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

劉澤清頓時渾身一震,心中無限不妙的預感如野草一樣迅速生長。

楊川與盛中權倒是不太關注,只是依照禮法,迅速擺起香案,隨後跪拜在第:“臣等聽旨。”

見此,朱慈烺就將聖旨一張,念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秦俠與劉澤清所奏合兵入河南平亂之事,朕已應允。現命戶部臨清榷稅分司主事秦俠兼任山東提刑按察使司兵備僉事,專司山東鎮監軍僉事,節制庶務,主持錢糧軍需轉運之事。秦卿與劉卿皆是大明肱骨,此戰一起,望通力合作,不負朕盼。欽此!”

楊川與盛中權紛紛一臉你節哀的表情,大拜叩首:“臣等領旨,謝主隆恩。”

劉澤清如遭雷擊,好一陣恍惚。

直到聽到楊川與盛中權已經領旨,這才猛地一個激靈,看着朱慈烺似笑非笑的表情,頓時苦笑着拜倒在地:“微臣領旨,謝主隆恩。”

“好了,諸位同僚,請起吧。接下來,我身爲山東鎮監軍,就談一談這軍需供給,轉運之事了。”朱慈烺笑眯眯地扶起劉澤清。

楊川與盛中權看着朱慈烺走過來,都是不由自主地退後一步。

劉澤清依舊是神情有些恍惚,道:“請監軍大人明示。”

大明文武相制,歷來都是重文抑武。放到十年前,一個七品縣令可以抗衡一品武將的一鎮總兵。來個五品知府,就可以訓斥一番總兵不當回事。

但現在,天下局勢悄然改變了。朝廷不得不放下架子優容武將,哪怕是有再出格的事情,只要忠誠不變都不重要。五品知府訓斥總兵是別想了,就是一省巡撫面對麾下武將,也得和顏悅色,收買人心。

故而,十年前若說武將最怕什麼,莫過於是軍中監軍了。這是大明重文抑武的體現。武將是不可能獨立領軍出戰的,身邊要是沒有一個文官監軍,大明朝廷絕對是會鬧翻不放心。彷彿轉眼間這員武將就會反叛一樣。

若是什麼時候皇帝對文官也不放心了,又會派一個宦官下來作爲監軍。當年盧象升戰死之處十數裡外見死不救的就是監軍太監高起潛。

當然啦,現在是崇禎十五年了。在山海關寧遠城駐紮的關寧軍已經不怕監軍了。在湖廣的平賊將軍左良玉連頂頭上司丁啓睿都不怕,就更沒有監軍唧唧歪歪了。

剛剛復職沒多久的劉澤清身邊也是沒有監軍的,因爲這大明漸漸已經控制不住有軍閥氣象的各地將官了!

可現在!

山東鎮竟然來了一個監軍!

劉澤清纔不管朱慈烺怎麼突然又從榷稅分司主事升兩級成了正五品的提刑按察使司兵備僉事。他只覺得一個帶了三千精兵的監軍進了山東鎮,還有他的活路嗎?

劉澤清心念於此,心中一個念頭瞬間無比穩固。

深呼吸一口氣,劉澤清定了定神色,靜聽朱慈烺說着軍需的問題。

“第一。今日本官會按照人頭數下發軍餉。首先帶頭的是本官麾下三千兒郎。隨後,還會對今日山東鎮裡的領餉戰兵登記在冊。往後,軍餉的發放都會當面發放,越級發放,不再經過將官之手。”

“第二。發放軍餉的同時還會發放新式軍裝,同樣會將領用軍裝之人的名號,序列登記在冊。這軍裝暫時只有一套,非戰時的軍士都要穿戴此新式軍裝。丟失者還得仔細報備,不得輕忽。”

“第三。本官將嚴肅軍法,不服操練,老弱病殘都會裁汰。”

“第四。轉運之事,本官會安排由船運入河南……”

……

聽着朱慈烺一點一點地將後勤的事情佈置下來,楊川與盛中權彼此對視,都是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那種震驚。

這秦俠的本事是真的不小啊。有這三千精兵打底,又有了監軍的名分入駐山東鎮。再加上這一連串的組合拳打出去,山東鎮的虛實就給朱慈烺知曉了,更是用錢糧立下了偌大的威風與威信。等這河南之戰打完,這山東鎮的主人就換人了……

楊川與盛中權想着,紛紛是震驚不已。唯有心思已定的劉澤清竟是頗爲平靜。彷彿對朱慈烺這一系列手段要染指的不是他麾下的山東鎮的一樣:“是,末將領命。”

“最後……大軍開拔。”彷彿沒有注意到劉澤清的神情變動,朱慈烺說到這裡,整個人煥發出格外飛揚的精氣神:“進兵中原!”

