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組建騎兵(上)

這次招兵,收穫之豐厚,遠遠超出了預期。【】在最初設想時,能夠招滿就算不錯了,哪裡想得到,前來應驀的丁壯是如此之多,兵員素質是如此之好。

望着在軍營裡集中的新兵,吳驥臉上泛起了紅光,眼裡噴着火苗,有如此不錯的兵員,無論如何也要把他們訓練成一支精銳。

這些新兵,其素質比起李明初他們當初強得太多了,若是還不能訓練成精銳的話,就太可惜了。

“先進行基本的訓練。”吳驥手一揮,李明初應一聲,開始訓練這批新兵。

吳驥能統領的軍隊是兩千五百人,王韶撥給他一千名精銳,再加上原先歸信軍的兩百多人,他能招收的新兵就是一千兩百多人。

對這些新兵,必須要進行隊列訓練。隊列雖然在戰場上沒多大用處,可是,這是最基本的,不能不練。同時,還要給新兵講解兵營的規矩軍令,完成這些,才能分軍種,針對訓練。

在李明初的指揮下,新兵接受訓練。有歸信軍輝煌的戰績在前,訓練雖然辛苦,卻是沒人有絲毫怨言,他們是巴不得早曰完成訓練,練就一身殺敵本領,好去殺敵立功。

宋朝軍隊貪污成風,一百個將領中難得找到一個象吳驥這樣的將領,跟着吳驥必然是前途無量,誰不想立功升賞?

因此,新兵們訓練得異常認真,吳驥看在眼裡,欣慰在心頭。

訓練了半天,新兵沒人叫苦,沒人叫累,更讓人歡喜的是,因爲身體素質好,竟然不怎麼累。這讓李明初忌妒得發狂,抽個空,來到吳驥跟前嘀嘀咕咕的道:“他們吃得好,穿得好,不象我們這些流民入軍的人,就是經得起折騰!要是我們,折騰半天,早就累得不行了,他們跟沒事似的。”

這是大實話,參與訓練的歸信軍不住點頭贊同,他們也是流民,家裡過不下去了,不得不進入軍隊接受盤剝。

“他們還頂得住,加大訓練。”吳驥盯着新兵,大聲下令:“你們有多少狠勁,全部用出來,莫要擔心,練不死的。”

“一個個壯得象頭牛,要把他們練死,先得把我累死。”李明初調笑一聲,又去訓練了。

本來,打了這麼大一個勝仗,吳驥要給歸信軍放假,讓他們回去與親朋團聚,可是,訓練新兵這事刻不容緩,吳驥最終決定,進行輪休,先放一半人的假,留下李明初他們來訓練。等到放假的回來了,再放李明初他們休假。

對於此舉,不會有人有異議,都明白,吳驥這是最好的處置方式,既讓他們休了假,又不使正事放下。

“吳都指揮,我們是不是該訓練騎兵了?”皇甫嵩看着正在訓練的新兵,眼睛放光,哪裡移得開了:“如此好的壯士,要是不用來訓練騎兵,那就太可惜了。”

新兵的素質很高,是天生的騎兵,若是不用來訓練騎兵,那實在是讓人惋惜。

說起騎兵,吳驥就是一臉的惋惜之色,歸信軍雖然打了這麼大的勝仗,解了雄州之圍,可以說是聲名鵲起,卻沒有騎兵。想想耶律菩薩第一次率兵前來攻打歸信之時,歸信軍打敗了遼軍,卻因爲沒有足夠的騎兵,無法進行追擊,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遼軍逃走。

遼軍第二次進攻歸信,若不是把遼軍放進城裡去了,要想全殲耶律菩薩不是一般的難,是很難,很難,難於上青天。

同樣的,雄州之戰,若不是遼軍全部進入城裡,而是在城外,不要說全殲,連大點的戰果都不可能有。遼軍多騎兵,打不過,不會跑?兩條腿的宋軍,哪裡跑得過四條腿的遼軍,可以說,雄州大捷是一個奇蹟。

騎兵是宋軍的短板,整個宋朝也沒有多少騎兵,歸信軍就更乾脆了,沒有一個騎兵。原先的歸信軍,只有十來匹劣馬,供傳令用的,好點的馬匹,都給何萬全那廝賣光了。那時節,吳驥就想組建騎兵,卻是苦於沒有戰馬,只能作罷。

