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元帥

時候不大,上萬甲兵已然來到馬車之前,一位將軍拍馬上前高聲道:“幸喜西門先生無恙,末將祁帆奉玄機元帥之命前來救駕,可惜來得太遲,還望您老恕罪!”

西門龍擺擺手道:“祁將軍辛苦了!此事怪不得你,要怪只能怪妖人勢力太強,行事太狡猾。他們圖謀我家久矣,專門趁我離家的時候猝然發難,首先控制了烽火臺,然後才大肆燒殺搶掠。可惜我們西門世家力量太弱,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特別是三個烽火臺竟然無一燃起,否則值日功曹自然會早早察覺,損失也不會如此慘重。好可憐啊,我們家在安息星的基地算是徹底毀了!我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家人慘遭不幸呢!”說完淚水在眼眶裡轉了兩圈,差一點滾落下來。

祁將軍聞言安慰他道:“先生莫要悲傷。玄機元帥親率十萬將士前往安息星,估計此時已然將妖人全部肅清了。”

西門龍聽了臉上不見半分喜色,嘆了口氣道:“唉!沒有用了,太晚了。好吧,我們回去看看。”說完一攬繮繩,掉轉車頭往回趕去。

祁將軍一邊催馬前行一邊道:“數月之前玉帝已經昭告天下,將警戒的級別升至二級,提醒各大世家注意安全,不知先生是否作出了相應的防範?”

西門龍有氣無力地答道:“防範自然是有一些的。我已將家中的主要人員和所有財物分散開來。即使安息星全部被毀,損失的也只是本家的一小部分。不過……這一部分卻有我的長子和五大鑄甲師中的兩位鎮守着,若是他們有什麼意外,唉……”

祁將軍不想看他意興闌珊、垂頭喪氣的樣子,當下將話題一轉道:“西門先生!您還沒見過玄機元帥吧?”

西門龍聽了精神微微一振,搖搖頭道:“我只聽說黃帝麾下有三大元帥,分別是左軍天機元帥,右軍地機元帥,中軍人機元帥,各領十萬兵馬,沒聽說有玄機元帥啊!”

祁將軍解釋道:“玉帝判定大劫將至,月前特命我師黃帝在左、中、右三軍之外成立後軍,增補十萬將士,以求衛戍三垣等天庭重地。新增加的後軍便由玄機元帥統領。”說到這裡他忽然問道:“先生知道這四位元帥名稱的由來嗎?”

西門龍心情很差,無心去猜其中的謎底,聞言只是搖搖頭。

祁將軍想刺激他振作精神,因此故意提高了聲音道:“我師所著的《陰符經》中有云:‘天發殺機,斗轉星移;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四位元帥的名字即來源於此。天人合發,玄之又玄,故名玄機!我們原有的十二位將軍也已經重新整合,我被編入了玄機元帥麾下。”

葉昊天在車廂內津津有味地聽着,盼着他能多講點黃帝大軍的組成以及天界新的形勢。

這時,但聞西門龍勉勉強強、有氣無力的聲音道:“好啊,等會兒就可以見到玄機元帥了。”

祁將軍看他始終提不起精神,只好就此作罷,閉了嘴不再言語。

葉昊天等了半天沒聽到新的東西,只好將心中的疑問凝音成絲,透入少康耳中,問道:“大哥,你知道黃帝麾下有哪十二位將軍嗎?”

不久耳邊傳來少康低低的聲音道:“人說黃帝麾下衆位將軍剛好是他的十二個兒子,分別姓姬、酉、祁、己、滕、蒧(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不過據我所知,這些人並非黃帝的兒子,很可能是他門下比較出色的弟子。”

說話間安息星已經到了。

葉昊天透過窗簾向外望去,但見漫山遍野的兵士正在四處搜尋殘餘的妖人,先前宮殿所在的地方只剩下斷垣殘瓦,一片焦黑,沒有留下一間完整的房屋,就連數十丈外蔥綠的樹木也被烤得萎黃乾枯,眼見風一吹就要倒下了。

馬車一直前行,不久來到西門世家宮殿最集中的飛霜殿一帶。

西門龍眼看着倒坍的宮殿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還有沒有家人能從這場大劫中逃得性命。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化作廢墟的飛霜殿,正準備上前幾步仔細察看,忽然聽見祁將軍的聲音道:“先生請看,那邊站着的就是玄機元帥!”

