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誅心之畫,可以毀名

驚訝之後,九韻齋主隨着那僕從青年,往池子所在之處走去。

遠遠的,就看到林建章、高歡昏等人直挺挺的站着,好像幾根樁子,嘴裡喋喋不休的低語,待走到跟前,九韻齋主已然能從幾人身上,感受到一種乘風圖南的氣息!

這種氣息,瀟灑、不羈,彷彿不被世俗約束,正是九韻齋主所向往的境界,過去的日子裡,他試着將之傳播於世,可惜只有那些官宦勳貴、商賈人家的子弟,能夠理解這種瀟灑。

不過,眼前這種意境出現在高歡昏等人身上,卻讓九韻齋主意識到了問題,他這幾名弟子,大部分的天資並不出衆,只因與自己理念相同,才被收入門下。

以幾人的領悟力,幾年下來,只是學了皮毛,不要說“乘風圖南”的意境,連“行止在我”的精神,都沒有悟通透。

“果是被人攪動了記憶,借書齋院景色、氣息和月色,令他們入夢心間,才能得償所願,感受到這般飄渺意境,併發諸於外。”

說到這裡,九韻齋主目光微動,注意到僕從青年欲言又止,遂道:“朋昆,你想說什麼,儘管說便是。”

叫做“朋昆”的男子點點頭,語帶不解的問道:“我觀那金科狀元,對老爺有些微詞,隱隱含有敵意,何故會助您的幾位學生,領悟這般境界?”

“有敵意就對了,他今日過來,一舉一動卻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其人心中敵意,也是我刻意播種下去的。等論道之日,我與其他大儒同進同退,他的敵意發酵,會讓自己成爲我等之敵!”

九韻齋主解釋了一下,又搖頭笑道:“至於相助我的學生一事,你可就說錯了,他何曾助過?”

“那這……”朋昆一愣。指了指林建章等人。

“他們?”九韻齋主嘆息道,“他們所謂感受,都是假的,是自以爲有所領悟,其實霧裡看花,看着美妙,卻不明所以,是心中虛幻,爲人生生捏造!”

“捏造?”朋昆聞言一愣。

跟着九韻齋主。緩步走到高歡昏等人面前,斂神屏息,開口出聲,說得也是《逍遙遊》一篇的語句。

這話自他口中出,周圍秩序之力相隨,生出乘風隨心的景象。似潤物春雨般飄蕩,入了林建章、高歡昏等人的七竅,潛入心底。

震!

林建章等人身子一震。猛的瞪大了眼睛,好似將從睡夢中驚醒一般,但這一驚,終究沒有醒來,一息之後,幾人再次平靜,還是沉溺心海,貪婪的感悟着種種感受,一刻也不肯放過。

見到這一幕,朋昆不由驚訝。他自是看出來,自家老爺本想喚醒幾名學生,但卻沒有成功。不由升起驚駭!

“那邱言的手段竟這般驚人,連老爺都難以破解?”

他的這個想法,似被九韻齋主看穿了,就聽後者道:“倒不是邱言對秩序的領悟有多深,而是此人對人心的把握很精準,細緻入微,發現了我這幾個不成器學生心底的一點欲求,正中靶心,方能讓他們深陷其中,不願自拔。”

“不願自拔?”

“不錯,”九韻齋主對這僕役彷彿很是看重,諄諄教誨,沒有一絲不耐,“他們之所以沒有醒來,是自己不願,那種宛如看透了天地至理的感受,對人的誘惑,不是一兩句聖賢語句能夠平息的。”

說着說着,他搖搖頭道:“你便用氣血,將他們震醒吧。”

“如此一來,豈不是要傷了他們的心神?”朋昆心有顧慮。

九韻齋主則道:“若沒有一點痕跡,他們如何能記得這次教訓?儘管放手施爲……”

聽到自家老爺這麼說,朋昆便不反駁,腳下一踏,勁力噴涌,地面微微震顫,張嘴吼了一聲,氣血融入勁力,化作聲波,撞在高歡昏等人身上。

幾名喃喃自語的九韻弟子,紛紛驚醒,一個個面色驟然煞白!

過了一會,他們回過神來,想起先前之事,連忙去看那水池,卻看不出異樣,再找邱言身影,又哪裡能找得到?

