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

劉澤清一語道出,一鎮將官的氣勢終於微微地展露了幾分。

見此,楊川這才輕笑着切入了正題:“秦俠既然要去開封,總兵大人答應下來便是。而這,便是楊某所言的策略!”

劉澤清冷着臉,神情不變,只是盯着楊川。

楊川見此,神色不動,繼續道:“秦俠雖然有一百來槍兵堪稱精銳,但要說這麼點人能夠在百萬流賊面前討到好卻是想也別想。要解圍開封,秦俠自然就要倚重總兵大人。至此,世易時移,主動權就在總兵大人手上了。”

“到時候,行軍打仗,糧餉總要備齊吧?按說這自然該上書朝廷求糧草求兵餉,爲這,秦俠就不能冷眼旁觀吧?到時候,不管是朝廷撥付糧餉還是榷稅分司暫時支持。總兵大人都可以想想,其中好處……”

說到這裡,劉澤清眉目終於動了起來。盯着楊川的表情也悄然融化了一些。

楊川並沒有止住說話,而是繼續道:“當然……光是如此還不夠,遠遠不夠。”

“總兵大人自然是不想去淌河南這一攤子渾水的。從咱們山東出兵河南,那也更是頗多麻煩的。雖然水道貫通,直接北上無誤。但……千里水路,匪患無窮。李賊麾下大將李巖、紅娘子兵鋒北指,已然佔據東明縣,頻繁襲擾黃河上來往開封的船隻。要最終進開封,他事不提,這李巖所部就必然無法繞開的!”楊川說到這裡就不再繼續說,而是自己給自己到了一壺茶,自顧自地品茶了起來。

說到這兒劉澤清要是還不懂那也白瞎了明末將領承襲的“優良傳統”:賣隊友了。

試想,就當兩軍馳援開封的時候,這李巖一步突然撲上來。

就當朱慈烺帶着麾下精銳槍兵酣戰的時候,忽然間,劉澤清退兵!

若是朱慈烺這時候直接逃跑,那自然是萬事皆休。反正是秦俠提出的要打仗,現在朱慈烺自己先跑,能怪誰?

而且,依着他們對朱慈烺的瞭解,一門心思要立下不世功勳的朱慈烺肯定是不會跑的。不僅如此,他還得一門心思想着贏!

要贏,就得劉澤清出死力,就得他朱慈烺去巴結劉澤清!

就算朱慈烺硬氣,不去巴結劉澤清,能打的自然只能是朱慈烺自己的那一百來槍兵。

這時候,等朱慈烺所部打得七七八八都殘了亡了,劉澤清卻領着家丁猛撲上去。自然更容易撿功勞,就算朝廷徹查都說不出什麼。

“甚至……不需要這麼麻煩。本將在這黃河地界上倒是識得幾個悍匪……這些綠林人物大多也都是通賊的。只需本將稍稍使喚一下,哼哼……”

想到這裡,劉澤清頓時得意地輕笑了起來,彷彿現在就看到了秦俠對自己低聲下氣求饒的景象一樣。

但緊接着,發覺在自己眼前的楊川依舊笑着品茶後,劉澤清的心肝兒卻微微一緊。

這一刻,他也感覺到了文人的厲害。

武將殺人還會出血,能夠讓人至少看得見刀子砍過來有機會躲避。

但這文人殺人,完全就是不見血的路子,讓人竟是躲都難以躲避。

似乎感覺到了劉澤清的畏懼,楊川眯着眼睛又是笑了起來:“總兵大人背後的周相,楊某也知曉過幾分。在下雖然只是鄉野書生,卻也敢點評天下往後。若周相在太平時節,這首輔之位自然是能坐得穩穩當當。而總兵大人自然也能安穩在這官位上享一番富貴。”

說到這裡,楊川微微一頓,聲調微微一提,道:“但總兵大人就沒想過嗎?爲何總兵大人能得周相接納?黃金萬兩固然可愛,可週相的富貴都繫於聖上之手啊。聖上……最愛念叨的又是什麼?軍務,錢糧!而大人身爲總兵官,武將,最重要的又是什麼?”

