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

“從今往後,稅司的工作流程還是依照往常,儘量以不干擾整個稅司工作效率爲主。船主交船單、稅單。書手收單,解釋稅率。算手則依照稅率,給出稅費清單憑證。然後再由書手驗貨,給出審覈清單。”朱慈烺眯着眼睛說着。

此刻,常志朗忽然小心翼翼地道:“大人,自古稅關陋習在於少報漏報的問題上。如果依照舊律,如何能保證不被少報漏報?”

朱慈烺輕輕一嘆道:“這一處想要解決的確有些困難啊。調整稅率,但實際上除了販賣糧米會免稅降低負擔以外,其他的都是會加稅的。畢竟朝廷三十稅一也着實……兒戲了點。爲了船主們能夠明白鈔關的厲害,我也有相應手段使出去。比如,這審覈一職我會單獨拎出來成立審計處,直接對我負責。”

“當然,也唯有讓船主們覺得值,才能根治這個問題,讓他們盡心繳稅。所以本官要廢起條預徵制,以促稅率改革!”朱慈烺緩緩說出,帶着難以描摹的堅定。

但常志朗等人聽了,卻頓時都跳了起來:“大人!如此一來,其他鈔關恐怕要紛紛騷動了!”

“張家灣、崇文門背後可都是有豪奢人物撐着。此事一出,其他人定會跳腳彈劾大人的啊!”

“大人三思啊……”

衆人紛紛勸諫。

“我又何嘗不知道起條預徵的厲害。”朱慈烺輕笑着道:“只不過是將藏着的東西,在明面上露出來罷了。雖說明面上是起條預徵都只收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但實際上徵收卻不過是多了一個藉口讓每個鈔關都能徵到稅。這一點,朝廷的本心是好的。但實際上鈔關在執行的時候往往是,起條預徵只收四分之一,都最後能不能只交四分之一都要看本事,大部分時候都要交全額。我取消此條纔能有力推動船主在我處盡心繳稅。況且,起條預徵是區分地區分別納稅,但這一點在我的稅率改動之中已經有了涵蓋,再進行起條預徵,有違改革初衷。”

衆人聽着朱慈烺的道理,心中贊同,但都有些畏懼其中阻力。

良久,朱慈烺又緩緩道:“至於其他鈔關,只不過是少了一層臉面,要真切全額徵收罷了。至於船主們會不會我這兒交足了以後,在其他地方一門心思要免鑽空子,那我就管不得了。”

常志朗幾人對視一眼,都明白朱慈烺這是要鐵了心改了。頓時,心中一嘆,也不說啥了。

朱慈烺眯着眼睛看着幾人,心想,給一巴掌也給給個棗兒了。困難擺了出來,也該是時候提升士氣。於是朱慈烺清了清嗓子繼續道:“就比方說這審計處,我打算單獨提給吳森管轄。由吳森擔任處長。”

站在常志朗身後的吳森聞言頓時微微一顫,看着朱慈烺,心中既是錯愕更是激動。一股暖流激盪心懷,讓吳森身子微微顫着,一時間竟然有些不知道如何說話。

誰都知道稅司的業務節點就是最後檢驗稅單船單的時候。不管是哪個船主想要少報漏報,都少不得要攻堅審計處的職司。不管是出於信任還是出於重視,這都是對吳森的肯定啊。

一念及此,吳森連眼眶都有些紅了:“卑……卑職定誓死相報,我若徇私,卑職提頭來見!”

這話說出,不僅是朱慈烺,就連常志朗等人也是紛紛變色了。

朱慈烺一下子過去扶起吳森道:“絕不需要如此!我又不是殺人狂,要你人頭作甚!我只需要你做好職司的工作就行了。況且,我門中最講究法度,犯了什麼罪就有什麼罰,你貪污一文就砍你人頭,那我還怎麼正法度?這等偏激,到最後只會是人人想着欺瞞!況且,往後你是要帶手下的人,嚴於律己是好的,但這麼把自己框死,往後還怎麼帶手下?”

吳森被朱慈烺這扶起來,也覺得太過了。但聽着朱慈烺這麼一連串體己寬慰的話說出,頓時又是感動,又是臉紅了起來,吶吶着道:“大人如此器重,卑職……只覺得萬萬不能辜負了大人,這纔想着……想着偏激了。”

“哈哈,好好做事,其他的,不用胡思亂想。”朱慈烺拍了拍肩,道:“也不要覺得我給你的是什麼刀山火海的位置。我的話都還沒說完呢!”

