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從援助開始

“我知道你有決心這麼做,不過美國人不會這麼做的,他們不會在非洲用軍隊和哦我們開戰,這點你不要擔心!”謝列平給出了自己的判斷,蘇丹的價值沒有到美國必須干涉的地步,蘇丹就算是變色和蘇聯集團的國家也不接壤,這和越南那邊是不一樣的。

蘇丹在非洲就算是成功變色,也不過是一個孤立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和蘇聯和東歐連在一起,這種局面美國是可以接受的,頂多就是想辦法讓那裡不穩定。不會出現親自下場的情況,因爲單獨的孤立國家就算是蘇聯的盟友,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東南亞的局勢是中國在背後支撐,一旦南越頂不住整個東南亞都有變紅的危險,倒是整個亞洲社會主義國家連成一片,美國的勢力就會被趕下海。那時候美國的支撐點就剩下幾個,想要在登陸就非常困難了,所以美國會干涉,只是在尋找一個機會介入進入。

蘇聯也在尋找機會介入,目的則和美國一樣,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蘇聯對東南亞的政策目標是,利用東南亞國家及人民與新老殖民主義者的矛盾,打着反帝、反殖、支援民族解放運動的旗號,想盡辦法把觸角伸入這個傳統上屬於西方殖民者的勢力範圍,謀求建立蘇聯的立腳點。由於蘇聯在東南亞地區沒有基礎,既無外交關係(除越南、泰國外)又無貿易來往,在軍事方面當時也無力與美英抗衡。

因此,蘇聯在策略上不是全面展開擴張,而是有選擇地進行重點滲透。這一時期前蘇聯擴張的重點對象是東南亞國家中最早奉行和平中立政策的民族主義國家——緬甸與印尼。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其東北部與北部同中國交界。自十九世紀三次英緬戰爭後,緬甸淪爲英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緬甸人民經過長期英勇鬥爭,終於擺脫英國的統治而宣告獨立。五十年代中期,由於外國壟斷資本的侵入,緬甸主要產品大米的國際市場價格下降,國內工農業生產停滯,通貨膨脹,在經濟上遇到較大困難。蘇聯就趁此機會進行擴張。蘇聯對緬甸的擴張是以外交訪問,簽訂貿易協定,提供經援開路的。

第二階段:越南戰爭開始,蘇聯利用美國陷入越南戰爭戰爭的時機,加緊發展了自己的實力,不僅縮短了了它的軍事力量,在常規軍備上超過了美國,在覈軍備上也趕上了美國。隨着。軍事與經濟力量的增長,蘇美在全球範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根據全球戰略的需要,前蘇聯這一時期對東南亞地區展開了全面性的擴張。

印尼方面謝洛夫早已經定下了一個釘子,這個時代緬甸方面竟然和蘇聯關係不錯,這倒是讓謝洛夫沒有想到,仔細一想也明白其中的原因,還是那句老話,遠交近攻。緬甸政府想要藉着蘇聯的影響力,頂住國內共產黨。這點美國本身就做不到,蘇聯則是一個比中國更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借用蘇聯的影響力能夠頂住中國支持的共產黨,一舉兩得。

“我差點忘了,緬甸的憲法也規定自己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印度一樣。”謝洛夫離開謝列平的家,想了半天的東南亞問題,最終搖頭甩出了這些想法,一次最好只解決一個問題,既然定下了要蘇丹政變,那就好好的策劃政變。

盧比楊卡廣場十一號克格勃主席辦公室,謝洛夫剛剛接到一個美國大使館武官的抗議信,這封信是給外交部的,但涉及到的則是克格勃。是這樣的,中印戰爭期間他當時在印度,那段時間正好有位美國人不知道是喝多了,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在克格勃總部門口大喊捷爾任斯基是屠夫、克格勃是個恐怖機關。於是這位美國人在完成了蘇聯人想都不敢想的終極任務之後,被從總部衝出來的肅反工作者直接關進總部監獄。

昨天這位美國英雄可能精神上還沒有到達英雄的水準,在內部監獄自殺了。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懷着沉痛的心情,克格勃戀戀不捨的把這位沒有服刑完畢的美國人屍體交了出去,“連用頭撞牆自殺的勇氣都有,爲什麼不能服刑完畢等待歸國呢?”謝洛夫撇撇嘴看完了美國大使館的抗議信,然後把信扔進了紙簍中。

