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朝鮮人的異動

總統府。

蕭震雷對於東南亞的局勢非常關心,特別是暹羅國,這個國家不是英法殖民地,因此當初與英法協商的時候,英法也無權做主將暹羅國劃入華國的勢力範圍之內,現在華國已經接管東南半島,而暹羅國卻恰恰被包圍其中,這也是華國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越早解決就越好,等到戰後再去解決,其他國家就可能騰出手來干涉。

“大總統,暹羅國國王拉瑪六世拒絕了!”楊士琦向蕭震雷報告。

蕭震雷看着手上的報告,聽了楊士琦的報告後道:“以拉馬六世的經歷和受教育情況來看,他拒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不過我們可沒時間跟他耗下去,既然暹羅國不識趣,那就讓他們嚐嚐厲害,給東南半島我方各地駐軍傳達命令,通知外交部門照會東南各國,關閉邊境關卡,加強邊境巡邏隊的巡邏次數,禁止任何人進出暹羅國,嚴厲打擊走私行爲,命令海軍艦隊加強巡邏,凡是偷渡進出暹羅國的船隻,一律擊沉!”

楊士琦得到這樣的命令大爲振奮,如此一來,暹羅國肯定會支撐不住,他當即道:“是,大總統!”

交代完東南半島的事情之後,蕭震雷認爲是時候該解決朝鮮半島的問題了,日本人現在還朝下半島呆得好好的,不過現在朝鮮半島的局勢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爲日本已經被華國打得殘廢而造成的,朝鮮一些政治勢力看見日本不行了,因此開始蠢蠢欲動,但是現在朝鮮這些勢力在實力上又明顯不足,就算日本現在被華國打殘廢了,可日本在朝鮮的駐軍還有數萬人之多,這也不是這些朝鮮當地反抗實力能夠抗衡的。

如今朝鮮已經早在1910年被日本合併,但是大韓帝國第二代皇帝李坧還在,就連他的父親高宗皇帝李熙也還在世。李坧是朝鮮李氏王朝第26代國王、大韓帝國第一代皇帝高宗李熙與明成皇后的獨子。

1907年,大韓帝國第一代皇帝李熙被日本人驕橫蠻橫搞得焦頭爛額,加上年紀已達,精力大不如以前。自認爲沒有精力和能力與日本人周旋,在伊藤博文等人逼迫下不肯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於是把皇位傳給了兒子李坧,條約由親日派內閣大臣李完用和樸齊純等人簽訂,但是李坧在當了三年皇帝后就被日本人給廢了。日本強迫李坧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將朝鮮進行了合併,他父子倆也被日本人幽禁,大韓帝國遂滅亡。

這一年多年,被幽禁的韓國高宗李熙得到日本被華國打殘的消息後莫名振奮,時刻想着派人與華國高層聯繫,以爭取華國高層的支持。實際上在甲午戰爭之後,李熙就對清國徹底失去了信心,也不再指望清朝能夠爲朝鮮主持公道,但現在的情況又讓李熙看到了希望,如果能夠獲得華國的支持。韓國必然可以擺脫日本人的控制,這次李熙終於得到了一個機會,他與自己的親信李相卨、李瑋鍾秘密見了面,交代兩人秘密離開,前往華國想辦法見到華國高層將他的願望向華國高層轉告,最好是能夠見到華國大總統蕭震雷,兩人答應後悄然離開朝鮮並帶走了李熙撕下衣服布料用鮮血書寫的國書,李相卨、李瑋鍾兩人是李熙手下政治勢力皇國協會的主要首腦。

與此同時,同樣也抱着反抗日本人統治的還有朝鮮另外一股勢力也開始派人試圖與華國高層接觸,這股勢力叫獨立協會。獨立協會與親日派多有瓜葛和牽連,它與皇國協會勢不兩立,多次意圖推翻李熙的統治。

獨立協會的代表人物有尹致昊、徐載弼、李承龍(後改名李承晚,韓國第一任總統)等人。此次被派來華國聯繫華國高層的就是李承龍,與他同來華國的有他在夏威夷發展韓僑手下林炳稷、尹致映、許政、李元淳等人。

這天外交總長陸徵祥下班後,由保衛人員保護回家,三輛汽車行駛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從旁邊衝出來幾個身穿西裝的年輕人攔住了車隊的去路,最前面的汽車緊急剎車。後面的汽車也不得不停車,保衛人員們意識到出了事情,迅速掏出武器紛紛推開車門用手槍對準攔路的幾個青年人。

“不要誤會,不要誤會,我們是大韓帝國的進步人士,我叫李承龍,是大韓人國民會(韓國獨立協會在美國夏威夷的組織)主要負責人之一,我們沒有惡意,我們只是想求見陸大人!”

