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天下的第十魁首,太玄的第十魁首

隨着赤衣貂寺將手中的聖旨輕輕一拋

那由青玉爲軸的金黃色聖旨便懸於虛空,散發出一道道金光。

金光浮現,隱約可見一尊白玉螭虎在其中若隱若現,一顆顆金色的文字浮現在殿宇上方,令在場衆人俱都雙手持玉笏,躬身行禮。

便是兩位龍王以及那陳家家主陳探聖亦是如此。

唯獨有方纔還坐在紅椅上閉目養神的姜白石此時終於睜開眼睛,他臉上也多出一些詫異。

可那詫異也不過轉瞬即逝。

這位執宰大伏許多年的老人上前一步,想了想目光又落在一旁的大柱國蘇厚蒼身上。

今日始終無言的蘇厚蒼眉宇亦有舒展,他朝着姜白石搖了搖頭,笑道:“聖君不曾前來,便由首輔大人誦讀敕封聖旨。”

姜白石並不推脫,卻只見這位不曾修行的老人招了招手。

“倒是找到一位好主人。”

一旁清史臺大儒李慎卻忽然冷笑一聲,直接了當道:“和陳家家族所爲,實在有辱大儒二字。

二人看着陸景一步步走向前列的背影,李慎忽然有些擔心起來。

陸景笑着搖頭:“需鋒芒時露鋒芒,需疏狂時露疏狂……可既然是讀書人,卻不該拋卻謙恭二字,需持禮時自然要持禮。

他忽然意識到此時的陸景已然不是一位尋常的十八歲少年。

令在場這些官吏更加不知所措。

卻不知陳家亞聖何時才能參悟學問,自聞聖崖出關,也許只有他早日出關,河東八大世家纔會體面上一些,否則所謂儒道世家難免變作無恥之家。”

一旁的季淵之卻忽然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品評二字出口,季淵之、李慎目光忽然間變得微妙起來。

於是這兩位龍王不再去看陸景,他們俱都轉身,朝向帝座,靜靜等待崇天帝來臨。

“陸景,少年得名而驕,因功而縱,不是一個好兆頭。”

“看來大伏聖君對我龍屬亦有不滿。”

這時的陳元都也面色蒼白,低頭不語。

河東世家千年傳承,不過如此,文翰公陳探聖,也不過如此!”

蘇厚蒼曾經也是河東世家公子,也許會……

爲君者,臣下有功,自當賞賜。

此時這太乾殿中,幾乎匯聚了滿朝文武。

季淵之神念流轉。

聖君,上朝了。

陳家家主面色難堪,眼神有些僵硬,等到首輔大人姜白石誦讀完那聖旨,衆人躬身接旨之後,他心中忍不住自言自語:“少年立功,卻封爲國公,這未免太過了些,治國如烹小鮮,若是火勢太大,往後必定封無可封!”

陳探聖微微拂袖,同樣側過身去,不願看陸景。

披白玉螭虎朝服,蓋聖君六璽。”

殿宇中再度變得冷清。

敖寒關正皺着眉頭,看着沉默不語的陸景,腦海裡突然傳來風住壑的聲音。

陸景想了想,剛要側身步入衆多朝臣中。

“陸景氣骨分明,氣魄鋒銳,便是修成的劍魄也以無畏爲名。

偏偏是一位少年,竟然有可以撼動世家聲名的氣象,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陳探聖面色難看到了極點。

只是陸景呼風喚雨之後,河東世家就已落入下風……

那一位端坐帝座許多年的聖君在近些年來看似昏庸,無爲而治。

今日聖君封我爲國公,探聖公一身清貴,卻不過添爲文翰公一職,乃是三品的散官……既如此,探聖公見我這一位新任的國公,又爲何不行禮?”

先生之稱看似尋常,在儒學中卻代表着極大的禮敬。

可今日,陸景得封國公,他這一句品評便如同一把血淋淋的長刀,出乎意料卻又輕而易舉的刺入河東八大世家軀體中。

季淵之與李慎對視一眼,俱都點頭。

而那陳家家主陳探聖全面露異色。

陸景似乎想到什麼,對那陳探聖道:“知禮而不持禮,知功而不敬功,於天下生民有益而不謝……

在朝文官俱都靜默不語,甚至忘了祝賀陸景。

可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如今陸景做下這等品評,朝會之後,陸景方纔那番話將如白鷺一般自太玄京中散開,飛往天下四方。

“李慎!”

