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項羽身上的諸多問題

“正是!”

李陽點點頭,沉聲道:“今日保住性命,用此驍勇之身,日後定可開疆擴土,保天下萬民之太平,此爲真英雄。”

項羽卻搖了搖頭,苦笑道:“今聞李相一席話,羽深受感染,英雄之志,當如李相所言那般,爲天下蒼生立志。然,羽今生是不可能立此大志了,我生是楚國人,死亦楚國魂,此生絕不可能事秦,若有來世,我身不再有家仇國恨,我亦想做一個如李相口中所說的英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此真是壯哉!哈哈……”

項羽仰天大笑,只不過笑得有些悲壯,笑得有些無奈。

顯然,他不願投降,他無法拋下從小就揹負在身上的家仇國恨。

不知爲何,李陽的心也是失落至極,甚至有些心疼此人。

李陽可以感受到,外表豪氣雲天的項羽,其內心深處其實是充滿了悲哀和無奈,甚至好似他也非常的不想做現在的自己,從小就揹負家仇國恨,從小就被強加使命,這輩子活着,只能是爲了復仇。

或者說,其實李陽的那番話,真的說動了他,讓他動容,讓他深受感染了。甚至,他也真的很想做一個像李陽說的那種真英雄。如此,方不枉此生。

可是,命運就是命運,自他出生在楚國的項家,這就註定了他無法去做這個英雄夢,因爲他有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他無法放下命運讓他揹負的這個使命……

李陽有如有梗在喉,縱使有一堆勸說的話,終是一個字也說不出口,因爲他已經看出來了,縱使說再多的勸言,也改變不了對方的。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項羽此人,身上揹負的家仇國恨,爲何會如此之深!

自項羽八歲的時候,其祖父項燕大敗秦將李信,當時項燕就被當成了楚國的第一大英雄,而項氏家族也成爲了楚國人生存的最後希望。

當時的項羽,也被楚國人視爲未來的希望。

上街時,經常有人就說,看到沒,這人是大將軍項燕的孫子,別看他這麼高,他才八歲,力氣還很大,將來長大了,和他爺爺合兵一處,將來楚國就有希望了。

項羽,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氛圍當中。他也希望,將來能像爺爺一樣,成爲楚國人心中的大英雄。

可是在項羽九歲的時候,項燕就兵敗,死於戰場。

而後,楚國被滅。而項羽,也從一個貴族公子,淪爲了一個亡國之民。

所以,爺爺戰死,楚國滅亡,這在項羽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難以彌補的傷痕。

從這一刻,家仇國恨,就埋在了他的心裡。

而後,項梁項伯,也時刻提醒,更是讓家仇國恨,深深的刻在了他整個的成長曆程當中。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孩子從小就揹負了太多不是他這個年紀該承受的東西,家破國亡帶來的家仇國恨,通通強加於這個孩子的身上,這肯定會影響心靈健康的,小的時候沒有快樂,活在仇恨當中,長大了也將深受心靈痛苦的折磨。

這是一個悲劇,該看心理醫生才行。

而李陽,不是心理醫生,沒辦法治好他心靈上的創傷,更沒辦法讓他放下揹負了十幾年的家仇國恨。

自己能做的,能勸的,都已經做了……

“放箭吧!我今生志向已立,已是無法更改,縱始是自私之志,縱始有違世之太平,只要我項羽還活一天,便誓要滅秦!”

項羽無比堅定的對李陽放下一句話,然後便轉身朝着下相縣城方向走去……

是的,因爲下相縣,就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回家的方向!

一步,兩步,三步……

十步,二十步,五十步……

望着越行越遠的孤涼背影,李陽嘆了口氣,無奈的將手揮下:“放箭吧!”

“咻!”

十數枝利箭,破空而去,射在了那道孤獨的背影身上……

孤單的背影,身軀一頓,單膝頓地,腦袋垂了下去,再無動靜……

呼!

李陽深吸了口氣,眼神當中已滿是悲涼之色。

你放不下你的使命,我又何嘗放得下我的使命?

爲了天下蒼生,爲了當世太平,李陽不得不如此做。

哪怕,這個結局也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命運,或許就是這樣,半點由不得人。

不過,這或許就是自己心目當中崇拜已久的西楚霸王!

既是西楚霸王,又豈會投降?

既是西楚霸王,又豈會對人伏手稱臣?

他是霸王,生要做人雄,死亦要做鬼雄,怕死的話,便不是他了!

雖然因爲自己穿越來到這個世界,使得項羽此生沒有稱霸,但是今日一戰,他以一敵千,殺敵百人,已經證明了他的神勇之能。

想必,後世,亦是會有人記得項羽神勇之威!

想到這裡,李陽再次嘆惜一聲,然後對李由道:“派人好生安葬他吧!”

說完,李陽帶着衆人,開始進城!