這一下,卻讓幾人有些魂不守舍,這是強行從沉溺中醒來,傷了心神的緣故。

“不要找了,人已經走了。”九韻齋主的聲音響起,聲音裡蘊含一點安心定神之能,使得幾人損傷的心神,有所緩解。

“老師……”幾人這才如夢初醒,看到了九韻齋主的身影,強自定下心念。

九韻齋主掃視幾人,搖了搖頭:“枉你們時常讀書論道,被我考校的時候,都是對答如流,可到了關鍵時刻,反不能靈活運用、安定己心,可見還是用功不夠,做不到自事其心,明日每人都將《人間世》抄寫一份。”

高歡昏等人這才明白,自己等人竟在無形間着了邱言的道。

“老師,這次是我等不夠小心,若有下次……”那寬袍男子出列言道。

九韻齋主搖搖頭:“不要抱着僥倖之心,邱言能輕易惑亂你等之心,不是因爲你們大意,而是技高一籌,李慶你資質不凡,想要達成他那般境界,並不是難事,不必多言,以後多多感悟便是。”

這話的潛臺詞,就是眼下這寬袍男子李慶還不如邱言,這讓其他幾人頗爲懊惱,他們雖然知道邱言文動異象之事,但覺得自己師從名師,感悟自然之意,未必就比人差,都認爲自己如果去考科舉,說不定也能引動異象。

現在,聽老師的意思,卻是明確的告訴他們,邱言之能比之他們爲高,心裡當然會有不滿。

“嗯?”

正當幾人心思各異之時,高歡昏低頭之間,餘光在池邊土地上發現了一點閃光,等他將目光完全移動過去,這才發現。那地上的沙土竟無風自動,顯露出底下景象。

那赫然是一副畫在沙土上圖畫!

“不好!這幅圖畫,我剛纔明明已經毀掉了,何故還在?”朋昆見了這幕,卻是悚然一驚,心中一急,顧不上其他。勁力涌動,灌注腳底,想要不動聲色的推動沙土,將圖畫重新掩蓋。

只是,這麼一震,那沙土鬆動、紛飛,將整幅圖都給顯露出來!

“這是……”這下子,連九韻齋主都注意到了,他凝神看去。跟着面色猛然變化,略顯鐵青,跟着一個轉身,拂袖就走,只在臨走時看了朋昆一眼,“明日運些沙土和假石過來。蓋在上面,這畫有神韻,暗合兵道秩序。入土甚深,紮下根來,不是輕易就能毀去的。”

“是,我明白了。”朋昆點頭稱是。

李慶、林建章、高歡昏都從自己老師的話中,聽出了一點異樣,不禁面面相覷,再看了地上那畫,心底都升起一點寒氣,急急扭過頭去,隨着其他學生一起離去。

很快。這裡就只剩下朋昆一人。

他看着地上的畫,又試着用腳通透勁力,灌注地面之上。登時塵土飛揚,那畫所在之處竟是生生被朋昆削去了一層。

但隨後塵土散去,畫還是在那裡,甚至由於塵土散去的關係,還清晰幾分——

此畫作於地上,沒有用墨汁粉飾,又侷限於柳枝的特性,畫的細節其實很是含糊,但內裡蘊藏神韻,只要一看,就能明白其中含義——

這赫然是一幅夜色圖,畫的是一棟美輪美奐的院子,院外有人拜訪,卻被拒之門外,而院裡卻載歌載舞,上首更坐着一名高冠博帶的老人,昂首開口,看樣子是在講學。

畫中內容看上去簡單,可配合着今日發生的事,就顯得不同尋常了,筆觸更點出了神韻,美輪美奐之院,給人華而不實之感,那門外拜訪之人則透露出誠心之意,而院中歌舞之人卻顯得無所顧忌,至於那上首講學的,給人以孤高倨傲之感。

虛院,拒絕,歌舞中一人獨講。

就算朋昆這樣的武人,也能看出深意。

“此畫誅心!能毀賢名!好毒辣的手段!”

對爲學之人而言,丟官、罪責,乃至性命不保,有時都不值得畏懼,如能夠提升民望,還會甘之如飴,可若身敗名裂,名有污點,可就是生不如死了。

見無法毀去畫作,朋昆也不再堅持,取了張布蓋上,準備明日便用沙土、假石掩住。

另一邊,九韻齋主回到內室,桌上忽然泛起一點黑色漣漪,一個聲音從中傳出——

“如何?那邱言,可有你所需之物?”

