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文殊

第七重金山由充滿靈氣的藍金構成,看上去藍汪汪的彷彿一潭秋泓。

兩人沿着須彌小徑一路上山,遠遠地看見一人,乘坐着威風凜凜的獅子,頂結五髻,右手握劍,左手持蓮花,瓔珞披戴,寶相莊嚴。

蘭兒驚呼道:“文殊菩薩!那是文殊菩薩的形象,他竟然親自守關!真是難以想象!”

葉昊天放慢了腳步,一面盯着那人一面悄悄問道:“何以見得是他?”

蘭兒激動地道:“文殊是四位大菩薩之一,佛祖的開山大弟子,智慧第一,爲衆菩薩之首。他頂結五髻代表大日如來的五智;右手握‘智能劍’,表示能斷諸般煩惱,象徵他的智能與犀利;左手持的蓮花表示清潔不染;那虎虎生風的獅子象徵着智慧的威猛,是爲了喚醒貪嗔癡的芸芸衆生。你想,他竟然親身在此守關,看來佛宗爲了提攜後輩真的是費心了。”

葉昊天向來對菩薩形象這類虛無縹緲的傳說不太留心。因爲菩薩可以千變萬化,根本不受形象有束縛。有那個閒心,不如去研究高深的佛理。

他知道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在諸大菩薩中,被冠以‘大智’的尊號,作爲輔佐佛祖的得力助手,被敬稱爲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菩薩洞察紛繁世理,善於引導教化,不僅指引着芸芸衆生,而且還被喻爲三世諸佛成道之母。傳說他曾做過七佛之師,甚至連佛祖都不得不經常徵求他的意見,可見其智慧的深廣銳利。

說話間已經接近三十丈內,文殊菩薩宏亮圓潤的聲音遠遠地傳了過來:“兩位施主總算到了,我奉佛祖之命在此相侯,已經等待多時了!”

葉昊天吃了一驚,急忙快步上前行禮道:“弟子只是小小的二級羅漢,佛祖怎會知道我的到來?”

菩薩笑道:“若論佛法修行,你確實還有些不足。但你身爲二品上仙。深得五老帝君賞識,甚至連女媧娘娘都對你讚不絕口,定然不是尋常人物。佛祖早早吩咐我們留心你的下落。得知你到了須彌神山,他更是高興得很,着我在此相侯,務必將你領去見他。”

葉昊天心中一動,顯然佛祖也知道自己擁有開天九寶。身爲天尊弟子的事了,否則不會如此厚待自己。想到這裡,他禁不住呵呵笑道:“弟子正在努力修佛。本想憑自己的力量修至菩薩界,現在得佛祖賞識,真地是一步登天了。”

菩薩伸手遞過來兩片貝葉,笑道:“快些覲見佛祖去吧。若有甚麼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問他,那可比獨自參悟好多了。來,拿好貝葉,這是通行須彌神山必需的法器。”

葉昊天將一片貝葉遞給蘭兒,然後將剩下地一片還給菩薩,說是自己手裡已經有了黃帝賜予的貝葉。

菩薩擺了擺手,十分爽快地道:“你先留着,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說話間他收了獅子,領着兩人徒步向前行去,一邊走一邊問道:“經過那麼多關,你們的佛理領悟了多少?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如果不是太難,我也可以解答一二。”

葉昊天知道對方是以智著名地菩薩,自然不願放過這難得的機會,於是問了幾個比較高深的佛理問題。蘭兒也問了幾個相對簡單地問題。

文殊菩薩一一作答,連着誇讚了幾句,然後道:“夠了,明白這些就算過關。你的佛雖然不是十分全面,但是抓住了修佛的關鍵。修佛重在修心,不是在於詭言巧辯。如果沒有戒、琮、慧的修持,嘴上吹得天花亂墜也沒有用。”

葉昊天最後又問起何謂涅磐地事,然後是佛祖的“大般涅盤”是什麼意思。

文殊菩薩遲疑了一下道:“這個問題是修佛的核心問題之一,還是由佛祖給你講解比較合適。”

聽他這麼說,葉昊天只好停口不問,跟着他快步向前走去。

他們沿着須彌佛徑一路上行,經過無數秀麗柔美的小山、清澈見底的湖泊、綠如眉眼的草地,目睹絢麗多彩的佛國極樂世界、奇形怪狀的廟宇樓閣、數不清地珍禽異獸、奇異的花草樹林以及擺着各種架勢的正在練功的羅漢,終於來到須彌佛徑上的最後一關——持國天王守護的東門前,過了此關,便是諸佛修持之地仞利天了。

聽說文殊菩薩駕到,身着白色甲冑、手持琵琶的持國天王親自開門迎接,笑問道:“菩薩,好久沒見您下山了,今天怎麼有了空閒?這兩位是令徒嗎?怎麼這麼年輕?”

