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大同會戰6

“啪。”中川猶太再次的開槍射擊,不過很可惜,子彈並沒有擊中他所瞄準的中國士兵,中國士兵趁機迅速的左右奔跑了起來。、

中川猶太迅速的拉動槍栓,想要再次的射擊,但是遠處的一串子彈,卻打在了陣地上面,讓中川猶太不得不低頭,躲避射擊過來的子彈。

輕機槍仍然在射擊,子彈打在陣地上面,激起一層層的塵土。

中川猶太的臉上露出了冷笑,從子彈的連續射擊,他已經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名新兵,根本就不會使用輕機槍。

“射擊。”中川猶太看了看一旁的部下,急忙的下達了命令。

部下點了點頭,端着步槍,悄悄的露出了腦袋。

子彈一直打在中川猶太所在的位置,可是出乎意外的是,這名部下剛剛露出腦袋,一顆子彈就擊中了他的鋼盔,日本兵倒在了地上,鋼盔也被鮮血染紅了。

中川猶太有些疑惑,按照子彈的射擊規律,這名輕機槍的射手,絕對是一名新兵,怎麼可能會擊中自己的部下呢。

不過此刻的中川猶太也不敢露頭了,生怕自己會成爲另外一具屍體。

新兵興奮的把打空的彈夾扔到了一旁,換上了新的彈夾。雖然他不知道自己打死一個日本兵了,但是輕機槍的連續射擊,讓他十分的興奮。

遠處的班長已經慢慢的靠近了火力點。新兵再次把輕機槍對準了日軍的陣地。

“轟”的一聲。一顆微型榴彈從日軍陣地發射了出來,微型榴彈落在了新兵的身旁,新兵倒在了血泊之中,輕機槍也被微型榴彈擊毀了。

日軍的擲彈筒手,很輕鬆的解決了輕機槍的威脅。

中川猶太換了一個地方,小心翼翼的擡起頭,看到遠處的輕機槍在也沒有任何動靜,中川猶太再次把步槍對準了班長。

就在中川猶太想要扣動扳機的時候,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脖子,中川猶太捂着自己的脖子。倒在了戰壕裡面。

遠處的張二順,全身顫抖着,雖然這不是他第一次開槍,但是卻是他第一次開槍殺人。原本他瞄準的是額頭,沒有想到子彈竟然打到了脖子上面。

這是張二順的幸運,日軍的反擊開始了,張二順滾着自己的身體,躲避到了一旁。

班長回頭看了看,看到了張二順,看到了自己的其它二名部下,他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揮揮手,示意他們迅速的退下。

看到新兵能夠成長起來。班長已經沒有任何的牽掛了。

抗戰,是很多人嘴上的口號。

在全面抗戰沒有發起的時候,班長見過很多人,他們上街遊行,要求政府抗日。但是真正的抗戰來臨了,這些人又在做什麼。

黨軍的抗戰很乾脆,沒有任何的口號,他們只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另外一種抗戰,死。死在戰場上面,死在禦敵的陣地上面。

班長拉響了手榴彈,撲在了隱蔽火力點上面。

臨死的時候,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家裡的老孃,似乎看到了未來的勝利。

三名新兵看着班長犧牲。眼含熱淚,雖然相處的時間不久。但是老兵們對於新兵的照顧,是他們能夠體會到的。

在作戰的時候,老兵們和軍官們衝在前面,讓新兵們留在後面。

在他們犯錯誤的時候,老兵們總是能夠安慰他們。

手把手的教他們打槍,耐心的告訴他們在戰場上面注意的事情。

“如果我們死了,你們必須要成長起來。黨軍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兵,你們成長到老兵的時候,也一定要教好新兵。”

這是班長在他們到來的時候,語重心長的和新兵們說的一句話。

他們,早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果。

戰死在沙場,是他們的命運。

大同鎮,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部。

前線的作戰是慘烈的,每一刻都會有人死去。

大同鎮作爲日軍攻擊的重點,已經遭遇了數次日機的轟炸。

最危險的一次,孫興華被磚頭和木頭壓在了下面,如果不是警衛營的部隊,孫興華這條小命恐怕就要丟失了。

蔣校長的電文已經發到了這裡,孫興華卻是沉默不語。

葉正清不再身旁,他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幾個參謀知道孫興華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說什麼,只能夠在一旁忙碌。

“軍座,劉湘主席電文,二十二集團軍馬上就要趕到西安火車站了,他希望軍座能夠照顧一下這些川軍,能夠補充他們一些武器彈藥。”一名上校參謀把電文拿到了孫興華面前,看着孫興華說。

