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放人

瞧王戚的臉色,陸遙便知結果恐怕和自己預料的分毫不差,這位尚書大人定然是在皇帝那裡碰了一鼻子灰,肚子里正攢着火呢。

“唉。”陸大人裝模作樣的深深一嘆,道:“下官被禁足這段時間,仔細揣摩大人臨走前的諄諄教誨,已是翻然悔悟,自知所作所爲,實已觸犯國法,難以饒恕。想必大人也在陛下那裡請來了聖諭,大人儘管直說便是,是罷官,還是流放,就算是要了下官這顆項上頭顱,下官也絕無怨言!”

王戚皮笑肉不笑道:“翻然悔悟,好的很。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頭顱就先寄存在你的脖子上吧。”

“哦?不懲戒下官了?”陸遙奇了一聲,旋即扼腕長嘆,痛徹心扉道:“這可萬萬不可啊大人,下官越權行事,雖是懲奸除惡,昭昭善舉,無私心摻雜,天地可鑑!但終究是不符合律法規矩,倘若不予懲戒,豈不是壞了國法?國法如山,怎能輕易破壞?下官絕不願做破法的千古罪人,還望大人三思,莫要心存愛護,不管如何懲罰,下官都甘之若飴,坦然領受!”

王戚越聽越是青筋暴起,胸口劇烈起伏。

這位堂堂尚書大人,當代法家的中流砥柱,身份卓然超羣,世人尊崇敬畏,差點就沒忍住失了風度破口大罵!

陸遙話外似有醒悟悔改之心,高風亮節,不懼刑罰,可內含的譏諷之意,簡直就是昭然若揭,如此陰陽怪氣,有恃無恐,王戚豈能聽不出來!

豎子!

紈絝!

王八羔子!

王戚怒從心起,表面上卻是牙關緊咬,咯吱咯吱都出響了,冷然笑道:“國法如山沒錯,但法理不外乎人情,念在你侯府一門忠烈,陛下說了,不予懲戒,口頭警告便是,可若是再有這等肆意妄爲之舉,就是你父兄也保不了你。”

後半句是你自己加進去的吧?陸遙暗暗冷笑,嘆息道:“下官真是慚愧啊。”

王戚冷眼旁觀,道:“你這就回去將那朱財放了吧。”

啥?放人?開什麼玩笑!

陸遙裝不下去了,急道:“那朱財殘害人命,作惡多端,如何能放!”

王戚淡淡道:“就算你說的都是實情,也該先由有司調查審訊,將其定罪之後,才能緝拿看壓。你擅自將人提到天牢,已經是違背律法,陛下寬宏大量,不予追究,怎麼,你竟還想得寸進尺麼。”

陸遙一時沒了話說。

王戚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將始皇帝都搬出來了,他還敢說什麼?

可是就這般輕易地將朱財放出去,陸遙又心有不甘。

朱財罪大惡極,與當地府尹狼狽爲奸,互相勾結,出去豈不是還得逍遙法外?

還有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就是剛剛到手還沒熱乎的系統獎勵,陸遙有些摸不準,會不會因爲朱財出獄而被系統收回。

不管是爲了百姓的利益,還是自己的利益,朱財絕對不能放出去!

陸遙咬咬牙,就算是不給皇帝面子,也不能讓那死胖子繼續出去禍害人。

“不行!”

陸大人斬釘截鐵。

王戚被吼得一愣,旋即怒聲道:“陸遙,你敢!就算你是陛下親口敕封的典獄,可還是要歸老夫統管!老夫現在就命令你,將朱財放了!”

“不放!”

陸遙想也沒想,斷然拒絕。

“你你你……”王戚氣的吹鬍子瞪眼,想要“大放厥詞”,終究是自恃身份,沒有出口成髒,只能怒道:“豎子!”

陸遙冷哼一聲,也不說話,可神色冷漠,明擺着是不打算退讓。

堂堂的尚書大人還從來沒有這麼憋屈過,真想立刻將陸遙這個紈絝無賴罷免趕回家去,奈何上面那位不發話,這種事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陛下,糊塗啊!

王戚在心底悲呼一聲。

有陸二這麼個顆臭狗屎興風作浪,大秦朝堂早晚得烏煙瘴氣,臭不可聞!

“罷了罷了。”王戚心灰意冷,道:“那朱財老夫也略有耳聞,確實是壞事做盡,不過就算他觸犯了律法,也不配關押在天牢之中,你這就將他移交給廣陽府審訊定罪吧。”

陸遙搖頭道:“只怕不行,大人還不知道吧,這朱財之所以作惡多端,卻無人敢管,迄今爲止都未被刑律嚴懲,就是因爲有廣陽府的府尹做靠山。”

王戚不耐煩道:“那就移交刑部,由李侍郎親自主審。”

陸遙雖然以往不涉朝堂,亦未曾與王戚打過交道,卻也或多或少知道這位尚書大人素來以鐵面無私著稱,此番能夠做此讓步實是以往從未有過之事,若是再咄咄逼人,惹急了他,沒準會弄巧成拙。

朱財交由刑部審訊,陸遙自然是放心的,廣陽府府尹手伸的再長,難道還敢幹預刑部斷案麼?

可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將朱財移交出去,剛剛獲得的獎勵會不會被系統收回……

這纔是陸遙最擔心的事。

他趕緊在心中問道:“系統,我如果將犯人移交給其它刑獄,獎勵是不是就沒有了?”

系統是否有交流的功能,陸遙也不知道,可是有問題總不能憋着不問吧。

“不會。”

他問完的下一刻,系統的聲音隨即在腦海中響起。

“只要是宿主抓獲,無論關押在秦國的哪座刑獄,宿主都會獲得相應獎勵,移交出去,獎勵也不會收回。”

陸遙大喜,又是問道:“那若是我抓獲的犯人被斬首了呢?”

