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崇禎帝並未在乎王承恩的想法,他也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早前,他甚至想卸下皇帝的重擔,但是爲了這天下黎民,他只能繼續扛着。
而現在,爲了天下百姓,爲了大明的江山能得到延續,他更不怕了,哪怕是丟了性命,只要能辦成此事,對大明來說是極好的。
而且,他崇禎帝也可千古留名了。
挽大廈將傾,何其妙哉?
“先生,朕知道了。”崇禎帝再次恭敬的拱手。
林天淡淡一笑:“那就去辦吧,打穿這兩百多年來形成的弊端,打穿一切富豪士紳,讓他們爲國家出一份力!”
崇禎帝拱手:“拜別先生。”
話罷,崇禎帝轉身便走,王承恩連忙緊緊跟上。
在此時,崇禎帝的心中,充滿了幹勁!
林天望着崇禎帝的背影,嘆息一聲:“皇帝是位好皇帝,也是一心爲民,只是想要剷除掉兩百多年來的毒瘤,只怕是困難重重。”
“說不準,皇帝都要易主了。”
……
這是林天的擔憂。
但事情,必須要有人做!
崇禎帝乃是實幹派,既然發現了問題,就絕對不會留給下一代去解決,當代的事情,崇禎帝一定要辦完!
走出光圈後,崇禎帝與王承恩又回到了大明世界。
還是那個破舊的房屋,還是那個生硬的榻上,上面有着兩牀被子。
這兩牀被子,是崇禎帝寄宿的老農連夜去城裡買的,他幾乎拿出了全部的積蓄,買了這兩牀新被子,就是爲了給皇帝睡的。
雖然,這兩牀新被子看起來仍舊很不暖和,很破……
但,這卻是老農一家的心血了。
對待皇帝,淳樸的老農拿出了所有,那麼皇帝對待他們,也要真心真意啊。
崇禎帝望着那兩牀新被子,心中的決心越來越堅定。
這件事情,他必須做!
而且,爲了天下百姓,他必須要做得更快。
“皇上,現在皇太極剛剛覆滅,若是您再挑起新的站端,容易朝局不穩啊。”王承恩有些擔憂。
“或許,也可以緩上幾年,等到皇權越發穩固之時,再蓄勢待發。”
崇禎帝搖了搖頭:“你看見那臥榻之上的兩牀新被嗎?那是百姓買給朕的。”
“他們不敢用自己睡過的被子,來玷污皇帝,於是就連夜跑到城裡,買了兩牀新被,皇帝只在這裡住上一晚,但這牀新被,卻花費了他們畢生的積蓄。”
“百姓不負於朕,朕亦不負於百姓……”
換做清朝的皇帝,也許來到這小破屋子,看見這兩牀新被被子,會產生嫌棄。
可崇禎帝沒有,他喜歡體會民生疾苦,他一直都記着太祖爺的一句話,咱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即便當了皇帝,也不能忘了自己前身是幹什麼的。
對百姓好,纔是一個皇帝的使命。
“哎……”王承恩嘆息一聲。
崇禎帝笑了笑,而後上榻休息,這兩牀新被不算暖和,在小冰河期的天氣下,皇帝更是冷得有些哆嗦,打抖,但他蓋的是這天下民心,蓋的是這蒼生啊。
蒼生壓在他身上,他怎能不如履薄冰。
次日,崇禎帝率領隊伍離開,臨行前,那兩位老農跪在門口相送。
崇禎帝將他們給扶起來,又讓王承恩拿了十兩銀子來,遞給這兩位老農:“不必與朕客氣,你們都是朕的子民。”
頓了頓,崇禎帝繼續道:“朕會想辦法,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
說罷,崇禎帝直接上了馬車,沉聲道:“起駕。”
隊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只剩下兩個老農又跪在了地上,對着崇禎帝不斷的磕頭。
他們淚眼婆娑,知道這是一位真正體諒百姓的好皇帝。
那洶涌的朝堂,這激盪的天下,崇禎帝孤身一人,能不能將商稅擡高,能否讓天下清明呢?
這些,沒人知道。
但伴隨着崇禎帝的回京,這場階級鬥爭,就要打響了。
……
回到京師的這一天,百姓們出城迎接,狂歡無比,高呼着崇禎帝的名字,高喊着大明萬歲。
百姓們,還沉浸在大明勝利的喜悅中。
整個京城,伴隨着皇帝回來,又陷入了狂歡。
這是舉國高興的好事啊。
只不過,這一日的皇帝,並沒有與百姓同樂,在回到京城後,便火急火燎的回了皇宮。
緊接着,立刻召見內閣成員。
史可法,盧象升,各部尚書紛紛到齊。
七八個人擠在皇上的御書房內,顯得有些侷促。
史可法倒不緊張,笑着道:“皇上,現在是舉國皆歡的時候,不知道皇上將我們召集到這裡來,有何事需要吩咐?”
只要是忠臣,就不怕崇禎帝發飆,崇禎帝也接受他們的隨和。
崇禎帝望着這些內閣成員,開口道:“朕有一個想法,現在想與你們一起商量。”
“還請皇上直言。”史可法連忙拱手。
見皇帝凝重,鄭重的表情,幾個內閣成員也都紛紛心中咕嚕嚕的,莫名的嚴肅了起來。
崇禎帝深吸了一口氣,轉頭看向了御書房內,掛着的太祖爺畫像:“朕想修改大明國策,將太祖爺定下的商稅與民稅進行修改。”
此話一出,幾個內閣成員頓時臉色大變。
他們對視一眼,紛紛看到了對方心中的駭然。
他們是怎麼都沒想到,崇禎帝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這種想法可實在是太危險了。
修改大明國策,輕則讓國家陷入衰弱,重則國家分裂啊。
哪怕是這些大臣,聽到修改國策之言,內心都覺得開始顫抖了。
史可法與盧象升對視一眼,心中紛紛一顫。
史可法連忙跪下,沉聲道:“皇上,那可是自太祖爺就沿用的國策,一直到現如今啊……”
兩百多年了,早已經根深蒂固,盤踞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上至百官,下至蒼生黎民,要是突然更改,怕是要天下大變……
這樣的難度,不亞於將一個大明帝國推倒從來……
因爲這其中牽涉了太多太多的利益,一旦有了利益爭端,整件事情就會變得十分複雜,十分困難。
“正因爲太祖爺的國策沿用至今,所以已經跟不上新的思想了,國家每況愈下,我們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崇禎帝開口道。
他不知道前方會有多麼艱難,但瞧着內閣這些大臣們的意思,估計是就連他們,也要攔着崇禎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