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典籍之後,兵家漸傾

“官家,”白麪老人起先不說話,這時插了一句,“根據幾方傳來的情報比對,柔羅國師與至武尊者,應該並未隕落,畢竟是兩個第四境的大修士,如果當真隕落了,那要引起來的聲勢,絕對不會小,天地間的靈氣都會有所變動,不可能無聲無息,所以這兩人應是被狀元公給封印了,這點也與冰宮傳來的消息相同。

“冰宮?”李坤眉頭一皺,“朕聽說,冰宮之主也參與了對邱愛卿的圍攻,但連那柔羅的國師、至武尊者都飲恨了,爲何其人能獨善其身?”

白麪老人回道:“冰宮之主算不上獨善其身,我大瑞打入其宮的探子,冒死傳出的消息,就是說冰宮之主肉身崩潰,若非本有一至寶,能夠絕命再生,此時已然隕落,連被封印都是奢望!”

李坤眉頭一跳:“絕命再生?世上真有這等奇術?朕一直以爲是誤傳,多有誇張,畢竟隕落乃是性命斷絕,豈有再生之理?大伴,你對這些神通之事頗爲通曉,可知那冰宮之主是用了什麼法門?”他的眼中,流露出一絲希冀。

看着李坤的表情,白麪老人已然猜到其人想法,便道:“回稟官家,絕命再生之法,一般要事先做好準備,要在修爲不高的時候就分出一點性命,不能太多,不然就會影響魂魄,也不能太少,不然難以支持回魂,即便如此,隨着修爲越高,這點分出去的性命,就會慢慢成爲性命圓滿缺陷,影響最終的晉升,是以只能作爲一時選擇,終究要收回於魂魄之中……”

“好了。朕明白了。”李坤深吸一口氣,聽出了勸慰之意,擺了擺手,“不過。既然冰宮之主尚在。就說明柔羅的高手還是有一拼之力的,不能掉以輕心。”

“冰宮之主絕命重生。但畢竟受過重創,這重生之後,必是元氣大傷,想恢復到原本的層次。沒有個十幾年、幾十年的修養、沉澱,斷無可能,實際上,在消息傳出來不久,冰宮就宣佈封山五十年了!在這期間,無論柔羅部族發生什麼,冰宮之主都是無力出手的。”白麪老人的一番話。又讓李坤的一點憂慮消散。

“這樣就好,對了,既然是打入冰宮的探子冒死傳遞訊息,他的家人一定要安頓好了。若有困難,一併解決,不得有半點怠慢!”

“老奴記下來,官家真是慈悲心腸。”白麪老人點頭應下。

李坤搖了搖頭,不再糾纏於此,繼續道:“如此一來,就是出兵的最好時機了,等三水部那邊的消息傳來,不管聯軍之舉成與不成,都要北上擊胡!”

說着說着,他抿了口茶,滿是疲憊之色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次讓邱言隨使前往三水,朕真沒想到會有這等意外收穫,前線傳來消息,說左賢王部羣龍無首,有邱言的留書提醒,邁山侯即使北上,將之擊潰,如今正在追擊殘兵餘孽,這一下子,柔羅南邊就沒了屏障,本部又損失了三大修士,內裡更陷於爭權奪利,矛盾重重,幾要分裂,實乃柔羅崛起後,從未有過的虛弱之時,乃天賜良機,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話說到一半,李坤起身向後走去,掀開一道簾子,看着掛在牆上的萬里河山圖,長吐一口氣。

此圖頗爲神妙,繪着大瑞涉及,又有四夷之境,都是栩栩如生,凝神去看,更是能看到山河城郭,祥瑞烽火,都如同虛幻之景一般,若隱若現,尤其是大瑞境內,府州可見,細緻入微。

此刻,在這大瑞河山的北疆一線,正有氤氳紫氣瀰漫,模糊不清,有種天地初開、陰陽未定的味道,再向北則入了草原,就沒有那中原部分的州府細緻了,只能看到一個隱隱輪廓,還有便是黑雲籠罩,生出壓抑之感。

不過,在這片黑雲之中,卻又有了一點光澤,隱約要掃除雲霧遮蔽。

“等蕩平草原,絕了胡人之患,朕就能騰出手去做些想做的事了,收復失土,更要開疆拓土!”

