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

E:晚了點,不好意思

文德嗣這麼急着放衛星上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軍政機關對於世界情報的需求。正因爲他們來自後世,所以越發瞭解人造衛星帶來的好處,沒有衛星真是做什麼都不習慣。沒衛星,再好的情報也出不來啊。

尤其是歐洲正打得火熱,中國非常關心那邊的局勢,但如果沒有偵查衛星的話,就不能掌握實時情報。雖然文總手裡還有無人勘探飛行器,而且它們也有很多後世的先進探查儀器。但是這些東西的本職工作畢竟是用來進行地質勘察的,僅僅是用來當偵查工具就太浪費了。而且它們的速度也比較慢,要是需要探測較遠地區的情況,這些東西趕赴現場的時間就比較久,當時候黃花菜都涼了。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是沒有補充的,要是玩壞了就沒得用了。

現在雖然有了預警飛艇,能起到一部分偵查的作用,但飛艇這種東西本身就有很多先天限制,也不能完全依靠。所以文總急需偵查衛星這種大殺器,現在中國發射的太白一號,繞地球一圈只需七十分鐘,隨便要偵查哪個地方,最多隻需七十分鐘就能趕到現場。其次,它的探測範圍很廣,一次偵查幾十萬平方公里對它來說就是小菜一碟。而且,以目前其他國家的技術,幾乎不可能察覺它的探查。這幾個優勢是任何一種偵查設備都不能替代的。

當然衛星也是它的限制,比如受氣象影響較大,不能分辨太小的目標,但這些都可以通過技術提升加以解決。除了偵查之外,衛星在通訊、導航、氣象、科研等領域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

說句實話,現在雖然把太白一號偵查衛星送上了天,但其性能並不能讓文德嗣滿意,它的分辨率只能達到三點五米(原時空美國在2l世紀初的間諜衛星就具有釐米級分辨率,號稱可以看清地面報紙上的標題)。這種水平的分辨率甚至還不如2l世紀初期民用衛星(原時空的“數字地球公司”在209年發射的“世界眼2”衛星,其成像精度據稱達到046米)。

而且還有就是壽命問題。由於目前的電子信號傳送技術不足,傳送圖像信號的分辨率較低,所以太白一號主要是採用膠片的工作形式,這種間諜衛星一旦膠捲用完基本上就廢了,雖然它有八個返回艙,但也用不了多久。所以它的使用壽命儘管是三年,但如果一旦進行高強度的偵查任務,恐怕用不了兩個月就沒用了。

不過它儘管性能不理想,但在這個時期還是相當高大上的黑科技了。原時空美國在1959年發射的第一顆間諜衛星“發現者l號”,其分辨率才十五米。比起這個“發現者l號”,太白一號的三點五米分辨率已經相當先進了,文總覺得不滿意,那只是因爲他的眼界太高了。在那個年代,哪怕是最差的民用衛星分辨率也能達到釐米級。

太白一號是顆實驗性的間諜衛星,在它成功發射之後,技術人員一邊開始收集它的運行數據,並對原本備用的太白二號又進行了一些優化。

歐洲戰場是現在的全球大熱點,太白一號的運行軌道自然就定在歐洲,它以70分鐘繞地球一圈的速度,晝夜不停的經過歐洲上空。它的工作異常出色,它在歐洲軌道上飛行一圈所收集到的情報,比一個最老練、最有見識的間諜花費一年時間所收集的情報還要多上幾十倍,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僅限本時空的土著居民)。三軍的將軍們和國內四大情報部門的頭頭們,都被這種“超級間諜”給震到了,紛紛要求給本單位也配上這種牛叉的偵查工具。

在7月2日早上,太白一號傳回了一組照片,表明西線的交戰雙方有了大動作。在照片上可以看到,雙方的軍列比平時增加了很多,很多列車上都裝載着類似車輛的東西。

此時的衛星分辨率還不夠高,認不出是什麼東西。不過,雙方的密碼電報在中國工程師面前卻沒有秘密可言,很快中國就從雙方的電文中獲悉,他們準備用一種新式武器來打破僵局。

英國對這種武器報以厚望,他們爲了保密,用了一個代號來稱呼它——“tauk”,這個單詞是指“水櫃”。水櫃當然不可能當武器,但這瞞不住來自後世的文總他們,後世的人都知道,這個東西就是裝甲戰車,俗稱“坦克”