“十有八九可成,”九韻齋主眯眼,看了那黑色漣漪一眼,淡淡道,“若我所料不差,他這次過來,有在論道前蓄勢之意,想步步爲營,所以我讓學生出面,就是要打掉他的銳氣,再加以誤導,如今看來,此人鋒芒畢露,太過自負,他因此能得異象,或許也會飲恨於此!不過,此人倒也有着決斷,竟然也下了狠毒之計!”

黑色漣漪中又有聲音傳出:“這樣便好,這次是你建立聖賢堂的機會,準備何時動手?”

“既然邱言急不可耐,我也沒必要等下去,畢竟周仰也提過幾次,不好再拖。”話未說完,他從桌上抽出一張紙,動筆寫下了一個日期。

收筆瞬間,紙上墨跡綻放光澤,不受約束的神韻呼嘯而出,而後紙張潰散,碎屑凝聚成一個符號,融入九韻齋主的一道因果線中,其人通體一震。

“當初他賣出字畫,我手下曾經阻攔,使他差點無法在興京立足,如今他初合秩序,也是根基不穩的時候,正好下手!”

ps:

感謝“吃飯最大”投出的月票!

感謝“淡止如原”的打賞!

第二更,第三更在六點左右!

這般爆發,希望諸位能多投些月票鼓勵!

