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凱旋門上凱旋歸

天氣漸漸熱起來了。

小冰河時期的大明比正常時期的夏天來得都要晚一些。雖然時間已經到了六月,卻還只是晚春初夏的氣候。

不過恰好,這也是一個不太熱,也不再冷的季節。

得益於和平的到來,京師的城內漸漸少了許多肅殺,相反,城內的人們衣裳漸漸薄了起來。時尚靚麗的氣氛開始在京師城中緩緩顯露。

吳巧兒換了一身衣裳,駐足於永定門前。

這一身衣裳可是十分特殊。上身是斜襟襖,下身半截百褶裙。看起來典雅大方,秀麗端莊。尤其是吳巧兒在大學堂裡讀書這麼久,比大家閨秀多了幾分大氣,比小家碧玉多了幾分靈氣。

這樣的裝束,在人來人往的永定門外委實惹眼。不少沒見識的村漢此刻便覺得自己的眼睛彷彿生了根一樣,怎麼都挪不開了。有幾個自稱自己斤兩不輕的浮浪漢子見了,更是目光大亮,忍不住摩拳擦掌起來。

只不過,他們還未來得及行動,便眼見街頭巷尾到處遍佈的黑皮冒出,心中升了幾分恐懼之心。

這些黑皮顯然就是京師各處警署的警員了。

自從朱慈烺登基以後,京師的治理能力便迅速上升,得益於較爲充足的經費以及迅速擴大的警務部門,城內治安扭轉。

原本在往日的時候,光天化日都有搶盜之事發生,弱不禁風的女子走在大街上要是沒有人陪護,便有不小几率會遭殃。

這裡頭,便有那些衣着體面,有幾分談吐的浮浪子弟爲禍。

這些人大多家中有些本錢,自己也不上進,每日拿着家裡的錢財在街面上玩樂,尤其喜好勾搭女子。若是家裡管教不嚴,讓家中女子被這些浮浪子弟的花言巧語騙了,失了身子沒了貞潔未必是最壞的結果。被玩弄膩味以後直接賣去花柳衚衕纔是最多的結局。

按說,這等拐賣之事是重罪。

可原本城內治安大壞,比拐賣婦女更嚴重的事情層出不窮,有限的衙役既是無心,也是無力去管。無心是因爲許多都是收了黑錢,無力便是實在是人手不夠,實在力有未逮。

不過,此刻的永定門的各處邊角里卻是遍佈了那些黑皮警員。

看着這些警員,幾個浮浪子弟便忍住了心中躍躍欲試的想法,反而竭力遮掩住行跡,不想讓這些警員發現。

朱慈烺對近代化警務系統的推崇是毫無疑問的,充沛的經費加上此前推進財稅改革時革新的人事體系都讓警務系統得以迅速發展。一則有了經費,二則有了大量新鮮血液加入,充沛的財力人力到齊以後,城內的治安自然迅速好轉。原本顧不上的案子紛紛進入案頭,幾個還沒見到形勢變化的頭號人物依舊我行我素,卻不料沒半個月就進了牢裡,聽聞最好的結果也是流放千里,去海外勞改。

這樣可怖的結局自然不是這幾個還沒過夠花花日子的浮浪子弟願意接受的。

不過,他們很快便認出了這個女子的身份,隨後眼中既是垂涎,又是驚歎。

“看來,這就是那位戰鬥英雄的姐姐嘍?聽說是京師大學堂的女學生呢。”

“女學生呀!嘖嘖,真是第一回見了。此前倒是聽說南京師範學校與還在籌備的京師示範學校都有女學生,可師範學校的女子都是在學校裡不出門的,今日,倒是第一回見了。劉大哥,你說,這初級小學畢業的算是童生,高級中學畢業的算是秀才,這京師大學堂裡出來的人物,豈不是就算得上舉人?一個女舉人……真是開眼了吶……”