在本位面,“坦克”這玩意兒當然不算首次出現,中國早在中日癸丑戰爭前就已經成建制的裝備了裝甲戰車。不過在當時,並沒有在軍事界引起太多的重視,這不奇怪,任何一種新東西出世,都是會遭到質疑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中日癸丑戰爭中,中國的裝甲部隊並沒有得到太多發揮的空間,因爲當時的交戰地點,很多都是山地、丘陵和林地,都不適合裝甲戰車發揮。除了在搶灘登陸時,海軍陸戰隊的l型19ll年式“水獺”兩棲戰車有很出彩的表現之外,其他幾種戰車都成了配角,僅僅在解放平壤和漢城的巷戰中掙回了一些面子。

而且,更令人詬病不已的是,戰車們的可靠性存在嚴重問題。經常掉鏈子,非戰鬥損失比戰鬥中損失的多了好幾倍。整個癸丑戰爭中,中國一共投入了20多輛各型裝甲戰車,經過兩個月的戰鬥,其中被日軍擊毀的戰車不到3輛,但因爲機械故障以及道路等等非戰鬥原因趴窩撲街的戰車卻超過了450輛之多,當然這些戰車絕大多數都成功回收了,但這種故障率實在讓人無語。

好吧,其實二戰之前的早期坦克的故障率都很驚人,當年蘇軍自己統計,他們的2行進20公里後,就會有一半以上的坦克會趴窩。至於三德子的坦克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虎式平均跑上100公里就得撲街。一戰的坦克就更不用提了,一場戰鬥打下來,能有一半坦克不趴窩,就算是燒高香了。比起這些,這些中國坦克的表現已經算不錯了。

其實在當時的列強眼裡,裝甲戰車這種東西並不是多麼出乎意外的玩意兒。在一戰之前,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研發計劃,只是早期履帶車輛那坑爹的可靠性,和嚇人的故障率,讓大夥心裡都沒底,不知道這東西的作用能不能抵消那些缺點,因爲實在沒把握,所以這些東西長期都停留在各國實驗室的圖紙上,或者是模型狀態,完全沒有進行裝備

中國坦克的表現也說明了這種武器的故障率很坑人,不過它們在戰爭中的作用卻引起了不同爭論。很多國家的軍事專家在對中日戰爭中的裝甲戰車表現進行了評估之後,覺得它們是一種比較好的巷戰武器,可以在巷戰中作爲移動堡壘,充分的保護己方步兵。同時,它們也是一種不錯的登陸武器,可以有效的突破海灘陣地。但也僅此而已。他們並不認爲這是一種可以改變戰爭的武器。

本位面的裝甲戰車雖然比起原時空有了更快的發展,但對於它的作用有多大,各國軍隊的高層還是很懷疑。哪怕是和中國進行了很多軍事合作,並且引進了戰車技術的德國,也同樣如此。不用奇怪,軍隊其實是一個很保守的組織,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大佬們,但這些大佬偏偏又是掌權的。

事實上,在本位面的一戰爆發前,各大列強都已經開始加快研製和裝備裝甲戰車了,同盟國和協約國都有,但因爲上層的不信任,這種武器並沒有怎麼發揮作用,大夥基本上都把這玩意兒當步兵的輔助武器。哪怕是得到了中國的相關戰術資料的德國,也沒有把手裡的坦克集中使用。

因此,在戰爭爆發後的很長時間裡,步兵炮兵航空兵都出盡風頭,卻一直沒有出現令人熱血沸騰的坦克大會戰。

不過這個遺憾到了今天總算要結束了。

“他們到了現在,才總算想到用坦克集羣作戰嗎?”文德嗣臉上露出一股無可奈何的笑容。

辛傑也笑道:“是的,文總。根據我們的情報,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纔想到使用坦克來打開僵局……”

