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一個巴掌一個棗

十五兩銀子,能買一次免疫天花的效果。對於無數日本權貴富商而言,不是太貴,而是太便宜。畢竟,命纔是無價的!

等得了天花,哪怕是一萬兩都未必能救回一條命。

更何況,對於不少權貴富商而言,成年人要是真感染了天花,至少還有一點機會活下來,雖然極低。可要是幼兒得了天花,那可就真的幾乎沒救了。

作爲父母,有時候寧可委屈了自己,也不願意委屈了孩子。

原本,在這個時空裡,幼兒的夭折機率很高,幾乎沒法控制。但眼下阿部忠秋從王夫之口中聽了明人的育兒經,一下子彷彿打開了一扇天窗。

不管是生活水平還是醫療水平、教育水平、明國都比日本國要強出無數倍。

原本看似無法改變的幼兒夭折問題一下子有了鬆動的可能。

至少,補了天花疫苗,就等於給幼兒多了半條命。

王夫之願意給出一萬支疫苗,自然不是圖阿部忠秋那五兩銀子。儘管,這年頭五兩銀子已經足夠一個人一年的生活費。

這一萬支疫苗,是給阿部忠秋一個巨大的人情,一個無與倫比的政治資本。

給誰還是不給誰,給多還是給少,疫苗到了阿部忠秋手中,自然就是阿部忠秋說了算。能夠給自己和自己孩子半條命,不管是誰看來,這都是天大的人情,是需要重重回報的恩德。

這一份人情留給阿部忠秋,他在日本往後的地位可就要騰騰騰上漲了。

一念於此,阿部忠秋感激連連,看向王夫之的目光變得格外親切。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種來自孃家的關愛。

顯然,王夫之給出這一萬支疫苗的籌碼顯然不是來做慈善的,而是來支持阿部忠秋這個親明派在幕府裡地位的。

“王兄,此事,我重重記在心裡,別的多話不多講,阿部忠秋我不是蠢人,統統明白。”阿部忠秋頓了頓,又說:“江戶港經此一把大火燃起,不僅燒光了一應造船廠、修船廠也燒光了江戶的碼頭。雖然草草修繕可以停靠小型民船,但對於龐大的上國戰艦而言,畢竟多有不便。倒是據此不遠的橫濱雖然也是戰船一空,但畢竟碼頭保留完善,可以停駐大船。這一回……我打算回頭奏請將軍,將橫濱港讓出來,供上國艦隊停駐。”

王夫之目光一亮,很快就讀懂了裡頭的信息量。

江戶港這裡駐紮艦隊,自然是最便利最快捷的地方。不僅可以第一時間保護到位於浦安的行在,也可以隨時威脅到江戶城內的幕府。

但正因爲這麼便利,江戶港駐紮明軍才顯得格外的扎眼。誰都擔心第二天明軍就打進城了。

王夫之這個時候需要的是緩和關係,是釋放善意。已經打了一棒子以後,就該給一顆棗了。

這時候,阿部忠秋提出來的駐軍橫濱就顯得恰如其分。

首先,橫濱距離江戶非常近。水師想要巡航保護浦安行宮依舊可以做到,頂多只需要提前早起一點,換換班就行。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離開了江戶,就不再顯得火藥味沖沖。這個時候水師移步橫濱,就是一個釋放給日本人的善意。有了這個善意,幕府才能更好地應對各地大名的挑釁。算是一顆比較有分量的棗子。

以及最後,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此前的江戶港裡駐紮有日本水師,明軍雖然駐紮江戶,但其實也是被監視,多有不便。哪怕水師沒了,幕府一定還會派遣重兵監視,唯恐明人入侵。到了橫濱,一樣是亂兵過境後的地方,幕府控制力下降,明軍駐紮入內,還不是明人想要如何就如何?

