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

九月十八,地上陰風,天上烏雲。

天色眼看就要下雨,而且醞釀的……說不定還是一場暴雨。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

鄉里們本以爲凍雨一過,雁門郡會提前入冬。可誰知凍雨下成冰雹,就像是耗盡了元氣,此後便是連天的晴日,連氣溫都回暖了不少。

天爺似乎忘了要入冬的事……因爲太久沒去那狼藉的菽田,就連李恪都險些忘了前些日子的雹災。

直至今日一早,他看見地面薄薄的霜殼,又感受到天地的陰冷,這才憶起如今深秋,已近冬日。

李恪已經習慣了早起,他如往常般起牀,也如往常般將板車整理出來,隨即便從屋裡一袋一袋裝出糧包。

板車上裝的糧包遠比前兩天的芻槀重得多,偏偏爲了拉滿四石五斗的輸米量,李恪還不能少拉。

一番計算,家中每包只裝八斗米,李恪咬咬牙運四包,小穗兒年小體弱,最多也只能兩包。

如此還有另一個好處,乍一清點一天六石,就好像他家徹底放棄了其中一家的納租計劃,只全力整備另外一家。

但凡精米沒有提前泄漏,這樣的煙霧大概能夠保證他們安然度過今天。

而明天,待到精米在鄉倉徹底曝光,他們和田典餘之間便再沒有迴旋的餘地,只剩下強突硬衝。

李恪深吸一口氣,喊上小穗兒,邁步出院。

今天的行程不出預料地平靜無波,兩人遞傳入閭,安穩來到鄉倉位置。

不多時,倉佐誠帶着笑迎了上來:“你等今日可來晚了一些。”

李恪喘一口氣,拱手作揖:“粟米比芻槀要重,我與小穗兒緊趕慢趕,幾次險些與鄉里們走散,哪還顧得上快慢。”

“只要平安便好。”倉佐誠站到一邊,手持簡書看向板車,車上不多不少,一共六隻糧包。

他的臉色不由沉了下來,說,“納租之期還剩三日,你有兩頃田租要繳,總計三十六石,每日至少繳納粟米一十二石,爲何此處止有一半?”

李恪朗聲一笑,說:“您只管叫倉吏點驗便是,小子自有計較。此外,還要麻煩您向倉吏明說一事,車上粟米皆不足份,一包止八斗而已。”

“八斗……不足五石?”倉佐誠徹底看不懂了。

點驗如往常般開始,倉吏冬也不比倉佐誠,和李恪沒有露水的交情。

所以他大手一揮,呼啦啦喚上來一羣官奴隸,在席上排開八斗,當即拆解糧包,注鬥檢驗。

糧包傾斜,金黃色的小米如金液般流進鬥桶當中,這一變化始料難及,所有見到這一幕的人都不由自主發出了驚呼聲!

“米!”

“是米!”

“真的是米!”

倉吏冬一時愣住,在旁關注的倉佐誠幾步搶上,把手上筆簡一丟,擡手製住了注桶的官奴。

“莫倒了!滿了!滿了!”

桶容明明才過一半,但官奴隸二話不說便壓住袋口,老老實實後退兩步,如捧珍寶般,把糧袋雙手高捧過頭頂。

小米貴重,少了一捧半捧說不清楚,指不定就會有人賴在他們身上,害他們捱上一頓毒打。

倉佐誠叫散圍攏衆人,翻手把鬥桶打翻在地。桶中金黃色的小米潑在席子上,水銀瀉地般四下流淌。

他不顧忌形象趴在地上,小心翼翼把米粒撥開,一寸一寸細細觀瞧。

“真的是米……無粟、無糲,皆是米粒,其中更有近半數目足可稱之爲御米!”

雖說理智更希望精米能夠低調登場,最好神不知鬼不覺。但說實在的,能讓兩個少吏失態若此,李恪心裡還是感到受用。

他站在一邊,撓着鼻尖小聲解釋:“御米不足半,差不多也就三成而已。”

“便是三成……”倉佐誠狀若瘋虎般跳起來,幾步湊到李恪近前,大聲喝問:“我且問你,你是如何做到的!”

