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中央全會

因爲里根私下的一句話,蘇聯武裝力量進入戒備狀態中,但是這個過程僅僅持續了不到兩個小時,回到克里姆林宮總書記就下令解除戒備。

對華約動作十分緊張的北約暗自鬆了口氣,關於這句玩笑的風暴纔剛剛開始。作爲一個國家的總統,里根的一句話都能成爲新聞,更何況這句話影響到的可不止是一個國家。

里根的言辭被激烈討論的時候,人們也想知道克里姆林宮的反應,帶着恐懼和期待的心情,所有人都想要知道那座克里姆林宮的主人會如何應對。

因爲臨近年底,美國時代週刊的年度風雲人物評選中,蘇聯共產黨總書記謝洛夫和美國總統里根遙遙領先,兩人背靠着背,各自一半的背景是美國的星條旗和蘇聯標誌性的國旗。這本來是美國保守派宣傳的海報,卻成了年底影響最大的標誌性海報,進入時代週刊的年度人物評選當中。

里根是美國自越戰以來久違的強勢總統,距離上一次肯尼迪對蘇聯的強硬外交之後,美國已經快二十年沒有感受世界一哥的地位了,更多時候則是陷在越戰的苦海里不可自拔,經濟受到拖累停滯不前。里根的上臺重建了美國人的信心,第一任期間,他提出經濟復興計劃,使美國經濟健康發展,贏得經濟連續增長勢頭。

蘇聯雖然接連去世兩個總書記,在歐美臭名昭著的蘇聯強硬派領軍人物,警察幹部出身的謝洛夫最終獲得蘇聯最高權力,上臺開始大力推行反怠工、反特權運動。強化計劃經濟體系,面對來勢洶洶的里根,號召舉行國際民主運動會對抗美國。

蘇聯計劃經濟體系再次得到強化,計算機網絡被首次提出應該用於經濟發展當中。全面社會監控體系構建完成,和美國相反,新的蘇聯共產黨總書記竭力強化蘇聯的政府機構,時隔兩年蘇聯的經濟增長率再次衝到百分之十以上。反怠工運動和反特權運動、以及計劃經濟體系的加強方案開始被蘇聯推廣到東歐。

兩種代表着截然相反觀念的價值觀,因爲謝洛夫和里根、蘇聯和美國的互相對視觸碰出激烈的火花,兩人當然有共同點,那就是同時選擇加強軍備,進行更廣泛的軍備競賽來擊敗對手,並且對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對方勢力窮追猛打。

這種演員和特務的對決,既讓人們心潮澎湃同時也心生恐懼。一改對蘇聯避讓政策的里根選擇帶領美國重新反擊,迎接他的是蘇聯籠罩着神秘感、克格勃出身的總書記謝洛夫。

可惜整整一天時間,不論是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還是蘇聯中央辦公廳、甚至盧比楊卡都沒有對里根進攻蘇聯言論進行迴應,就像是從來都不知道這件事一樣。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相信謝洛夫絕不會當做沒有看見。

“我爲什麼要對一個老年癡呆症患者回應?他想要發核彈?問問那些美國財團答應麼?以爲現在是古巴導彈危機麼?核優勢在我們這邊。”謝洛夫打着哈欠揮手道,“都早點下班,中央全會馬上就開始了。”

利加喬夫點點頭,他確實需要準備在中央全會上的發言,其他委員也紛紛下班。大克里姆林宮當中,只剩下性別男愛好女的老流氓……

謝洛夫有一個問題,關於幹部更迭的辦法,斯大林的辦法是誰完不成任務誰就是****赫魯曉夫的辦法稍微柔和了一點,直接讓他滾蛋。斯大林死後所有助手除了莫洛托夫全都完全背叛,赫魯曉夫就不用說了,不是他率領克格勃牢牢盯着,早就被自己的部下們推翻了。

唯一比較安穩的是勃列日涅夫時代,可這種安穩的結果誰都看得見,真要比損失的話,說不定比前兩任總書記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

如果謝洛夫學習斯大林,未來的總書記在學習他,一代又一代的總書記依靠清洗前任的佈局來穩定國家是肯定不行的,總有玩脫了的時候。不時每一個領袖都是鋼鐵領袖。謝洛夫有一堆子女,從斯大林兒子的命運上,他就不能這麼做。他不是吉洪諾夫……

赫魯曉夫那種幹不了趕緊退休的辦法看起來很公平,可必須說明的是蘇聯退休金的問題,蘇聯規定一個退休的人退休金只有工作時期的一半。謝洛夫要說,這完全符合邏輯,而且從數學上來說完全沒問題。

一個人盛年的時候和年老的時候爲社會做出的貢獻完全不一樣,退休之後一半的退休金除了不近人情,比後世歐洲那種過度膨脹的福利更有持續性。

可幹部階層不滿意,於是赫魯曉夫的下場並不好。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如果謝洛夫用克格勃逼着這些幹部接受目前的條件,那是可以的,有效期能持續到他死的那天。這不過是把問題延後,後來的總書記能把問題解決成什麼樣,誰都不知道。

“看來,我需要做出一定的妥協,光用古拉格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逼着這批幹部聽話,他死了之後不能保證下一任總書記能讓下一批幹部聽話,交換條件是什麼?這是一個問題!