“噓,怪話說說一些。這什麼舉人秀才的,咱們可管不上。但前些時候陛下才去了京師大學堂演講哩,這般天子驕子的人物,咱們也別說怪話什麼的,便仔細看着。莫被什麼浮浪誘拐了,到時候上頭吃罪,咱們又得三天三夜不歸家的大索全城嘍……”

大索全城固然是威風,可警察辦案都是得按照嚴格的條例辦事,拘束的地方極多。到時候縱然能接着機會立功,卻也是極其辛苦極其勞累的事情。

更何況,要真是有京師大學堂的女學生被拐了,說不定就是龍顏大怒,先治了你的罪,再讓你戴罪立功。

被劉大哥這麼一交代,那小字輩一些的警察聞言,也是不由打起精神,四處看了起來。

沒錯,吳巧兒身上一身裝束顯然就是京師大學堂發放給學子們的校服了。

這種朱慈烺趣味使然,將後世五四學生裝複製過來的校服一經面世便得到了大多數女同學們的喜愛。發放的一套校服本來是備着作爲禮服所用,卻不料大家每日穿着都沒個換洗的。當然,這麼一點小問題難不住女學生們。

能在這裡讀書的,大多數都是素質上佳的。這個年代挑選的標準便是女紅。於是,沒多久便複製出了衆多的校服,一下子就成了京師大學堂女學生的象徵性標誌物。

甚至,就連不少京師大學堂的男學子們商量着要怎麼去迎接歸來凱旋之師都被悄悄淹沒在了這樣靚麗的風景線裡。

這一番思量間,看似發生事情極多,其實也只是過了一小會二。

“弟弟到底什麼時候纔會回來呀……聽說這一回弟弟立了功,可軍中立功,那是好相與的事情嗎?聽教師們說,這三等傷,二等殘,一等……可這一回弟弟竟是立了特等功,比起一等功還要卓著的功勳。這得受多大委屈,啊不,委屈也就罷了。可身子要是傷了壞了,那就救不回了啊!”吳巧兒不住的回想起吳萬英寄回來的書信。

功勳再是耀眼,卻無法讓吳巧兒關切,他只關心,弟弟會不會有事,可否能平安歸家。

只是,心中再是不情願,吳巧兒也明白男兒心中志向絕不是老死牀榻。對於吳萬英這樣的年輕人而言,更是不僅坐着封侯拜將的夢想,也在身體力行的踐行着這樣的志向。

心中百轉愁腸,吳巧兒也不知道嘆了多少氣,嘆到身邊雪白的脖頸裡忽然間冒出了一股子熱氣,這才讓吳巧兒驚得回過神來,看到一大一小兩個玲瓏秀美的女子走來,亦不一行間,風姿卓越,魅惑動人。看得吳巧兒都好一陣發呆。

“佩君,你又作怪了!”那大一些的女子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看着吳巧兒,歉意道:“妹妹最愛作怪,見笑了,我這裡給姑娘道個不是。”

“無礙無礙,佩君妹妹這般古靈精怪,倒是讓我羨慕這無憂無慮的性子呢。哪裡有什麼需要賠不是的地方,李姐姐,啊不,李老師。您太客氣了。話說,您怎麼也來了這裡?”吳巧兒連連擺手說着無礙,又好奇的問了起來。

被稱作李老師的女子溫婉秀美,同樣也是來自京師大學堂。只不過,李老師顯然不是學生,而是京師大學堂的教師。

京師大學堂裡,其實除了文理以外,也有一些沒有歸入院系,而只是暫且上課的科目。比如這位李老師便是上的琵琶課,任由全校女子報名,當然,男子是不能報名的。

“你與我說不要客氣,你卻怎麼也客氣起來了。我們在課堂裡是師生,卻不礙着下了課堂做姐妹。我此前在金陵呆着氣悶便來了京師,後來見在學校裡躺着也氣悶,左右沒幾個說話的人,便入城來逛逛。巧兒你與我投緣,何不姐妹相稱,也少了那些客套的生分。”李老師看着吳巧兒精緻的五官,也是心中投緣,笑着說着,讓吳巧兒心中頓生緊張之感。