“便是幾位皇子包括七皇子在內、少柱國、南國公、褚國公也不過與你同列。”

李慎沉默二三息時間,道:“我卻覺得陸景要比那劍甲商旻要好上許多。

便是南國公、褚國公兩位國公也在此列,其餘受爵的老臣、清貴的散官散將、文翰之官、清史臺言官,又有全程諸如六部尚書、各司中正、御史大夫等等諸多大伏文武都低頭躬身聽旨。

滿朝文武,在這與北秦連年的戰事裡,大伏國公也不過區區三位。

“品評、品評!”

可陸景不同,陸景在這太玄京中有頗多羈絆,他看似氣性清冷,但看他所作所爲卻是一副熱心腸,並非絕情絕性之輩。

於是,陳元都的目光不由落在大柱國蘇厚蒼身上。

“看來在聖君眼中,五方海龍屬還不如陸景重要。”

“此乃……我陸景對於河東世家、對於探聖公的品評。”

只可惜這陸景已然成勢,當下也許只有太沖龍君佈局,亦或者那位燭龍出手……”

可是賞賜之法卻還要仔細斟酌,最忌諱的便是步履太過匆忙,使之後封無可封!

陸景功高不假,可他之前並無官身,年歲又太過幼小,不過剛剛及冠,此時封他爲國公,那往後若他再立下大功,又該如何賞賜?

任憑這些大人們如何無法理解,那聖旨上的冊封制命,已然自從太書閣首輔大人姜白石口中道出。

東海龍王敖寒關、南海龍王風住壑也都站起身來,這兩位前來太玄京興師問罪的龍王此時就站在人羣中,眼見許多大伏朝臣此時俱都向陸景行禮祝賀,一時間終於反應過來……

姜白石的聲音虛弱無力,卻又字正腔圓,可偏偏這些聲音便如同一道道雷霆一般,炸響在這殿宇中,炸響羣臣的耳畔。

陳探聖額頭終於冷汗遍佈。

此肱骨少年,當食天祿,今封陸景爲景國公,景者!景行可仰曰景;法義而齊曰景;明照旁周曰景,封遠山道太華城爲景國公邑城,食邑八萬戶,由工部尚書周兕於養鹿街興建景國公府,容景國公納門客二十人,收護衛軍三百人,加黃金二十萬兩,一品寶丹一顆、一品東土山精八百斤、天祿火種一顆,一品玄功一部。

“陸景名頭正盛,他對河東世家、對我的品評,將和那冊封國公的消息一同傳遍天下!”

又有李慎輕聲道:

“先生,你如今是國公之身,這朝堂中能站在伱前面的,便只有太子、大柱國、首輔大人三人。”

陸景不曾猶豫,他向季淵之、李慎恭恭敬敬行禮:“晚輩謝過兩位先生。”

時有呼風喚雨之功,此功可傳千秋萬世,可立碑立祠。

陳家家主回過神來,臉上的異色越發濃重。

陸景身上有太多的光環,他拯河中道於大災禍,令數千萬河中道生民有了歸家的希望,令天下百姓有了吃飽肚子的希望,令河中道不再成白骨之地……

遠山道太華城,食邑八萬戶!

蘇厚蒼渾然不理會陳元都的目光,心中自言自語。

這樣的人物,於這天下,絕不缺擁躉,更不缺崇敬他的人。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聖君依然是那位崇天帝,仍然是那位夢中游仙境,端坐天上帝座三百年,百萬仙人於帝座下俯首的不世君王。

此乃……厚賞!

大伏建國二百餘年來,不過只出了十八位國公。

風住壑心中苦笑,可她仔細一想,又有些泄氣:“十八歲之年,映照斬龍臺、鯤鵬元星……再給他三五載光陰,只怕天下龍屬就要仰他鼻息而活。

人間多磨難,卻並非一世之過,再加上天上有仙人服飾,地上又出了一位千年難得一見的大燭王,似乎令崇天帝隱去了光芒,可崇天帝之鋒銳即便數十年不曾綻放,依然令兩位龍王遍體生寒。

天上那份青玉聖旨頓時落入他的手中。

既然他在太玄京中有這般多的牽絆,又如何會離開太玄京?”