“我……”

李恪正打算用一家人全力舂米的感人故事來搪塞,可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小穗兒突然越衆而出,當着倉佐誠的面噗通跪倒。

這動靜……李恪措不及防。

“秉上吏!今歲雹災過境,菽荅盡毀,苦酒裡不得幸免。還好有大兄,他自古籍中翻出烈山鐮製法,又有裡典組織鄉里一同搶收,這纔有後來勝定天時的苦酒裡,鄉里們齊心協力,將粟米全數收回倉中。”

稚嫩的童音在鄉倉之間迴盪,直刺向耳膜。附近納租的人被吸引過來,圍成一團,無數道目光一動不動,直勾勾看着跪在中心的那個瘦弱孩童。

“鄉里們喜氣洋洋,本指望官府免租,大夥能靠着搶收的粟米,過一個不求果腹的荒年。”

他慢慢哭起來,邊哭,邊說:“哪知九月初九,租令頒佈,苦酒裡不知得罪誰人,竟被算作大豐的年景!田租不僅不免,反倒比往年還漲了兩成!”

他對着倉佐誠哭訴:“上吏,我與大兄皆生於窮苦人家,全家粟田唯有那三十畝下田。依了今年的租令,兩家便是空倉而納,也難免虛程受罰的下場啊!”

人羣轟然炸開了。

附近圍觀的大多是附近幾個裡的黔首士伍,今年田租皆是一半,誰也未曾想到過,同樣受了雹災的苦酒裡,卻因爲搶收得法,被判作“大豐”。

他們不禁要想,搶收得法莫非錯了?大災之後便是重租,官府是要逼死人命嗎?

喧譁之間,小穗兒越哭越急,到這會兒已幾近泣不成聲。

“嚴姨與我說,納租是老秦人的本分,納得上便納,納不上便墮籍做那官奴。她與我四處求告,受盡白眼,頒令六日也僅求得了二斗殘粟。前日嚴姨又與我說,她要將兩家粟米並作一家,保我足程!天見可憐,大兄爲苦酒裡搶收居功至偉,到最後卻要因爲納不上租,墮籍爲奴了!”

他一聲慘嚎,登時轉向,對着苦酒裡的方向重重頓首,那一下幾乎把頭都磕破。

“小童也是讀聖賢書長大的,知道禮義廉恥的道理,如何能讓嚴姨如此?我拗不過,逃不脫,一時間,只想要一死了之!”

小穗兒的表演越來越感人了,和他站在一起的李恪也覺得越來越尷尬。

李恪孤零零站在一邊,垂着頭觀察衆人。

在外圈,田嗇夫囿與一個華服男子站在一處。男子溫潤如玉,長髯垂胸,只是面色卻陰沉得可怕。

田嗇夫囿或有些口舌笨拙,李恪見他面色通紅,嘴脣開闔,看模樣似在解釋,可看錶情,顯然沒能解釋清楚。

事情有些不好收場……

李恪隱隱埋怨小穗兒,明明睡在一個炕上,這麼大的計劃卻連半點招呼也不打,獨自一人跑到鄉倉唱戲,唱的還是獨角戲。

故事很精彩,表演很到位,可說了那麼多,該扯的不該扯的都扯了一遍,他們還怎麼解釋精米的由來?

九月十五未開始舂米,小穗兒已經把李恪全家舂米過難關的故事否了。事到如今,難道要在這裡,把犼獸的設計曝光出來?

然後……等着夷三族?

李恪心中天人交戰,小穗兒則哭軟在地,倉佐誠好意上去攙扶,卻被抓住了袖子,死死不放。

“上吏!我夢見了神人!”

驚雷炸響,把所有人雷得外焦裡嫩,倉佐誠說話都結巴了,哆嗦着問:“神……神人?”

“正是神人,小童在夢中見到一位神人,獸皮裹身,手持菽麥,渾身上下都冒着刺目的青光。他與我說,只要我潛心求告,他便願意下凡來,助大兄得生!”

圍觀衆人嗷一聲驚歎,李恪從中聽到“后稷、厚土、竈神”一類的稱謂,間或有人面東而跪,稀稀拉拉,就是撞到人也毫不在意。

李恪感到自己臉上火辣辣的,因爲他已經大致猜到小穗兒打算怎麼辦了……

果不其然,話至高潮,小穗兒掙開倉佐誠的手,猛地脫掉裲襠,扯開裋褐,在寒風中暴露出自己瘦弱的身軀。

那稚嫩的肩膀上有一道焦黑的傷口,周邊蓋着凹凸結痂,乍一看形如粟苗,顯然是生生烙上去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秦人將身體視作神聖,輕易不敢主動毀傷,便是在秦律之中,耐,也就是剃髮割須同樣被視作刑罰的一種,足見這種觀念深入人心。

所以小穗兒的傷口便如最後的重磅炸彈,人羣之中再無懷疑,除了少數幾人還站着,嘩啦一下,幾乎全跪倒了。

“后稷在上,小童誠心告拜多日,終於引得神靈下凡,一夜之間舂米無數,大兄……有救了!”

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二四七章 言之無用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
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二四七章 言之無用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