第1477章 因果離,氣運斷!第822章 先定草原,而後安置諸部第818章 鎮司衙,待人上門第365章 心比天高兮蒙紅塵第1451章 臺前幕後紛亂明第815章 押錯寶了!第1495章 聚諸天靈,凝萬界魔第695章 聽你教誨第933章 上下四方在掌中第325章 歷史長河第1084章 西運來,各有司職第1206章 新龍思祭天,渾儀現前奏第390章 真意往來無間斷第421章 豈能因言改運,且把人道入池第109章 福禍相依,神躍香爐第1017章 亂未至,捷報先聞第333章 石藏勇猛精進,洞有五色十光第140章 卦由心生第231章 心魔一蘊歸第626章 翰林練兵第1189章 先平一波風,再攪一池水第1482章 過去未來存因,諸天萬界有果第186章 惟觀神采,不見字形第105章 要麼現在就報……第407章 道友請留步第780章 財帛美器動人心第870章 人鬼殊途,以官告官第54章 大機緣?第652章 着書立說,百密一疏第441章 星辰瓊樓,呂良出關第75章 先須煉性鎖心猿第249章 塔中藏林,兩神計議謀火正第64章 香火心念第298章 自作孽第908章 至高天神,各有闡述第128章 熟人第474章 對岸來客遊廉溪第165章 民願爲天,當勇當堅第1078章 借刀殺人!第1241章 明法方可落子第416章 化兩書,神道框架第739章 儒家秩序演六藝第1125章 瘟病疫情,新軍異心第723章 勝與敗第656章 書成定陽火,意升過雷霆第832章 宰執爲表,世家意志定調第931章 破天!沐雷!轟星!第765章 若得人心盡有字,褪得五蘊成天魔第1336章 衆念合,方有天地動第468章 百寶女,九幅畫第748章 片語自有乾坤,豈在一面之詞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918章 閉門家中坐,運自天上來第601章 帝王驚,九韻反饋第1480章 合道之說,道果前後第901章 礦籠囚暴狼,洞深顯法域第850章 闡人所欲,諸王問難第614章 星君?第1048章 收官前奏第602章 強扭信民念!第821章 邱師之字可爲勢,孟生之志不可磨第1391章 天志定交言援兵第1099章 朝中毒第539章 星光重生!神魂陰靈!第364章 錦囊一開,有聲遠來第873章 竈公與佛第248章 陰陽塔第1193章 封靈三飛!第654章 攻守兼備第1050章 狼目在懷,長刀斬王第721章 因果連無腸,氣運鑑周饒第677章 風浪本平,奈何自作第285章 心火顯,神魂露第136章 熊熊地火,燃敵之軀第723章 勝與敗第1407章 冥震環轉困法相第1038章 天魔傳說第866章 龍醒第904章 魔臨世間由此始!第1043章 亂中起手第1115章 性命出珠猛如龍第1290章 朝堂言宗論教第1031章 朝天子第982章 皇欲御駕親征,邱則孤軍抵江第34章 成功與否,只在瞬間第1154章 引得八方競相動第407章 道友請留步第677章 百家光暈第435章 七魄化形,腎火現!第656章 書成定陽火,意升過雷霆第1062章 匿於漆黑且收尾第623章 若欲澆花,着書立說第289章 修者以外而養己 給大家拜年第1212章 飲鴆止渴,以待時機第1504章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第227章 三家爭邱第961章 第三根毫毛!第835章 寒霜徑,氤氳門,似非冥土人第1361章 雷火次第出第409章 攜文而來,豈是聽他人解文
第1477章 因果離,氣運斷!第822章 先定草原,而後安置諸部第818章 鎮司衙,待人上門第365章 心比天高兮蒙紅塵第1451章 臺前幕後紛亂明第815章 押錯寶了!第1495章 聚諸天靈,凝萬界魔第695章 聽你教誨第933章 上下四方在掌中第325章 歷史長河第1084章 西運來,各有司職第1206章 新龍思祭天,渾儀現前奏第390章 真意往來無間斷第421章 豈能因言改運,且把人道入池第109章 福禍相依,神躍香爐第1017章 亂未至,捷報先聞第333章 石藏勇猛精進,洞有五色十光第140章 卦由心生第231章 心魔一蘊歸第626章 翰林練兵第1189章 先平一波風,再攪一池水第1482章 過去未來存因,諸天萬界有果第186章 惟觀神采,不見字形第105章 要麼現在就報……第407章 道友請留步第780章 財帛美器動人心第870章 人鬼殊途,以官告官第54章 大機緣?第652章 着書立說,百密一疏第441章 星辰瓊樓,呂良出關第75章 先須煉性鎖心猿第249章 塔中藏林,兩神計議謀火正第64章 香火心念第298章 自作孽第908章 至高天神,各有闡述第128章 熟人第474章 對岸來客遊廉溪第165章 民願爲天,當勇當堅第1078章 借刀殺人!第1241章 明法方可落子第416章 化兩書,神道框架第739章 儒家秩序演六藝第1125章 瘟病疫情,新軍異心第723章 勝與敗第656章 書成定陽火,意升過雷霆第832章 宰執爲表,世家意志定調第931章 破天!沐雷!轟星!第765章 若得人心盡有字,褪得五蘊成天魔第1336章 衆念合,方有天地動第468章 百寶女,九幅畫第748章 片語自有乾坤,豈在一面之詞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918章 閉門家中坐,運自天上來第601章 帝王驚,九韻反饋第1480章 合道之說,道果前後第901章 礦籠囚暴狼,洞深顯法域第850章 闡人所欲,諸王問難第614章 星君?第1048章 收官前奏第602章 強扭信民念!第821章 邱師之字可爲勢,孟生之志不可磨第1391章 天志定交言援兵第1099章 朝中毒第539章 星光重生!神魂陰靈!第364章 錦囊一開,有聲遠來第873章 竈公與佛第248章 陰陽塔第1193章 封靈三飛!第654章 攻守兼備第1050章 狼目在懷,長刀斬王第721章 因果連無腸,氣運鑑周饒第677章 風浪本平,奈何自作第285章 心火顯,神魂露第136章 熊熊地火,燃敵之軀第723章 勝與敗第1407章 冥震環轉困法相第1038章 天魔傳說第866章 龍醒第904章 魔臨世間由此始!第1043章 亂中起手第1115章 性命出珠猛如龍第1290章 朝堂言宗論教第1031章 朝天子第982章 皇欲御駕親征,邱則孤軍抵江第34章 成功與否,只在瞬間第1154章 引得八方競相動第407章 道友請留步第677章 百家光暈第435章 七魄化形,腎火現!第656章 書成定陽火,意升過雷霆第1062章 匿於漆黑且收尾第623章 若欲澆花,着書立說第289章 修者以外而養己 給大家拜年第1212章 飲鴆止渴,以待時機第1504章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第227章 三家爭邱第961章 第三根毫毛!第835章 寒霜徑,氤氳門,似非冥土人第1361章 雷火次第出第409章 攜文而來,豈是聽他人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