葉昊天看了持國天王一眼,發現他身高丈二,肩寬背厚,虎背熊腰,往那一站,彷彿一座鐵塔一般。

耳聽文殊菩薩笑道:“我哪有如此高徒?這兩位都是天下少有的俊傑,尤其是我身邊的這個小夥子,別看他年輕,卻是你的上司呢!”

葉昊天一時沒明白菩薩此話的意思,只是微笑着上前見禮,十分謙恭地道:“在下神州子,小人物,還請天王多多關照。”

卻見持國天王驚異地上下打量了他兩眼,然後深深地鞠了一躬,道:“下官拜見昊天大帝,您官居二品,職位在我之上,還是您多多提攜我吧!”

葉昊天聽得愣了一下,心道:“你身在佛國,怎會有神職人員的身份?”

文殊菩薩似乎明白他在想什麼,當下哈哈大笑道:“四大天王本來是佛國的守護神,有次湊巧見到玉帝,不知輕重地胡亂拍人家馬屁,惹得玉帝一高興,封了他們四品上仙的官職,還給每個人職了難聽的道號,分別是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職風;西方天廣目王魔禮紅,職調;北方多聞天王魔禮壽,職雨;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職順。”

持國天王被他說得不好意思,奮力爭辯道:“佛道本是一家,分什麼彼此嘛?我身兼佛國護法和四品上仙的職位,表明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說完他自己也禁不住“呵呵”笑個不停。

葉昊天大聲附和道:“說得不錯。佛道不分彼此,天王是融合兩家的先驅,值得我們後人努力學習!”

持國天王被他說得眼睛一亮,整個人也變得飄飄然起來。

蘭兒只是抿嘴淺笑,同時上下打量着持國天王那十分高大的身材,感覺很是驚奇。

一片笑聲之中,文殊菩薩領着他們來到須彌神山的山顛。

放眼望去,入目是一望無垠的綠地,綠地正中有一個白玉鋪就的碩大的平臺,平臺正中矗立着由金、銀、琉璃、水晶托起的極其華麗的宮殿。宮殿又高又大,處於五光十色的琉璃和光彩奪目的水晶之上,彷彿縣在半空中一般。

除此之外,綠地之上還有不少小型的宮殿,大概是佛祖之外的諸佛和菩薩修行的地方。每所宮殿的周圍長滿了各式各樣的鮮花,奼紫嫣紅,嬌豔欲滴。

蘭兒看得呆住了,簡直無法挪動腳步。

葉昊天伸手位了她一把,跟着文殊菩薩繼續往前走。

兩人正在猜測是否會見到佛殿之上衆佛雲集的勝景,忽見文殊菩薩踏過金、銀、琉璃的臺階,徑直向着正殿旁邊一個小小的偏殿走去。到得偏殿門口,他探身向裡看了看,同時低聲稟報:“師尊,依您吩咐,我已經將昊天大帝領來了。”

但聞殿內傳來一個無比渾厚的聲音:“請他進來,你且守在門邊,莫要讓閒雜人等靠近百步之內。”

文殊菩薩答應一聲“是”,隨即招手令葉昊天和蘭兒進去,自己剛老老實實地守在門邊。

葉昊天的心頭有些緊張,蘭兒更是心如鹿撞,緊張得幾乎喘不過氣來。

他們鼓起勇氣進了門,一眼看見屋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個方面大耳的長者正盤膝端坐在厚厚的蒲團上,右手略微上舉,食指與大指作環形,餘三指微伸,像是準備說法的樣子。定睛看時,卻見那人服飾單純樸實,披服袈裟,偏袒右肩,顯露心胸,表情端正溫肅,正面帶微笑看着他們。

蘭兒急欲雙膝跪倒上前參拜,可是卻怎麼也跪不下去。

葉昊天只是躬身施禮道:“弟子拜見佛祖!”