“青玉軸,食邑八萬戶,門客二十、護衛軍三百,還有那諸多的賞賜。”

那劍甲是因爲其姐身亡,不願再信這大伏滿朝文武,更不願信太玄京,這才離京而去。

延續至此朝,便只有南國公、褚國公二人尚在玄都中,除了這兩位國公之外,尚且還有一位夏侯國公此時還遠在西域,輔佐長公主。

“十八歲之年由此明悟,以霹靂手段對小人,持禮對先生……書樓教的很好。”

陸景隨意一笑,不理會已然有些歇斯底里的世家主。

季淵之說到這裡,閉口不言,沉默下來。

而今日,一位年僅十八歲的少年卻得了“景”之一字,受封景國公之位……甚至食邑八萬戶,身披白玉螭虎朝服,這實在令他們心緒不平。

他在太玄京中,只信他的姐姐,只信聖君。

反之豈不是如同豺狼一般,得志便猖狂。”

自陸景殺盡西雲龍宮之後,他擊打登聞鼓開始,河東世家與書樓的理念之爭似乎已被擺上檯面。

一旁原本正在沉思的陸景,似乎被季淵之與李慎的話驚醒,他微微側身面向陳探聖,嘴角露出些許笑容,笑道:“方纔探聖公曾與我說過,君子讀書,當持禮而行,當知天地君親師,當知君臣二字。

衆人肅然起敬。

一旁的季淵之似乎看透了陳探聖眼中的難看,他微微側頭,眼裡有些惋惜,看着陳探聖道:“探聖公,你且仔細想一想,以陸景的功績,便是封一個國公又能如何?

我素知河東世家與書樓的理念之爭,可君子之爭,應當以道義爲目的,應當使用道德之手段,守道德之規,即使要爭,也要持禮而爭。

風住壑思緒閃爍,卻終究不願再去看陸景。

反倒是陳探聖面色微變,這位原本還持有幾分氣度的世家主猛然間大怒,道:“陸景!你何德何能,也敢品評我河東世家,品評我陳探聖?”

興建景國公府、賞賜諸多財寶,身上披白玉螭虎朝服……

門外那西域彌國年輕的彌生王以及舞祀將軍,有些好奇的看着陳元都。

季淵之顯得有些意外,眼中含笑道:“我聽陸景先生方纔話語,還以爲先生少年得志,難免疏狂。”

呼風喚雨的權柄之下,陸景在這天下的名望,只會越來越高,高到……無以復加!

除此之外,陸景依然是最爲年輕的國公,十八歲的國公從古未有,又是書畫雙絕,三試魁首,他那一紙人貴三千言也會因他身份拔高,而更廣爲流傳,也許會將陸景的名望推到一個難以想象的地步!

這兩把刀劍,是蘇厚蒼得自陽劫海。

不過二三息時間,這條靈潮之後才繼任東海龍王的真龍也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可哪怕是這些向來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的貴人們,此刻也有些不知所措。

陳探聖正要說話。

“聖君敕諭陸景,泱泱大伏四甲子,少年輩出,然鮮有功於億萬生民者!陸景南風斯玄、俊於容,敏於才,盛於元神、武道,年少以有先生之實,爲皇子少師。

可緊接着,陳元都便看到蘇厚蒼眼裡帶着欣慰,注視着陸景腰間呼風喚雨兩把刀劍。

這般少年若能持身而上,對人間自然大有裨益,可他終究太過年輕,若稍有不慎養出心魔,只怕又是一位毅然離開太玄京的劍甲。”

兩位龍王對視一眼,不知他們做何打算,卻隱約可見他們眼中還含着深刻的擔憂。

河東世家先是派遣杜若杜衡二位家主前往河中道,探聖公又親自前來太玄京,以自身大儒之名責問陸景,這實在是……”

風住壑思緒及此,忽然驚出一身冷汗。

正在此時,殿外已然破曉,在那破曉的晨光中,一位黑衣的青年獨身一人緩步走在宮道上,來臨太乾宮。

季淵之想了想,頷首道:“但願如李慎先生所言。”

“再長些年歲,希望他成爲天下的第十魁首,身在太玄的魁首。”