因爲現在衛星還不太給力,爲了更清楚的瞭解情況,還是動用了無人勘探飛行器。此時,文德嗣等人就在觀看無人勘探飛行器從前線傳回的照片。

德軍採用的裝甲戰車,就是中國的2型192年式“狼獾”戰車,也就是T8的魔改版。這種戰車德國從中國買了20輛,並且同時購買了圖紙和生產許可。現在照片上可以,正在集結的這批戰車數量達到了550左右,顯然德國自己也生產了不少。

而另一方的英法聯軍,則是和原時空差不多。英國軍隊使用的坦克,看起來有些像是原時空的那種馬克型,數量大約是60輛。而法國的就是他們自己的雷諾PT-17,數量約有400輛。

“文總,現在兩軍戰場還在集結,根據情報,雙方的戰車總數會在176到186輛左右。”

文德嗣笑了笑:“好啊,算得上一場坦克大會戰了。讓前線的觀察團多注意,另外再抽調一臺無人勘探飛行器,我們要把這次戰役拍成紀錄片,今後會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同時也是很好的教材。”

第422章 律法之道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54章 平衡貿易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547章 生意大好(下)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四)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66章 大徵調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483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下)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24章 佈局美國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205章 釣魚島大海戰(六)第400章 淘金熱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30章 共同社第537章 我到河北省來-Ⅱ第494章 克里姆林宮的王子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223章 買飛機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630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上)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85章 基層(上)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480章 當前的南美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494章 克里姆林宮的王子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644章 低配版航母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380章 地中海風雲(二)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294章 舊船換海灣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494章 克里姆林宮的王子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276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396章 都不滿意的結果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182章 巴爾幹戰爭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573章 浴血熊貓(下二)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482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上)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88章 空軍的新玩具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103章 紛紛來投第557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上)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94章 本時空PLA成立!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444章 新飛機
第422章 律法之道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54章 平衡貿易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113章 傳檄而定(下)第547章 生意大好(下)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382章 地中海風雲(四)第329章 高爾察克的求助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692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6)第66章 大徵調第70章 牆倒衆人推第409章 魔改愛莉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483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下)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202章 釣魚島大海戰(四)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24章 佈局美國第545章 各國的反應第492章 黑魚和黑蛋第205章 釣魚島大海戰(六)第400章 淘金熱第90章 席捲天南(中)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293章 送上門的竹槓第209章 日本求和第30章 共同社第537章 我到河北省來-Ⅱ第494章 克里姆林宮的王子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223章 買飛機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500章 新型合金核潛艇第579章 國慶三十週年大閱兵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630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上)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85章 基層(上)第441章 40節的戰列艦你怕不怕?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480章 當前的南美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第438章 地震之後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494章 克里姆林宮的王子第383章 地中海風雲(五)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571章 浴血熊貓(下)第644章 低配版航母第234章 獵殺運金船隊第626章 藉機收篷第198章 決戰前奏曲第380章 地中海風雲(二)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207章 大捷之後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294章 舊船換海灣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39章 第八鎮的進攻第494章 克里姆林宮的王子第649章 雷神之威第276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559章 扯皮時間第417章 文明之光第396章 都不滿意的結果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413章 琉球的秋收(下)第211章 戰後處置第454章 中國的反應第182章 巴爾幹戰爭第567章 獨有英熊驅虎豹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573章 浴血熊貓(下二)第688章 人革聯維和部隊(2)第75章 城管無敵(上)第482章 1929年的世界局勢(上)第128章 大獲全勝第387章 地中海風雲(六)第88章 空軍的新玩具第381章 地中海風雲(三)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殤(上)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第103章 紛紛來投第557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上)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318章 法羅羣島大海戰第488章 國內國外的人才第302章 當前局勢第94章 本時空PLA成立!第389章 鹽政和鹽業第502章 “秘銀”做的飛機第444章 新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