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回到平日裡批閱奏章的書房後,嬴政深感朝會之出乎意料,立即派趙高去召李斯和王賁前來書房議事!

見到書房後,李斯拱手道:“博士學宮聯具請行封建,本在臣下意料之中不足爲奇。戰國末世改制,若是沒有分封制的聲音,反倒是怪事了。不過左丞相王綰不事先知會陛下,而是突兀力在朝堂上發難,這纔是真正的棘手。”

“老丞相歷來與聞決策,該當明白君上圖治趨向。如今突兀轉向分封制,很有可能會引發大局動盪生變。”王賁不是李斯這樣的謀臣,他看問題的角度一向以國家安危爲主,“此間動盪與其說是遲滯郡縣制的推行,毋寧說是爲天下復辟者反對郡縣制立下了一個新的根基,後患多多。”

在書房值守的蒙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綰突兀發難,很有可能是受了博士們煽惑,未必是自家真心主張;其中根源,說不定是王綰自覺新政軸心不在丞相府所致。”

“不。你們三人關於王綰的意見有三處須得澄清。”一直凝神傾聽的嬴政輕輕叩著書案:“其一,王綰之舉,絕非突兀。其二,王綰主張,絕非復辟。其三,王綰之心,絕非自覺權力失落。不明乎此,便不能妥善處置雙方的紛爭。”

“君上三說,依據何在,還請明示。”王賁一如既往地直率道。

“先說其一。”嬴政順手從文卷如山的旁案拖過一隻早已打開的長大銅匣,拿出一卷竹簡展開在案頭:“這是《呂氏春秋》,你們兩位可能不熟,不過廷尉該當明白。《呂氏春秋》明白主張封建制,而且是衆封建,諸侯封得越多越好。王綰素來信奉呂學,未嘗着意隱瞞。當此之時,王綰必感事關重大,而又無法說服我等君臣,故聯手博士,形成朝議對峙,逼交公議而決。顯然,老丞相是有備而來。三位皆曰突兀,根由在於忽視了王綰的治學根基,覺得他沒有理由主張分封制。可是如此?”

“君上明察!”三人異口同聲的回答,其中李斯棉有愧色。

“再說其二。”嬴政指點着案頭書卷:“王綰主張分封制,乃是基於治國學說,基於安秦的另一條思路!而非基於復辟遠古舊制,更非基於復辟六國舊制。此與當年文信侯根基同一。而六國王族、世族鼓盪封建諸侯,則是明白復辟。即便是博士學宮七十博士主張封建諸侯,其中大半也是基於治學信奉之不同,並非世族復辟之論。”

“君上明察!”

“再說其三。”嬴政又從旁案拖過一隻木匣,拿出一卷對三人說道:“滅楚之前,老丞相曾經向我上書請辭,理由便是‘治事無長策,步履遲滯’。十餘年來,老丞相勉力支撐,未嘗有一事掣肘,縱無大刀闊斧,亦絕非糾纏權力進退之輩。”

“臣之指斥,草率過甚!”見到王綰的請退書後,蒙毅當即肅然長跪,拱手如對王綰致歉。

“凡此者三,決我方略。”嬴政對蒙毅淡淡點頭一笑,繼續道:“其一,王綰有呂學根基,此次朝議乃是有備而發,兩制之爭當認真論爭,絕不能草率從事。其二,老丞相與博士等人並非六國王族世族之復辟,兩制之爭當以政見歧異待之。其三,老丞相此舉非關私慾,兩制之爭不涉國政權力。”

“臣等贊同!”

李斯看着嬴政心悅誠服而面帶愧色的拱手道:“王綰之於呂學,臣疏忽若此,深爲慚愧!今據君上處置兩爭之三則方略,臣以爲其中根本在第二則,即以政見歧異待之。既爲政見之爭,必涉呂學與諸家之道。此,臣之所長也。臣自請爲主力,與老丞相在朝堂衆臣面前爭一爭這其中的是非曲直。”

“廷尉主力,正當其時!”王賁拍掌大笑。

“聽說《呂氏春秋》乃廷尉當年總纂,正當其人!”蒙毅也和了一句。

“好!廷尉主戰。”嬴政一拍案:“不過此事事關重大,不能讓廷尉孤軍獨戰。”

“陛下毋憂,臣下自當妥爲謀劃。”不期用了新稱謂,李斯自己也笑了。

“臣等與廷尉協力!”王賁蒙毅立即跟上。

“好!兩制之爭乃華夏根本,務求全勝!”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李斯王賁蒙毅不期然異口同聲冒出一句久違了的老秦誓言,一時君臣四人的眼睛都潮溼了。片刻默然,嬴政喊趙高上酒。趙高捧來四爵老秦酒,君臣四人汩汩痛飲而下。飲罷,三人向嬴政躬身行了一禮,隨後便匆匆散去各自忙碌了。

在嬴政君臣四人籌劃之時,各署議治的消息也紛紛激盪開來。蒙毅總司中樞,絡繹不絕的消息都是“本署多以封建諸侯爲是,以郡縣制爲非”。蒙毅非但詳細閱讀了每一份呈報進皇城的議治書,還親自趕赴丞相府、上將軍府、大田令府、司空府、司寇府、內史府、博士學宮七大最主要官邸聽了各方議治論政,幾日奔波下來蒙毅對於種種紛爭也大體清楚了。

蒙毅將各方意見寫進奏章向嬴政呈遞上來。蒙毅將各方意見進行了總結分類,將其間情形分了四類。其一,丞相府與博士宮之議,一致以呂學爲根基,認定分封諸侯爲安秦大道。其二,大田令等治事官署,多從經濟民生出發,認爲郡縣制相較於分封制更易於凝聚國力民力,易於農耕河渠之通暢,多以郡縣制爲是。其三,郎中、御史、太廟令、太史令以及諸多皇族大臣,則多從傳統出發,認定分封制利於族羣血統之穩定延續,故以分封諸侯爲是。其四,上將軍府與國尉府最爲特異,由於王翦不在咸陽,國尉府又一直由尉繚虛領而無實際長官,故吏員之議頗爲別緻:其中大多認爲郡縣制爲戰時權宜之計,若要安定天下則應當奉行分封制。

“南海上書到了麼?”看完蒙毅的奏報,嬴政淡淡一笑。

“南海上書,剛剛到達。”

“老將軍是何說法?”