葉昊天好奇地透過窗簾看出去,但見一人背對馬車站在宮殿的廢墟前,身長七尺有餘,身着閃閃發光的黃金戰甲,彷彿一支標槍般筆直地站着,給人一種頂天立地、君臨天下的感覺。看背影似乎有幾分熟悉,仔細看時卻又十分陌生。他在腦海中迅速搜索了一遍,依舊無法判斷那人究竟是誰,因爲那分霸氣和氣宇軒昂的氣質分明是他平生僅見。

那人似乎聽見了祁將軍說話的聲音,緩緩將頭轉了過來,逐漸映入葉昊天眼簾的竟然是一張非常熟悉的面孔,赫然竟是分別不久的李隆基!

葉昊天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撩起車簾噌的一聲躥了出去,口中大叫道:“李兄!怎麼會在這裡見到你?你怎麼變了這麼多?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好啊!簡直太好了!李兄竟然做了威震天下的玄機元帥!”

他一邊口中亂叫亂嚷,一邊向着李隆基飛去。當他的身形快要接近李隆基五丈左右時,忽然被十餘人攔住了去路。

那些人手持長槍銀盾,彷彿一面牆一樣穩穩地站在那裡。每個人都虎視眈眈,眼睛一眨不眨地瞪着他。

李隆基一眼就認出他來,連忙吩咐護衛兵丁退下,自己緊走兩步伸出雙臂將葉昊天抱住,口中道:“兄弟啊,你怎麼會到這裡來了?蘭兒姑娘還好嗎?”

葉昊天急忙答道:“好!一切均好!”然後招呼蘭兒出來相見。

蘭兒飄身而出,對着李隆基輕施一禮,嬌笑道:“師公,你怎麼不去找貴妃娘娘,卻做起什麼元帥來了?”

西門龍驚異地看了他們一眼,沒想到這兩位救了自己一命的神秘的年輕人竟然跟新任的玄機元帥也是舊識。

此時此刻他不想打擾三人說話,於是獨自一個人向着飛霜殿走去。

李隆基吩咐所有護衛退出五十丈外,然後牽着葉昊天的手,叫了蘭兒來到一塊青青的草坪上坐下,接着開口道:“真是一言難盡啊。我與你們分手之後,不久回到壤息星,先向師尊稟明瞭千年以來艱苦修行的經過,接着將龜磬和法輪呈給他老人家觀看。師尊見了龜磬感慨萬千,拉着我的手問東問西,仔細考察了我的功力進境,最後說我磨難已滿,理應獲得重用;而且由於我服下不死草,體質發生很大改變,故而適合修習本門更高的神功;再加上我前面的幾位師兄死的死,失蹤的失蹤,急切之間缺乏人手,於是師尊親自幫我灌輸了兩千年的功力,又賜我十粒九轉金丹,還將威震天下的‘皇天后土神功’全部傳給了我,最後讓我做這個玄機元帥。”

葉昊天不解地問道:“一月不見,李兄的身上增添了一種君臨天下的霸氣,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李隆基的眼中閃爍着咄咄逼人的光芒,笑道:“我受了師尊的諄諄教導,服完九粒神丹之後,頓時有一種脫胎換骨之感,但覺昔年的雄心壯志一下子都回來了。當年我曾嘔心瀝血在十年之內將大唐化爲人間盛世,如今我一樣能爲平定神教做出貢獻!”說到這裡他看了蘭兒一眼,然後語氣轉爲溫柔,接着道:“我已託人將最後一粒九轉金丹送給玉環,相信她服下之後用不了多久就能升入天界了。師尊也已知道了她的詳細情形,特意對我道:‘此番大劫過後,你可以在壤息星附近的星球上建立自己的府第,不妨叫做玄機宮,然後將她迎進宮去。如果你能立下大功的話,我可以奏請玉帝賜她玄機貴妃的封號!’”