“請大人示下!”吳森肅然道。

朱慈烺緩緩點頭,道:“我決定,審計處審計船單稅單若是發現漏報少報,可以對漏報少報的部分直接罰沒。罰沒所得按照市價拍賣,其中收穫,審計處分三成,稅司全體分兩成,其餘五成,入國庫。”

果然,朱慈烺這棗子一出,常志朗等六人全部都振奮了起來。

朱慈烺如此政策一出,原本吳森想象的得罪人的情形一下子就逆轉了。

原本他這個位置上,自然是打算專門得罪人,讓船主無法逃稅的位置。當然,也會讓那些收了賄賂的胥吏嫉恨。

但朱慈烺這政策一出來,整個局勢就逆轉了。

不僅報關交單子的船主會盡心填寫,就是胥吏也大大減少了被收買的可能。就是罕見有收買的成功的,吳森就算查處了,大多數胥吏也並不會嫉恨。只會感謝吳森幫他們創收入了。

如此一來,這個職位頓時就成了最受歡迎的位置,完全不需要擔心盡忠職守反而得罪人了。

吳森等人振奮,幾個監生也是分外激動覺得朱慈烺果然重視他們。

領頭的常志朗高興之餘,卻微微有些落寞。

以他的身份與功勳,按說這樣的位置他是完全夠格去做的。

朱慈烺目光很是敏銳地注意到了常志朗的表情。事實上,朱慈烺可完全沒忘了常志朗。

這般想着,朱慈烺輕咳了一聲,道:“諸位都是國子監出來的監生,按說都是可以如我一樣直接授官的。不過諸位也知曉,眼下國子監的境況雖然在我手中有了起色,但終究弊端深重難以挽回。所以我也只選出了二十二人可用。但人才難得,人才的需求是永遠不夠的。這裡,去國子監找固然可以解決。但我覺得,還有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建立……學校!”

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一百六十五章:捷報頻傳第六十九章:緣分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83章:河套收回了!第五十五章:山東鎮改制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一百七十章:心尖盪漾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一百零六章:怎麼這麼能打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46章:抓捕漢奸,絕不議和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十七章:伏擊第46章:抓捕漢奸,絕不議和第七十六章:針鋒相對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五十七章:迪亞戈的反擊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三章:埃及帕夏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四十八章:再入龍江船廠第一章:西安裡第四章:小馬兒第七章:大鬧朝鮮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九章:京營賬冊第十八章:武昌烽火第六十二章:大局已定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六章:傅青主第十八章:武昌烽火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六十章:先收拾漢奸第三十二章:血海深仇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七十八章:虎口拔牙千萬兩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二十八章:大明的目標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九十七章:伯力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六十二章: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七十五章:剿匪方略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五十章:一份大禮第三十九章:國宴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八十八章:凱旋門上凱旋歸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八十三章:宣言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三十七章:劉宗敏與李巖之死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五十六章: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四十三章:天皇美人計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六十八章:來了很多人第四十一章:兵亂鬧餉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四十四章:清軍總攻第十七章:底牌掀開第八十三章:宣言第五章:李愛卿學壞了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一章:太子監國第六十一章:駐朝明軍第五十八章:攝政王,盛京丟了
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一百六十五章:捷報頻傳第六十九章:緣分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83章:河套收回了!第五十五章:山東鎮改制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一百七十章:心尖盪漾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一百零六章:怎麼這麼能打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五十七章:勝利信心第46章:抓捕漢奸,絕不議和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十七章:伏擊第46章:抓捕漢奸,絕不議和第七十六章:針鋒相對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五十七章:迪亞戈的反擊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三章:埃及帕夏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六十章:都來聽旨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四十八章:再入龍江船廠第一章:西安裡第四章:小馬兒第七章:大鬧朝鮮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九章:京營賬冊第十八章:武昌烽火第六十二章:大局已定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六章:傅青主第十八章:武昌烽火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六十章:先收拾漢奸第三十二章:血海深仇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七十八章:虎口拔牙千萬兩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二十八章:大明的目標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九十七章:伯力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六十二章: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七十五章:剿匪方略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五十章:一份大禮第三十九章:國宴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八十八章:凱旋門上凱旋歸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八十三章:宣言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三十七章:劉宗敏與李巖之死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五十六章: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四十三章:天皇美人計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五十章:關係微妙第六十八章:來了很多人第四十一章:兵亂鬧餉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四十四章:清軍總攻第十七章:底牌掀開第八十三章:宣言第五章:李愛卿學壞了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一章:太子監國第六十一章:駐朝明軍第五十八章:攝政王,盛京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