孫興華點了點頭,把電文接了過來,仔細的看了看。

電文看到了一半,孫興華無奈的放下了電文。

川軍是什麼樣的部隊,整個部隊根本就沒有幾門火炮,部隊裝備的是落後的破槍,整個國民政府,恐怕都無法給他們補充彈藥。

雖然蔣校長答應給他們補充彈藥,但是實際的情況,孫興華是瞭解的。舉國抗戰,各個部隊損失慘重,這批川軍部隊,根本就不會有人照顧,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以落後的武器,去和裝備精良的日軍去作戰,這不是在作戰,而是在送死。

“你馬上聯繫樑浩,讓他暫時放下整編部隊的事情,立即到西安去,攔住二十二集團軍,讓他們到寧夏去,把以前繳獲孫殿英楊虎城閻錫山部隊的武器彈藥下發給他們,另外通知蔣百里將軍,組建短期的軍官培訓團,培訓川軍的軍官,在讓各部抽調與日軍作戰過的老兵,到川軍部隊之中傳授他們作戰經驗。”孫興華下達了命令,如果他沒有武器彈藥,如果他不知道這件事情,孫興華不會做什麼,但是他手上有多餘的武器彈藥,又知道了這件事情,他自然要做些事情的。

川軍也是中國的部隊,他們完全可以窩在大後方,不用到前線來作戰,但是在國防會議上面,劉湘是堅決的抗日派,直接答應蔣校長整編川軍,出川抗日。

對於這樣的部隊,孫興華是要幫助一把的,不能夠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去送死。

“軍座,淞滬戰場可是一個大熔爐,多少部隊投進去了,都是落得一個傷亡慘重的代價。現在抽調部隊到淞滬戰場,豈不是自尋死路嗎?”

“一個步兵旅,一個炮兵團,對戰場影響不是很大,投進去也不會有任何的作爲。我看還不如這個部隊不能派遣,否則不會有任何的好處。”

參謀們對於孫興華的命令,開始議論了起來。他們都不願意把部隊投入到淞滬會戰之中,在他們看來,淞滬會戰就是一個熔爐,多少部隊投進去,除了傷亡慘重,不會有任何的收穫。

孫興華看了看參謀們,參謀們閉上了嘴巴。

“我知道,部隊投進去,對戰場影響不會太大。但是總需要有部隊進入到淞滬戰場去作戰,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黨軍部隊不能夠退縮,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黨軍部隊也要走過去。我們怕損失,多少部隊在淞滬戰場上已經傷亡殆盡了,他們是不是也應該保存實力,不派遣任何部隊。如果真是這樣的,我們還和日本人打什麼,直接把土地送給他們好了。”孫興華有幾分怨氣的說着。

參謀們聽到孫興華語氣不悅,也不敢在多說什麼了。

孫興華的怒火,倒不是因爲參謀們的幾句話,而是因爲前期的作戰,是需要太多軍人的生命來進行抵抗的。

日本人的優勢,不是一兩支精銳部隊可以擬補的。更不是幾個省份的先進能夠擬補的,這是需要生命來進行抵抗的,用血與肉,構成新的長城,抵抗日軍的侵略。

“相差太多了。”孫興華感慨的說着。

日軍部隊的番號,孫衛華已經調查出來了。所以孫興華的攻擊重點放在了三十八旅團這裡,希望能夠圍殲這個被黨軍第一師打殘過的部隊,但是三十八旅團的戰鬥能力,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

日軍的預備役,和中國部隊的預備役,完全是兩種概念。

1937年九月十二日,黨軍第四旅在蘭州誓師,前往淞滬參加作戰,跟隨黨軍第四旅作戰的還有炮兵第二團。

官兵們唱着黨軍的軍歌,在百姓的歡呼聲,離開了蘭州。

共計八千餘人的部隊,沒有人知道會有多少人能夠活着回來,甚至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還能夠回來。

飄揚的軍旗,整齊的步伐,是他們給百姓們留下最後的印象。

在黨軍第四旅離開蘭州之後,黨軍第二師進入寧夏進行守備任務,鄧寶珊的軍部在天水成立,他的獨立師則是擔任甘肅省的防禦。

樑浩的一百師進入到青海,擔任青海的守備任務,同時樑浩的部隊,也會在這裡整編成黨軍第四師。

此刻的樑浩,卻已經帶着自己的副官,來到了西安,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二十二集團軍,大批的武器彈藥,也開始運輸到青海,蔣百里抽調了蘭州軍校的部分教官,以及黨軍第二師的部分軍官,擔任了短期軍官培訓班的教官,對川軍部隊的軍官進行培訓。

