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制衡

秦伯牙道:“大先生能明白,自然是再好不過。”

虞丹淡然說道:“始皇陛下是想用我儒家,來制衡法家。”

這是他的猜測。

同樣亦是他的斷言。

除了這個解釋,他想不通始皇帝爲何會獨獨青睞儒家,一反常態,將委以重任。

大秦素來以法爲尊,而事實證明,尊法確是正道,亂世強國,盛世安國。

然而獨尊法制卻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法家在朝堂上掌握着絕對的話語權,天下過半官員,幾乎都出自於法家。

當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楊文昭,更是法家當代的掌門人!

法家充斥大秦上下,幾乎已是根深蒂固,說句揣度的話,如果楊文昭這個掌門人振臂一揮,大秦恐怕立刻就會陷入癱瘓!

一家獨大,始皇帝是何等帝王,恐怕早就有制衡之心了。

而制衡法家,必得選個能夠和它旗鼓相當的,否則爛泥扶不上牆,即便有皇權鼎力支持,也必定會敗下陣來。

在諸子百家中,符合這一條的也就墨家、農家、陰陽家、名家、儒家等寥寥而已。

但墨家兼愛非攻的理念並不適用於統治者。

農家門人雖多,但治國怕是力有不逮。

陰陽家更不過是一羣裝神弄鬼之徒。

至於名家,玩弄脣舌,如何能理政?

數來數去,也就是儒家有資格和法家打擂臺了。

儒家尊君,正好符合統治者的需要。

再者儒家崇尚德治、仁政,而法家崇尚法制,乃是名副其實的酷政,正是鮮明對立,勢同水火。

諸子百家之中,能夠在大秦朝堂上和法家分庭抗禮不落下風的流派,只有儒家。

虞丹斷言正是看穿了這一點。

“或許吧。”

秦伯牙模棱兩可的道。

這等事即便是雙方心知肚明,卻也不好放在明面上來說,法家畢竟還是朝堂主流,即便始皇帝有讓儒家進入朝堂制衡法家的打算,但也未必就是排斥法家,仍然還是要重用。

見秦伯牙諱莫如深,虞丹更是肯定。

“我需詢問老師的態度,才能做決定。”

他鬆口了。

不管是想進入朝堂施展抱負發揚儒家理念也好,還是被威脅不得不妥協也罷,他都沒有立刻拒絕的理由。

秦伯牙笑道:“荀子他老人家若是得知此事,必定會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某就先提前恭賀了。”

說罷,人倏然消失在書閣之中。

章丘皺眉道:“儒家難道真的要受其威脅?”

即墨韓撫須道:“若是拒絕,正如這魔頭所說,我儒家恐怕……”

齊良和子焉亦要開口。

虞丹擺手道:“就將此事告知老師之後,再做定奪吧。”

……

本該平靜的儒家,並不平靜。

而亦未陷入這場風波的三清觀,同樣如此。

煚山東。

三清觀。

望月亭。

亭中,一位老道士,懷抱菩提,獨自對弈。

這位老道士一派仙風道骨,脣紅齒白,面無皺紋,精神矍利,淡藍色的道袍一塵不染,身上沒有絲毫世俗滄桑的氣息,只有遠離塵世喧囂與浮華的世外高人,方能有如此淡然出塵的氣質。

他就是道家的掌門人太虛真人。

真正的世外高人。

他已經在這亭中坐了很久。

棋也下了一百多手。

眼看黑棋就要大獲全勝,他沒有猶豫,直接落子,準備徹底斷絕白棋的生路。

“見分曉了。”

他望向遠方紅彤彤的天際,嘆了一聲道。

然而就在此時,有人突然現身,坐在他的面前,自顧捏起一枚白棋棋子,緩緩擱在棋盤上,笑道:“不盡然吧。”

這人突然現身,太虛真人絲毫不驚,而是低頭看向棋盤,眉頭緊鎖。

白棋所下的位置,匪夷所思,使周圍的白棋活了一大片,得以苟延殘喘。

這是一步妙手。

可也只是解一時之危罷了。

黑棋早在一開始便籌謀佈局,眼下終於露出獠牙,合圍絞殺,白棋縱然應對得當,但在數手之前,失誤落子,此刻縱然下了一步妙手苟延殘喘,但只要黑子步步緊逼,不給其喘息之機,白子終究還是要全軍覆沒,滿盤皆輸。

太虛真人看了一會兒,眉宇展開,捏起黑棋繼續攻勢,淡淡道:“困獸猶鬥罷了,俞指揮使難道以爲白子能夠反敗爲勝麼。”

來人正是錦衣衛都指揮使俞綱!

“誰知道呢,白子自信滿滿,直入腹地,意欲屠龍,縱然局部大敗虧輸,但只要能將龍屠掉,這局棋,不終將還是白棋大獲全勝。”

俞綱也盯着棋盤,自顧捏棋落子,話語中卻是頗有深意。

太虛真人搖頭道:“屠龍,妄想罷了。”

俞綱訝然道:“真人也這般覺得?”

太虛真人淡淡說道:“白棋看似兇猛,而且暗藏隱秘殺着,可終究是無用之功,這條大龍,無人能屠。”

說完,最後一顆黑子已經落在棋盤上。

白棋再無活路,滿盤皆輸!

