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對峙結束

其實約翰丹尼爾海軍上將陰沉的臉色已經說明了一切,這支一直跟在第七艦隊身後的蘇聯太平洋艦隊,確實讓約翰丹尼爾海軍上將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不然他也不會如此的憤怒,在海峽兩端遙遙相對的兩支艦隊,對對方的實力都有着清楚的認識。

從實力上美國海軍仍然可以打兩個蘇聯紅海軍,可具體到第七艦隊和蘇聯太平洋艦隊身上,事情就不是這樣了,太平洋艦隊是蘇聯第二大艦隊,如果不算核潛艇雲集的北方艦隊,光算水面力量太平洋艦隊和北方艦隊相差無幾,而美國第七艦隊幾乎是美國海軍實力最弱的艦隊,現在從雙方的水面艦艇對比上,蘇聯太平洋艦隊處在三比一的絕對優勢。

九十多艘蘇聯導彈驅逐艦,一次齊射確實能把自己指揮的第七艦隊送進海底,約翰丹尼爾海軍上將心裡也明白這一點,馬六甲海峽限制了美國海軍的強大作戰能力。

但是同樣約翰丹尼爾海軍上將也明白,蘇聯太平洋艦隊一旦動手也必然會落個全體沉沒的下場,蘇聯海軍最強大的不是在於他們的傳統海上力量,而是蘇聯配備給紅海軍做掩護的圖22轟炸機羣,有這些逆火的存在,蘇聯紅海軍才能發揮出來最大的作戰能力,現在的蘇聯太平洋艦隊和自己的艦隊一樣,都沒有處在巔峰狀態。

對於坐擁龐大“逆火”轟炸機羣的蘇聯海軍航空兵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火力不足,而是如何在遼闊的大洋之上追蹤美國的航母編隊。“逆火”戰力雖強,也須有的放矢才行。由於兩極附近的電離層不穩定,地處高緯度地區的蘇聯無法有效地使用天波超視距雷達,其追蹤美軍海上目標的主要手段是雷達海洋偵察衛星和遠程海上偵察飛機。蘇聯的雷達海洋偵察衛星以攜帶核燃料而臭名昭著。

爲“逆火”轟炸機提供更新後的目標數據的,是圖-95遠程電子情報機。這些渦輪螺旋槳驅動的大型飛機載油量大,燃油經濟性好,能在海上長時間巡航搜索獵物。

最有威脅的逆火轟炸機羣不在附近的親蘇國家當中,有這種情報支持的約翰丹尼爾海軍上將,才能稍微把懸在嗓子眼裡面的心放下。

兩支噸位相仿,但是作戰風格迥然不同的海軍在馬六甲對峙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世界。很快就再次引起了兩個陣營互相口誅筆伐,華約陣營的國家指責美國海軍玩的是海洋霸權,第七艦隊應該爲蘇聯紅海軍讓路,而北約指責蘇聯太平洋艦隊對美國第七艦隊的跟蹤是非常危險的,這種尾隨很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這種口水戰一直都沒有勝利者,誰都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不會設身處地的爲別人去想。尤其是涉及到了尊嚴的時候,比起歐洲的輿論,美國本土的報紙則更進一步,鼓動美國海軍應該給蘇聯一個厲害看看,擊敗這個出現在海洋上的挑戰者。

這種軍盲論調,五角大樓根本不會進行迴應,馬六甲海峽又不是大洋作戰,戰爭一旦爆發只有一個結果,兩支艦隊同歸於盡,隨後世界大戰爆發。

蘇聯和美國的媒體戰雖然激烈,但距離對峙的地點很遠,感受不到現場的凝重氣氛。比起兩個陣營遠遠地隔空交火,處在最中間的新加坡,心中的恐懼已經到了遏制不住的地步。

東邊的蘇聯太平洋艦隊和西邊美國第七艦隊,兩支龐大的艦隊已經把馬六甲海峽堵得嚴嚴實實,從早上開始就沒有一條船靠岸,這讓作爲中轉站的新加坡非常難堪。經濟上的因素還只是難堪。比起經濟,命更加重要,因爲沒有船隻停靠,加上美蘇兩國的戰鬥隊形已經擺好,新加坡人陷入了戰爭來臨的恐懼當中。

這種對峙很快過去了三天,三天的時間裡,馬六甲這條黃金水道處在停滯狀態,沒有任何一條遊輪靠岸,如果說有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蘇聯太平洋艦隊和美國第七艦隊的距離有近了一些,還有就是印尼的反艦導彈陣地已經部署完畢的消息傳來。

三天內,新加坡人在無所事事當中,只能以看報紙和新聞度日,而所有電視節目和報紙,談論的都是兩支艦隊的事情,沒有任何例外。不論是怎麼躲避,戰爭的陰雲總是籠罩在新加坡人的頭上揮之不去,這種前所未有的壓力,讓每個新加坡人都心情沉重。