第106章 京中赤獅,南府命案第213章 我有一劍,可以借你一用第69章 天上仙境自開其門,邀地上天人入仙境第389章 何不鬧一個天翻地覆?第33章 我陸景本身也至關重要第53章 糯糯少女意,煌煌南風眠第407章 握住天瓊的綬帶第22章 長夜奔行上江府,一日得躍九重天第284章 鹿潭機緣,我得其三第146章 少年長者有不同,邪鬼退避浩然氣第163章 太樞閣前,殿試榜文第222章 這人間,終究會有翻天覆地之輩第90章 太昊少年,眼中繁星第351章 天工入京,且來鑄劍第129章 繁盛太玄,光耀齊日,陸景誓斬妖孽第354章 天地香灰 八境天人舍利第101章 才德少年與風月之所第28章 青玥心意,骨如金鐵第192章 我可出一劍(求月票)第397章 上得太玄京,找崇天帝算一算賬第147章 大伏佩劍白衣,王妃辭別第75章 曾入天關,又覺天關無趣,重回人間(第381章 婚書第103章 我要去看一看那閣中之蓮第14章 玄妙大明王,落子吉與兇第216章 無人走荒山,路從何而來?第176章 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第25章 陸景天賦既弱,大儒以身飼虎第358章 試拂鐵身如雪色,聊持寶劍殺西樓第119章 得來隱龍枝,明黃成璨綠第239章 照星!第316章 且入玄都拜我第279章 引風雨,又以劍光召鹿潭?第350章 青玥,我們成婚吧?第237章 只要不死!第78章 指點星辰,你踏星光而來((今日加更第288章 行遠路者,遇強人奪財,殺之無罪!第398章 可敢來大荒山上飲酒?第171章 佩劍着白衣,掌律法雷霆第313章 重安握天戟,可驚太帝城第379章 一人怎能鎮封百鬼?第102章 凡人星辰,爲何一定在天上?第29章 清流之亭,行書童之事第229章 書樓執劍,神火絕巔。第一次請假,明天一萬兩千字補上。第173章 少年魁首,是否可與人間九甲齊名?第147章 大伏佩劍白衣,王妃辭別第320章 他自人間來第385章 羣賢殺叛逆,好一齣好戲!第112章 少年一朝露華光,太玄也要映昭芒(第223章 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第140章 皇子束脩,蒔花相邀第299章 人間的男女們第91章 明月當頭,蒔花聽曲【加更】第377章 人間大聖第117章 第一百一十六 風雷斬武夫,梵日殺元第409章 南風眠提頭登山 武道魁首隻身赴玄都第159章 自此之後呼風喚雨,不受天地所轄第106章 京中赤獅,南府命案第153章 星如暴雨,盛姿來訪第270章 養劍魄 見元星,是爲少年劍甲第49章 兩道劍光凜凜起,一氣臨天破諸雲第136章 筆墨見巍峨,劍氣出波濤,可斬妖邪第379章 一人怎能鎮封百鬼?第123章 此間寒山二十座,唯有劍氣動銀光第44章 少年與書樓,青玥問刺玫(謝常長長河第92章 閣中鏡拾,一朵奇牡丹第69章 天上仙境自開其門,邀地上天人入仙境第28章 青玥心意,骨如金鐵第135章 視他人之疑目如盞鬼火,持本心行路第192章 我可出一劍(求月票)第26章 你還要活四十年,帶我遊一遊諸泰河畔第35章 鹿山觀神玉,白髮金剛殺蛟龍第258章 凡人終究是凡人,稱不得長生,更稱第170章 劍要斬落,不能落在空處第256章 忘了來處與出身的龍女第389章 何不鬧一個天翻地覆?第357章 燭龍不敢殺我各位讀者請進!第297章 天下的第十魁首,太玄的第十魁首第245章 仙慧之人陸景第387章 帝相鏡第82章 那與南禾雨有婚約的少年第292章 陸景這般功績,可否封一個侯爺?第193章 四先生的劍骨 劍氣 神火第308章 我欲吞龍君,鑄天下名劍第13章 鱷魔鑄骨功 神明感應篇第338章 世子持神槍第400章 大荒山上的一場大氣運第366章 水雲君搬來西樓殺我?第106章 京中赤獅,南府命案第390章 我來殺蒼龍!第224章 仙人俯首,獨掌天上人間第151章 正氣鎮殺伐!(第一更)第123章 此間寒山二十座,唯有劍氣動銀光第338章 世子持神槍第30章 少年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第224章 仙人俯首,獨掌天上人間第106章 京中赤獅,南府命案第30章 少年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第106章 京中赤獅,南府命案第213章 我有一劍,可以借你一用第69章 天上仙境自開其門,邀地上天人入仙境第389章 何不鬧一個天翻地覆?