俞綱拱手道:“不愧是真人,棋藝出神入化,在下甘拜下風。”

太虛真人說道:“現在外面熱鬧的緊,俞指揮使貴人事忙,怎的有空來和貧道這個糟老頭子下棋。”

俞綱輕鬆笑道:“正如真人所說,大勢已定,在下忙裡偷閒,特意來觀裡聆聽真人教誨。”

太虛真人嘆道:“今夜的血腥,未免太重了。”

“這無可避免,帝國若要強盛,人族若想爲尊,這些毒瘤必須祛除……”俞綱說着,停頓片刻,看了太虛真人一眼,才繼續說道:“所幸道家超然物外,不喜爭端,沒有誤入這場風波之中,俞某這纔有機會領略真人的精湛棋藝。”

太虛真人悵然道:“今夜過後,諸子百家,怕是就要煙消雲散了吧。”

俞綱點點頭,也有些感慨說道:“諸子百家,存在無數歲月,可惜終究是要如塵埃般泯滅在歷史當中,可悲,可嘆啊!”

“但,還是那句話,這無可避免,曾經人族的功臣,而今卻變成了非剔除不可的毒瘤,這又怪得誰來?”

“怪只能怪……他們咎由自取!”

第六十三章 死亦何懼第二十四章 整飭內部第一章 一顆臭狗屎第三十四章 姬鵲第四章 講義氣的狐妖第八十五章 闖宮第一百零一章 窮追不捨第五十二章 造福社稷第八十章 付之一炬第一百一十三章 功勞第八十四章 制衡第一百二十一章 舌燦蓮花第三十二章 都指揮使第一百零七章 內憂外患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三十九章 任命第四十四章 機關城第五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十六章 厚顏無恥第六十六章 女子第六十九章 放我出去第三十七章 惶恐第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五十八章 諸子百家第五十九章 忐忑第十二章 目標第七十一章 無恥第六十四章 內獄第九十七章 三仙山第四十七章 實情相告第九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二十六章 精湛的演技第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九十四章 月魔第九十九章 落下帷幕第二十一章 指控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第一百一十七章 暴君第八十三章 重用第四十四章 機關城第九十章 大戰第一百零六章 希望第六十三章 死亦何懼第六十六章 女子第九十章 大戰第七十三章 仁者之心第十章 有恃無恐第一百零七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九章 幹架第十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十三章 大勢所趨第六十四章 內獄第十章 有恃無恐第七十三章 仁者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功勞第五十四章 開堂問審第九十五章 可怕第六十五章 噶威第五十八章 諸子百家第二十九章 幹架第四章 講義氣的狐妖第一章 一顆臭狗屎第十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九十八章 人皇劍第一百一十五章 鋃鐺入獄第十章 有恃無恐第六十七章 被囚第五十四章 開堂問審第七十七章 潛入宮中第八十四章 制衡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懲大誡第三十五章 目標第四十四章 機關城第六十四章 內獄第四十九章 膨脹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承第六十章 矇混過關第八十一章 儒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舌燦蓮花第三十五章 目標第十四章 知弟莫若兄第二十八章 跟蹤第十五章 寄託第一百零四章 回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功勞第五十一章 黑影第二十三章 推測第九十章 大戰第十章 有恃無恐第十六章 委屈第一百一十五章 鋃鐺入獄第五十三章 大勢所趨第七十八章 玉文公主第九十九章 落下帷幕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
第六十三章 死亦何懼第二十四章 整飭內部第一章 一顆臭狗屎第三十四章 姬鵲第四章 講義氣的狐妖第八十五章 闖宮第一百零一章 窮追不捨第五十二章 造福社稷第八十章 付之一炬第一百一十三章 功勞第八十四章 制衡第一百二十一章 舌燦蓮花第三十二章 都指揮使第一百零七章 內憂外患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三十九章 任命第四十四章 機關城第五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十六章 厚顏無恥第六十六章 女子第六十九章 放我出去第三十七章 惶恐第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五十八章 諸子百家第五十九章 忐忑第十二章 目標第七十一章 無恥第六十四章 內獄第九十七章 三仙山第四十七章 實情相告第九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一百零三章 推崇第二十六章 精湛的演技第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九十四章 月魔第九十九章 落下帷幕第二十一章 指控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第一百一十七章 暴君第八十三章 重用第四十四章 機關城第九十章 大戰第一百零六章 希望第六十三章 死亦何懼第六十六章 女子第九十章 大戰第七十三章 仁者之心第十章 有恃無恐第一百零七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九章 幹架第十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十三章 大勢所趨第六十四章 內獄第十章 有恃無恐第七十三章 仁者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功勞第五十四章 開堂問審第九十五章 可怕第六十五章 噶威第五十八章 諸子百家第二十九章 幹架第四章 講義氣的狐妖第一章 一顆臭狗屎第十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九十八章 人皇劍第一百一十五章 鋃鐺入獄第十章 有恃無恐第六十七章 被囚第五十四章 開堂問審第七十七章 潛入宮中第八十四章 制衡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懲大誡第三十五章 目標第四十四章 機關城第六十四章 內獄第四十九章 膨脹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承第六十章 矇混過關第八十一章 儒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舌燦蓮花第三十五章 目標第十四章 知弟莫若兄第二十八章 跟蹤第十五章 寄託第一百零四章 回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功勞第五十一章 黑影第二十三章 推測第九十章 大戰第十章 有恃無恐第十六章 委屈第一百一十五章 鋃鐺入獄第五十三章 大勢所趨第七十八章 玉文公主第九十九章 落下帷幕第六十二章 深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