星洲日報詳細的列出了蘇聯和美國兩支艦隊的實力和作戰方案,悲觀的預測,不管蘇聯人和美國人誰先動手,後動手的怎麼反擊,只要戰爭爆發,處在中間的新加坡都會受到波及。蘇聯紅海軍一直以來都攜帶着核彈頭作戰,只要有任何一顆導彈砸到新加坡,新加坡就會成爲歷史,整個新加坡也僅僅夠一顆核導彈爆炸。

“這些超級大國,根本不把我們的聲音當回事。”一個新加坡人看完報紙無奈的說道。

狹窄的馬六甲海峽,本來是非常熱鬧的黃金水道,每天來往的輪船絡繹不絕,正是這些各國的貨運輪船,養活了處在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但是從幾天前開始,這條黃金水道除了海浪聲之外,空空蕩蕩,讓習慣了繁忙工作的新加坡人非常不適應,似乎從某一個時刻開始,整個世界把新加坡遺棄了一般。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呼籲美蘇雙方珍惜和平,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然而沒有得到任何一方的迴應,不論是約翰丹尼爾海軍上將還是斯比利多諾夫海軍上將,都沒有把新加坡的感覺放在心上,對於他們這種軍人來講,這種小國的分量幾乎是沒有。

“司令,南方戰區司令謝洛夫大將的電報。”蘇聯太平洋艦隊的旗艦當中,斯比利多諾夫海軍上將接到了國內的迴應,他並不是不顧一切的冒險者,知道國內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太平洋艦隊的任務和在土耳其的軍事行動有關,所以謝洛夫暫時算是他的上司。

“總政委的意思是,繼續對峙。”在蘇聯國防部還沒有迴應的之前,斯比利多諾夫海軍上將先從謝洛夫那裡得到了支持,讓他聯絡一下印尼的印尼共產黨,作爲支援。

蘇聯的印尼的關係非常好,畢竟越南戰爭剛剛結束,地處寒帶的蘇聯還要依靠印尼提供很多熱帶獨有的物產,兩國的關係一直都非常親密。而且目前的印尼共產黨,大部分黨員已經變成了印尼本土人,印尼本土人明顯親蘇。

“看來不論是那個國家的白俄,總政委都沒有好感。”艦隊參謀長從旁邊笑呵呵的說道。

蘇聯的思想權威是蘇斯洛夫、其次還在主管這方面工作的是安德羅波夫,所以兩個人的關係比較複雜,在這種情況下,謝洛夫則有時候會管理軍方的思想工作,五大軍種政治部都是要聽從總政委的意見。斯比利多諾夫海軍上將和太平洋艦隊的其他將領,也參加過在莫斯科的會議。

謝洛夫還專門提到過新加坡這個國家,把這個城市國家和在海外的白俄相提並論。一旦遇上千萬不要客氣,能教育他們一定要教育他們。

“司令,美國第七艦隊轉到南下了,沒有進入馬六甲海峽。”就在他們談論白俄問題的時候,一名參謀走進來報告道,“我們下一步的行動是什麼?”

是什麼?斯比利多諾夫海軍上將拿起話筒命令道,“我是斯比利多諾夫,現在我命令太平洋艦隊進入馬六甲海峽!”隨着美國第七艦隊的轉向,蘇聯太平洋艦隊緩緩前進,衆多軍艦劈開海浪,進入到了馬六甲海峽當中。

隨後蘇聯太平洋艦隊在馬六甲海峽當中拋錨,把整個海峽堵得嚴嚴實實。艦上主導對準新加坡方向,然後派出人上岸,要求使用新加坡的港口進行補給,太平洋艦隊已經沒有燃油,無法回到蘇聯。

這當然只是一個藉口,蘇聯沿岸能找到很多國家來幫助自己完成這件事,這麼做只是讓新加坡明白,不要以爲美國海軍能搞定一切,未來的日子,蘇聯紅海軍也會時常出現在這裡。

面對蘇聯太平洋艦隊的要求,準備息事寧人的新加坡立刻給予配合,開放港口讓蘇聯紅海軍進行補給,斯比利多諾夫海軍上將向莫斯科發報,馬六甲對峙已經因爲美國海軍轉道解決,蘇聯獲得了勝利。

在馬六甲呆了兩天之後,蘇聯太平洋艦隊開始返航。徹底結束了這次馬六甲海峽對峙,但是這次對峙造成的影響非常深遠,很快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就公開宣稱,蘇聯是歐亞大陸的掌控者,如果說誰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那就是蘇聯共產黨的總書記勃列日涅夫。

同一天謝洛夫宣佈,已經在幼發拉底河沿岸找到了第一個亞美尼亞人的遇難地點,現場的殘骸超過五千,證明了亞美尼亞大屠殺的存在。(。)