保衛人員的隊長舉着手槍打量了李承龍等幾人,隨即對身邊幾個保衛人員擺了擺頭,四個保衛人員得到指令後舉着手槍迅速上前將李承龍等人的身上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武器,負責檢查的保衛人員對隊長擺了擺頭,表示沒有搜到武器。

保衛隊長這才低下頭對陸徵祥道:“總長,他們身上沒有武器!”

陸徵祥身爲外交總長,對各國的一些情況都有些瞭解,對這個大韓人國民會也是有所耳聞的,他想了想對保衛隊長道:“讓那個領頭的李承龍過來!”

“是,總長!”

李承龍很快被帶到了汽車旁邊,“大韓人國民會副會長李承龍拜見陸大人!”

陸徵祥打量了李承龍一會,問道:“李先生要見我有什麼事情呢?”

“陸打人,我們大韓帝國的人民都處在日本人的血腥統治之下備受欺辱,豬狗不如,我們時刻想着反抗日本人的統治,將日本人趕走,但是我們的力量太弱小,此次我們來到華國,希望能獲得華國的支持,華國和韓國自古一衣帶水,華國也曾是我們大韓的宗主國,我們希望華國能夠爲我們大韓人民主持公道!”

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一戰結束後,巴黎和會召開在即,時任美國總統亦是李承晚的老校長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宣稱要維護弱小民族的利益,使包括李承晚在內的韓人燃起了外交獨立的希望。同年12月1日,大韓人國民會決議派遣李承晚、鄭翰景、閔瓚鎬三人作爲韓人代表,試圖出席巴黎和會。李承晚、鄭翰景和閔瓚鎬在接受任命之後,曾多次向美國提出請願書,還在請願書中自稱“您順從的僕人”, 安昌浩領導的大韓人國民會也一直在與美國交涉三人的簽證問題。但是,美國顧及其亞洲戰略及對日關係,以朝鮮隸屬日本爲由拒絕給李承晚等人發放簽證,使李承晚等人赴訴巴黎之舉化爲泡影。李承晚原以爲與他交情不錯的恩師威爾遜總統會給他面子,但在利益瓜分面前,威爾遜並不買賬。

鑑於去巴黎已無望,李承晚、鄭翰景等人商議修改向美國的請願書,決定在其中加入“委任統治”的內容。在請示了大韓人國民會領導人安昌浩並獲得批准以後,鄭翰景於1919年2月25日將落款爲“大韓人國民會中央總會臨時委員會李承晚、鄭翰景”的信函和請願書內容寄送給威爾遜,請願的內容有三條:“列強將朝鮮從日本的苛政中解救出來;列強保證朝鮮將來完全獨立;將朝鮮置於國際聯盟委任統治之下”。但請願書如石沉大海,毫無回覆。李承晚又想出公開請願書向美國政府施壓的辦法。1919年3月16日,他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招待會,正式公佈了要求委任統治朝鮮的請願書,《紐約時報》等各大媒體給予了報道。

然而事與願違,公佈請願書不但絲毫沒有觸動美國政府,還在海外韓人社會中引發軒然大波,導致了對李承晚及其委任統治方案的一片聲討撻伐。儘管李承晚於1919年3月28日應安昌浩要求收回委任統治方案,只提完全獨立,但已是覆水難收,委任統治案成爲伴隨他一生的污點和把柄。

陸徵祥聽了李承晚的話之後沉吟片刻後問道:“你們現在住在哪裡?”

李承晚一時間沒弄明白陸徵祥的意思,回答道:“住在皇糧衚衕”。

陸徵祥道:“你們先回去,我會派人去找你們再找時間詳談!”

李承晚聞言頓時精神大振,在他看來,只要陸徵祥肯與他進行詳談,此時就有成功的希望,他當即答應:“好的好的,我等在皇糧衚衕恭候大人的使者!”

第二天上午,陸徵祥剛剛上班沒多久,就聽見秘書進來報告:“總長,剛纔門衛處來電話說有兩個分別叫李相卨、李瑋鐘的人自稱是大韓帝國皇帝李熙的使者,他們想要求見總長”。

“大韓帝國?皇帝?哈,真是可笑!”陸徵祥聞言大怒:“一個小小的朝鮮也敢在我國面前自稱大韓帝國,敢稱皇帝,他們改國號,稱皇帝經過我國同意嗎?去讓他們進來,我倒要看看他們憑什麼敢這麼自稱!”