“主席,我們如何對美國人解釋?”盧比楊卡內部監獄的管理,是秘密警察總局在負責,作爲秘密警察總局的局長,已經升任中獎的卡德波夫需要謝洛夫主席的態度。

“解釋?誰有空跟他們解釋?”謝洛夫擺出一副滑天下之大稽的樣子不在乎的叫道,“污衊捷爾任斯基同志就是污衊克格勃,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我們有權抓人,外國人刑期加倍。爲什麼要解釋,我們又沒有虐待他,自己心理脆弱自殺怪我了?美國人不滿就讓我們來找我,但估計除了在美國報紙上污衊一下我們,他們也沒辦法。不要多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下去吧……”

關於政變的事情,謝洛夫找來了第一副主席兼第一總局局長薩哈托夫斯基,克格勃的第一副主席也分對內和對外,伊特瓦索夫目前很忙,正在進行着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領導各大總局在壓制肯尼迪之死的陰謀論。謝洛夫把陰謀論擴散了出去,伊特瓦索夫則負責抓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兩個人的推波助瀾,把陰謀論推向高峰。

因爲克格勃的打壓,甚至出現了克格勃內部有西方間諜的言論,盧比楊卡還收到來信,讓謝洛夫主席注意一下內部敵人的問題,看我大蘇維埃人民的警覺性是多麼的高。這方面的反特教育和宣傳絕對沒有白費,雖然不能否認蘇聯內部有潛在的第五縱隊,但大多數人民還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

“每次開始大動作,心裡都是有些不可避免的緊張。”在一輛行駛的轎車中,和薩哈托夫斯基並在坐在後面的謝洛夫,看着外面的景色有感而發道。

“這是正常的,我們都明白蘇丹的重要性,如果失敗了,說不定會遭受第一書記的懲罰,是去了蘇丹的帳肯定算在我們克格勃身上,這個風險值得冒麼?”薩哈托夫斯基詢問謝洛夫,“尤里,你三十五歲就是中央委員、克格勃主席、有上將軍銜、有蘇聯英雄獎章,有第一書記的看中,何必要這麼做呢。就算蘇丹最終和我們疏遠,責任也是國家的,不會落在你身上!”

但是如果因爲克格勃行動失敗蘇丹疏遠蘇聯,這個責任就肯定是克格勃的了。相安無事謝洛夫肯定不會擔責任,但要承擔失去蘇丹的風險,策劃政變扶持親蘇勢力上臺,成功了功勞一件,失敗了也是責任一樁,這個道理不難懂。

“因爲我身後有狼追着我,沒關係,一個只有三萬軍人的國家,沒有理由我會搞不定。”謝洛夫沒有正面回答薩哈托夫斯基的問題,因爲這個問題他回答不了。難道讓他說正常情況下蘇聯贏不了?必須要冒險和謹慎地出擊?說出去也沒人信,整個蘇聯集團都有不少人認爲,勝利必將屬於自己。

時間不長,兩人到了地方,這是一個空軍基地,裡面停放着十二架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這是謝洛夫好不容易纔取得國防部鬆口的援助武器,是專門用來送給蘇丹軍方的東西。

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座艙機組乘員由正、副駕駛員,領航員,隨機機械師和無線電報務員5人組成。駕駛員座艙有4個可拋艙門。兩個客艙門分別位於左側主起落架的前、後,機身後部蛤殼式貨艙門和摺疊式踏板用於裝卸貨物和車輛,貨艙門和踏板可使用液壓作動筒打開或關閉。貨艙地板的承載能力爲19.6千牛/平方米,地板上裝有繫留環。地板上有中央艙口。以便外掛大型貨物。爲便於裝卸貨物和車輛,座艙兩側的座椅是可摺疊的,在座艙內裝有承載能力爲800千克的電動絞車和滑輪組。

兩人登上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看了一下覺得沒什麼問題,就下來表示滿意。沒錯,蘇丹的政變計劃是從援助開始的,這一方面表明蘇聯對蘇丹還是進行放縱,同時也是讓阿布德將軍放鬆對蘇聯的防備之心,另一個方面則是用來做政變的士兵裝備。

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是可以軍民兩用,可以戰鬥也可以運輸,送這種武器給蘇丹可比單純的送武裝直升機好,降低阿布德將軍對這個東西的重視。但實際上只要儲備好零件,到時候一樣可以在蘇丹首都做武裝直升機用,至於這支武裝直升機的編隊,在半年前回到蘇丹的人當中,謝洛夫已經挑好了指揮官,正在那邊運作。

這次的政變就從援助開始,不單是直升機方面,還有一些蘇丹首都周圍的小股部隊會接受到蘇聯方面的技術裝備支持。(。)

