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生死一念,萬民如虹

民心百態,其中所蘊含的意念景象,順着聯繫,逆魂中洞而去,抵達血肉身魂中,緊接着順着文思擴散開去。

文軒樓中,邱言的血肉身自有感應,微微一笑,將民心百態之景收攏在魂,凝聚成一撮心火。

此火之中,包含了萬千民心意念,更有百態變化。

萬民心火!

這火妙用,日後自有分曉,那火中有一心猿,嚎叫跳動,暴躁難安,似乎感受到了威脅。

邱言並不理會,左手衣袖一拂,將面前棋盤上的棋子掃到一旁,右手握筆,提手一按,筆尖滑動,在一個棋格中寫下“人”字!

行文間,感悟傾瀉而出!萬千民願蜂擁而至!

震!

樓中人頓時感官震動,整座文軒樓似在搖晃,但實際上,搖晃的不是樓,而是他們的心。

這不是神通之術,而是透過文思,將心頭感悟投影出去,影響他人。

邱言筆走龍蛇,“人”字之後,一枚枚骨血擺滿的文字接連出現,好似舒展筋骨的武者,要跳出來大戰一場,卻被一個個棋盤格子禁錮,難以隨心所欲。

“人於生死念頭,本從生身命根上帶來,故不易去……”

字字清晰,侵染布帛!

字中散發出深沉文思,飄蕩開去!好似海浪,層層撲打!

周圍儒生受到的影響都算小的,只能算被波及,真正受到衝擊的,是二樓正在品評文章的幾位先生。

邱言的感悟透筆而出,化爲文思,順着士林氣息和秩序之力的,朝着那篇寫在聖賢紙上的《困知勉行》呼嘯而去!

品評文章的房間,本已充斥秩序之力,此刻接收到邱言的感悟,立刻翻滾、沸騰,秩序之妙,難以捉摸,在屋中人的心裡構建出一片意識世界!

此世與邱言之感聯動。

“哦?”感受到心中投影,韓逸念頭一動,“諸位,有後生要與你我論證所學了。”

“有趣,”周東義搖搖頭,“我倒要看看,這邱言所寫文章中,到底隱藏着什麼深意。”話落,他深深的看了一眼面前文章。

小陳先生笑了起來:“當初我在興京講學,龐小友曾以孟子三劍與我印證,投影心靈,借物喻道,令人印象深刻,收穫不小,不知這次能否重現當初盛景。”

“年少無知,小陳先生何必再提。”龐楚聽了,笑着搖了搖頭。

許世、鄭丘等人卻是不動聲色,端坐不語。

這些人都是文道有成的人物,縱被秩序之力干擾,被邱言文章影響,卻能定下己心,不動如鍾,以從容心面對。

而甄知佐等人,卻在第一時間陷入感悟,那席慕遠本就心意不穩,意識到邱言所爲後,驚呼一聲“不自量力”,接着就沒了聲息。

這本是個神通顯世的世界,和邱言的前世不同,所以超乎常理的、形而上的印證比對,並不被人排斥、恐懼,也不會被歸結於鬼神之說,蓋因這些異狀,其實都是心意顯化,秩序之力催發,發生在人的心裡,而不是顯諸於外。

下一刻,《困知勉行》一文中的行行字跡綻放光芒,流轉而出,凌空變化,與衆人心中投影呼應。

心中景象登時發展、變化。

初時,諸先生尚且臉上帶笑,以心品味,從紙中文、心中影、魂中悟裡面,捕捉邱言闡述的道理。

“這邱言有些見識,以常人之遭遇爲文章每句作出註腳,幾個實例,發乎於情,止乎於禮,應該不是杜撰。”驀地,周東義出言說了一句,引得其他幾人點頭。

意識層面,正在演繹凡俗之人的生活,這每個人的行爲,都能在邱言的文章中找到對應語句。

又有人道:“此人好勝之心不小,接着氣息聯繫,知道我們對他文章中的一句評價不高,居然會用這種方式辯解。”話裡透露出一點笑意。

以秩序之力投影心靈,其實是儒者辯論的具象,等於是邱言要與這些大儒、先生論戰,所以那席慕遠纔會說邱言不自量力。

聽了這話,韓逸和小陳先生先後搖頭。

小陳先生說道:“我雖只見過邱言一面,但能夠看得出來,他對虛名已有看破趨勢,理應不會爲了爭名引動秩序之力,做下這等陣勢。”

這話還未說完,局面再變。

無論是對邱言有所瞭解的韓逸,還是對邱言頗爲欣賞的小陳先生,又或是不苟言笑的許世,乃至那高深莫測的鄭丘,都露出了驚訝表情。

“這……邱言是如何做到的?”