如今,吳驥掌握的戰馬已經有八千多匹了,組建騎兵的先決條件已經解決了,再有如此素質不錯的新兵,要不是組建騎兵,那就太讓人惋惜了。

“我早就想組建騎兵了,只是沒有戰馬,如今,戰馬有了,正好組建騎兵。”吳驥點頭贊成。

“好啊!要是我們有了騎兵,以後遇到遼狗,就不用怕了。別的不說,遼狗吃了敗仗,我們就不用再象以前那樣,傻傻的用兩條腿來追四條腿,用四條腿追四條腿,誰怕誰?”齊大保是大聲叫好。

騎兵,是所有宋人的夢想,也包括宋朝皇帝,卻是因爲馬匹短少,而不得不放棄。

“騎兵是一定要組建的,可是,如何組建,還需要我們好好商議。”吳驥眉頭一挑,道:“雄州軍的騎兵,我見識過了,雖然不錯,我不滿意。”

“雄州軍的騎兵,那是精銳啊,你還不滿意?”齊大保有些驚訝。

“不是不滿意,應該說是很不滿意。”吳驥點頭,道:“雄州軍的騎兵固然不錯,卻存在幾個缺陷。一是,他們的遠距離攻擊太弱了;二是,他們的砍殺不夠犀利;三是,他們的使用方法很有問題。”

“你問題不少,一來就三個。”皇甫嵩也是驚訝:“仔細說說,我們好好琢磨琢磨。”

對於騎兵這事,吳驥沒有訓練過,也沒有指揮過騎兵,雖然有些想法,卻是不太熟悉,與他們商議,那是必然的,當即點頭道:“走,先去屋裡,我們好好議議。哦,再把鄭大人請來,他博學多才,熟知前朝之事,說不定能給我們一些啓發。”

鄭太學識淵博,見識極廣,有他參與,說不定真能提出不少好辦法。吳驥這個秀才是前任博取的,而他對於軍史不太熟悉,的確需要鄭太這樣的人蔘與。

三人回到屋裡,很快的,鄭太就聞訊趕了來。一見面,鄭太就喜滋滋的問道:“吳都指揮,聽說你準備練騎兵了,好啊,你有甚想法,快說,我們好好琢磨。”

搓搓手,笑呵呵的道:“說起這騎兵,我就很惋惜了,在漢唐之世,華夏有多少騎兵,你們知曉麼?那是動輒數萬、十萬、數十萬,想想那情形,就讓人熱血沸騰。漢武帝擊破匈奴,有多少騎兵?漠北決戰之時,光是精銳騎兵就有十萬,出動的戰馬是三十萬匹,那是何等的驚人啊。前朝的戰馬就更多了,天寶年間,前朝官府擁有的駿馬就超過了七十萬匹,七十萬啊,多驚人的數字。這還只是控制在官府手裡的馬匹,民間的馬匹還不算,要是加上民間的,前朝可以輕易拿出這個數的戰馬,一百萬!”

“一百萬?”這個數字有點嚇人,吳驥、皇甫嵩、齊大保驚呼出聲。

“不信?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鄭太就扳着手指頭算帳了:“李靖夜襲陰山,滅了東突厥,是華夏盛事。你們可知曉,爲何頡利可汗一聽說李靖親自來了,嚇破了膽,丟下十幾萬大軍逃跑?就是因爲前朝之軍馬匹衆多,行動迅速,動若飄風,頡利可汗以爲李靖親自來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前朝大軍。他卻沒有想到,攻入他老巢的,只是李靖挑選的三千勇士。”

撫着額頭,略一沉吟,道:“其實,頡利可汗的想法也不是沒道理,前朝之軍的行動是非常快捷的,十幾萬前朝大軍雖然沒有隨李靖一道攻擊陰山,卻是在後面不遠。”

“可嘆啊!前朝有那麼多的戰馬,不論兵種,人手一匹,不管是騎兵、步兵、弓手,騎馬是必然的,行軍就騎馬,開打的時候,這才該幹嘛幹嘛去。”鄭太敲敲腦門,很是鬱悶的道:“這纔過去多少時間?大宋就如此缺馬了,真是讓人想不到。”

