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嚴詞激辯

蔣校長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雖然他十分的氣憤,但是隻要黨軍部隊在這個時候撤回河南,那麼蔣校長還是可以不和孫興華計較的。

任何的一名將領,能夠得到這樣的寬容,都應該感恩戴德的,但是此刻的孫興華,卻知道自己的部隊不能夠撤退。

因爲他明白,一旦自己的部隊撤退,那麼日本人只會變本加厲,說不定還會製造出什麼樣的屠殺,這樣的事情,孫興華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何總長,我想要和校長單獨談談。”孫興華看着何應欽,平靜的說着。

何應欽愣了一下,隨即露出了笑容,又急忙看了看蔣校長的表情,得到蔣校長的首肯之後,何應欽離開了這裡。

在何應欽的心裡,孫興華是因爲擔心自己在這裡,無法拉下面子和蔣校長服軟,所以纔想要自己離開的,但是何應欽可不會想到,孫興華讓何應欽離開的原因,是爲了顧及到蔣校長的面子。

“校長,黨軍部隊不會離開濟南的。”孫興華在何應欽離開之後,嚴肅的對蔣校長說着。

蔣校長的目光,露出了些許的殺氣,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憤怒過,即便是他的對手,在蔣校長的面前,也要給蔣校長几分面子,但是孫興華不但拒絕他的電文,現在他來到了黨軍部隊之中,孫興華還是拒絕了他。

“孫輔國,我要撤掉你的職務,黃埔系沒有你這樣的軍官。”蔣校長憤怒的說着,雙手忍不住的顫抖了起來。

“校長,如果黨軍部隊撤退,那麼濟南死的,絕對不是幾百,幾千的軍民,恐怕濟南要死的,將會是幾萬的軍民。如果我們放任日寇屠殺軍民,那麼即便我們統一了中國,民衆又該怎麼看?得民心者得天下,校長不會連這句古語都忘記了吧。”孫興華沒有任何的退讓,堅持着自己的意見。

蔣校長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炯炯有神目光裡面的殺氣,漸漸的平淡了下來,不過他的臉上,仍然有着憤怒的神情,雙手不自覺的擺動着,顯然是很憤怒的樣子。

“你錯了,如果軍政統一,民族統一,領土統一,日本人想要染指任何地方,我蔣某人都不會答應。現在是什麼情況,內憂外患,內憂不平,何以平定外患。”蔣校長看着面前的孫興華,冷冷的說着。

蔣校長無疑是野心很大的人,但是在對待日本人上面,蔣校長懂得如何去忍耐,只有忍耐,才能夠去戰勝日本人。

日本作爲一個軍事強國,可不是後世電視劇形容那樣的差勁,相反他們的部隊,十分的強大,否則也不可能打的美國不敢進攻他們的本土。

“黨軍部隊的戰鬥力,我不否認,但是孫輔國,你想過沒有,整個國民政府,整個中國,又有幾個黨軍部隊。一旦中日全方面開戰,一個黨軍第一師,能夠阻擋幾個日軍師團。你孫輔國告訴我,黨軍第一師有把握抵抗日本強大的海軍嗎?”蔣校長冷冷的詢問道。

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視覺,所思考的問題,都會有所不同,就好比一個公司職員,和公司老總所思考的問題,絕對不會一致的,哪怕這個職員,當過老總。

蔣校長所做的,你不能說他錯了,孫興華所做的,你也不能說他錯了。只是他們的位置不同,思考的角度就不會一樣。

孫興華救國救民的想法,是正確的,作爲一箇中國人,擁有後世的見識,知識,他想要力攬狂瀾,想要指點江山,這是正常的。

不過孫興華畢竟在後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留學生,即便有智能電腦這種逆天級的裝備,但是想要擁有軍事,政治上面的高超能力,還是需要時間來磨練的。

“輔國,黨軍軍歌裡面,有一句話我很喜歡。臥薪何妨,膽亦能嘗,齊學勾踐王。當初勾踐如果像你這樣的衝動自大,又怎麼會有後來滅吳封伯的壯舉。”蔣校長善於演講,看到孫興華沉默之中,蔣校長的語氣,又緩和了一下。

蔣校長的話,一字一字遁入到孫興華的心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忍耐,是成大事者必須有的意志。

“校長,濟南的百姓。”孫興華還是不肯放棄。

“把你的計劃說一下。”蔣校長的心情似乎平靜了許多,如果之前蔣校長還是一個莽夫的話,那麼此刻的蔣校長,就如同參悟世間一切的老僧。

孫興華這個時候纔想到,蔣校長的政治能力,是在軍事能力之上的,蔣校長的發家看似機緣巧合,但是這裡面不光存在運氣的。

孫興華隨即把自己的計劃說了一遍,蔣校長的臉上,卻是陰晴不定,也不知道在思考什麼,不過孫興華能夠感覺到,蔣校長肯定是有自己的見解。

孫興華堅信,蔣校長的忍耐,是有底線的。

正如七七事變發生後,蔣校長在廬山發表《對蘆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的一段話所說的那樣,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也許,這就是弱國最後的尊嚴。

