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集權求治

王綰的辭官文書送進王城時,嬴政堪堪用罷午膳。

王綰的辭官書不長,理由也只有寥寥幾句:年高力衰,領事無力,見識遲暮,無以與皇帝同步。

就事論事,王綰所言都是實情。論年歲,王綰已經年近七旬,經年在丞相府沒日沒夜連軸轉,精神體魄已大不如前了。論政見,王綰力主分封制,且公然以《呂氏春秋》爲根基,也確實與嬴政的決事軸心難以同心協力。唯其如此,王綰確實該讓出領政丞相的位置了。

遠在滅齊之前,嬴政就已經思謀好了左丞相王綰的歸宿:晉爵一級,加食邑千戶,以徹侯之身兼領博士學宮,整飭天下典籍以爲治國鑑戒。嬴政一直在思謀,想給王綰在未來的新官制中謀一個類似太師一般的尊榮職位。也就是說,一定要讓王綰以功臣元老之身平安離開權力軸心。

之所以如此,並非是嬴政心中偏袒,恰恰相反王綰與嬴政有着人所共知的根基疏離。王綰是呂不韋的門人,也是呂學的忠實信奉者;而嬴政,卻是法家商鞅的忠實信奉者,是呂不韋真正的政敵。

二十多年來,以呂學爲根基的王綰能放棄治道歧見,忠實地以嬴政爲軸心的法家決策領政治事,誠不易也。

有句話說的好: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這句話反過來也是成立的。

臣職若此,身爲君主的嬴政豈能以治道之爭而另眼看待王綰!更有一層,當年因爲麗姬遇刺一案嬴政逼文信侯呂不韋自裁,得知此事是昌平君嫁禍之後贏政對呂不韋始終有一種負疚之心,如今面對呂不韋的這位最大的門人,他實在不想再做出任何冷麪絕情之舉。

在此之前,若王綰上書辭官,嬴政是一定要教王綰盡享尊榮再淡出廟堂的。然而,如今有了這麼一場公然爆發的分封制與郡縣制之爭,且天下皆知,王綰恰恰要在此時辭官,嬴政便頗見難堪了。所謂難堪,是嬴政無論如何處置,都會不上不下不妥貼。王綰終將被天下看作因政見不合而遭貶黜,嬴政也終將被天下看作對呂學一門餘恨難消而最終報復。

從權謀的角度來看,嬴政若要擺脫這種難堪境地,最好的辦法便是拖,一直拖到有一個合適的時機。但是,天下初定,大政如山,若不盡快解決此事,實際上便等於將丞相府施政的職能效用大大地打了折扣。而如果沒有一個強勢的丞相府,他這個皇帝也勢必會處於手忙腳亂的境地,諸多需要他總體籌劃的大事便無法推進。

一邊是自己在天下人眼中的名聲,一邊是秦國的未來。如此兩難,讓嬴政實在是難以取捨!

“君上,丞相府呈來《郡守縣令擬任書》。”

蒙毅的稟報,讓嬴政的思緒驀然折回,轉身之際問了一句:“國正監附議沒有?”

蒙毅拱手道:“丞相府上書剛到,國正監的上書便跟了來,言丞相府擬定派任的官員中有二十餘人是博士,不宜派任郡守縣令。”

“二十餘博士?”贏政驚詫道。

“正是。臣下已經數過,丞相府舉薦的博士共有二十三人。”

“你意如何?”

“臣亦贊同國正監之說,郡守重臣,博士不宜派任。”

“丞相可有親筆附言?”

“有。兩句話:郡縣未必盡法家之士,博士未必盡王道之人。”

沉思片刻後嬴政問道:“丞相府舉薦派任的博士中,你能記得幾個?”

“周青臣、叔孫通、淳于越、鮑白令之、侯生、盧生,剩下的臣記不太清了!”蒙毅撓頭道。

“周青臣?博士僕射也做郡守?”

“正是。臣沒有記錯。”

“老丞相也!”嬴政一聲嘆息,斷然一揮手:“即宣李斯進宮。”

蒙毅領命匆匆離去。

嬴政回到書房,立即吩咐專掌圖籍的書房內侍張掛起了昨夜由李斯主持繪製的天下郡縣圖,拿着丞相府擬定的郡守縣令名冊,站在了地圖前,看一個名字往地圖上寫一個。等贏政快要寫完三十六郡的郡守時,李斯匆匆趕到了。

嬴政沒有說話,繼續寫着最後幾個郡守。李斯也沒有說話,只凝神端詳着圖板上贏政寫下的一個個名字。

“廷尉以爲如何?”嬴政擱下了大筆,開口問道。

“恕臣直言:如此派任,天下大亂也。”

“此乃朕親自遴選,廷尉不以爲然?”

“臣據實評判,無論是否陛下親選。”

“廷尉評判,依據何在?”

“臣啓陛下,”李斯全然依着新的典則禮儀說話,平靜如水的臉色上顯出另一番凝重:“非博士無才也,非博士不忠也。其根本之處在於:眼下大勢,不容書生爲政。天下初定,陛下若欲重整華夏文明,必將雷電施治,大刀闊斧地整飭天下積弊。當此之時,戰國遺風猶存,列國王族世族及依附遺民,必然圖謀復辟;天下郡縣推行秦法,亦必有種種磕絆;腹地郡縣,有復辟作亂之憂;邊陲郡縣,則有夷狄匈奴之患。如此大局之下,任何郡縣都將面對治情動盪起伏之勢。說是危機四伏,亦不爲過。一班博士,尤其是儒家博士,素無法行如山之秉持,輒遇亂象,每每以王道仁政彷徨忖度,而不知奉法立決。如此二十餘郡相互生髮相互激盪,天下如何不大亂也!”