很快,周東義發出驚歎。

原因無他,呈現在幾人心中的投影,正迅速分化,本只是一兩名百姓的生活景象,但隨着這些人外出、遊學、打獵、交際,越來越多的身影浮現出來!

有農人、有商賈、有獵戶、與廚子、有腳伕、有苦力、有布衣,甚至還有少量的書生、官員……

他們過着各自生活,生命軌跡不時交叉,演繹悲歡離合!

“這怕要有成百上千的人啊,都是邱言心中所想?所感?投影過來的?他如何能同時領悟和了解這麼多人的生活?這些人可是都在做着不同的事啊!”

同樣的震驚和感慨亦在其他幾名先生心裡泛起,這震驚令他們的心境略起波瀾,心神不可避免的進一步沉浸其中,追隨着千百人中的幾人,感同身受的體會着生活。

周東義在驚訝後,心神便落到了一名農人邊上。

此人陷於洪水,妻與子跌入水中,掙扎呼救,農人奮力去救,救下了妻子,兒子卻淹死了。

事後村人議論,有人贊他,說兒子可以再生,妻子卻不能復生;有人則說他錯,說妻子可以再娶,兒子卻難以復活。

周東義看到這裡,心生感慨:“這些人說的都有道理,誰生誰死看似相同,但帶來的感受卻又不同。”

只是,其人念頭尚未落下,就聽農人搖頭道:“救人之際,洪水滔滔,哪有心思去想許多?妻子在我身邊,被我抓着游到岸邊,折返時兒子已被水沖走了。”

“哦?”周東義聞言一愣,心裡閃過一句話來——

“有根方生,無根便死。”

邱言所營造出來的種種景象,駁雜繁多,周東義雖然年歲不小,但出身世家,年輕時雖遊歷了大半個大瑞,體驗過民間疾苦,但不可能一一嘗試,此時在邱言構建的心靈投影中,居然又經歷了幾次新奇經驗,誕生出不少的感悟,有了收穫。

漸漸地,周東義的意識漂浮起來,居高臨下的看着一名名百姓生活、勞作,看着他們專心的做着眼前之事。

這意念越飛越高,看到的範圍越廣,入目的人影越多,那些人應所做之事越雜,這一個一個身影,做着平凡之事,既沒有驚人之舉可以青史留名,更沒有那驚天動地的事情發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可隨着範圍的擴大,幾十、幾百、幾千、幾萬、十萬……

無數身影在周東義的“眼中”一閃而過,最後化爲一個龐然大物——

大瑞!

這個鎮壓中原氣運的巨大王朝,正散發出勃勃生機,繁花似錦、烈火烹油,有盛世景象,有暗潮洶涌!

“這是……”

周東義本還在思索着那八個字,只是下意識的看着下方景象,但在大瑞疆域映入眼簾之時,卻是悚然一驚!

凝神再看,已經沒有了大瑞,有的只是一顆顆跳動着的民心,匯成當下大勢,如虹如龍,隨國共舞!

深吸一口氣,他思緒起伏,感覺自己的心境,竟因邱言的投影,有了一點收穫!

“好個抓住當下!如此看來,這有根方生、無根便死,並非是默然人心之語,反而是點題之言!”

“我等被東都城遮了心靈,沒能放眼天下,這看似隨波逐流的一個個百姓,豈不就是我大瑞的根基所在?有了他們,大瑞就生,沒了他們大瑞立死!”

“與其怨天尤人,又或優柔寡斷,倒不如專注一心!”

