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山東總兵劉澤清

“那可真讓我感受到了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感覺啦。”朱慈烺笑着,也不知是認真還是戲謔:“諸事談妥,看來我今日也能睡個好覺了。”

聞弦知雅意,這麼一番趕人的潛臺詞聽在楊川的耳朵裡,卻如蒙大赦,笑着點頭:“是啊是啊,相親相愛嘛,大家高興。哈哈,這夜色的確不早了,我也就不打擾益明休息了,回去覆命了。”

說完,楊川趕忙下了塌,接連說不用朱慈烺送,隨後揉着痠麻的腿腳,逃也似地走了。好像唯恐下一句朱慈烺就會變卦,還要說出什麼過分的請求。

見此,朱慈烺只是送到門口:“東山先生一路平安。”

“哎哎,平安……”楊川忙不迭地出了流水小築,直到回了馬車之中,確定沒外人知曉了,這才憤怒地一錘車板,表情一下子變得格外憤恨惡毒了起來:“秦俠,秦益明!今日羞辱,他日我定加倍奉還!哼,真當某怕了嗎?竟然還敢妄想西進沙場立功,也不想想自己有什麼資格。既然你要去送死,那我就歡樂地送你一程!”

坐在外頭的馬車伕盯着裡頭咚咚咚地想着,低着頭,不敢吭聲。不過這馬車伕也算是機靈,知道自家老爺八成是在榷稅分司吃了虧,連忙揚鞭,駕着馬車離去。

當裡頭沉寂了十餘息後,楊川陰冷的聲音響起:“去總兵府!”

今日的臨清城顯得格外的熱鬧。夜色的到來並沒有讓這座城市沉寂,街頭巷尾上處處燈火,照亮着旖旎的夜色。酒家戲園子裡更是人聲鼎沸,一派煙花繁茂的景象。

這裡實在是有太多新鮮事可以說道了,光是朱慈烺在京師裡的故事就足夠讓一干船主商戶議論個三五天,更別說今日這一場堪稱可以載入史冊的爭鬥。

只不過,在位於城北的一處高門大宅裡,有人正在剋制着自己的怒火,竭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寂靜的屋內,陰森得讓此後一旁的侍妾丫鬟們戰戰兢兢,如覺地府。

這是一個挺着一個羅漢肚,豹頭環眼的粗壯大漢,正是駐紮在臨清的山東鎮總兵官劉澤清。

只不過,劉澤清雖然一副武夫相貌,膚色卻頗爲白淨,加上一身蘇織直身袍服,不像個武將到有幾分富家翁的氣息。

事實上,劉澤清每月去山東鎮軍營的次數還沒有他逛尼姑庵的次數多。曾經的戎馬歲月早就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美色消骨,財利浮心。

唯一能讓劉澤清那顆心例外的或許就是這高門大宅裡頭的家丁營了。劉澤清的大宅子地方廣,前後養着四百來精銳家丁。爲此,他每月總要抽出時間巡視幾番操練,每次去了,更是好酒好肉備上犒賞,讓這四百多家丁對其頗爲忠誠。

劉勇全便是這家丁隊裡面一號頗有悍勇之名的總旗,領着二十多號人,便是臨清州把三百多號弓手刀手集結了起來,也敢衝一衝,而且八成只用衝一陣就能擊潰。

當然啦,四百多號精銳的開支是頗大的。更不用說劉澤清在日常用度上都是格外奢靡,光靠吃空餉也僅僅只夠養四百多精兵日常所需。就這兒,額外的犒賞都要劉澤清另謀其他辦法。

畢竟,山東鎮一年四萬多兩折色,五萬多石本色,從戶部運出京以後就沒了五成,最終落到劉澤清手中,連最初的三成都沒有。

這麼點銀子,夠幹啥?

養四百多家丁隊都勉強。

作爲一鎮總兵,劉澤清當然是有發財門路的。

比如說前任竹木抽分局主事劉培就是劉澤清相當重要的一個路子。不僅劉培每年收上來的孝敬不少,就是劉培帶起來的萬全商號也因爲劉澤清的庇護,在運河這條道上出息頗豐。

但眼下!

這一道格外重要的財源竟然被人掐了!