從各部之中抽調的老兵們,也聚在了一起,準備把與日軍的作戰經驗,傳授給川軍部隊。(未完待續。。。)

第102章 朦朧之愛第272章 南天門2第222章 少帥學良第381章 榮辱第106章 黨軍一旅第27章 防禦寮步(中)第294章 反攻10第138章 平定福建(三)第288章 反攻4第181章 亂中取慄(下)第140章 調離福建第23章 兩個方案(上)第296章 反攻12第321章 迂迴第279章 南天門9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1章 黃埔教官第332章 民心第95章 突發事件第205章 中原大戰(四)第81章 關鍵時刻(三)第348章 事變第369章 功虧一簣第268章 長城抗戰12第33章 援軍到來(下)第104章 友情價格第363章 苦戰第354章 龍虎臺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58章 廣州平叛(三)第258章 長城抗戰2第319章 銀彈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10章 政治主任第150章 校長婚禮第231章 九一八事變(五)第397章 陣亡第2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76章 駐防河洲第173章 濟南希望第343章 平息第246章 九一八事變(二十)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285章 反攻1第243章 九一八事變(十七)第54章 教導三團第180章 亂中取慄(上)第294章 反攻10第186章 飛機制造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53章 晉升團長第143章 龍潭大戰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338章 陝西第71章 惠州之戰(三)第81章 關鍵時刻(三)第44章 棉湖大戰(三)第73章 惠州之戰(五)第218章 中原大戰(十七)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205章 中原大戰(四)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335章 交易第346章 前兆第70章 惠州之戰(二)第116章 火炮襲擊第297章 參謀副總長第175章 中國希望第9章 初見總理第242章 九一八事變(十六)第233章 九一八事變(七)第217章 中原大戰(十六)第270章 長城抗戰14第58章 廣州平叛(三)第110章 良禽擇木第3章 斷其後路第381章 榮辱第251章 報國疆場上(五)第56章 廣州平叛(一)第395章 沉默第196章 三家聯盟(三)第291章 反攻7第36章 團長照顧第108章 衛戍司令第55章 校場訓話第160章 初戰日寇(一)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354章 龍虎臺第121章 阻敵增援第180章 亂中取慄(上)第101章 留守部隊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125致命一擊第148章 龍潭大戰5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326章 後路第104章 友情價格第253章 報國疆場上(七)第140章 調離福建第70章 惠州之戰(二)
第102章 朦朧之愛第272章 南天門2第222章 少帥學良第381章 榮辱第106章 黨軍一旅第27章 防禦寮步(中)第294章 反攻10第138章 平定福建(三)第288章 反攻4第181章 亂中取慄(下)第140章 調離福建第23章 兩個方案(上)第296章 反攻12第321章 迂迴第279章 南天門9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1章 黃埔教官第332章 民心第95章 突發事件第205章 中原大戰(四)第81章 關鍵時刻(三)第348章 事變第369章 功虧一簣第268章 長城抗戰12第33章 援軍到來(下)第104章 友情價格第363章 苦戰第354章 龍虎臺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58章 廣州平叛(三)第258章 長城抗戰2第319章 銀彈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10章 政治主任第150章 校長婚禮第231章 九一八事變(五)第397章 陣亡第2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76章 駐防河洲第173章 濟南希望第343章 平息第246章 九一八事變(二十)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285章 反攻1第243章 九一八事變(十七)第54章 教導三團第180章 亂中取慄(上)第294章 反攻10第186章 飛機制造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53章 晉升團長第143章 龍潭大戰第221章 清剿土匪第338章 陝西第71章 惠州之戰(三)第81章 關鍵時刻(三)第44章 棉湖大戰(三)第73章 惠州之戰(五)第218章 中原大戰(十七)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205章 中原大戰(四)第386章 大同會戰3第335章 交易第346章 前兆第70章 惠州之戰(二)第116章 火炮襲擊第297章 參謀副總長第175章 中國希望第9章 初見總理第242章 九一八事變(十六)第233章 九一八事變(七)第217章 中原大戰(十六)第270章 長城抗戰14第58章 廣州平叛(三)第110章 良禽擇木第3章 斷其後路第381章 榮辱第251章 報國疆場上(五)第56章 廣州平叛(一)第395章 沉默第196章 三家聯盟(三)第291章 反攻7第36章 團長照顧第108章 衛戍司令第55章 校場訓話第160章 初戰日寇(一)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354章 龍虎臺第121章 阻敵增援第180章 亂中取慄(上)第101章 留守部隊第134章 招撫人才(上)第125致命一擊第148章 龍潭大戰5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326章 後路第104章 友情價格第253章 報國疆場上(七)第140章 調離福建第70章 惠州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