“心有正道,方能立。”

“遇事當豁達……”

旁邊,龐楚、許世等人或是吸氣,或是吐氣,一個個眼中精芒閃動,神態、氣息都有了些許變化,顯然也從邱言的投影中得到了收穫,只是從幾人所說話語來看,在理解上竟有細微不同。

這時,韓逸搖了搖頭道:“邱生所投之景,包羅萬千,最可貴的是與民間幾無出入,宛若真實,漫遊其中,所處之地不同,所得感悟就有偏差。”

“此子,已然得窺人慾門徑,觸摸到了天理真諦的邊緣。”小陳先生亦讚歎出聲。

同一時間,春秋老人鄭丘提筆在書冊上寫下幾句,最後給出了八字評語——

“其心其志,可以爲史。”

一時間,諸位大儒、先生,紛紛感慨,身上文思涌動,被邱言的投影引發了心中感悟,那文思交織起來,儼然有種凝聚如實的趨勢!

注意到這點,周東義笑了起來:“本打算引領樓中後生品味文章時,再引動文思,震動秩序,沒想到被那邱生之文引出了感悟,既然如此,不妨順勢而爲,把答應文軒樓主的事情先辦了吧。”

第17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79章 諸方皆動第1261章 靖世霸海有故人第779章 祖墳鎮運,紙上陰陽第905章 念炸人難爲,入顱手攥光第664章 八百加急現早朝第504章 厚重城史入心間第1430章 文網落,羣念出,入墨淵第333章 石藏勇猛精進,洞有五色十光第1052章 光隨手落圍棋盤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1069章 前路漫漫,不知險居於東華第268章 治強生於法,弱亂生於阿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1104章 定國侯的痛腳第225章 傷仲永第708章 原本成雙,修撰收兩書第670章 亂於內而敵在外第1483章 帝君出手,波及衆生!第778章 紙承韻,文動地脈第917章 既然送上門,便就無須走第121章 歷史長河連成冊第1182章 斷成道路,萬劫不復!第267章 故人傳警,念名頌神第552章 一步錯來心有悔第585章 龍庭授職,天庭冊封第108章 術業有專攻,法職各不同第441章 論禮第438章 邱某之言,盡在其中第1114章 何人摹字復拓神?第613章 洞裡乾坤,神念隨風而來第948章 古老意志與混亂意境第589章 莫道旁人相爭,只因利在其中第336章 星定人心始正名,他念紛飛露端倪第395章 篤信在心,有災禍將臨第1419章 原姆悉第496章 神壓靈符人心變第335章 一色書筍,回味無窮第62章 遠來車馬喧騰第1285章 義重情深心無人第978章 朝堂君臣疑第136章 熊熊地火,燃敵之軀第204章 城外兵,紙上策第472章 在心裡,也在身邊第323章 聖賢畏曲高第1282章 仙道異動驚朝堂第958章 虛上實下第23章 魂中洞第1002章 同坐聽學,所得不同第218章 人道豈爲一時?第236章 一卦三解第996章 邱賊!邱賊!第1004章 以龍換龍第1168章 虛空造物可爲靈第609章 “大劫起,邪魔生”第776章 一念守得三身醒第695章 聽你教誨第423章 生死一念,萬民如虹第1037章 有鴻一隕天子劍,村中小兒證祖龍第1046章 狼的扳指第42章 潘府易主,暗流涌動第1155章 唯重其利第1199章 五境分三階,星光染神域第1171章 人皆如是言,方纔有此言第628章 北疆靈涌秩序落第743章 君當歸中土,學子翹首待第689章 念留一石間,合流四書中第1338章 五衰氣,時空迷離第130章 意通厚土,眼觀上古第812章 走馬上任第1308章 囚得異洲人,聞知遺蛻變第734章 堂駁,隔水戰,冥星雛形第731章 回溯?第1005章 龍猿第205章 勝不可專,敗不可不專第847章 皇帝魂出竅第176章 念化一碗水,萬年聚成河第317章 陰冷縈繞於身,義理迷惑在心第1320章 擒墨人傷重,東海城懸空第600章 心悖念,氣通鬼第1032章 相!第493章 神來!神來!第1379章 空殼第202章 一家之言,萬世成法!第1374章 無妄損益了於胸第336章 聚晶成書感入心第38章 三分命術,七分性學第1294章 三十六丹歸道門第804章 天魔動日晷,遺蛻扭時空!第137章 圖窮匕見,柱裂聲出第957章 網落神通潮第57章 不敬神靈,反客爲主第1323章 鱗甲此來爲預兆第372章 問道往東都第6章 土地第529章 金甲連山阻飛豹第1447章 宛如政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55章 潛藏飛躍總由心第352章 敵意何來?
