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

酣宴,微醺,這兩個詞往日少有擺在一道的時候。

因爲對於嗜酒的秦人而言,宴酣否的標準多在於酒喝得是否儘性,而喝酒是否儘性的標準又全在於幾人醉倒,幾人酒瘋。

酒罈是檢驗東道的唯一標準,這句話放諸天下皆準的評判在李恪這裡純屬擺設。

他做東道慣擺茶,愛飲的多飲些,不愛飲便多說些。

若是真有大事,專得開宴,他便尋些珍饈美味擺盤上幾,大家專注於菜,酒爲佐品。

常年的經驗證明了李恪的一個猜想,秦人之所以好酒成癮,說到底,還是菜太難吃。

今天的情況也差不多,他雖不爲東道,布不得菜品,但奇文亦可主宴。

三巡盡後再無酒,除了蘇角,也不見誰真有不滿的。

一場豪宴四個時辰,自莫食直宴到舂日,太陽落山,賓主盡歡,馮去疾主動提議要去李恪暫居的官舍飲茶,那意思擺明了要與李恪論一夜道,連天使大帳都不準備回了。

而李恪,自無不允的道理。

送了李恪與馮去疾出堂,蘇角罵咧咧湊去蒙恬旁邊:“尊上,這夏子也真是的,邊地難得歡宴,竟引着中丞論了一日的書,若是傳揚出去……”

“書可醉人。”蒙恬頗爲無奈地看了蘇角一眼,“你與旦君皆庶民出身,以豪勇立足,可旦君無事便讀兵書,而你……”

“他是年少時對博輸給夏子了……”

“對博輸了?真希望你也輸一場啊!”

蒙恬搖着頭趕跑蘇角,領親兵出城歸營,一入轅門便有哨戍來報,稱他的親兵校尉蒙聃正領精銳與一羣墨者對峙。

“對峙?與墨者?”

蒙恬一頭霧水,突想起飲宴之初的那次冷場。

他半真半假向李恪索要《國工》,結果李恪看着他只是笑,馮去疾看着他也是笑,場面一度十分尷尬,直到馮去疾以書中內容扯開話頭,氣氛才重新正常起來。

《國工》有兩百多卷,每卷千多字,就是二三十萬字,便是李恪在飲宴間讓墨者去抄書,也不可能這麼快備好……

難道說李恪本就給他備了一份?又或是李恪這次過來帶了原件,爲了不得罪他,直接把原件送過來了?

蒙恬丈二摸不着頭腦,就問:“墨者何時入的營?”

“日中。”

“日中便來了?”蒙恬皺起眉,“莫非從那時起,聃就與他們起了不快?”

哨戍撓了撓頭:“將軍,小的聽聞,墨者是來送禮的。校尉知曉將軍不收禮,便請他們回去,結果領頭的墨者出言不遜,說非要等將軍回來,這才……”

“非要等我回來?”蒙恬撫着短鬚,越發不解。

他去到對峙之地,見到田橫與蒙聃針尖麥芒,四目相對,兩人皆不說話。

他們身後,親衛與墨衛也不說話,墨者們圍着四駕舊車圍成一圈,親衛們又圍着墨衛圍成一圈。

不曾亮刃,是唯一叫蒙恬感到欣慰的地方。

他看了一會,輕咳一聲,轉步出現。

校尉蒙聃是蒙氏家臣,看到主公忙棄了田橫,可沒等他走到蒙恬身邊,田橫就在原地據傲先聲。

“鉅子令我等將車駕交到上將軍處,如今上將軍既至,我等告退!”

說完,他一招手,幾十墨衛便齊手推開面前兵卒,匯合在田橫身後。

親兵們多是蒙氏親近子弟出身,幾時受過這等窩囊,自然是人人怒極。可蒙恬不發話,蒙聃不作聲,他們就是再怒也只能忍着。

蒙恬不悅地緊了緊眉:“不知祭酒令你等送來何物?”

田橫自袖中抽出一卷與《國工》書目無二,卻以金線絞編的竹簡:“禮單在此!”

“聃,取來。”

“嗨!”蒙聃一聲作令,冷哼一聲,從田橫手中奪來書簡。

蒙恬抖手打開。

【國工,八部四十八篇,二百二十七卷書目】

他的鳳眼兀然睜大:“這是祭酒令你們贈予我的?”

“鉅子只說親手交予上將軍,無有其他!”

“我知了……送客!”

蒙聃半押半送地把田橫等人送出軍營,返身回到蒙恬處:“主公……”

“在親衛中遴選親信百人,便如方纔墨者那般守在那四輛馬車外頭,一步不得離,一人不許觀,失令者,斬!”

