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

袁路慎,其名路慎,是壽春本地人,十七年前慕名而從墨,就拜在何仲道門下。

從楚墨門人的角度來說,他的天賦算不得好,求學十七載,長於墨武,卻弱於楚墨的招牌機關之術。可因爲行事縝密善思,從無紕漏,一直都是何仲道最信任的弟子,更是整個楚墨人人尊重的大師兄。

只是現在,他成了工坊慘案的第十名死者……

在淮水之畔的一片疏林當中,李恪看到了路慎的屍首。

他身穿着淺褐色的裋褐,腳蹬着圓頭布鞋,渾身是血倒斃林間。他的致命傷位於頭部,似是爲鈍器錘砸,以至於整個頭殼都爆裂開來,死狀異常慘烈。

除此之外,他的身上並沒有發現別的傷口。經獄掾搜索後,又在草叢中發現一小袋,總數一十七枚的標準秦制金鎰,一柄未染血的短刃匕首,以及本次慘案行兇的兇器,長近六尺的實心曲柄連桿。

要是大秦能比對指紋該多好啊……

李恪暗暗想着。

大概是路慎的裝扮和沿途發現的證物指向性太過明顯,何玦與何鈺兄妹的臉色越見蒼白,何玦已經隱隱有些站立不住,反倒是何鈺顯得堅強一些,抿着嘴,扶着兄長,一言不發。

李恪沒有在他們身上找優越的興致,嘆了口氣,對黃衝說:“衝君,這裡不是去往壽春的方向吧?”

黃衝凝眉一怔:“你是說……”

“若是你們打算對啞奴用刑,且聽我一言,慎重行事。”

黃衝忍不住就是一陣苦笑。

用刑?就他腰上那串叮鈴桄榔的玉牒,郡獄莫非真能如往常般偵辦定罪,嚴刑逼問不成?

他們是法吏,又不是傻吏!

“恪君安心吧,本案尚有頗多疑點,啞奴君雖暫且收押在郡獄當中,卻並非罪囚。例行詢問或有,嚴刑逼供之事……絕無可能。”

李恪裝模做樣地慶幸一聲:“壽春法吏執法嚴明,叫人敬服。”

“恪君謬讚了……”

雙方口不應心地寒暄了幾句,李恪突然問道:“衝君,你等知曉慘案發生實在幾時?”

“亦是雞鳴,兇徒行兇之後,折賈便向值夜卒吏報案,前後不會超過半個時辰。”

“那之後,城門可有管控?”

“自然嚴加監管!”

“壽春往來之通路呢?”

“皆有更卒佈哨,快馬奔行,除非兇徒順水逃逸,否則絕無出逃之可能!”

“順水……”李恪沉吟了一會兒,斟酌說道,“假定,啞奴並非行兇之人,真正的兇徒也不曾泅水遠走……昨夜事發至今不過才六個時辰,他當離不得壽春縣境……”

黃衝搖了搖頭:“他離不了壽春城週六十里方圓。我等昨夜便清查過工坊周邊,未尋見車馬痕跡,他亦不可能自堰上過淮,因爲淮水兩岸皆有更卒駐防!”

“兩岸還有更卒駐防麼?”李恪皺了皺眉,“那行兇之時……”

黃衝登時滿面通紅,咬牙切齒道:“怯!不敢進!”

李恪嘆了口氣,大秦各地更卒的水準……也難怪天下大亂之後,會迅速形成燎原之勢。

他甩了甩頭,把莫名其妙地感嘆甩到一邊:“衝君,勞煩增派人手,大肆梳理周邊六十里方圓,但不要觸碰那些聚居之地。”

“你是欲?”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我要讓他知道我們在尋他,又不能確定我們在尋他。如此一來,他要不暴露行藏,要不就只能龜縮於匿居之處,等着我們去將他揪出來!”

……

一晃眼,月落,日升,李恪一行駐留在乙字工坊過夜,八百更卒、三百官奴並各崗法吏、卒吏、求盜、亭員等七百餘人如大網般撒開,鋪滿了壽春周邊角角落落,卻始終沒有找到兇徒的蹤跡。

李恪趁夜畫下了簡單的工坊機組結構草圖,交由何玦與靈姬留下修復,剩下的人刀劍齊備,在天色大亮之後直撲聚居。

作爲地頭蛇的黃衝早已打探清楚,壽春周邊能用來藏匿的聚居不過四里一寨而已,這其中,又以那一寨最爲可疑。

野寨的主人名叫朱家,是九江郡有名的大善大富之人,自楚國時代就遊離於朝堂之外,廣結天下豪傑,又從不參與政治活動。

此人,無爵,無祿,無田,無宅,只靠遍及天下的商鋪爲生,雖有商籍,卻不自拘於市亭,而是在壽春城外三十里的一片野林子裡建起莊園,號爲祖道寨,取的就是迎來送往之意。

如他這種生活方式自然不爲嚴苛的秦律所容,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就如滄海君如今正在郡獄當中吃好喝好一般,他也憑着自己的人脈,在壽春城外維繫了僅有的自在。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法外之民。

耳邊聽着黃衝的介紹,李恪的嘴角不由翹了起來。九江朱家,若是沒記錯的話,季布的債主當中,好似就有這個人的名字……

不多時,李恪終於見到了祖道寨的樣貌。

長寬各三百餘步,圍有一丈多高的夯土寨牆,前後各設寨門,前門大,後門小,此外還有狗洞兩個,大小足夠如李恪這等身材的常人進出。

那位兇徒身高近丈,便是比滄海瘦些,也不必擔心他從狗洞出逃。

想到這兒,李恪便讓黃衝遣人李恪抽調兩百人散佈林中,在一里多外防備有人翻牆而逃,之後才帶着人敲響了祖道寨的大門。

咄咄咄……

大門打開,從中走出一個瘸腿癃目的邋遢老者,對着李恪上下一陣打量,又看了眼他身後衆人。

“此處祖道寨,乃是善人朱公隱居之所,敢問貴客何來?”

李恪拱手一揖,含笑說道:“雁門學子李恪,與諸友經此,煩勞老丈請朱公一見。”

“可有拜謁?”

“行色匆忙,不曾備下拜謁。”

老者眉頭挑了一挑,拿捏着嗓子問道:“既無拜謁,可是豪傑?”

李恪不着痕跡地亮了亮腰間的龍淵寶劍,便是劍未出鞘,那金銀爲底,寶石作飾的名劍也險些把老頭閃瞎。

“籍籍無名,並非豪傑。”

雖說並非豪傑,但老者的態度卻恭敬了不是一星半點。

他弓着腰,誠聲求問:“敢問若是主人問起,我當如何爲貴人分說?”

“老丈只管照實通傳便是。”李恪淡淡一笑,“昨夜吹了一宿的妖風,若是朱公還不知我等要來,這寨子早就立不下去了……”

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二十一章 偰字紋心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
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二十一章 偰字紋心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