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

不同於此前皇帝出宮都是要地方百姓負擔徭役、負擔開支。

這一會的出宮,朱慈烺可是直接讓內庫給的真金白銀,從無拖欠。甚至,還破例動用了頗爲少見的銀元。

在京師等大城市,寶鈔的信譽已經開始恢復,但在不少偏遠地區,就算知曉寶鈔可以繳稅,也是大戶們的事情。銀子,還是最有力的硬通貨。

無論如何,這個結果都是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就是朱慈烺也沒想到結果會這麼好。

畢竟,朝鮮之行,將朝鮮收入大明版圖之中。不管是關稅主權、司法主權還是聯合軍權,都說起來有點虛。

對於多數大明官員而言,他們更擔憂朱慈烺的安危,更覺得皇帝出宮是一個敗家的活動。

“當年鄭和七下西洋,後人都傳言此舉勞民傷財。但朕就納悶了,明明成祖爺幾番大戰,勞民傷財之深無過於此,若是七下西洋純粹是耀武揚威去的,如何還能支撐下去,還連辦七場?就是開頭有耀武揚威的心思,後來難不成一直都是?只有一個目的。”朱慈烺目光灼灼:“海外貿易有大利啊。”

朱慈烺這一回是海6並進,望來朝鮮,自然也是靠着貿易大賺了一筆。

對於很注重財政的朱慈烺而言自然不會做冤大頭。

於是,一場國事訪問完畢,財政收支綜合算起來,竟然沒虧,還收支平衡了。當然,朝鮮人也不虧。此前幾年建奴肆虐,他們可是受夠了貿易困頓的苦楚。這一回前來,雖然負擔了不少接待費用,卻一樣是賺了。不管是朱慈烺採買的物資還是隨行的商人,都不是白要強買的。

“陛下聖明。”吳甡隱隱擔憂,看着朱慈烺,彷彿生怕朱慈烺又要調轉車頭,繼續朝着朝鮮出。

朱慈烺纔沒有那麼浪呢。

他此刻滿心都已經是紫禁城裡的嬌妻。

一別數月,朱慈烺亦是頗爲掛念着皇后呀。

載着這樣的思緒,專列很快就抵達了海州。到了海州,就不得不轉乘水師艦船。這裡是渤海內海,風平浪靜,船隻亦是高大堅固,自然再也無人擔憂安危。

海上行船晃得朱慈烺暈暈乎乎,一直到天津港轉入內河漕運下了御船,朱慈烺這才緩了回來。

回到家鄉,那種在外奔波繃着心神的緊張感悄然退了下來。

平靜與放鬆過後,數月來藏着的疲倦席捲上來。朱慈烺在御船上一直睡到了通州,及至寧威低聲說着已經靠岸的時候,這才悠悠轉醒。

換成馬車,在已然開闢好的御道之中,朱慈烺奔馳疾入,重回紫禁城。

皇帝陛下的迴歸顯得極其平靜,沒有鑼鼓,沒有歡呼,亦是沒有什麼儀式。而朱慈烺顯然也並不關注這些,他只是靜靜地看着越來越靠近的紫禁城,看着宮門,看着殿內熟悉的宮女推開大門。

裡面,盈盈一笑朝着朱慈烺擺手的皇后:“陛下,回家了。”

“回家啦。”朱慈烺淺淺一笑,奔過去抱住皇后,輕輕撫摸着隆起的肚子,喃喃地說着:“我呀,也在這世界,安身紮根嘍。”

自己的血脈即將誕生,這對於一直以來都是靈魂異客的朱慈烺有着迥然不同的感覺。

彷彿,自己的命運與這個世界開始變得越的真實,越的緊密。

……

“陛下回京了。”京師大學堂裡,傅山忙碌了一天的課程,回到了自己的教授辦公室裡。

辦公室很大,但裝飾十分簡潔。待客的茶几座椅書桌以外,便是一排又一排的書櫃。

書櫃上間隙地放着幾個椅子,每個書櫃裡,時不時都貼着幾張嶄新的書籤記錄着閱讀的標記。

作爲當年太原保衛戰的功臣,傅山本來是有機會走上官場的。

但傅山卻選擇了拒絕。這倒不是傅山有意清高,而是他尋到了更值得自己去傾注精力的存在。

比如:學問。

最終,在朱之瑜的盛情邀請之下,傅山選擇了擔任京師大學堂歷史系教授,列席全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史學在科舉功名的壓制之下,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有些被壓制的。若非近年科舉題材大改,八股文已然被動搖,策論史論不斷提高出現機率,歷史這一門本來中國擅長的學科恐怕就要有些落寞了。

