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風雲》卷尾感言

寫到這兒,盪風雲完結了,關於大秦的歷史也正式完結了。

首先劇透一個不算劇透的信息,墨家出秦……

忙活了二百來萬字,李恪和墨家當然不會用這種方式退出舞臺,這是單卷結尾,不是全書結尾。

但這卻是必要的。

李恪和扶蘇的矛盾不是兩個人的矛盾,而是兩個階級的矛盾,就如我一直不讓李恪登基或真實攝政,不是因爲矯情,而是因爲一旦如此,李恪就會跳轉到另一個階級,從此與他一生所求背道而馳。

階級是死板與頑固的,在對工商業一知半解的時代,這種階級意志更是先明。

所以李恪要退,在政治鬥爭中,退不僅僅是退,有時候是拿捏,是威脅,李恪和墨家的這一選擇便是如此,他總會回到這個政治舞臺上來。

而待他再出山時,便不再是六國的大局抵定,而是大秦的前途抵定了。

說回書裡,原本卷黑旗也有卷尾,可因爲操作失誤,本屬於卷黑旗的始皇帝駕崩部分跳到了盪風雲,於是那個卷尾就變得很尷尬,所以刪掉了……

索性時過境遷,這次就跳過卷黑旗,只聊盪風雲。

盪風雲的故事是歷史上的秦末亂世三年,因爲要保留華夏元氣的原因,李恪一直像個宅一樣躲在角落裡發着小財,何以如此?

這裡放一組數據,秦未亂戰,到底死了多少人?

答案是至少兩千萬人。

根據各方出土數據,秦始皇時期,大秦的總人口在三千萬上下,而劉邦白登山時期呢?七百萬。

秦末三年加楚漢爭霸,這短短的不足十年的時間是華夏人口銳減最嚴重的時期,從單位損耗看甚至要超過三國幾十年的烽煙。

所以,李恪在這一階段最該做的不是帶着他龜爬似的墨軍去耀武揚威,而是張開商業的觸手,用建設了五年的雍境去引導戰爭,在戰亂之中,保留百姓的一絲生機。

雍國的三場大戰皆在末尾,一氣呵成,這就是原因。

但這樣一來也出現了另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的副作用,身爲主角,李恪出場的機會銳減。

尤其是陳吳揭杆之後,這一卷徹底滑向亂世羣象無法自拔。

我還是挺喜歡這樣的。

胡亥、趙高、章邯、王離、劉邦、項羽、范增、張良乃至蕭何、馮劫、彭越、張耳和宋義,這些羣星都有了充足的表現舞臺,而不是單純變作一個個變了味的名字,成爲主角文治武功的背景板。

我也得以更深入地去解析各國背後的勢力和算計,無論是依主角光環而生的雍,徹底敗壞的秦,離亂的楚,原創的趙,還是那個神秘的,無論在歷史還是本文當中都沒有太多存在感的越。

這樣寫很帶勁,就是不知道看着會不會沒勁……

第二個問題,爲啥要走這樣一條曲折的代秦路。

其實大家都應該看出來了,扶蘇的路就是把黑的扭成白的,把真的捏成假的,所爲的一切都是正統二字。

學界有一個猜想,源自於《史記》,也就是胡亥矯召,其實從扶蘇、蒙恬以及大秦諸公在歷史上的應對就可以看出來,根本站不住腳。

可爲什麼如此站不住腳的事歷史卻要鼓吹?爲什麼漏洞百出的陳吳揭杆要被包裝成一場迫不得已的反抗?

與我所求一同,也是爲了正統二字。

秦亡於逆子佞臣,劉邦就有了合法性,而其作爲起源之一,那些代漢執天的後續朝代自然也有了相應的合法性。

這很無聊,卻是政治的把戲。

好了,第五卷《蕩天下》就此完結,《鉅子》也正式進入尾聲,《培新芽》很短,與原本的歷史也不再有關,希望可以由你們陪着,直到最後。

暗夜拾荒,於夜。

廣告過後……再推一次拾荒新書《重生日不落當海盜》,愛你們呦~

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四九九章 兄弟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
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四九九章 兄弟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