李坤氣勢如虹,一個個雄偉念頭泛起,引得在外龍氣都有了點升騰之像,接着他轉身問道:“朕吩咐的事,兵部都做好準備了麼?京城幾營的兵將,是否都集結好了?”

白麪老人拱手道:“幾位將軍遣人送了奏摺,也派人給老奴通氣。”

“哦?”李坤拍了拍額頭,“是朕疏忽了,吩咐下去,軍中遞上來的摺子,今後要優先拿出來給朕過目。”他倒不是疏忽,而是幾日來心思不寧,記性越發差了,其實那奏摺他事先已經看過了。

白麪老人眼底露出憂色,但表面不動聲色。

李坤翻出了奏摺,翻開閱讀,越看越是歡喜,只覺大好局面近在眼前:“幾位將軍,可曾提了什麼要求?”

“諸將軍忠心耿耿,爲國盡忠也是本分,並無太多要求,只是說了點看法。”

“什麼看法?”

白麪老人遲疑了一下,還是道:“他們希望,官家能予狀元公厚待。”

這話一說,李坤的表情就有些複雜了,一連幾變,最終化作一聲長嘆。

說實話,他對邱言自然看重,可若說厚待,是怎麼都算不上的,甚至還由着帝王心術,去敲打、錘鍊,這是想要日後中重用。

既然是日後,那眼下自然也就稍顯不厚了,但總好過旁人,只是與邱言的聲望略有不符。

“這次讓邱卿出使三水,想讓他增加閱歷,卻沒有想到,但他這一去,收穫已經超過了聯軍三水所得,這聲勢未免也有些大太了。”李坤的話中,略有憂慮,這也是面對白麪老人,他纔會吐露心聲。

禮制一道,在於距離,離得越遠,越有威嚴,反之,若是朝夕相處,就會發現,那皇帝宰相也不過就是凡人,有七情六慾,食五穀雜糧,又能比旁人多出三頭六臂不成,漸漸的敬畏之心就會退去。

所以,皇帝在面對羣臣的時候,輕易是不會表露真實情感的,維持神秘感和威嚴,不過這白麪老人爲李坤的貼身太監,是看着他長大的,二人距離足夠,維繫彼此之間關係的不是那禮制和權勢,而是近似於親情的感情,當然就少了很多顧忌。

孤家寡人,更需要親情,因而多有皇帝對閹宦恩寵至極。

而聽了李坤的話,白麪老人也知道其人擔心的是什麼。

邱言的聲勢很大麼?

或許在民間看來,邱言只是個新科狀元,算是有了名號,在興京和京畿地域,百姓知道他將那九韻齋主論敗,對其學識也多有看重。

除此之外,也就是劍南道和東都還流傳着邱言的才子之名,多有推崇,大瑞的其他地方,缺不見得將邱言看的多高。

畢竟,狀元雖然難得,可三年一次,除了科舉那幾日,其他時候,百姓還是該怎麼過,就怎麼過。

甚至在燕趙之地,對北家失蹤了的年青一代第一人北玄的關注度,還在邱言這個狀元之上,在江南道,不少人則對邱言頗有敵意,歸根結底,是江南兩大才子,賀書長和文枝楨先後以不同形式輸給了他,又有在江南根深蒂固的孫家,暗中推波助瀾。

這般看來,邱言的聲勢着實有限,李坤作爲大瑞之主、人道皇帝,何故會說出這般話語?

原因就在於,經過這次的塞外之行,邱言的身份已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離去前,邱言念合秩序,單論資格,足夠被稱爲兵家之學宗師,但當今之世,掌握話柄的是儒家,對兵家固然不會窮追滅絕,卻也不會任其壯大,再有李坤要平衡各方想法,順勢讓邱言在兵閣中安穩半年。

如今,無論儒家與李坤如何打算,都難以阻止邱言之名傳揚了。

一部人道典籍,帶來的影響不可估計,東都大陳小陳在未書理宗大典前,也有名氣,但與尋常大儒相同,後來成就典籍,便一躍而起,開宗立派、傳承一脈,成爲一道學派祖師源頭、旁人口中的在世聖賢。