聽到這裡,葉昊天笑着插言道:“李兄一生都離不開‘玄’字,帝號‘玄宗’,帥名‘玄機’,連夫人都將要被稱爲玄機貴妃,真有意思,哈哈。”

蘭兒也爲李隆基高興,禁不住連聲叫好,說道:“以後有閒我一定和公子到玄機宮去看你們。”

李隆基笑着對葉昊天道:“兄弟不是想見我師父嗎?要不要現在跟我回去拜見他老人家?”

葉昊天神往了一陣,然後搖搖頭道:“先不去了,我現在有幾件要事待辦,等我忙完之後再去不遲。有老兄這玄機元帥撐腰,我忽然氣壯很多,有一種朝中有人好做官的感覺。”

李隆基聽了哈哈大笑,做過皇帝的他自然熟悉人間的裙帶關係是何等重要。天庭雖然不像人間一樣赤裸裸地宣揚關係之學,但一樣脫不了彼此的幫助和互相擡舉。

這時,西門龍已經進入飛霜殿的廢墟之內,雙手不住推出,將斷垣殘瓦緩緩移開,然後掀起一塊厚達三尺的巨石走了下去。

時候不大,但見他雙手各託一人,身後領着二、三十人走了出來,此時的面色已經明顯好看了許多。

葉昊天急忙上前詢問究竟,同時介紹李隆基與西門龍認識。

西門龍連聲道:“萬幸,真是萬幸!幸虧事先有些佈置,我兒和兩位鑄甲師平安無恙。這次真是多虧了風先生。地室的陣法還是按照他的指導布成的,沒想到真的管用。”說到這裡他低頭看着自己托出來的兩人,搖了搖頭道:“這兩人雖然也進入了地室,卻未來得及躲入陣法之內,不知怎麼搞的,竟然連靈魂也丟了。”

葉昊天仔細查看了一會兒,發覺兩人的死狀十分熟悉,顯然是中了陰陽法輪搜魂大法的表現。

李隆基安慰了西門龍幾句,然後道:“此役已經結束,我軍共殺死身着黑衣的妖人八百九十人,擒獲二十二人,逃走的約有三分之一。現場發現屍體一千零五十具,估計貴莊大約損失一百六十人。”

西門龍咬着牙點點頭道:“元帥所言不錯,這是我們西門世家爲數不多的大劫之一。我們的損失很大,死了一批相當不錯的鑄甲工匠和家丁護衛。不過我們還能承受得起。謝謝您的幫助!”

李隆基有些遺憾地道:“可惜我們接到值日功曹傳來的消息太晚了,不然或許能將所有妖人一舉拿下。”

西門龍深深地嘆了口氣,道:“敵人太狡猾了!三個烽火臺竟然都沒有發揮作用!要不是我回來得早,動用了萬里通神之法通知值日功曹,說不定連剩下的這些人也保不住。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感謝元帥閣下。”

李隆基向着周圍的廢墟掃視了一眼,然後道:“我必須回去覆命了。爲了保護先生的安全,我可以留三千甲兵在此,鎮守安息星十日,以備不測。”

西門龍連忙擺手道:“不用了,此地已是一片廢墟,沒有重新修建的價值。而且樹大招風,妖人來了一次還可能來第二次。我準備放棄此地,將所有家人遷往他處。請元帥回去之後代我向黃帝他老人家問好。”

щшш◆ тt kán◆ c o 李隆基聞言點點頭,接着轉過身來跟葉昊天告別,依依不捨的道:“兄弟有空請來找我,我會經常想念你們的!”

葉昊天握住他的手搖了又搖,大聲道:“好,我一定會去的。李兄請多保重!”