吳巧兒心裡歡喜,哪裡會拒絕?更何況,她甚至想,李老師說話這麼好聽,絲竹琵琶又談得那般精妙,真是不顧李老師說了什麼,只需聽李老師開口說話,便能頓生好感哩。

“那李姐姐又怎麼來了這裡?我是有個弟弟,最是不省心,也不知是一時興頭起了從軍,還是朕有那封侯拜將的心思拗不過來,此番就在北征大軍裡。還好前些時日收了家書,裡面道是無礙,這才寬心了一些。只不過,就怕只報喜不報憂,這就一早在這裡候着了。”吳巧兒說着,也不由嘆氣了起來。

“我麼,也是在城裡逛逛,尋幾個舊友說話。卻不巧舊友們都已經難去,不湊巧了。又聽說今日恰好是遠征大軍凱旋而歸的日子,便過來爲我大明好男兒喝一個彩,也不算辜負了今日一趟出門的時光。”李老師與吳巧兒說閒話,卻是露出了幾分淡淡的蕭瑟之氣,讓人頓生憐愛之情。

吳巧兒看得也是心中一緊,連忙勸說了起來。

不過,吳巧兒也早非無知少女,倒是看出李老師眼中朦朧起的霧裡,很是有幾番思念之情呢。這樣的思念,恐怕不是止於舊友手帕交罷……

“哎呀,兩位姐姐,你們說得這般投緣,可是讓佩君我一句話都說不進去了呢。不過,我倒是有句話可以與巧兒結界說。你呀,喚李姐姐也是有些生分。不如往後見了,就直接喚我佩君,喚我們家結界香君,或者香君姐姐好啦。”那佩君小姑娘說着,拉着兩人的手腕,倒是笑嘻嘻的,很是個樂天派的模樣。

兩人相視一笑,便又拿起佩君逗笑起來。

很快,佩君便被逗趣得樂一陣怨一陣的,又要跑開了。

三個女人一臺戲,看起來熱鬧又靚麗。

不過,這樣的熱鬧倒是很快就終結了。

遠方,塵土飛揚。

城頭上,忽然間鼓聲響起。

城門前的禁衛與警察們紛紛分開人羣,留出一條大道。

果不其然,一行人如龍,馬如虎的騎隊出現在了衆人的眼前。

一陣尖叫轉瞬響起。

“是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果然出來迎接凱旋之師了!”

“吾皇萬歲!大明萬勝!”

……

無數歡呼與驚叫聲響起,吳巧兒自然更加是蹦蹦跳跳的揮着手,尖叫着。唯有她的身邊,佩君罕見的沒有瘋丫頭一般的喊叫,而是擔憂的盯着她的香君姐姐。

香君姐姐淡淡的看向那個人遠去淡漠的背影,輕輕呼出一口氣,摸着佩君的腦袋,道:“見到了,也就無礙了,還擔心我麼?倒不如擔心擔心你晚上回去的功課吧。”

果不其然,佩君原本還擔心憂慮的臉上頓時嘟着嘴,一副要哭出來的表情。

李香君看了,都是禁不住咯咯的笑了起來。

……

遠方揚起的塵土自然就是歸來的大軍。

除去孫傳庭得朱慈烺全權授權在寧夏處置漠南蒙古之事以外,作爲此戰統帥,倪元璐便率領大軍凱旋而歸了。

除了歸來的大軍這些有功將士以外,龐大的隊伍還帶來了衆多的驚喜。

一路調集了沿途州縣幾乎全部車馬的結果就是倪元璐將在歸化城俘獲的衆多珍寶斬獲都運回了京師。

蒙古人固然是貧窮的。

大部分的蒙古牧民也喂不飽肚子,穿不暖衣裳。但這不意味着蒙古王公貴族是貧窮的。

作爲鄂爾多斯部的濟農,土默特部的札薩克,他們不僅有此前蒙古人代代相傳下來的衆多財富,一樣還有歷次跟隨清軍南下搶掠的珍寶。

不同於此前大明軍隊並不專業的管理,而今傳承自帝國皇家近衛軍團的第一軍發揮了優良的傳統與專業的管理。在各部樞秘處的努力之下,戰爭裡的斬獲並沒有歸入到士卒將領的私人口袋裡。

在這樣的努力之下,這一場戰爭又發揮了朱慈烺歷次作戰的優良傳統。

斬獲豐厚!