……

蒙恬,馮去疾分兩路同回咸陽,明明起點相同,終點無二,卻刻意地兩相迴避,誰也無意與另一人照面招呼,就連渡河過水都挑了不同的渡口。

他們相距三個時辰先後入到咸陽,相去一個時辰首尾入宮拜謁,於是,始皇帝面前便多了兩卷書目,一卷絞銀,一卷絞金。

“苛進,踐實,民心,鄉毒,還有開山……這五卷並序言國論,你們都看了吧?”

始皇帝的書房難得沒有趙高和周貞寶,只有李斯、蒙恬、馮去疾、蒙毅四人跽坐,各居着心思,齊齊點頭。

“說說看,朕的直道祭酒何以要多此一舉?”

奉命求書的馮去疾當仁不讓,首先發聲:“陛下,祭酒年雖輕,卻深諳進退之道,大秦得如此良材美玉,喜甚,幸甚!”

蒙毅緊隨其後:“民心者,以廉恥之道馭民;苛進者,以帝王心術馭下;踐實與其日常之說無二,此番卻不在工、術,而在官道;鄉毒……此固疾深埋於鄉野之地,當年商君便深惡痛絕。然臣等愚昧,多小覷之,今日得聞改考一案,方知鄉毒之甚,觸目驚心啊!”

始皇帝既不認同,也不反對,只微笑說:“五篇毅卿評了四篇,爲何獨留開山不評?”

蒙毅臉色霎時青白:“開山……臣請陛下,殺我四人並李恪、擎雷,不使外傳!”

死一般的靜。

聞針之靜遲續了整整半柱長香,李斯突然笑起來。

始皇帝撐着胳膊饒有興致看着李斯:“丞相想出脫身之法了?”

李斯也不否認:“臣請陛下,令蘭池侯試製火藥,先觀其效,再論其他。”

“若此物如恪卿所言,排場甚大如何?”

“廣用於天下,可省民力!”

“若此物如高所言,威勢甚大又如何?”

“殺我四人,但恪不可殺!陛下須得問盡世間知火藥之人,是殺是用,全憑陛下!”

“看來丞相是更信恪卿之言。”

“是!”李斯高聲道,“火藥可開山,臣信,火藥伴雷火,臣亦信,然區區藥面,威若天怒……那恪又不是天神履世,何來可信?”

始皇帝滿意地笑了起來,對蒙毅說:“毅卿,你等又不是真的願死。當多學學丞相,忠亦有私,朕才能放心用你們。”

四人齊齊躬身:“陛下深思!”

始皇帝擺了擺手:“丞相,夏子五篇你如何看?”

“踐實延其道,略有新意。餘者皆法說,不予置評。相較那故作玄虛之隱四篇,反倒是明彰的國論……”

“國論如何?”

“包藏禍心,其罪當誅!”

馮去疾重重皺眉:“丞相,百家有別。其人乃墨之鉅子,以學論文,文並無錯。”

李斯冷哼出聲:“恪不僅是墨家的鉅子,還是大秦的官員!大秦以耕戰立國,全農全戰,才使大秦掃平天下,弱民強國,才叫大秦蕩平六國!此人食國之?,妄議國本,其罪,不當誅麼!”

“丞相之言着實武斷。四民之說出於古,耕戰之說謂之一。如今天下一統,大秦世所無敵,正當以法教共舉,廣興工商!此非利民也,爲國也,國得利而民隨安,此正道也!”

蒙毅爲駁李斯祭出了齊法大旗,卻惹來了馮去疾不快,他當即反戈,厲聲而斥:“法之教,在壹教。現如今墨法同教,郎中令是否覺得還不夠亂?陛下是否該將儒道也加進去,令論戰重開,民心渙散才合了齊法的教?”

“中丞,您明知我非此意……”

“好了。”始皇帝煩燥地甩了甩袖,“好好論着國工,卻關學室何事?越辯越亂,越亂越爭,所以我纔不喜將你三人聚在一處,忒得心煩!恬卿,金目是你呈上來的,你也說說。”

三位法家領袖當時就不說了,全看着蒙恬。

蒙恬沉默半晌,輕聲說:“陛下,李恪十四擊匈奴,十八破鉅野,墨家,樓煩,陽周,凡其所履,皆得興盛。您也說此子才比商君,只用作祭酒,屈才了。”

始皇帝終於聽到了他想聽的,當場大笑。

“令,斯卿抄錄開山一份,轉貞寶處,令其秘製一份,觀其能效!令,銀冊國工藏博士署,除機關一部,俱發各郡。令,直道祭酒恪文武皆備,調匈奴上將軍莫府聽用,職校尉,仍秩千二百石。其直道舊事,還有先前陽周舊事,令其報上繼任,由郎中寺核考。”

李斯大驚:“陛下,官員離任擇其繼任,與秦律有悖……”

“丞相!墨家行事與以往大秦皆有所異,觀一陣,研一陣,再行官吏遷轉亦是不遲。”

看着始皇帝閃爍的眼神,李斯再也說不出反對的話,唯一聲長嘆,拱手,領命。

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
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