不過,經過此事,李陽倒是從項羽的身上,看到了當今天下,六國臣民其實都是沒有歸心於秦的。

這個天下,還有許許多多像項羽一樣,揹負着家仇國恨的人。他們心中,有自己的國,而這個國,不是秦國。

所以,這對李陽來說,義務教育更是迫在眉捷,回朝之後,就要向嬴政提議,設置教育部,制定教材,實行全民教育。

作爲一名穿越者,李陽非常的清楚,教育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普及,而且還事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意識統一。

特別是在秦朝這樣一個剛剛一統六國的背景下,統一全民的意識,就更加的重要了。

只有利用愛國主義教育,才能讓以前的六國百姓潛移默化的認識到,以前的六國,只是華夏民族的分裂狀態,而大秦一統,才使得以前經歷了數百年分裂之久的華夏,終於得到了再次統一和完整。

同時,更是要讓六國百姓知道,大秦即是華夏,大秦兒女,都是炎黃子孫,同是一個民族,同是一家人。

還要讓他們知道,大秦帝國,是華夏文明新的巔峰。

說直白一點,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就是避免國家和民族的分裂,保證天下太平、祥和,杜絕國家分裂引發的內戰。

當一個國家的人民,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都沒有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李陽必須改變這種現狀!

李陽太清楚了,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延續數千年,以文明古國的姿態依舊屹立於世界的原因,就是我們華夏兒女有着強烈的國家和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無論華夏兒女身在世界何處,他們的心中都裝着華夏,無論華夏民族在遭受着多麼大的苦難,華夏兒女都不會拋棄自己的祖國和民族。

第一百八十一章 土改策略第四章 天下居第二百八十章 農業***第二百一十九章 冒頓第二百八十四章 試飛第二百九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九十七章 利國利民利己第三百零七章 風!風!風!第三百七十一章 優化的必要性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三十三章 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第二百五十四章 保護弱勢羣體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秦軍威第一百四十章 推廣後世數學第三百六十四章 稅改第二百七十章 新氣象第二百三十四章 統一東胡第一百三十九章 豎式(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八十一章 問罪第二百七十七章 落水狗?第一百二十章 數學家第二百七十八章 徐福的功勞第六十四章 陰謀套路第一百二十章 數學家第二百一十章 院長之能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陽的傳聞第五十六章 彩第四十四章 臥槽,無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提意見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開過光第三百四十二章 這年輕人第六十九章 中丞相又要裝逼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山東海船製造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統一東胡第三百零四章 登陸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三十六章 秦國前景第六十八章 無可救藥第五十三章 瘋子第九十三章 一箭五雕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用蕭何(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差錢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功第二百五十五章 飄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喜聞樂見第一百二十八章 戰國水晶杯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二百八十五章 奇蹟第二百四十九章 封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國兩制(爲月票滿一千加更)第二百零二章 精銳鐵騎第二百四十三章 撈軍功第六十八章 無可救藥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計第三十六章 秦國前景第三百五十三章 受窮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二百七十八章 徐福的功勞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同胞第三百七十八章 豪情萬丈月氏王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一百零一章 滾第四十四章 臥槽,無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這年輕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業稅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城大營第二百七十章 新氣象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二百零三章 就地格殺第五十七章 這個老師很懶惰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三百三十六章 馮家立場第七章 吉星第三百一十五章 接收少昊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婚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兵抗秦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婚第一百四十一章 華夏民族第二百二十一章 缺德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政之貨幣政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丈量工作第三百七十四章 飛剪船問世第二百九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三百一十章 秦弩第二百七十五章 普天同慶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癡公輸冊與博學鎮國君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秦夢第二百四十三章 撈軍功第八十章 十字真言第一百六十章 印刷術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同胞第四十九章 不單純
第一百八十一章 土改策略第四章 天下居第二百八十章 農業***第二百一十九章 冒頓第二百八十四章 試飛第二百九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九十七章 利國利民利己第三百零七章 風!風!風!第三百七十一章 優化的必要性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三十三章 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第二百五十四章 保護弱勢羣體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秦軍威第一百四十章 推廣後世數學第三百六十四章 稅改第二百七十章 新氣象第二百三十四章 統一東胡第一百三十九章 豎式(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八十一章 問罪第二百七十七章 落水狗?第一百二十章 數學家第二百七十八章 徐福的功勞第六十四章 陰謀套路第一百二十章 數學家第二百一十章 院長之能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陽的傳聞第五十六章 彩第四十四章 臥槽,無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提意見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開過光第三百四十二章 這年輕人第六十九章 中丞相又要裝逼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山東海船製造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統一東胡第三百零四章 登陸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三十六章 秦國前景第六十八章 無可救藥第五十三章 瘋子第九十三章 一箭五雕第二百六十五章 歲終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用蕭何(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差錢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功第二百五十五章 飄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喜聞樂見第一百二十八章 戰國水晶杯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二百八十五章 奇蹟第二百四十九章 封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國兩制(爲月票滿一千加更)第二百零二章 精銳鐵騎第二百四十三章 撈軍功第六十八章 無可救藥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計第三十六章 秦國前景第三百五十三章 受窮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二百七十八章 徐福的功勞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同胞第三百七十八章 豪情萬丈月氏王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一百零一章 滾第四十四章 臥槽,無情!第三百四十二章 這年輕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業稅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城大營第二百七十章 新氣象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二百零三章 就地格殺第五十七章 這個老師很懶惰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鬥第三百三十六章 馮家立場第七章 吉星第三百一十五章 接收少昊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婚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兵抗秦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婚第一百四十一章 華夏民族第二百二十一章 缺德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政之貨幣政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丈量工作第三百七十四章 飛剪船問世第二百九十一章 無法無天第三百一十章 秦弩第二百七十五章 普天同慶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癡公輸冊與博學鎮國君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秦夢第二百四十三章 撈軍功第八十章 十字真言第一百六十章 印刷術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同胞第四十九章 不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