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座空城

1925年2月7日,東坑鎮。

早上七點的時候,孫興華帶領三營部隊,強行軍趕到東坑,機炮連的部隊,則是迅速的架設着機槍火炮,對準了東坑鎮。

一直沒有參加作戰的三連部隊,則是在連長董天勇,黨代表孫光平的帶領下,做好了對東坑發起攻擊的準備。

一連的部隊,則是擔任三連兩翼的掩護部隊,二連擔任全營預備隊。

孫興華清楚一點,何應欽的部隊,在自己拿下東坑鎮之前,是絕對不會趕到這裡的,所以他做好了一切準備,決心以自己一個營的部隊,強攻東坑鎮,即便拿不下東坑鎮,在減少自己部隊傷亡的同時,給東坑守軍巨大的殺傷。

“營長,這幫孫子搞什麼烏龜陣,城外沒有守軍,城樓也沒有守軍。這幫孫子難不成想要和我們打巷戰?”二連長鬍偉走到孫興華的面前說,他舉着日製望遠鏡觀察了半天,根本就沒有發現什麼情況。

“情況不對啊,即便他們想要和我們進行巷戰,城樓和城外要地也應該派遣兵力駐守的。”孫興華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現在作戰,可不像二戰作戰部隊那樣,每支部隊都有強大的炮火支援。如果孫興華沒有這個智能電腦將軍芯片系統,恐怕他的部隊之中,不會有任何一門火炮的。

即便是現在的每個步兵營,纔有兩門法式37MM步兵炮,每個步兵連,除了一挺輕機槍,一挺重機槍外,其餘的全部是步槍。

“守軍即便知道我們有火炮,也不可能棄守城樓和城外要地,他們一定有什麼陰謀。三連派遣偵察部隊,對東坑鎮進行偵察。”孫興華放下自己的望遠鏡,迅速的下達了命令。

隨着孫興華的命令傳達了下去,三連的一個步兵班,開始朝着東坑鎮行動了過去,十名戰士們,小心翼翼的前進着,勃朗寧自動步槍的射手,則是在全班的最後,隨時準備支援全班的作戰。

不過讓戰士們意外的是,直到他們靠近了城牆,仍然沒有發現任何的情況。

“長官,不要開槍,陳軍士兵全部跑了。”就在這個時候,城門打開了,幾個百姓走了出來,畏懼的說着。

前面的步兵班小心翼翼的朝着城鎮裡面行進,沒有發現任何陳軍士兵之後,這纔派遣士兵回來報信。

早上八點,孫興華的三營部隊,全部進入到了東坑鎮,佔領了這座沒有任何陳軍士兵的空城。

“營長,現在全營明顯超標,每個步兵連,多出了幾十人,全營人馬在七百人左右。”在部隊駐紮下來之後,蔡光舉把三營的問題報告了出來。

機炮連擴編了,從原來的兩門火炮,八挺機槍,擴編成了四門火炮,二十二挺機槍,人數也達到了一百人左右。

而各連的部隊,除了步兵之外,由原來每連的十二挺輕機槍,兩挺重機槍,也擴編爲了十五挺輕機槍,四挺重機槍,兵員也發展到了一百七十人左右,每個步兵班,多了兩名步槍手。

這一切的發展,完全是陳炯明的贊助。

陳軍部隊不但讓孫興華繳獲了大批的武器彈藥,還俘虜了不少的士兵。

這些士兵成爲孫興華補充兵員主要人選,他們之中不缺乏作戰優秀的老兵,更不缺乏優秀的射手以及相關的炮兵人才。

對於這些士兵來說,他們沒有任何的信仰,更不存在一輩子只效忠一個人的想法,只要給他們錢,他們就效忠你,不要說和陳炯明的部隊作戰,就算你讓他們把陳炯明的人頭帶來,只要你有錢,他們就會執行你的命令。

相比陳軍的士兵,教導團的部隊,完全是一支有自己信仰,有自己崇高理想的部隊,他們重視榮譽,而不是重視金錢。

也許有人會說,幾十年之後,他們隨着地位的變遷,而改變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但是現在的他們,腦袋裡面所想的,只有救國救民,只有早日擊敗軍閥,實現孫總理的三民主義。

可以這樣說,現在的教導團部隊,純潔的如同白紙一般,任何人在這張白紙上面留下什麼,都會改變這些官兵一生的信念。

“部隊人數多了不要緊,軍餉不夠我來出。不過不能夠讓那些陳軍士兵,影響到我們,而是我們要影響他們。黨代表,你馬上傳令下去,部隊進行表彰大會。”孫興華急忙的下達了命令。

“是,營長。”蔡光舉敬禮,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早上十點,三營的表彰大會在東坑鎮召開了,與此同時,何應欽帶領的教導第一團主力部隊,這纔開始從寮步鎮出發,朝着東坑鎮進行行軍。

黨代表繆斌等人,雖然不能夠改變何應欽的命令,但是他們暗地裡面,卻把何應欽的舉動,全部報告到了蔣校長那裡。

“有人說,我們這個表彰大會,是對於前期作戰的優秀官兵的表揚。也有人說,這次的表彰大會,就是論功行賞。但是我要告訴你們,這次的表彰大會,不過是對作戰英勇官兵的肯定,而不是論功行賞。”

“如果要論功行賞,那些戰死的官兵,他們又該受到怎麼樣的嘉獎,他們又該如何接受我們的嘉獎。這次的表彰大會,不過是對部隊前期作戰的肯定,以及對作戰出色官兵的表揚。”