“那依廷尉之見,應當如何處之?”

“全面更新官制,集權求治。”

“集權求治?”嬴政目光驟然一亮:“願聞其詳!”

“陛下明察,”李斯顯然是早有謀劃,沒有絲毫躊躇不定:“戰國官制,行於戰爭連綿之時,故有兩大弊端:其一,爲求快捷而歸併職司,官制粗簡過甚,諸多權力模糊不清;其二,官府職司以支撐戰爭爲根基,官吏構成多以將軍軍吏爲主,軍事壓倒政事。而今天下歸一,文明施治將成主流,戰國官制必得翻新,方能應時而治。而官制翻新之要便是要以郡縣一治爲根基,以求治天下爲宗旨,以施政治民爲側重,以治權集於中央爲軸心。如此,方可與郡縣制一體配套,自上而下有效施治。臣之謀劃,是謂集權求治也!”

“好!”嬴政奮然拍掌:“廷尉大論,至精至要!可當即着手籌劃。”

“陛下,此事關涉全局,非廷尉職權所在。”李斯猶豫片刻後拱手說道。

第二百六十四章 信任,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第二十九章 入獄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二百六十四章 信任,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儒家不反秦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誓,日月爲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第四百二十三章 鑄十二金人,震天下氣運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好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討好他喜歡的女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一百九十三章 韓國張良第二十三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第三百零七章 秀恩愛死得快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八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彈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又過牆梯第六十八章 守株待莊第三百一十三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七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五章 萬全之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安定南海的利器第一百二十章 俠也未必就能保護身邊之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第一百二十六章 託孤重任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一百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氣口,邦國之血脈!第三百八十章 小孔成像第五百零六章 蟻多咬死巨象第二百四十三章 鼎鼎大名的蓋聶第四十九章 虎狼之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七十二章 欲拒還迎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第三百七十八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神壯士第十章 授業第二百四十九章 十年磨一劍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內力充電寶第七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聖賢莊第三百零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五十八章 想知道?打贏我再說!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宗曉夢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六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漠孤煙直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自靈魂的拷問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外仙山,尋仙求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情劍第一百六十四章 連敗六人,接任宗主第三百零四章 勝者纔有說話的權利第七十三章 背叛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四百六十七章 什麼都不說但什麼都說了第三百零一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四百九十一章 酒無好酒,筵無好筵第十一章 三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第三百八十六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神帶兩坑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又過牆梯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三百零六章 樂者無意,聽者有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七十七章 不要把所有人想的和你一樣愚蠢第三百二十四章 秦子戈的先見之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二十二章 俠以武犯禁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是自己實力不行而是某人太妖孽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第二百六十八章 抱薪救火第四百八十九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二百六十二章 鴆羽千夜第一百零四章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第三百六十一章 穿虎皮扯大旗第二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管窺天,一葉知秋第三百五十一章 羣賢畢至第三百一十五章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算計都是紙老虎第九十七章 武能安國,卻不能安己第二十四章 衝冠一怒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之所以能保持冷靜是因爲沒有點到自己的死穴第九十四章 假公濟私?不,我這隻能算假公濟公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在場中坐,鍋從天上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語言上的矮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四百五十三章 時間差
第二百六十四章 信任,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第二十九章 入獄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二百六十四章 信任,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儒家不反秦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誓,日月爲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第四百二十三章 鑄十二金人,震天下氣運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好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討好他喜歡的女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一百九十三章 韓國張良第二十三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第三百零七章 秀恩愛死得快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八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彈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又過牆梯第六十八章 守株待莊第三百一十三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七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五章 萬全之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安定南海的利器第一百二十章 俠也未必就能保護身邊之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第一百二十六章 託孤重任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一百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氣口,邦國之血脈!第三百八十章 小孔成像第五百零六章 蟻多咬死巨象第二百四十三章 鼎鼎大名的蓋聶第四十九章 虎狼之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七十二章 欲拒還迎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第三百七十八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神壯士第十章 授業第二百四十九章 十年磨一劍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內力充電寶第七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聖賢莊第三百零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五十八章 想知道?打贏我再說!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宗曉夢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六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漠孤煙直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自靈魂的拷問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外仙山,尋仙求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情劍第一百六十四章 連敗六人,接任宗主第三百零四章 勝者纔有說話的權利第七十三章 背叛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四百六十七章 什麼都不說但什麼都說了第三百零一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四百九十一章 酒無好酒,筵無好筵第十一章 三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第三百八十六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神帶兩坑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又過牆梯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三百零六章 樂者無意,聽者有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七十七章 不要把所有人想的和你一樣愚蠢第三百二十四章 秦子戈的先見之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二十二章 俠以武犯禁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是自己實力不行而是某人太妖孽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第二百六十八章 抱薪救火第四百八十九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二百六十二章 鴆羽千夜第一百零四章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第三百六十一章 穿虎皮扯大旗第二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管窺天,一葉知秋第三百五十一章 羣賢畢至第三百一十五章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算計都是紙老虎第九十七章 武能安國,卻不能安己第二十四章 衝冠一怒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之所以能保持冷靜是因爲沒有點到自己的死穴第九十四章 假公濟私?不,我這隻能算假公濟公第二百四十七章 人在場中坐,鍋從天上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語言上的矮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四百五十三章 時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