佛祖微笑着示意他們在自己身前不遠的蒲團上坐下,看了葉昊天一眼,開口說道:“我終於知道天尊爲何將管理天下的重任交出來,自己一去數十萬年的緣故了。這擔子實在太重,我和玉帝一口氣挑了那麼多,只覺得疲憊不堪心神憔悴。知道你來了,玉帝搶先撒手不管,偷偷跑出去煉丹。我呢?我也想着輕鬆一下呢!”

葉昊天聽得目瞪口呆,不知道佛祖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當下略顯惶恐地道:“弟子年輕學淺,怎能擔此重任?佛祖莫要笑我啊!”

佛祖“呵呵”笑道:“連我的九品蓮臺都拿去了,還想逃避責任?別想蒙我!留在原處的蓮臺明顯差了一些,當我看不出來?”

第16章 御風第8章 飛劍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6 迴風指法第192章 豐收第226章 棋道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13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185章 賞石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92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263章 觀音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12 法印隨心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250章 春困第183章 開店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第30章 赴任第109章 鎮妖第173章 天心第54章 九嶷第203章 天書44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96章 天涯1 前言第81章 太子第35章 海塘2 幽洞明心第295章 出鼎6 戒律是佛教的基礎日本禪宗的缺陷第163章 天街第157章 瑤池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42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240章 兵敗34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293章 禮法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135章 神嘯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58章 療傷第154章 屈平第241章 神農第269章 對決第181章 靈石第89章 韶樂1 琴笛初起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270章 援兵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288章 日新第102章 由來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第129章 王鼎第226章 棋道21 爲道日損25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94章 法身61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203章 天書第289章 困境第73章 教主第114章 宴請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100章 鉅奸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63章 聚仙23 正氣歌第83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48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17 佛家武功易筋經第22章 秦淮第4章 尋寶第168章 元帥第48章 玉珠第26章 孟婆第126章 識雲第144章 祝由13 佛家爲何叫做空門第187章 鼎尊第152章 仙芝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217章 君臣第196章 心疾第121章 鉢盂第99章 入彀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7 初論仁學16 細思法印定何物解鎖釋魂活玉人第185章 賞石第37章 仙機20 道經德理第245章 真武
第16章 御風第8章 飛劍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6 迴風指法第192章 豐收第226章 棋道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13 聖母慈悲傳鬼經青溪雪滿魚相戲第185章 賞石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92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263章 觀音24 佛教徒的理想往生極樂12 法印隨心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250章 春困第183章 開店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第30章 赴任第109章 鎮妖第173章 天心第54章 九嶷第203章 天書44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96章 天涯1 前言第81章 太子第35章 海塘2 幽洞明心第295章 出鼎6 戒律是佛教的基礎日本禪宗的缺陷第163章 天街第157章 瑤池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42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第240章 兵敗34 芳草不迷行客路妖魔只惑罪人目第293章 禮法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135章 神嘯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第58章 療傷第154章 屈平第241章 神農第269章 對決第181章 靈石第89章 韶樂1 琴笛初起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第270章 援兵82 緣起緣滅皆因愛死律生規總關情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288章 日新第102章 由來6 儒家的社會理想大同第129章 王鼎第226章 棋道21 爲道日損25 盤古開天餘九寶血雨腥風人間道第94章 法身61 三疊陽關歌未盡畫角鼓聲催急雨第203章 天書第289章 困境第73章 教主第114章 宴請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100章 鉅奸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63章 聚仙23 正氣歌第83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48 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17 佛家武功易筋經第22章 秦淮第4章 尋寶第168章 元帥第48章 玉珠第26章 孟婆第126章 識雲第144章 祝由13 佛家爲何叫做空門第187章 鼎尊第152章 仙芝14 無事尋花至仙境等閒種薯比封君第217章 君臣第196章 心疾第121章 鉢盂第99章 入彀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7 初論仁學16 細思法印定何物解鎖釋魂活玉人第185章 賞石第37章 仙機20 道經德理第245章 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