第33章 我陸景本身也至關重要第53章 糯糯少女意,煌煌南風眠第407章 握住天瓊的綬帶第22章 長夜奔行上江府,一日得躍九重天第284章 鹿潭機緣,我得其三第146章 少年長者有不同,邪鬼退避浩然氣第163章 太樞閣前,殿試榜文第222章 這人間,終究會有翻天覆地之輩第90章 太昊少年,眼中繁星第351章 天工入京,且來鑄劍第129章 繁盛太玄,光耀齊日,陸景誓斬妖孽第354章 天地香灰 八境天人舍利第101章 才德少年與風月之所第28章 青玥心意,骨如金鐵第192章 我可出一劍(求月票)第397章 上得太玄京,找崇天帝算一算賬第147章 大伏佩劍白衣,王妃辭別第75章 曾入天關,又覺天關無趣,重回人間(第381章 婚書第103章 我要去看一看那閣中之蓮第14章 玄妙大明王,落子吉與兇第216章 無人走荒山,路從何而來?第176章 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第25章 陸景天賦既弱,大儒以身飼虎第358章 試拂鐵身如雪色,聊持寶劍殺西樓第119章 得來隱龍枝,明黃成璨綠第239章 照星!第316章 且入玄都拜我第279章 引風雨,又以劍光召鹿潭?第350章 青玥,我們成婚吧?第237章 只要不死!第78章 指點星辰,你踏星光而來((今日加更第288章 行遠路者,遇強人奪財,殺之無罪!第398章 可敢來大荒山上飲酒?第171章 佩劍着白衣,掌律法雷霆第313章 重安握天戟,可驚太帝城第379章 一人怎能鎮封百鬼?第102章 凡人星辰,爲何一定在天上?第29章 清流之亭,行書童之事第229章 書樓執劍,神火絕巔。第一次請假,明天一萬兩千字補上。第173章 少年魁首,是否可與人間九甲齊名?第147章 大伏佩劍白衣,王妃辭別第320章 他自人間來第385章 羣賢殺叛逆,好一齣好戲!第112章 少年一朝露華光,太玄也要映昭芒(第223章 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第140章 皇子束脩,蒔花相邀第299章 人間的男女們第91章 明月當頭,蒔花聽曲【加更】第377章 人間大聖第117章 第一百一十六 風雷斬武夫,梵日殺元第409章 南風眠提頭登山 武道魁首隻身赴玄都第159章 自此之後呼風喚雨,不受天地所轄第106章 京中赤獅,南府命案第153章 星如暴雨,盛姿來訪第270章 養劍魄 見元星,是爲少年劍甲第49章 兩道劍光凜凜起,一氣臨天破諸雲第136章 筆墨見巍峨,劍氣出波濤,可斬妖邪第379章 一人怎能鎮封百鬼?第123章 此間寒山二十座,唯有劍氣動銀光第44章 少年與書樓,青玥問刺玫(謝常長長河第92章 閣中鏡拾,一朵奇牡丹第69章 天上仙境自開其門,邀地上天人入仙境第28章 青玥心意,骨如金鐵第135章 視他人之疑目如盞鬼火,持本心行路第192章 我可出一劍(求月票)第26章 你還要活四十年,帶我遊一遊諸泰河畔第35章 鹿山觀神玉,白髮金剛殺蛟龍第258章 凡人終究是凡人,稱不得長生,更稱第170章 劍要斬落,不能落在空處第256章 忘了來處與出身的龍女第389章 何不鬧一個天翻地覆?第357章 燭龍不敢殺我各位讀者請進!第297章 天下的第十魁首,太玄的第十魁首第245章 仙慧之人陸景第387章 帝相鏡第82章 那與南禾雨有婚約的少年第292章 陸景這般功績,可否封一個侯爺?第193章 四先生的劍骨 劍氣 神火第308章 我欲吞龍君,鑄天下名劍第13章 鱷魔鑄骨功 神明感應篇第338章 世子持神槍第400章 大荒山上的一場大氣運第366章 水雲君搬來西樓殺我?第106章 京中赤獅,南府命案第390章 我來殺蒼龍!第224章 仙人俯首,獨掌天上人間第151章 正氣鎮殺伐!(第一更)第123章 此間寒山二十座,唯有劍氣動銀光第338章 世子持神槍第30章 少年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第224章 仙人俯首,獨掌天上人間第106章 京中赤獅,南府命案第30章 少年以德報德,以直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