“在朝有奧援,在魯有強兵。強兵壯軍功,朝中潤榮華。周相扶起大人,恐怕也是爲了盼着大人能立下幾番功勳,讓周相在首輔之位上更牢靠些吧。也只有爲此,才能讓總兵大人……富貴不絕。”

楊川說完,名士氣度更勝往昔。

至少在劉澤清眼前,這楊川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已經突然拔高了無數節。到底有多高,恐怕能有兩座佛塔疊起來那麼高了。

楊川如此直白的話語讓之前劉澤清心中一些似懂非懂,沒有揣摩明白的事情一下子清晰了起來。

要是太平時候,劉澤清只要年年送銀子上去就能保住自己的權位。但現在,這是戰亂時節,是國亂思良將的時候。

只有劉澤清立下武功,這才能夠被朝中的大人物,被聖上看在眼裡。

更何況……

自己還要拿着這個揉捏秦俠呢?

想到這裡,劉澤清心中的信念終於堅定了起來。

“俺聽東山先生的!”劉澤清一臉豁出去的表情:“幹了!”

楊川只是笑,閉上眼睛,彷彿看到了秦俠匍匐在自己身前的景象。

……

最近榷稅分司很忙碌。上下都忙碌,忙着格外一致的目標:收銀子。

按說這樣重大的事情,作爲榷稅分司的老大,朱慈烺肯定是事必躬親,每個地方都要盯着的,唯恐出了差錯釀酒禍患。

然而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樣。

朱慈烺只是巡視了一遍,發現閻魏上任稅務處後一切井井有條他就跑了。反正有吳森的審計處在,大毛病肯定出不了,小毛病嘛……閻魏要是連這點都做不好,那也白瞎了朱慈烺的目光了。

榷稅分司運轉得很好,朱慈烺的錢袋子也總算安穩了。

有了錢……朱慈烺自然是要去搞自己的追求了。

那就是……拉桿子,練兵啊!

城北,唐窯。

朱慈烺與傅如圭騎着馬,並排地騎向前方一處鹽鹼地。鹽鹼地是無人種地的,地價格外便宜,再加上榷稅分司的名頭,朱慈烺只是用了五十兩銀子就拿了一個幾乎可以造城的地契。

此刻,那處空地上,正在熱火朝天地蓋着聯排的營房。

營房外面,正在砌牆。這是一座初步有了規模的小堡壘。

堡壘西邊,一處更加空曠的地頭上,四百人肅然列隊,整個場地上寂靜無聲。

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九章:新東林黨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與小人物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九十二章:團結一致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來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九十六:胸有成竹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八十一章:洞房花燭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三十五章:攻守第五十一章:強兵利炮第九十三章:消化勝利果實第六十七章:預備登基第一百七十一章:金光閃閃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一百六十九章:硬實力第四十三章:天皇美人計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七十一章:新式鑄炮法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三十章:接戰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二十章:朝鮮內情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五十九章:攻佔聖地亞哥堡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三十八章:將軍老了第七十三章:預言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第一百零六章:不簡單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二章:蒙古援軍第十四章:威尼斯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九十三章:消化勝利果實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一百二十一章:女人們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七十八章:決鬥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九章:慕華賤夷第五十九章:回禮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三章:權柄第二十三章:一國興亡一念間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
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九章:新東林黨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一百零二章:大人物與小人物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四十九章:張家窯第一百三十八章:斷後第九十二章:團結一致第一百一十九章:陛下早有準備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來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九十六:胸有成竹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八十一章:洞房花燭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三十五章:攻守第五十一章:強兵利炮第九十三章:消化勝利果實第六十七章:預備登基第一百七十一章:金光閃閃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一百一十六章:興子微微一笑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一百六十九章:硬實力第四十三章:天皇美人計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二十三章:李巖的依仗第三十九章:喬三爺的故事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七十一章:新式鑄炮法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三十章:接戰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二十章:朝鮮內情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二十六章:排槍對戰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五十九章:攻佔聖地亞哥堡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八十章:關廟立碑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三十八章:將軍老了第七十三章:預言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第一百零六章:不簡單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二章:蒙古援軍第十四章:威尼斯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九十三章:消化勝利果實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一百二十一章:女人們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七十八章:決鬥第一百五十六章:後路之軍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九章:慕華賤夷第五十九章:回禮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三章:權柄第二十三章:一國興亡一念間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