第905章 整合和推廣第474章 最後的主席第819章 搗毀團結工會第18章 教兵王做人第701章 提高效率第254章 日常工作第105章 人權鬥士謝洛夫第959章 冷嘲熱諷第169章 意大利之友第950章 法國人第383章 克格勃日常第448章 托洛茨基派第622章 擴充軍備第924章 同志加兄弟第99章 瑪莎第330章 暗語命令第179章 談理想第613章 事到臨頭第940章 花式吊打第635章 談笑風生第457章 教父第399章 印度反美第529章 切香腸戰術第424章 明顯的謊言第183章 約翰二十三世第585章 蘇聯都沒幹過第421章 文化人第897章 能源號升空第709章 正式開始第341章 邊界戰爭打響第841章 必要準備第111章 回國第65章 烏克蘭派第359章 最後一天第251章 伊共第461章 試探性進攻第1012章 攻擊科威特第729章 勃總拯救世界第929章 埃及調停第242章 一家人第545章 幹掉他第480章 北極圈之行第387章 安全大會第52章 低風險高回報第2章 亞戈搭醫生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728章 敘利亞的努力第871章 共產國際第311章 喀布爾第825章 大演習第60章 開火第290章 古比雪夫第908章 中央全會第211章 蔬菜也會有的第899章 總部前的校車第817章 政敵第588章 軍事演習第457章 教父第452章 南越政變第179章 談理想第684章 勝利在望第962章 殺氫彈之父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674章 石油危機第72章 販賣戰爭第256章 一攬子計劃第331章 國會選舉第414章 格里申第75章 特務行爲第300章 兩場戰爭第542章 斯大林女兒第662章 我們要回家第134章 印尼的價值第六百六五章 肯尼迪之子第774章 我們英國中立第520章 釣魚執法第918章 拼內力的消耗戰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826章 里根遇刺第227章 目標拉美第995章 都是美國污衊第386章 印度鐵娘子第771章 軍備競賽繼續第476章 東南亞方向第72章 販賣戰爭第345章 接受任務第790章 阿富汗擴軍計劃第292章 波德戈爾內第973章 持強不臨弱第614章 巴士拉起義第484章 螳螂捕蟬第414章 格里申第227章 目標拉美第898章 閉幕第853章 勝利之匙第433章 光棱坦克第219章 隱藏勢力第202章 勃列日涅夫第377章 印共大會第250章 古巴問題
第905章 整合和推廣第474章 最後的主席第819章 搗毀團結工會第18章 教兵王做人第701章 提高效率第254章 日常工作第105章 人權鬥士謝洛夫第959章 冷嘲熱諷第169章 意大利之友第950章 法國人第383章 克格勃日常第448章 托洛茨基派第622章 擴充軍備第924章 同志加兄弟第99章 瑪莎第330章 暗語命令第179章 談理想第613章 事到臨頭第940章 花式吊打第635章 談笑風生第457章 教父第399章 印度反美第529章 切香腸戰術第424章 明顯的謊言第183章 約翰二十三世第585章 蘇聯都沒幹過第421章 文化人第897章 能源號升空第709章 正式開始第341章 邊界戰爭打響第841章 必要準備第111章 回國第65章 烏克蘭派第359章 最後一天第251章 伊共第461章 試探性進攻第1012章 攻擊科威特第729章 勃總拯救世界第929章 埃及調停第242章 一家人第545章 幹掉他第480章 北極圈之行第387章 安全大會第52章 低風險高回報第2章 亞戈搭醫生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728章 敘利亞的努力第871章 共產國際第311章 喀布爾第825章 大演習第60章 開火第290章 古比雪夫第908章 中央全會第211章 蔬菜也會有的第899章 總部前的校車第817章 政敵第588章 軍事演習第457章 教父第452章 南越政變第179章 談理想第684章 勝利在望第962章 殺氫彈之父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674章 石油危機第72章 販賣戰爭第256章 一攬子計劃第331章 國會選舉第414章 格里申第75章 特務行爲第300章 兩場戰爭第542章 斯大林女兒第662章 我們要回家第134章 印尼的價值第六百六五章 肯尼迪之子第774章 我們英國中立第520章 釣魚執法第918章 拼內力的消耗戰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826章 里根遇刺第227章 目標拉美第995章 都是美國污衊第386章 印度鐵娘子第771章 軍備競賽繼續第476章 東南亞方向第72章 販賣戰爭第345章 接受任務第790章 阿富汗擴軍計劃第292章 波德戈爾內第973章 持強不臨弱第614章 巴士拉起義第484章 螳螂捕蟬第414章 格里申第227章 目標拉美第898章 閉幕第853章 勝利之匙第433章 光棱坦克第219章 隱藏勢力第202章 勃列日涅夫第377章 印共大會第250章 古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