可以想象,隨着邱言所作典籍流傳,他今後也會有相似成就,更何況,還沒有真正流傳開來,就已有兵家爲其撐腰了。

朝廷上,因爲邱言斬殺左賢王的事,對他的風評也有了轉,當然,這背後有文臣是打着主意,將邱言定位在兵家一系,省得他根基穩定後,借典籍之助,影響到儒家的學派劃分。

不過,從這方面也能看出,不少文臣已意識到與邱言正面對抗,沒有多少意義了,邱言有了人道典籍傍身,可謂立於不敗之地,就算在朝堂上鬥爭失敗,也能退而著書——大瑞享國幾十年,從未有斬殺大儒、宗師的記錄。

另一方面,邱言在草原之行中表現出的實力和決斷,着實驚了一地下巴,且不說誅殺左賢王之舉,單是柔羅三聖,名揚百多年,朝廷內外凡有資歷的官員,知曉北事,就不會不知這三人,聞其遭遇,無不震驚,只是礙於諸多因素,不便公開談論。

不過,不能談論,不代表他們不知裡面厲害。

ps:

感謝“煮酒品修神”的打賞!

第1501章 心同心連,身與身合第860章 網中聲,透玄機第108章 術業有專攻,法職各不同第558章 天庭情報第1313章 彈指千年,界連戰興!第1175章 萬民入丹一玉盒第28章 舉家離城第189章 濃墨一筆書英魄第683章 請斬此頭!第1076章 觀河知天第1370章 大道根,晶瑩果第673章 空白神力藏香火,星空沙場有新經第988章 君臣尚憂國事艱,片刻捷報應不暇第1409章 陰陽輪迴有雷至第376章 摧枯拉朽!第840章 邱博士論辯第336章 星定人心始正名,他念紛飛露端倪第900章 荒冢新墳,歷史一頁第267章 故人傳警,念名頌神第299章 你若敬神,神自不棄第1245章 百家畫像一堂,弟子心得一典第156章 閻王令第118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1134章 羣賊入書魂出體第668章 人道動!第264章 法!術!勢!第84章 天、地、人,各有所寄第436章 以力逼,以勢壓第122章 才子誇邱言,唐萊沉雲山第1425章 一念傳千腦,其念交相從第1243章 憶士林,星空香火第1256章 威逼利誘動人心第433章 定心動魄第1103章 暫離是非源,沿途草木驚第1016章 平蓮傳第23章 魂中洞第695章 聽你教誨第791章 徒使於荒山,留字在神心第1448章 何不往東?第679章 典籍之後,兵家漸傾第604章 掌不能承,唯有一指第405章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第435章 七魄化形,腎火現!第765章 若得人心盡有字,褪得五蘊成天魔第295章 口噴火,手爲刃第644章 腰斬!第530章 會試之後,誰人能心定?第1095章 人道蓄力,道門暗動第793章 忠者水漲船高,叛者無所遁形第229章 剎那跳出娑婆外第1037章 有鴻一隕天子劍,村中小兒證祖龍第873章 竈公與佛第447章 石爲身第964章 論道皆非願,事了無聲來第710章 行伍律令,世界初建第1250章 律令不可違,人心則多變第859章 百家精神成網!第570章 霧重千斤第963章 念動煞至問道心第717章 長驅若無敵,只是峰迴轉第1363章 星河靈,暗影動第599章 心即真如!第1064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354章 闖三關,九死留一線第1262章 激念炸船北俱臨,龍尾翻騰靖世至第133章 驚天動地第44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097章 正當其時!第900章 荒冢新墳,歷史一頁第437章 一石起浪,文運龍氣第583章 得勢莫忘失意心第680章 江山待北,三水變局第1230章 火亦成道自有序第398章 七種信民第431章 肉中罪第897章 五百年來昔何在?第1223章 黑風癲卻無助,只把兇心一橫第432章 馭虛道主第439章 畫與書第286章 滌濯神魂醒,幽懷舒以暢第1322章 天之痕,如星隕第830章 病懨之軀騰元嬰!第884章 得之,予之第1348章 便從古道話真諦第1130章 煽念激憤以爲憑第988章 君臣尚憂國事艱,片刻捷報應不暇第307章 魂不過三第1338章 五衰氣,時空迷離第1326章 天君擋燭龍第1502章 超凡之中,虛實不定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1011章 兩手陰陽化虛無第83章 你的格局不過如此第78章 大瑞有法,條條分明第641章 環中單足鳥,筆下展翅鶴第480章 天論落靈慧第1095章 人道蓄力,道門暗動第1458章 三年東行路,無邊混沌顯第109章 福禍相依,神躍香爐第1021章 落子!