歷史這樣的文科,對於後世的中國人而言是有些輕視的。

就如同明人認爲史學是小道雜學,無用於科舉一樣,後世的中國讀歷史也是一門沒什麼用的學科。大多數時候,學歷史無助於找到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以至於有人甚至覺得,文科這樣的學科,就註定應該是精英化的存在。沒有足夠的家底拜託市儈,註定無法在學科之上有所成就。

傅山傅青主這一位一代大家並不擔心錢財的問題。

他更看重自己的研究對象。

沒錯,傅山選擇的赫然就是當代史。

這位波瀾羣書,除經、子、史、集外,甚至連佛教伊斯蘭天主教經典都精心覽讀的大能自然將目光聚焦到了皇帝陛下的身上。

“當啓明市的第一個水力紡紗機出吱呀吱呀聲音的時候,就註定了大明已經走向了另一個時代。一個新經濟形式端並且迅着裝成長的時代。曾經,我們有必要感嘆朝廷對於成組織羣體聚集一起的恐懼,以至於擔憂這樣一個新生事物很快就會滅亡。但我們必須慶幸,這是一個幸運的時代。最開明的人掌握了權力,讓最聰慧的人將自己的聰慧運用到了正確的地方上。”傅山看着自己草稿的第一頁,緩緩翻到了最後一頁。

隨後,他看了一眼桌子上的天下坤輿圖。

目光落在了朝鮮的位置上,隨後移到了日本,落到了北美。

“歷史將證明,這是一出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業。通過擴張朝鮮的小試牛刀,我們的同胞將邁向世界。聚集在大明旗幟下的中華兒郎已經遺忘了太久的雄心,漢唐的偉業,不再沉淪。在帝國的炮艦面前,一個屬於中華的新紀元,開啓了。”傅山提筆落下,望着那副世界地圖,久久凝望。

第八十章:追殺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五十九章:有人記得咱們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二十二章:新的來客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三十一章:開封危急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四十一章:兵戈北指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一百三十四章:清軍棄子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六十八章:小白羊與大肥羊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36章:東亞唯1強國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一章:意外的野心第六章:傅青主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一百二十七章:強弱分明第三十八章:將軍老了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九十一章:百態紛呈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第四十章:玄武湖上柳如是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七十七章:收服忠良 微言活動內有紅包口令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八十九章:公主的懷疑第八十七章:買買買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六十五章:重回軍旅第九十六:胸有成竹第九章:新東林黨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三章:御駕親征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十二章:國務諮詢委員會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八十五章:投筆從戎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十三章:稅警第二章:蒙古援軍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十二章:戶部一天
第八十章:追殺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五十九章:有人記得咱們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十三章:權力的登天梯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十九章:大明使節第二十二章:新的來客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三十一章:開封危急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四十一章:兵戈北指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一百三十四章:清軍棄子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三十五章:復活吧,朕的飛熊團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六十八章:小白羊與大肥羊第九章:紫禁城的雄心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36章:東亞唯1強國第二十五章:鹽政改革第三十六章:新時代的序曲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一章:意外的野心第六章:傅青主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九十五章:合適的人選第一百二十七章:強弱分明第三十八章:將軍老了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九十一章:百態紛呈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第四十章:玄武湖上柳如是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七十七章:收服忠良 微言活動內有紅包口令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八十九章:公主的懷疑第八十七章:買買買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六十五章:重回軍旅第九十六:胸有成竹第九章:新東林黨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三章:御駕親征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十二章:國務諮詢委員會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八十五章:投筆從戎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十三章:稅警第二章:蒙古援軍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十二章:戶部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