一想到自己聽聞的那一幕幕情形,劉澤清便有種難以抑制的躁怒。

劉培被下入大獄,萬全商號被盡數查封,就連劉勇全也變成了軟蛋嚇得什麼都說了。

閉着眼睛,劉澤清強壓腦海中的這一幕幕消失,強迫自己不去想他們,終於,心態漸漸平靜下來。

但當身邊侍妾低聲說着來客的名字時,劉澤清方纔壓抑住的煩躁頓時又浮現了起來。

“老爺,東山先生來訪。”

楊川來了。

對於這位臨清名士,劉澤清給了相當大的敬重,親自在書房門前迎接。雖然心中很是着急,但劉澤清還是擠出了一點溫和的笑容。

楊川被劉澤清迎入廳房坐下,雖然名士風度依舊,卻若有若藏了幾分陰霾在眉宇之間。直到見到了劉澤清,這才恢復了名士風度,笑容溫和,眼底藏着自傲:“總兵大人,幸不辱命。”

“那就好那就好。看來東山先生已經對這秦俠的來路都打聽清楚了?”一番見禮完畢,劉澤清便急不可耐地詢問了起來。

“不錯,秦俠乃是閹黨中人。此次是王內相着重發了聲,周相得知後也便沒有再追究。而聖旨能得如此迅速地發出去,也是如此緣故。”說完,楊川還冷哼了一聲,以示不屑。

文人嘛,歷來都對太監不假辭色。

說完這些,楊川便是蹙眉繼續說了起來,一派遺憾之色:“說起來,這次歸德侯家的侯朝宗可謂有幾分名士風度,差點就領着人將榷稅分司給掀翻了。只可惜,跟隨而去的不是義士,而是一羣見利忘義的商人!”

“東山先生高見。”劉澤清嘴上說着高見,但表情卻是一臉不耐煩地繼續問了起來:“那一百二十槍兵又是何來路?”

“也是打聽清楚了。是京營孫應元所部殘卒。在京師作亂,雖然最後投降免罪,卻是被盡數開革了出去。卻沒想到,最後都被秦俠所獲。”楊川說着,也不知是什麼表情:“今日聽聞,倒是有幾分悍勇。”

聽到這裡,劉澤清這才皺眉了起來。孫應元在湖廣對陣張獻忠,頗有幾分勇武之名,這樣的將官手底下的確能帶出悍勇之卒。

“那到底有多少人馬必須探明瞭!”劉澤清心中嘀咕了起來,卻並沒有繼續多說。

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十二章:真的全軍出擊?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一百七十章:心尖盪漾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五十四章:奇兵突現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七十七章:重擊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七十五章:截胡第四十六章:創造奇蹟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十四章:密謀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50章:亡國滅族,不死不休第四十四章:清軍總攻第一章:偏師徵明第一百章:軍心第四十三章:李巖復起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四章:督師出京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九十九章:巷戰第七十章:周王親迎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七十一章:後膛槍第三十三章:文明世界第十九章:大手筆第三章:天下烽煙起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三章:暴亂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7章:1舉多得第一百二十五章:大手筆軍資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二十章:戶部的戰爭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九十二章:團結一致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106章:1份大禮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一百三十章:出兵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三十一章:開封危急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十三章:南京廷對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三十一章:決戰開啓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七十六章:針鋒相對第十五章:薊州城內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106章:1份大禮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
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十二章:真的全軍出擊?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一百七十章:心尖盪漾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五十四章:奇兵突現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31章:300年頑疾終結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七十七章:重擊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七十五章:截胡第四十六章:創造奇蹟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四十一章:大明需要勝利第三十四章:封鎖臺灣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十四章:密謀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50章:亡國滅族,不死不休第四十四章:清軍總攻第一章:偏師徵明第一百章:軍心第四十三章:李巖復起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四章:督師出京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九十九章:巷戰第七十章:周王親迎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七十一章:後膛槍第三十三章:文明世界第十九章:大手筆第三章:天下烽煙起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三章:暴亂第四十四章:邊鎮光復第7章:1舉多得第一百二十五章:大手筆軍資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二十章:戶部的戰爭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九十二章:團結一致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106章:1份大禮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一百三十章:出兵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三十一章:開封危急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十三章:南京廷對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三十一章:決戰開啓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七十六章:針鋒相對第十五章:薊州城內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106章:1份大禮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九十二章:女醫師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