第973章 持強不臨弱第436章 前往羅馬第149章 死神之手第910章 廣場協議第945章 設立直轄市第338章 不歡而散第126章 國防部之行第886章 敵人第437章 意共的對手第106章 馬丁路德金第759章 安哥拉內戰第252章 人民軍第214章 全國安全大會第730章 馬六甲對峙第123章 蘇丹攻略第832章 總政委和國防部長第601章 互相監視第43章 近衛65坦克團第128章 首次衝突第679章 主席團擴大第二百六十四 掌最後一天第871章 共產國際第272章 洗白第130章 扣屎盆子第410章 接班人問題第687章 蘇葡聯合聲明第160章 結盟第124章 尤里的復仇第790章 阿富汗擴軍計劃第35章 光明正大第400章 盧比楊卡廣場第838章 雞賊的大國們第973章 持強不臨弱第583章 激烈爭吵第1001章 定作戰計劃第1113章 伊朗人登陸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541章 殺手的歸宿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188章 新職務第402章 醫學實驗第1117章 重建南方戰區第685章 康乃馨革命第696章 他們怕什麼?第1010章 兩伊聯盟第539章 決心已定第650章 他總嚇唬我第472章 越南諜影第652章 殘兵敗將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487章 人民的房子第202章 勃列日涅夫第572章 戴高樂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19章 外高加索軍區第799章 定下計劃第377章 印共大會第235章 目標衆多第77章 灰衣主教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810章 伊朗革命衛隊第620章 蘇伊條約第682章 全面出擊第240章 大哥第268章 我的部下第647章 孟加拉大整肅第104章 美共總部第665章 小規模交火第403章 蘇黎世第29章 又是他第125章 李森科衝突第544章 一羣白癡第254章 日常工作第518章 美印斷交第675章 後退第274章 茹科夫斯基第879章 雙謝聯盟第221章 以史爲鑑第455章 準備就緒第782章 我和普希金第119章 誰求誰?第333章 戈爾什科夫第609章 目標伊拉克第475章 人事佈局第378章 那就槍斃吧!第329章 七封信第465章 抗議發酵第885章 總書記第74章 全是大人物第345章 接受任務第867章 總書記住院第400章 盧比楊卡廣場第631章 親自審訊第446章 有良心的主席第986章 大爆炸第807章 伊朗人民黨大結局嗅出並剷除叛徒第480章 北極圈之行第403章 蘇黎世第139章 瓦西里
第973章 持強不臨弱第436章 前往羅馬第149章 死神之手第910章 廣場協議第945章 設立直轄市第338章 不歡而散第126章 國防部之行第886章 敵人第437章 意共的對手第106章 馬丁路德金第759章 安哥拉內戰第252章 人民軍第214章 全國安全大會第730章 馬六甲對峙第123章 蘇丹攻略第832章 總政委和國防部長第601章 互相監視第43章 近衛65坦克團第128章 首次衝突第679章 主席團擴大第二百六十四 掌最後一天第871章 共產國際第272章 洗白第130章 扣屎盆子第410章 接班人問題第687章 蘇葡聯合聲明第160章 結盟第124章 尤里的復仇第790章 阿富汗擴軍計劃第35章 光明正大第400章 盧比楊卡廣場第838章 雞賊的大國們第973章 持強不臨弱第583章 激烈爭吵第1001章 定作戰計劃第1113章 伊朗人登陸第207章 林業經濟第541章 殺手的歸宿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188章 新職務第402章 醫學實驗第1117章 重建南方戰區第685章 康乃馨革命第696章 他們怕什麼?第1010章 兩伊聯盟第539章 決心已定第650章 他總嚇唬我第472章 越南諜影第652章 殘兵敗將第7章 總局全體會議第487章 人民的房子第202章 勃列日涅夫第572章 戴高樂第180章 歐洲焦點第19章 外高加索軍區第799章 定下計劃第377章 印共大會第235章 目標衆多第77章 灰衣主教第46章 時間緊任務重第810章 伊朗革命衛隊第620章 蘇伊條約第682章 全面出擊第240章 大哥第268章 我的部下第647章 孟加拉大整肅第104章 美共總部第665章 小規模交火第403章 蘇黎世第29章 又是他第125章 李森科衝突第544章 一羣白癡第254章 日常工作第518章 美印斷交第675章 後退第274章 茹科夫斯基第879章 雙謝聯盟第221章 以史爲鑑第455章 準備就緒第782章 我和普希金第119章 誰求誰?第333章 戈爾什科夫第609章 目標伊拉克第475章 人事佈局第378章 那就槍斃吧!第329章 七封信第465章 抗議發酵第885章 總書記第74章 全是大人物第345章 接受任務第867章 總書記住院第400章 盧比楊卡廣場第631章 親自審訊第446章 有良心的主席第986章 大爆炸第807章 伊朗人民黨大結局嗅出並剷除叛徒第480章 北極圈之行第403章 蘇黎世第139章 瓦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