“王翦老將軍力陳封建弊端,力主郡縣制。”

嬴政聞言哈哈大笑道:“知我者老將軍是也!”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招清怪的高漸離第五百零一章 背後傷人,最爲致命第三十五章 滿城紅妝換白綾第三百零一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當正,屠盡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一百二十章 俠也未必就能保護身邊之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混了纔好摸魚第四百六十二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二百七十四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九十六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荊天明說丟就丟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下三十六郡第一百五十章 孰輕孰重第三百九十三章 撐死膽大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八十七章 號令一出,莫敢不從第一百零三章 終嬴政之世,絕不妄殺一人!第三十一章 陽錯第四十九章 虎狼之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一百三十三章 叛徒纔有價值第三章 濮陽祭祖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他蛋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七十二章 劍爲主,人爲奴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二百八十三張 墨家禁地的真實面目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第三百七十三章 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招清怪的高漸離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榜題名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呼海嘯第一百零二章 相較起僞君子,我更樂意和真小人打交道!第二百三十九章 後會有期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第二十八章 新敗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是自己實力不行而是某人太妖孽第四百五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九章 朔風凜凜,終不離兮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高池深第一百八十二章 男子無情時,負人最狠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四百五十九章 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第八十九章 解釋就是掩飾第二百六十二章 鴆羽千夜第六十五章 一朵珠花引發的血案第三百九十二章 馬術是顛出來的第四百四十四章 神同祀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虎添翼第二百五十五章 耳邊聽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命行第三百七十九張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處不留爺第九十章 只因在暗中多看了你一眼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做的我說不得?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搶第三百二十一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果想活命,最好客氣點跟我說話!第三百章 落後就要捱打,捱打就要立正第四百九十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一百七十一章 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力取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恩怨第一百二十六章 託孤重任第二十一章 劍神蓋聶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四百一十章 尚同墨方第四百五十章 以貌取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三十章 陰差第三百四十一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想用百步飛劍來救人?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管窺天,一葉知秋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派總是死於話多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情劍第八十五章 與女無瓜第四百二十六 功名祗從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第一百九十六章 儒家不反秦第三百七十五章 醫者難自醫第二百三十章 鳩佔鵲巢第六十六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一百零九章 什麼樣的將軍帶什麼樣的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步飛劍,我也會第三百零一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一百零九章 什麼樣的將軍帶什麼樣的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步飛劍,我也會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誓,日月爲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第二十章 宮廷奏對第九十七章 武能安國,卻不能安己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招清怪的高漸離第五百零一章 背後傷人,最爲致命第三十五章 滿城紅妝換白綾第三百零一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當正,屠盡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一百二十章 俠也未必就能保護身邊之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混了纔好摸魚第四百六十二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七十一章 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二百七十四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九十六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荊天明說丟就丟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下三十六郡第一百五十章 孰輕孰重第三百九十三章 撐死膽大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八十七章 號令一出,莫敢不從第一百零三章 終嬴政之世,絕不妄殺一人!第三十一章 陽錯第四十九章 虎狼之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一百三十三章 叛徒纔有價值第三章 濮陽祭祖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他蛋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七十二章 劍爲主,人爲奴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二百八十三張 墨家禁地的真實面目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第三百七十三章 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招清怪的高漸離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榜題名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呼海嘯第一百零二章 相較起僞君子,我更樂意和真小人打交道!第二百三十九章 後會有期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第二十八章 新敗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是自己實力不行而是某人太妖孽第四百五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九章 朔風凜凜,終不離兮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高池深第一百八十二章 男子無情時,負人最狠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四百五十九章 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第八十九章 解釋就是掩飾第二百六十二章 鴆羽千夜第六十五章 一朵珠花引發的血案第三百九十二章 馬術是顛出來的第四百四十四章 神同祀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虎添翼第二百五十五章 耳邊聽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命行第三百七十九張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處不留爺第九十章 只因在暗中多看了你一眼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做的我說不得?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搶第三百二十一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果想活命,最好客氣點跟我說話!第三百章 落後就要捱打,捱打就要立正第四百九十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一百七十一章 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力取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恩怨第一百二十六章 託孤重任第二十一章 劍神蓋聶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四百一十章 尚同墨方第四百五十章 以貌取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三十章 陰差第三百四十一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想用百步飛劍來救人?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管窺天,一葉知秋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派總是死於話多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情劍第八十五章 與女無瓜第四百二十六 功名祗從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第一百九十六章 儒家不反秦第三百七十五章 醫者難自醫第二百三十章 鳩佔鵲巢第六十六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一百零九章 什麼樣的將軍帶什麼樣的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步飛劍,我也會第三百零一章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一百零九章 什麼樣的將軍帶什麼樣的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步飛劍,我也會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誓,日月爲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第二十章 宮廷奏對第九十七章 武能安國,卻不能安己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