第1501章 心同心連,身與身合第860章 網中聲,透玄機第108章 術業有專攻,法職各不同第558章 天庭情報第1313章 彈指千年,界連戰興!第1175章 萬民入丹一玉盒第28章 舉家離城第189章 濃墨一筆書英魄第683章 請斬此頭!第1076章 觀河知天第1370章 大道根,晶瑩果第673章 空白神力藏香火,星空沙場有新經第988章 君臣尚憂國事艱,片刻捷報應不暇第1409章 陰陽輪迴有雷至第376章 摧枯拉朽!第840章 邱博士論辯第336章 星定人心始正名,他念紛飛露端倪第900章 荒冢新墳,歷史一頁第267章 故人傳警,念名頌神第299章 你若敬神,神自不棄第1245章 百家畫像一堂,弟子心得一典第156章 閻王令第118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1134章 羣賊入書魂出體第668章 人道動!第264章 法!術!勢!第84章 天、地、人,各有所寄第436章 以力逼,以勢壓第122章 才子誇邱言,唐萊沉雲山第1425章 一念傳千腦,其念交相從第1243章 憶士林,星空香火第1256章 威逼利誘動人心第433章 定心動魄第1103章 暫離是非源,沿途草木驚第1016章 平蓮傳第23章 魂中洞第695章 聽你教誨第791章 徒使於荒山,留字在神心第1448章 何不往東?第679章 典籍之後,兵家漸傾第604章 掌不能承,唯有一指第405章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第435章 七魄化形,腎火現!第765章 若得人心盡有字,褪得五蘊成天魔第295章 口噴火,手爲刃第644章 腰斬!第530章 會試之後,誰人能心定?第1095章 人道蓄力,道門暗動第793章 忠者水漲船高,叛者無所遁形第229章 剎那跳出娑婆外第1037章 有鴻一隕天子劍,村中小兒證祖龍第873章 竈公與佛第447章 石爲身第964章 論道皆非願,事了無聲來第710章 行伍律令,世界初建第1250章 律令不可違,人心則多變第859章 百家精神成網!第570章 霧重千斤第963章 念動煞至問道心第717章 長驅若無敵,只是峰迴轉第1363章 星河靈,暗影動第599章 心即真如!第1064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354章 闖三關,九死留一線第1262章 激念炸船北俱臨,龍尾翻騰靖世至第133章 驚天動地第44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097章 正當其時!第900章 荒冢新墳,歷史一頁第437章 一石起浪,文運龍氣第583章 得勢莫忘失意心第680章 江山待北,三水變局第1230章 火亦成道自有序第398章 七種信民第431章 肉中罪第897章 五百年來昔何在?第1223章 黑風癲卻無助,只把兇心一橫第432章 馭虛道主第439章 畫與書第286章 滌濯神魂醒,幽懷舒以暢第1322章 天之痕,如星隕第830章 病懨之軀騰元嬰!第884章 得之,予之第1348章 便從古道話真諦第1130章 煽念激憤以爲憑第988章 君臣尚憂國事艱,片刻捷報應不暇第307章 魂不過三第1338章 五衰氣,時空迷離第1326章 天君擋燭龍第1502章 超凡之中,虛實不定第787章 鵲巢鳩佔?虎口拔牙!第1011章 兩手陰陽化虛無第83章 你的格局不過如此第78章 大瑞有法,條條分明第641章 環中單足鳥,筆下展翅鶴第480章 天論落靈慧第1095章 人道蓄力,道門暗動第1458章 三年東行路,無邊混沌顯第109章 福禍相依,神躍香爐第1021章 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