第17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079章 諸方皆動第1261章 靖世霸海有故人第779章 祖墳鎮運,紙上陰陽第905章 念炸人難爲,入顱手攥光第664章 八百加急現早朝第504章 厚重城史入心間第1430章 文網落,羣念出,入墨淵第333章 石藏勇猛精進,洞有五色十光第1052章 光隨手落圍棋盤第620章 靈地現,民願如潮;紅日升,神池翻涌第1069章 前路漫漫,不知險居於東華第268章 治強生於法,弱亂生於阿第1131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第1104章 定國侯的痛腳第225章 傷仲永第708章 原本成雙,修撰收兩書第670章 亂於內而敵在外第1483章 帝君出手,波及衆生!第778章 紙承韻,文動地脈第917章 既然送上門,便就無須走第121章 歷史長河連成冊第1182章 斷成道路,萬劫不復!第267章 故人傳警,念名頌神第552章 一步錯來心有悔第585章 龍庭授職,天庭冊封第108章 術業有專攻,法職各不同第441章 論禮第438章 邱某之言,盡在其中第1114章 何人摹字復拓神?第613章 洞裡乾坤,神念隨風而來第948章 古老意志與混亂意境第589章 莫道旁人相爭,只因利在其中第336章 星定人心始正名,他念紛飛露端倪第395章 篤信在心,有災禍將臨第1419章 原姆悉第496章 神壓靈符人心變第335章 一色書筍,回味無窮第62章 遠來車馬喧騰第1285章 義重情深心無人第978章 朝堂君臣疑第136章 熊熊地火,燃敵之軀第204章 城外兵,紙上策第472章 在心裡,也在身邊第323章 聖賢畏曲高第1282章 仙道異動驚朝堂第958章 虛上實下第23章 魂中洞第1002章 同坐聽學,所得不同第218章 人道豈爲一時?第236章 一卦三解第996章 邱賊!邱賊!第1004章 以龍換龍第1168章 虛空造物可爲靈第609章 “大劫起,邪魔生”第776章 一念守得三身醒第695章 聽你教誨第423章 生死一念,萬民如虹第1037章 有鴻一隕天子劍,村中小兒證祖龍第1046章 狼的扳指第42章 潘府易主,暗流涌動第1155章 唯重其利第1199章 五境分三階,星光染神域第1171章 人皆如是言,方纔有此言第628章 北疆靈涌秩序落第743章 君當歸中土,學子翹首待第689章 念留一石間,合流四書中第1338章 五衰氣,時空迷離第130章 意通厚土,眼觀上古第812章 走馬上任第1308章 囚得異洲人,聞知遺蛻變第734章 堂駁,隔水戰,冥星雛形第731章 回溯?第1005章 龍猿第205章 勝不可專,敗不可不專第847章 皇帝魂出竅第176章 念化一碗水,萬年聚成河第317章 陰冷縈繞於身,義理迷惑在心第1320章 擒墨人傷重,東海城懸空第600章 心悖念,氣通鬼第1032章 相!第493章 神來!神來!第1379章 空殼第202章 一家之言,萬世成法!第1374章 無妄損益了於胸第336章 聚晶成書感入心第38章 三分命術,七分性學第1294章 三十六丹歸道門第804章 天魔動日晷,遺蛻扭時空!第137章 圖窮匕見,柱裂聲出第957章 網落神通潮第57章 不敬神靈,反客爲主第1323章 鱗甲此來爲預兆第372章 問道往東都第6章 土地第529章 金甲連山阻飛豹第1447章 宛如政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55章 潛藏飛躍總由心第352章 敵意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