謝洛夫知道現在的蘇聯幹部想要什麼,和一般人要的區別不大,一座房子、一部車、還有一些國家的照顧,沒問題,這些都可以給他們。幸虧蘇聯的大環境比較封閉,這些幹部沒怎麼見過世面,他們要的看起來很多,實際上在謝洛夫眼中,這什麼都不算。

就算把蘇聯上的了檯面的幹部都換掉,也就是一萬棟公寓、一萬輛轎車的加上一些醫療開支的問題,對於一個國家來講什麼都不算……

不過顧問委員會這種部門,總書記絕對不會成立,退休就乾乾淨淨的退休。退休金他也不準備改革,一半數額很好,不會給後代造成太大的壓力。

專門給幹部階層全額的養老金這是特權,如果給全國人全額養老金,不用二十年,蘇聯最大的開支就不會是軍費了,會和後世的歐洲一樣不斷的裁撤軍費,把錢扔在福利當中。寧可被軍備競賽拖死,也不能被福利開支拖死。前者崩了還有武器能嚇唬人,後者崩了全國能和難民營差不了多少。

“總書記這麼照顧你們,還不趕緊跪下隨我戰勝美國?”謝洛夫譏笑着自己,現在的思維和做特務局長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不過,一萬套公寓、一萬輛小轎車加起來也沒有多少,有一億盧布麼?這麼算起來還是非常合算的。加上克格勃建立的網絡檢舉平臺。

一個棉花案就坑了蘇聯中央幾十億盧布的開支,少幾個棉花案,這筆錢早回來了。

桌子上的手機讓總書記不得不暫時中止思考,拿着電話接聽,“你過來不過來啊,我洗完澡了!”小瓦莉婭略有些不滿的聲音從手機裡面傳來……

嗯哼!雖然周圍沒有人,但不能阻止做賊心虛的總書記四處張望,清了清嗓子正氣道,“好,我一會兒就過去!”

“腫了、腫了!以後不主動找你了,等你自己過來。”小瓦莉婭嘴角含笑的央求道。

“你在不聽話,我就弄大你的肚子。”謝洛夫咬着牙威脅道,小瓦莉婭一愣連叫都忘記了,萌萌的出聲道,“好像真的這麼做了,你受到的影響更大吧?老流氓……”

說得對!第二天早上穿上元帥禮服的謝洛夫戴上帽子,順便給操勞過度的秘書放兩天假,前往大禮堂參加即將召開的全會,大禮堂的周圍已經雲集了華約國家的記者。

“謝洛夫總書記,對於里根的戰爭宣言,請問你準備如何迴應。”一名民主德國中央機關報的記者在他剛剛下車的時候,就擠過來詢問關於里根聲稱要進攻蘇聯,蘇聯是什麼看法。

被記者簇擁着的總書記沉吟片刻,伸手示意安靜,等着場面安靜下來才慢慢的道,“一個三流演員和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言論不需要過多的在意,當然我理解這種人的出現,對於美國普通人的基礎知識水平,大家都不要過多的高估,很多里根的支持者都不知道蘇聯在什麼地方。愚蠢的人支持愚蠢的總統。”

“請記住我接下來的話!”謝洛夫很和善的招手讓所有攝像機都對準自己,一字一頓的道,“里根你聽着,你這種影響思維的老年癡呆應該儘快治療。

不然後果很嚴重!”

隨後總書記周圍的安全人員分開了人羣,讓謝洛夫邁步進入克里姆林宮大會堂。他第一次當着全世界的面說里根的腦袋有問題,如果未來里根要是一波幹不掉蘇聯,又查出來老年癡呆症發作?美國人會是什麼反應?在美國曆史中留名?可以,留下戈地圖的名聲……

里根爲了證明謝洛夫猜測的不對,會不會自殺呢?這纔是真正要考慮的問題。能逼死里根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過這種人會自殺?謝洛夫是不相信的……