秘書連忙答應:“是,總長!”(。)

第173章 偷樑換柱第704章 國籍第614章 對俄政策第285章 插手新軍第二十一鎮第313章 對決北洋第五鎮(2)第706章 西進計劃第190章 救命大洋第729章 斬首戰犯第193章 溺殺第304章 起義第269章 參加德軍演習(2)第510章 染指東南半島第224章 下馬威(二)第6章 三大亨第790章 遣散第552章 扶持阿拉伯國家第717章 國會演講第202章 被堵第451章 極高的戰術素養第751章 德國投降第15章 撓鉤第625章 登陸成功第479章 痛宰英國佬第141章 振作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462章 發飆第138章 劫法場(四)第680章 竭力遊說第682張 遇刺第721章 輿論引導第114章 打碼頭第490章 蔡松坡的病第95章 食人花第115章 打碼頭(2)第640章 自損30萬第351章 意外的說客第459章 硬骨頭——203高地第196章 招聘記者第8章 大俠霍元甲第749章 人口問題第203章 露馬腳第220 急了第357章 俘虜第308章 瘋狂擴軍第13章 黑鍋第329章 鐵路修築計劃第605章 不歡而散第712章 殺雞駭猴第169章 獲救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242章 應對之法第541章 揮兵基輔第53章 公興記(三)第642章 強行發動第216章 駐地選址第653章 東線無戰事第396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470章 收復旅順要塞第116章 李鬼遇李逵第117章 捅破天(一)第79章 進入第221章 走後門救人第624章 西線開戰第119章 錢開路第414章 工業大發展第459章 硬骨頭——203高地第644章 巷戰專家第754章 會議前協議第326章 強行收回租界第655章 戰區重組第406章 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1)第713章 高爾察克的臨時政府第450章 開戰第627章 配合作戰第245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449章 戰前軍情分析775章 分析厲害關係第196章 招聘記者第310章 北伐徐州第684章 總統獎第484章 性能測試第686章 扶持國術(2)第266章 一見如故(1)第280章 金融風暴(2)第109章 兄弟齊聚第200章 炮灰第283章 演講第564章 變故第358章 列強幹涉第456章 川島速浪被抓第186章 血洗衙門(2)第203章 露馬腳第474章 山縣有朋的打算第314章 對決北洋第五鎮(3)第87章 幕後交易第477章 恢復朝貢體系第283章 演講第601章 見南洋華僑第315章 故人來第618章 美國參戰
第173章 偷樑換柱第704章 國籍第614章 對俄政策第285章 插手新軍第二十一鎮第313章 對決北洋第五鎮(2)第706章 西進計劃第190章 救命大洋第729章 斬首戰犯第193章 溺殺第304章 起義第269章 參加德軍演習(2)第510章 染指東南半島第224章 下馬威(二)第6章 三大亨第790章 遣散第552章 扶持阿拉伯國家第717章 國會演講第202章 被堵第451章 極高的戰術素養第751章 德國投降第15章 撓鉤第625章 登陸成功第479章 痛宰英國佬第141章 振作第391章 國會山演講(1)第462章 發飆第138章 劫法場(四)第680章 竭力遊說第682張 遇刺第721章 輿論引導第114章 打碼頭第490章 蔡松坡的病第95章 食人花第115章 打碼頭(2)第640章 自損30萬第351章 意外的說客第459章 硬骨頭——203高地第196章 招聘記者第8章 大俠霍元甲第749章 人口問題第203章 露馬腳第220 急了第357章 俘虜第308章 瘋狂擴軍第13章 黑鍋第329章 鐵路修築計劃第605章 不歡而散第712章 殺雞駭猴第169章 獲救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242章 應對之法第541章 揮兵基輔第53章 公興記(三)第642章 強行發動第216章 駐地選址第653章 東線無戰事第396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470章 收復旅順要塞第116章 李鬼遇李逵第117章 捅破天(一)第79章 進入第221章 走後門救人第624章 西線開戰第119章 錢開路第414章 工業大發展第459章 硬骨頭——203高地第644章 巷戰專家第754章 會議前協議第326章 強行收回租界第655章 戰區重組第406章 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1)第713章 高爾察克的臨時政府第450章 開戰第627章 配合作戰第245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449章 戰前軍情分析775章 分析厲害關係第196章 招聘記者第310章 北伐徐州第684章 總統獎第484章 性能測試第686章 扶持國術(2)第266章 一見如故(1)第280章 金融風暴(2)第109章 兄弟齊聚第200章 炮灰第283章 演講第564章 變故第358章 列強幹涉第456章 川島速浪被抓第186章 血洗衙門(2)第203章 露馬腳第474章 山縣有朋的打算第314章 對決北洋第五鎮(3)第87章 幕後交易第477章 恢復朝貢體系第283章 演講第601章 見南洋華僑第315章 故人來第618章 美國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