李隆基轉過身軀大步而去,率領手下兵馬冉冉升入空中,很快不見了影子。

葉昊天與蘭兒相視一笑,感覺很是欣慰。兩個人都從內心深處爲李隆基的鉅變高興。此時的李隆基不但功力大進,而且恢復了昔年的霸氣,那分雄心壯志更是令每個人都欽佩不已。

葉昊天心中明白,在這場風起雲涌的千年大劫中,自己的未來已經與李隆基和黃帝麾下的數十萬將士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

13 五氣朝元第45章 神尼第120章 地珠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第85章 衆惡第137章 公私第34章 南遷第106章 圈套1 天台佛影佛心初識第99章 入彀28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107章 反擊81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33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153章 鳳卵第190章 盜鼎第87章 玉璽11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280章 仙心第175章 七寶第22章 秦淮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33章 鬼經第115章 盟主第40章 法印第49章 泰山第175章 七寶5 有閒弄玉長安時不教終南出妖孽21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288章 日新第158章 重賞第200章 魔本第174章 天尊第48章 玉珠15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20 道經德理12 安神之音第92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後記3第138章 主僕第174章 天尊第96章 天涯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2章 大劫第239章 魔窟第130章 王道第83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35章 海塘第282章 求仁第90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138章 主僕第192章 豐收42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18 平沙落雁18 儒家的茶道第19章 童試第243章 雲房第112章 矢志第270章 援兵第238章 地仙第191章 魔輪第194章 變天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後記3第157章 瑤池第95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83章 老僕第172章 神甲第126章 識雲第288章 日新12 法印隨心16 煉丹之謎31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25章 殿試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第134章 虎鼓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第89章 韶樂第252章 土德第197章 善惡第229章 歌舞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13 琴鼓爭鳴第31章 築城第209章 入世第81章 太子30 碧水丹山生奇石華清宮內出玄機第86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232章 暗魔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64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9 公而忘私第260章 獨尊37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12章 王屋第74章 四珍第44章 九華
13 五氣朝元第45章 神尼第120章 地珠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第85章 衆惡第137章 公私第34章 南遷第106章 圈套1 天台佛影佛心初識第99章 入彀28 月上簾窗齊入夢星臨玉宇已出牆第107章 反擊81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33 東宮搖搖燈欲墜黑霧沉沉曉寒深第153章 鳳卵第190章 盜鼎第87章 玉璽11 日暮黃昏聽鬼雨其樂融融有誰知第280章 仙心第175章 七寶第22章 秦淮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33章 鬼經第115章 盟主第40章 法印第49章 泰山第175章 七寶5 有閒弄玉長安時不教終南出妖孽21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288章 日新第158章 重賞第200章 魔本第174章 天尊第48章 玉珠15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20 道經德理12 安神之音第92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後記3第138章 主僕第174章 天尊第96章 天涯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2章 大劫第239章 魔窟第130章 王道第83章 黃帝土德三元正,濟世佛心萬國同第35章 海塘第282章 求仁第90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第138章 主僕第192章 豐收42 峰迴路轉脫險境飄渺三界入靈空18 平沙落雁18 儒家的茶道第19章 童試第243章 雲房第112章 矢志第270章 援兵第238章 地仙第191章 魔輪第194章 變天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後記3第157章 瑤池第95章 提挈天地日新德,把握陰陽生生易第83章 老僕第172章 神甲第126章 識雲第288章 日新12 法印隨心16 煉丹之謎31 正氣一身昭萬代清風兩袖感千年第25章 殿試3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第134章 虎鼓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第89章 韶樂第252章 土德第197章 善惡第229章 歌舞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13 琴鼓爭鳴第31章 築城第209章 入世第81章 太子30 碧水丹山生奇石華清宮內出玄機第86章 千佛影中看超度,一任魑魅接踵來第232章 暗魔4 九華淨土世外桃源64 凌霄曾去朝玉帝七寶歸來賜上仙9 公而忘私第260章 獨尊37 身外有身別有天棋儒談笑山水間第12章 王屋第74章 四珍第44章 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