“同志們好!”來到了主席臺的謝洛夫微微擡頭,盡顯驕傲的看着到場的中央委員。

第726章 戰爭的尾聲第791章 南北夾攻第359章 最後一天第48章 公平、平等第671章 他是猶太人第69章 十萬軍官第388章 財物賬單第599章 政策調整第496章 朱可夫出山第752章 七國集團第762章 尤利婭出國第77章 灰衣主教第316章 僞善者謝洛夫第143章 這是暴亂第872章 共產國際大會第776章 調解第284章 切格瓦拉第116章 九國合作第306章 警告一百四十章 黑幫的祖宗第736章 勝利者希臘第453章 美國會干涉第695章 和平主義者第1012章 攻擊科威特第913章 烏斯季諾夫病逝第815章 我、中央書記第368章 喪家之犬第249章 代理克格勃第267章 軍事政變第995章 都是美國污衊第836章 無力的超級大國第378章 那就槍斃吧!第1011章 進攻第994章 蘇聯的黑資料第872章 共產國際大會第332章 里加第538章 兩年後退休第751章 九世而亡第374章 以色列的影響力第41章 推卸責任第447章 找主席溝通第259章 英特網第289章 僞善者第49章 全體大過第873章 衆望所歸第910章 廣場協議第876章 南斯拉夫的變化第697章 美國人能救誰第787章 敦厚長者第887章 迎戰第71章 邊防總局第478章 竊聽計劃第75章 特務行爲第922章 爸爸回來了第821章 乘勝追擊第231章 談判第234章 大會閉幕第989章 科爾辭職第190章 援助蘇丹第370章 錫金第477章 進攻和防守第3章 年終會議第152章 量身打造第272章 洗白第472章 越南諜影第899章 總部前的校車第832章 總政委和國防部長第693章 這是什麼刀?第418章 誰纔是接班人第1031章 敵軍的豬隊友第828章 大爆炸第779章 克格勃實習生第428章 合作第二百六十四 掌最後一天第855章 馬島戰爭第212章 勃列日涅娃第297章 間諜之橋第197章 納扎爾巴耶夫第628章 在美國呆着吧第662章 我們要回家第808章 伊阿戰略第271章 新型炸彈第589章 冷淡的交流第391章 中央委員第247章 加加林第410章 接班人問題第62章 正義的法國第513章 勝者全拿第942章 恢復名譽第678章 變化的世界第52章 低風險高回報第516章 全國整肅第923章 以勢壓人第201章 救火隊員大結局嗅出並剷除叛徒第301章 後繼人選第979章 第一步第54章 柏林牆成第629章 安全乾部小聚第907章 我想進攻蘇聯
第726章 戰爭的尾聲第791章 南北夾攻第359章 最後一天第48章 公平、平等第671章 他是猶太人第69章 十萬軍官第388章 財物賬單第599章 政策調整第496章 朱可夫出山第752章 七國集團第762章 尤利婭出國第77章 灰衣主教第316章 僞善者謝洛夫第143章 這是暴亂第872章 共產國際大會第776章 調解第284章 切格瓦拉第116章 九國合作第306章 警告一百四十章 黑幫的祖宗第736章 勝利者希臘第453章 美國會干涉第695章 和平主義者第1012章 攻擊科威特第913章 烏斯季諾夫病逝第815章 我、中央書記第368章 喪家之犬第249章 代理克格勃第267章 軍事政變第995章 都是美國污衊第836章 無力的超級大國第378章 那就槍斃吧!第1011章 進攻第994章 蘇聯的黑資料第872章 共產國際大會第332章 里加第538章 兩年後退休第751章 九世而亡第374章 以色列的影響力第41章 推卸責任第447章 找主席溝通第259章 英特網第289章 僞善者第49章 全體大過第873章 衆望所歸第910章 廣場協議第876章 南斯拉夫的變化第697章 美國人能救誰第787章 敦厚長者第887章 迎戰第71章 邊防總局第478章 竊聽計劃第75章 特務行爲第922章 爸爸回來了第821章 乘勝追擊第231章 談判第234章 大會閉幕第989章 科爾辭職第190章 援助蘇丹第370章 錫金第477章 進攻和防守第3章 年終會議第152章 量身打造第272章 洗白第472章 越南諜影第899章 總部前的校車第832章 總政委和國防部長第693章 這是什麼刀?第418章 誰纔是接班人第1031章 敵軍的豬隊友第828章 大爆炸第779章 克格勃實習生第428章 合作第二百六十四 掌最後一天第855章 馬島戰爭第212章 勃列日涅娃第297章 間諜之橋第197章 納扎爾巴耶夫第628章 在美國呆着吧第662章 我們要回家第808章 伊阿戰略第271章 新型炸彈第589章 冷淡的交流第391章 中央委員第247章 加加林第410章 接班人問題第62章 正義的法國第513章 勝者全拿第942章 恢復名譽第678章 變化的世界第52章 低風險高回報第516章 全國整肅第923章 以勢壓人第201章 救火隊員大結局嗅出並剷除叛徒第301章 後繼人選第979章 第一步第54章 柏林牆成第629章 安全乾部小聚第907章 我想進攻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