“罪大惡極,死不足惜,若是罪犯被判決殺死,宿主還會獲得額外的功德值哦!”

太人性化了!

陸遙鬆了一口氣。

“怎麼?還不行?欺人太甚!”

王戚怎知陸遙突然陷入沉默,是在跟他無法理解的奇妙東西交流呢,只道是這豎子仍舊不肯退步,胸膛都快被熊熊燃燒的怒火撕裂,宛如猛獸般憤怒咆哮。

陸遙被震得一陣耳鳴,趕緊陪笑道:“就依大人,大人嫉惡如仇,想的周全,實在是我大秦百姓之福啊!”

王戚實在是不想再跟這個無賴多說半句話,扭頭便走。

陸遙忽然想起一事,叫道:“大人!”

王戚停下腳步,頭也不回,不耐煩道:“還有何事?”

陸遙撓撓頭,故作疑惑道:“下官也是有些記不起來了,大人在臨進宮前義憤填膺,好像說了些什麼,不過看大人的樣子,似乎和下官一樣,也已經將此事忘卻了……”

王戚怔了一怔,尋思良久,才琢磨出味兒來,差點沒氣死過去。

豎子!

“滾!”

尚書大人的吼聲一如既往的中氣十足,宛如巨龍咆哮,振聾發聵,更隱隱有些瀕臨崩潰的嘶啞……

第九十章 大戰第一百零五章 老神仙第一百一十四章 內情第九十七章 三仙山第七十一章 無恥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第四十三章 虛情假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功勞第七十九章 弒神大炮第七章 主動出擊第八十八章 蚍蜉撼樹第六十四章 內獄第一百一十一章 釋放第八十七章 萬歲第四十二章 墨家總院第五章 立威第五章 立威第九十八章 人皇劍第四十章 棘手第八十四章 制衡第一百零五章 老神仙第四十六章 厚顏無恥第四十七章 實情相告第八十六章 做夢第九十七章 三仙山第八十三章 重用第五十七章 連環任務第二十四章 整飭內部第八十章 付之一炬第九十三章 血月第七十章 脫身第二十四章 整飭內部第三十二章 都指揮使第八十八章 蚍蜉撼樹第九章 青天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懲大誡第一百一十七章 暴君第九十四章 月魔第九十章 大戰第九十五章 可怕第九十一章 霸道第九十章 大戰第八十七章 萬歲第八十九章 螻蟻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第十二章 目標第一百一十四章 內情第一百零九章 對峙第四十九章 膨脹第一百零八章 出山第二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舌燦蓮花第七十四章 誤解第四十七章 實情相告第一百零八章 出山第十一章 一體三修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第二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九章 膨脹第五十九章 忐忑第十四章 知弟莫若兄第一百一十二章 詭辯第一百一十章 威武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一百零九章 對峙第九十三章 血月第三章 天牢第十六章 委屈第五十四章 開堂問審第五十二章 造福社稷第一百一十七章 暴君第八十五章 闖宮第一百零八章 出山第四十三章 虛情假意第二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十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八十六章 做夢第四章 講義氣的狐妖第六章 秘密第一百零四章 回府第五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懲大誡第七十三章 仁者之心第八十四章 制衡第二十六章 精湛的演技第十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九十五章 可怕第三章 天牢第二十八章 跟蹤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第九十章 大戰第三十四章 姬鵲第七十七章 潛入宮中第一百零八章 出山第六十五章 噶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鋃鐺入獄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七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一章 儒家
第九十章 大戰第一百零五章 老神仙第一百一十四章 內情第九十七章 三仙山第七十一章 無恥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第四十三章 虛情假意第一百一十三章 功勞第七十九章 弒神大炮第七章 主動出擊第八十八章 蚍蜉撼樹第六十四章 內獄第一百一十一章 釋放第八十七章 萬歲第四十二章 墨家總院第五章 立威第五章 立威第九十八章 人皇劍第四十章 棘手第八十四章 制衡第一百零五章 老神仙第四十六章 厚顏無恥第四十七章 實情相告第八十六章 做夢第九十七章 三仙山第八十三章 重用第五十七章 連環任務第二十四章 整飭內部第八十章 付之一炬第九十三章 血月第七十章 脫身第二十四章 整飭內部第三十二章 都指揮使第八十八章 蚍蜉撼樹第九章 青天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懲大誡第一百一十七章 暴君第九十四章 月魔第九十章 大戰第九十五章 可怕第九十一章 霸道第九十章 大戰第八十七章 萬歲第八十九章 螻蟻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第十二章 目標第一百一十四章 內情第一百零九章 對峙第四十九章 膨脹第一百零八章 出山第二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舌燦蓮花第七十四章 誤解第四十七章 實情相告第一百零八章 出山第十一章 一體三修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第二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九章 膨脹第五十九章 忐忑第十四章 知弟莫若兄第一百一十二章 詭辯第一百一十章 威武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一百零九章 對峙第九十三章 血月第三章 天牢第十六章 委屈第五十四章 開堂問審第五十二章 造福社稷第一百一十七章 暴君第八十五章 闖宮第一百零八章 出山第四十三章 虛情假意第二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十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八十六章 做夢第四章 講義氣的狐妖第六章 秘密第一百零四章 回府第五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懲大誡第七十三章 仁者之心第八十四章 制衡第二十六章 精湛的演技第十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九十五章 可怕第三章 天牢第二十八章 跟蹤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第九十章 大戰第三十四章 姬鵲第七十七章 潛入宮中第一百零八章 出山第六十五章 噶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鋃鐺入獄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七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一章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