野望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五十六章:豪格之死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八十七章:不懼一戰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八章:奸商與晉商第一章:西安裡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四十章:精彩纔剛開始第五十九章 我能反殺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六十三章:打賭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六章:武英殿的召集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九十五章:水淹千軍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
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第六章:出宮安家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八十九章:公主的懷疑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五十七章:殺海州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一百二十二章:薩爾滸第二十五章:軍心可用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三章:御駕親征第二十八章:在日本搞中國租界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八十六章:攘外還是安內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33章:第1軍第九十六:胸有成竹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一百零六章:不簡單第七十二章:反戈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八章:虛實不清第八十七章:不懼一戰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八章:天津衛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一百六十四章:勝局已定第二十二章:瘟疫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八十章:追殺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五十九章:三軍將士何在?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九章:舊黨的野望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五十六章:豪格之死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八十七章:不懼一戰第三十八章:如見神蹟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八章:奸商與晉商第一章:西安裡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四十章:精彩纔剛開始第五十九章 我能反殺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一百二十七章:放燈許願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六十三章:打賭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六章:武英殿的召集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五十四章:旭日初昇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九十五章:水淹千軍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