“此番戰果俘獲,盡數表於此單之上。微臣謹貢於聖前!”倪元璐重重一禮,驕傲的將手中的表單遞給朱慈烺。

表單並不厚,只有大約一個人手掌寬。

但朱慈烺這表單代表着什麼。

因爲,上面只不過是一頁彙總罷了,除了第一頁的總數,這就是一個目錄。整個斬獲的目錄早已彙總成冊,交給了隨興而來的樞密院官吏。只要一看楊文嶽驚訝與驚喜的眼光,看着隨行文書搬運者足足有半人高的賬冊,便知道這一戰斬獲是怎樣的驚人。

朱慈烺翻開彙總,看到第一行的數字便笑了出來:“不愧是朕的樞密副使,好,好,好啊!一戰斬獲便能給朕帶回價值九百二十七萬兩的珍寶金銀,這一仗,打得好!”

一陣熱烈的鼓掌後,朱慈烺笑着將一面日月龍旗遞給楊文嶽:“這永定門前,朕下令建造了一個大大的拱門。上面,是將士們奮戰的英姿。此後,這永定門就給朕的勇士們改一個名字,就叫凱旋門!勇士們,現在,挺直你們的胸膛,扛起你們的旗幟,跨越凱旋門。大明,祝賀你們凱旋而歸!”

“凱旋而歸!”

“凱旋而歸!”

吳萬英、丁高天以及饅頭高聲大喊,歡笑不已。(未完待續。)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五十二章:平賊的希望是我軍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四十三章:多爾袞的煩惱 還有一更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一百零六章:不簡單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七十一章:證明第101章:這大清就這麼被賣啦!第106章:1份大禮第一章:偏師徵明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五十四章:奇兵突現第十三章:稅警第一百二十九章:秦兵第六十三章:全面反擊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九章:京營賬冊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三十一章:逆轉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150章:紅衣娘子軍第一百一十三章:拉開帷幕第五十五章:三缺一第七十章:周王親迎第四十八章:心悅誠服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二十章:抓劉澤清要活的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十二章:朝議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四十七章:同盟破裂第五十一章:敘功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七十九章:傑日涅夫的計劃第二章:建太子護軍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154章:王師來了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第九章:舊黨的野望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十章:緊急軍情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七十一章:證明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八章:新儒者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五十七章:迪亞戈的反擊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50章:亡國滅族,不死不休第六十章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三十二章:喜訊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二十二章:新的來客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七十一章:新式鑄炮法
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五十二章:平賊的希望是我軍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四十三章:多爾袞的煩惱 還有一更第一章:太子的闊氣第一百零六章:不簡單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四章:東亞風雲已變色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七十一章:證明第101章:這大清就這麼被賣啦!第106章:1份大禮第一章:偏師徵明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五十四章:奇兵突現第十三章:稅警第一百二十九章:秦兵第六十三章:全面反擊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一百一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九章:京營賬冊第六十三章:盛京皇宮裡的典禮第三十一章:逆轉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150章:紅衣娘子軍第一百一十三章:拉開帷幕第五十五章:三缺一第七十章:周王親迎第四十八章:心悅誠服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二十章:抓劉澤清要活的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十二章:朝議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四十七章:同盟破裂第五十一章:敘功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七十九章:傑日涅夫的計劃第二章:建太子護軍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154章:王師來了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第九章:舊黨的野望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十章:緊急軍情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七十一章:證明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八章:新儒者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五十七章:迪亞戈的反擊第九十二章:爭先入籍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恨土豪第50章:亡國滅族,不死不休第六十章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一百二十一章:暗戰第五十六章:收復寧遠第五十三章:小弟的怨念第三十二章:喜訊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二十二章:新的來客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七十一章:新式鑄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