孫興華不清楚的是,蔣校長對於五三慘案,比任何人都怨恨,僅僅在一年之後的五月三日,蔣校長就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發表過演講《誓雪五三國恥》。

如果是作秀的話,那麼蔣校長完全沒有必要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進行演講,畢竟那裡是別人無法撼動的地方,那裡的學生,都是蔣校長的子弟兵。

“當初我把李延年團和鄧殷藩團留下,鄧殷藩和我說,我軍既已退出,這一二團兵何必留在城裡枉然犧牲,不如命令一同退出的好,我給他的回答是不能退。”蔣校長似乎在自言自語,又似乎在和孫興華說。

第355章 晚餐第168章 濟南司令第290章 反攻6第177章 越亂越好第308章 入察第139章 一心發展第95章 突發事件第397章 陣亡第255章 風波再起第296章 反攻12第301章 求婚第392章 打援1第294章 反攻10第38章 淡水之戰(二)第344章 召見第39章 淡水之戰(三)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的387章大同會戰4第77章 黨軍軍歌第257章 長城抗戰1第307章 婉拒第185章 蔣馮戰爭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170章 迷霧陣陣(下)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第236章 九一八事變(十)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62章 槍擊事件第261章 長城抗戰5第224章 絕不同意第75章 駐守惠州(二)第96章 校長囚徒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158章 濟南慘案第91章 一顆棋子第314章 閩變第235章 九一八事變(九)第315章 圍攻第388章 大同會戰5第41章 淡水之戰(五)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271章 南天門1第156章 武器圖紙第346章 前兆第7章 冤家路窄第252章 報國疆場上(六)第353章 浴血南口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49章 棉湖大戰(八)第29章 孤軍奮戰(上)第225章 校長態度第331章 謀略第79章 關鍵時刻(一)第297章 參謀副總長第81章 關鍵時刻(三)第21章 攻擊東莞(中)第355章 晚餐第299章 委員長來電第330章 贖人第96章 校長囚徒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226章 互相交換第271章 南天門1第358章 首次空戰第163章 初戰日寇(四)第186章 飛機制造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12章 廣州之行第252章 報國疆場上(六)第150章 校長婚禮第344章 召見第94章 購買武器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284章 南天門14第344章 召見第310章 復仇第163章 初戰日寇(四)第12章 廣州之行第257章 長城抗戰1第242章 九一八事變(十六)第298章 救人第3章 斷其後路第149章 校長婚禮第379章 萬全縣失守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14章 三弟衛華第87章 股份公司第333章 殺貪第357章 阪垣之膽第198章 部隊擴編(上)第237章 九一八事變(十一)第307章 婉拒第290章 反攻6第284章 南天門14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212章 中原大戰(十一)第111章 以退爲進
第355章 晚餐第168章 濟南司令第290章 反攻6第177章 越亂越好第308章 入察第139章 一心發展第95章 突發事件第397章 陣亡第255章 風波再起第296章 反攻12第301章 求婚第392章 打援1第294章 反攻10第38章 淡水之戰(二)第344章 召見第39章 淡水之戰(三)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的387章大同會戰4第77章 黨軍軍歌第257章 長城抗戰1第307章 婉拒第185章 蔣馮戰爭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170章 迷霧陣陣(下)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第236章 九一八事變(十)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62章 槍擊事件第261章 長城抗戰5第224章 絕不同意第75章 駐守惠州(二)第96章 校長囚徒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158章 濟南慘案第91章 一顆棋子第314章 閩變第235章 九一八事變(九)第315章 圍攻第388章 大同會戰5第41章 淡水之戰(五)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271章 南天門1第156章 武器圖紙第346章 前兆第7章 冤家路窄第252章 報國疆場上(六)第353章 浴血南口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49章 棉湖大戰(八)第29章 孤軍奮戰(上)第225章 校長態度第331章 謀略第79章 關鍵時刻(一)第297章 參謀副總長第81章 關鍵時刻(三)第21章 攻擊東莞(中)第355章 晚餐第299章 委員長來電第330章 贖人第96章 校長囚徒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226章 互相交換第271章 南天門1第358章 首次空戰第163章 初戰日寇(四)第186章 飛機制造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12章 廣州之行第252章 報國疆場上(六)第150章 校長婚禮第344章 召見第94章 購買武器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284章 南天門14第344章 召見第310章 復仇第163章 初戰日寇(四)第12章 廣州之行第257章 長城抗戰1第242章 九一八事變(十六)第298章 救人第3章 斷其後路第149章 校長婚禮第379章 萬全縣失守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14章 三弟衛華第87章 股份公司第333章 殺貪第357章 阪垣之膽第198章 部隊擴編(上)第237章 九一八事變(十一)第307章 婉拒第290章 反攻6第284章 南天門14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212章 中原大戰(十一)第111章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