甚至,從國內抽調一部步兵團都可以。

距離遠了,幕府自然就更加放鬆,可以將精力都放在提防日本各處大名,特別是御三家的身上。

“我看此事十拿九穩,我亦是回去奏請陛下,移駐水師兵馬前往橫濱。”王夫之十分歡喜。

阿部忠秋更是喜上眉梢,立馬回去找德川家光了。

德川家光對於這個提議十分心動,當即應允。

而朱慈烺也知曉橫濱這個地方,這是後世的美軍駐軍基地啊。不用多做考慮,自然也是迅速應下。

在江戶眼皮子底下晃悠的明軍沒了,幕府大大鬆了一口氣。

與此同時,阿部重次那邊也有了進展。

“由井正雪之亂,乃是德川賴房支持之下壯大的。楠派道場,亦是一開始就由德川賴房資助。”阿部重次難得抓到一個重要消息,急忙前來稟報。

德川家光一聽,頓時臉上陰沉得好像能滴出水一樣。

“德川賴房在哪裡?立刻召集兵馬,圍剿德川賴房!”德川家光沒有猶豫多久,當即發出命令。

聽此,阿部重次倒是有點尷尬:“主公……德川賴房已經銷聲匿跡,根據線報,可能……可能……也逃出日本,出海去了……”

“八嘎!”德川家光忍不住怒罵了起來:“一個蠢貨,一羣蠢貨!”

“臣下無能!”阿部重次立馬沒了喜悅的心情,跪在地上請罪。

德川家光忍耐住怒氣,安慰說:“起來,我又不是說你!我是說水戶啊!德川賴房,這個蠢貨。堂堂御三家,幕府棟樑,竟然被一個武士耍得團團轉。他根本不是發動由井正雪之亂的主犯,他就是一個被當槍使的傻蛋!”

阿部重次頓時瞭然,羞愧地起身,低下了頭。

他明白了過來。

如果德川賴房真的是發動兵變的主犯真兇,不可能只是奪走水師船隻,而是會聚集兵馬殺進江戶,奪走幕府將軍之位。

畢竟,暴亂的武士們奪走對視對於日本百害無一利。

同樣,堂堂的御三家,德川賴房不做藩王,反而跑出海外那也說不通。

唯一一個解釋就是,德川賴房明白了過來,知曉自己是被當槍使了,根本沒有在兵亂之中佔到好處。

更加讓他感覺絕望的是……他雖然沒有佔到好處,卻有無數線索與證人證據可以定罪德川賴房是由井正雪的金主。這樣一來,哪怕德川家光知道他是無辜的,也會興高采烈拿德川賴房的人頭立威。

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六十五章:重回軍旅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52章:天罰1式火炮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六十二章:小鮮肉朱慈烺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三十章:接戰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九章:皇權下縣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三十四章:太子的信念第十章:緊急軍情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五十三章:一定要贏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四十五章:才驚四座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二章:輿論清議第十七章:揭曉第二十章:陸軍醫院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八章:新儒者第八十六章:歸服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八十四章:財政第三章:出兵前奏第六十章:海上來兵第七章:明定國是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十二章:朝議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零七章:中華的意識形態第一百五十二章:巧取豪奪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九十七章:伯力第三十章:有喜了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四十八章:漢城漢話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十九章:使詐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三十三章:打擂臺第三十章:大買賣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三十四章:盛京無間道第十九章:世子的野望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八十四章:豐收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五十七章:必勝的依仗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33章:第1軍第五十九章:有人記得咱們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四十六章:盡在掌握
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六十五章:重回軍旅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二十八章:兵甲交易第52章:天罰1式火炮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六十二章:小鮮肉朱慈烺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三十章:接戰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六十七章:傳我軍令:進攻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九章:皇權下縣第二十五章:衆志成城第三十四章:太子的信念第十章:緊急軍情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五十三章:一定要贏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二十五章:暗流涌動的朝議第一百零五章:日韓僕從軍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三十章:出兵平叛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四十五章:才驚四座第四十五章:閣下究竟是誰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四十六章:初勝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二章:輿論清議第十七章:揭曉第二十章:陸軍醫院第二十三章:有情況第八章:新儒者第八十六章:歸服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二十六章:非常時候非常事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八十四章:財政第三章:出兵前奏第六十章:海上來兵第七章:明定國是第二十七章:家丁紀律第十二章:朝議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零七章:中華的意識形態第一百五十二章:巧取豪奪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十一章:工業強國論第九十七章:伯力第三十章:有喜了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四十八章:漢城漢話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十九章:使詐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三十三章:打擂臺第三十章:大買賣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三十四章:盛京無間道第十九章:世子的野望第五十五章:三韓關稅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八十四章:豐收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五十七章:必勝的依仗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二十七章:傷兵歸營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33章:第1軍第五十九章:有人記得咱們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四十六章: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