“萬勝”

“萬勝”

“萬勝”

………………

人羣散去的時候,常志朗一臉敬仰地看着朱慈烺的背影。這一次,他可真是佩服極了朱慈烺。

這次朱慈烺的敵人可是來頭極大啊。

劉澤清是山東軍方的頭頭,手下五千兵馬。

楊川是臨清名士,智計百出不說,用軍需錢糧給朱慈烺挖坑也是格外難纏。換做常志朗自己,也是很難處理的。

至於知州盛中權,與朱慈烺一樣品級。換做尋常地方官,就是整個任期兩方對打也未必能奈何得了對方。而且朱慈烺畢竟只是稅務官,知州卻是一地父母官,雙方能夠掌握的資源相差頗大。到時候兩邊真要動手起來,朱慈烺是處於下風的。

這樣三個對手,單獨放一個出來,就是誰上去也要感覺頭疼萬分。

但朱慈烺呢,三個對手聯手一起上馬卻還是被朱慈烺輕鬆幹掉。

“這一次……勝得真是暢快呀。”常志朗感嘆着道:“大人擴軍的動作真是迅速,練兵的本事更是神了。三千精兵,輕易就練了出來。”

“唔……看來子浩也沒認出來啊。”朱慈烺眼中閃過一點狡黠的光芒:“其實依舊只有五百兵馬可用,這次讓他們都頂在前頭了。其他後面看不清楚的兩千五百人,站着就是個樣子貨。也就是欺負劉澤清、楊川還有盛中權不懂行罷了。”

常志朗聞言,頓時一愣:“啊……這是用計。可是他們畢竟是地頭蛇,恐怕會察覺端倪,到時候……定會反覆!”

朱慈烺緩緩點頭,眯着眼睛看着前方的百艘大船,道:“不錯。所以……直接將消息放出去。就說……三千兵士,都是新兵。其實只有一百騎兵是能打的。很快,他們就會查出來,我新募集了三四千人。”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真假假……誰能知?”

“哈哈哈哈,子浩。走吧,中原之地,還有更多的熱鬧呢!”

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二章:輿論清議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六章:軍團建制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四十六章:盡在掌握第四十一章:外交戰線第三十三章:諜戰風雲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八章:女醫師第八十五章:水師檢閱第五章:招賢納才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叛第七十一章:證明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七十六章:針鋒相對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9章:兵變 下第十二章:佔領朝鮮王都 百萬限免進行中第五章:李巖與紅娘子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八十三章:宣言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五章:仁川登陸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一百四十二章:反包抄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一百七十三章:霸氣見面禮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一百一十九章:試探決心第21章:老兵的最後1支箭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二章:首輔的憂慮第三十章:駐華使節們的信第九章:朱仙鎮軍議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一百三十七章:玩弄指掌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11章:山海關內吳3桂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一百一十九章:試探決心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四十五章:柳生十兵衛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四章:皇家近衛軍團第四十章:戰、戰、戰!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八十二章:日本太上皇第154章:王師來了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五章:大順御林軍第六十二章:小鮮肉朱慈烺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十八章:武昌烽火第三十三章:報復第四十八章:再入龍江船廠第九章:頭陣開打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七十五章:喜訊
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二章:輿論清議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六章:軍團建制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四十六章:盡在掌握第四十一章:外交戰線第三十三章:諜戰風雲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八章:女醫師第八十五章:水師檢閱第五章:招賢納才第十一章:國務大會堂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叛第七十一章:證明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七十六章:針鋒相對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9章:兵變 下第十二章:佔領朝鮮王都 百萬限免進行中第五章:李巖與紅娘子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八十三章:宣言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五章:仁川登陸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四十一章:反攻的前奏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一百四十二章:反包抄第二十七章:喂罰酒,堆京觀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七十二章:另一樣神兵利器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一百七十三章:霸氣見面禮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一百一十九章:試探決心第21章:老兵的最後1支箭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二章:首輔的憂慮第三十章:駐華使節們的信第九章:朱仙鎮軍議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一百三十七章:玩弄指掌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11章:山海關內吳3桂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一百一十九章:試探決心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四十五章:柳生十兵衛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四章:皇家近衛軍團第四十章:戰、戰、戰!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八十二章:日本太上皇第154章:王師來了第十六章:一千年前就很吊第五章:大順御林軍第六十二章:小鮮肉朱慈烺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三十章:連下兩城第十八章:武昌烽火第三十三章:報復第四十八章:再入龍江船廠第九章:頭陣開打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七十五章: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