孫興華站在部隊的前面,大聲的訓斥着。

在孫興華命令傳達下去之後,部隊許多聲音都出來了,認爲這個表彰大會,就是對官兵們的論功行賞。

“營長說的對,孫總理在黃埔軍校開學之初就講過,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救國救民的事業。”黨代表蔡光舉看着孫興華沒有繼續說下去,站了出來,引用了孫總理在黃埔開學之初的講話。

“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官兵們舉起自己的右手,紛紛喊道。

出身黃埔的軍官們,彷彿回到了開學的那天,孫總理站在臺子上面,對着自己進行訓示,告誡黃埔子弟一生應該存在的志願。

“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

聲音久久在東坑鎮迴盪,這是他們當初的誓言,也是他們在孫總理,蔣校長面前許下的承諾。

聽着一旁三營官兵的喊聲,加入到三營的陳軍士兵,也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爲什麼這支部隊會如此不要命的作戰。

“黨軍部隊剛剛成立,以後的道路還很長。我們之中會有很多人戰死,也會有很多人活下來。活下來的人,職務會越來越高,營長,團長,旅長,乃至軍師長,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我希望你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夠記住你們的誓言。你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能夠想一想,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對得起這十二個字,是否對得起孫總理。”孫興華繼續的說着,官兵們沉默了下來。

一些想着論功行賞的官兵們,則是愧疚的看着地面。

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287章 反攻3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5章 晉升團副第232章 九一八事變(六)第87章 股份公司第15章 上峰敲詐第211章 中原大戰(十)第276章 南天門6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20章 攻擊東莞(上)第164章 初戰日寇(五)第165章 撤職查辦第349章 解決第281章 南天門11第110章 良禽擇木第73章 惠州之戰(五)第319章 銀彈第331章 謀略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211章 中原大戰(十)第318章 迷局第219章 中原大戰(十八)第184章 借刀殺人第214章 中原大戰(十三)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322章 救援第317章 計策第4章 英雄救美第216章 中原大戰(十五)第157章 開赴河南第195章 三家聯盟(二)第73章 惠州之戰(五)第128章 悍匪樑浩第181章 亂中取慄(下)第396章 調兵第151章 校長婚禮2第63章 刺廖事件(上)第219章 中原大戰(十八)第157章 開赴河南第82章 兄弟情深第245章 九一八事變(十九)第246章 九一八事變(二十)第367章 誘而殲之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326章 後路第330章 贖人第397章 陣亡第165章 撤職查辦第268章 長城抗戰12第381章 榮辱第227章 九一八事變(一)第131章 相談革命第389章 大同會戰6第177章 越亂越好第275章 南天門5第203章 中原大戰(二)第114章 制定計劃第9章 初見總理第319章 銀彈第92章 開發投資第124章 圍殲援軍第240章 九一八事變(十四)第324章 騎兵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265章 長城抗戰9第347章 動亂第395章 沉默第101章 留守部隊第69章 惠州之戰(一)第203章 中原大戰(二)第85章 機要秘書第278章 南天門8第256章 司馬臺長城第155章 杜大耳朵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23章 兩個方案(上)第274章 南天門4第231章 九一八事變(五)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361章 萬全縣第35章 軍官守則第51章 棉湖大戰(十)第204章 中原大戰(三)第198章 部隊擴編(上)第154章 校長出面第330章 贖人第39章 淡水之戰(三)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250章 報國疆場上(四)的387章大同會戰4第368章 血夜第182章 部隊縮編第105章 桂系拉攏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316章 獠牙第177章 越亂越好
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287章 反攻3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5章 晉升團副第232章 九一八事變(六)第87章 股份公司第15章 上峰敲詐第211章 中原大戰(十)第276章 南天門6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20章 攻擊東莞(上)第164章 初戰日寇(五)第165章 撤職查辦第349章 解決第281章 南天門11第110章 良禽擇木第73章 惠州之戰(五)第319章 銀彈第331章 謀略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211章 中原大戰(十)第318章 迷局第219章 中原大戰(十八)第184章 借刀殺人第214章 中原大戰(十三)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322章 救援第317章 計策第4章 英雄救美第216章 中原大戰(十五)第157章 開赴河南第195章 三家聯盟(二)第73章 惠州之戰(五)第128章 悍匪樑浩第181章 亂中取慄(下)第396章 調兵第151章 校長婚禮2第63章 刺廖事件(上)第219章 中原大戰(十八)第157章 開赴河南第82章 兄弟情深第245章 九一八事變(十九)第246章 九一八事變(二十)第367章 誘而殲之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326章 後路第330章 贖人第397章 陣亡第165章 撤職查辦第268章 長城抗戰12第381章 榮辱第227章 九一八事變(一)第131章 相談革命第389章 大同會戰6第177章 越亂越好第275章 南天門5第203章 中原大戰(二)第114章 制定計劃第9章 初見總理第319章 銀彈第92章 開發投資第124章 圍殲援軍第240章 九一八事變(十四)第324章 騎兵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265章 長城抗戰9第347章 動亂第395章 沉默第101章 留守部隊第69章 惠州之戰(一)第203章 中原大戰(二)第85章 機要秘書第278章 南天門8第256章 司馬臺長城第155章 杜大耳朵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23章 兩個方案(上)第274章 南天門4第231章 九一八事變(五)第111章 以退爲進第361章 萬全縣第35章 軍官守則第51章 棉湖大戰(十)第204章 中原大戰(三)第198章 部隊擴編(上)第154章 校長出面第330章 贖人第39章 淡水之戰(三)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250章 報國疆場上(四)的387章大同會戰4第368章 血夜第182章 部隊縮編第105章 桂系拉攏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316章 獠牙第177章 越亂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