唐朝那麼多的戰馬,到了宋朝,就嚴重缺馬,連騎兵都組建不起來,着實讓人嘆息。

吳驥想起了一個問題,他在網上看到的討論帖,道:“本朝把養馬的地方丟了,沒有了大漠,沒有甘涼之地,缺馬也不奇怪。”

“是呀!本朝把出良馬的地方都丟光了,缺馬着實不算什麼。”皇甫嵩和齊大保齊聲附和:“河套之地,漠南、漠北都在契丹人手裡。甘涼一帶,還在西夏手裡。”

“哈哈!”鄭太把三人一打量,突然之間,仰首向天,大笑起來,好象聽到最好笑的笑話似的,笑得眼淚都出來,按着心口,大聲道:“誤矣!誤矣!那是讀書人沒見識的話!”

略一停頓,鄭太這才爲三人釋疑:“我們先不說前朝,說說漢朝就明白爲何是如此之誤。本朝很多讀書人以爲,產馬之地在甘涼、河套、漠南、漠北之地。以本朝的情形來說,是對的,可是,以漢朝來說,就大錯特錯了。”

“甘涼、河套、漠南、漠北的確是產良馬的地方,也不盡然,誰說一定要在這些地方纔能有良馬?在漢武帝擊破以前,漢朝就沒有這些地方,漢武帝不照樣打造出了大漢鐵騎,縱橫馳騁?在衛青、霍去病的率領下,不照樣打得匈奴潰不成軍?漢武帝哪來的騎兵?哪來的戰馬?你們可知,原委在哪裡?”

鄭太是越說越興奮,吳驥、皇甫嵩、齊大保三人是越聽越糊塗,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卻是不明所以。

第72章 驚天謀劃第51章 大練兵第17章 名刀問世第109章 燕雲光復(三)第77章 你,可以滾了第44章 江山如畫第12章 開個小竈第17章 名刀問世第41章 山雨欲來第74章 王韶面君第一o七章 幽州光復五第53章 再度圍城第3章 晉升將軍第23章 囂張的契丹人第72章 驚天謀劃第35章 西域來客第52章 火炮第44章 定計滅盜第38章 殺無赦第38章 太好了!太好了!第13章 西夏震恐(下)第37章 萬國震恐第30章 借雞生蛋第11章 痛並快樂着第26章 齊大保第27章 發財了第36章 以戰養戰第56章 大軍出動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七)第47章 新的開端第47章 遲來的援軍第98章 橫掃千軍第54章 意外之喜第68章 西夏的謀劃(下)第106章 戰歌嘹亮(下)第12章 開個小竈第39章 耶律洪基第34章 認罪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四)第58章 血戰不斷(中)第6章 打壓第72章 驚天謀劃第21章 目標,皮室軍第12章 夏州之戰(下)第22章 硬仗(中)第32章 震懾第36章 遊子歸來第9章 血債血償第90章 新年新氣象第38章 兵發西域第25章 大唐遺民第11章 獵熊(下)第62章 天大的勝利第28章 便宜行事第9章 招兵買馬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七)第43章 大劫特劫第91章 新年賀禮第94章 兩軍對陣第3章 晉升將軍第40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第26章 齊大保第50章 強硬迴應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五)第42章 收穫豐厚第8章 妙計破城第31章 不服氣?第51章 大練兵第65章 危急關頭第23章 意義非凡第30章 借雞生蛋第46章 大謀劃第8章 妙計破城第56章 血戰歸信第100章 巔峰對決(中)第96章 首戰告捷第38章 兵發西域第25章 齊雲社第72章 驚天謀劃第30章 進軍興慶府第13章 西夏震恐(上)第52章 雄州激戰(下)第11章 獵熊(上)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一)第40章 出其不意第36章 揚眉吐氣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八)第98章 橫掃千軍第74章 王韶面君第103章 驚天大戰(三)第6章 兵臨城下第53章 驚天大爆炸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八)第20章 設伏第109章 燕雲光復(二)第61章 王師來了!第81章 何時動手?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7章 河西震動第77章 种師道
第72章 驚天謀劃第51章 大練兵第17章 名刀問世第109章 燕雲光復(三)第77章 你,可以滾了第44章 江山如畫第12章 開個小竈第17章 名刀問世第41章 山雨欲來第74章 王韶面君第一o七章 幽州光復五第53章 再度圍城第3章 晉升將軍第23章 囂張的契丹人第72章 驚天謀劃第35章 西域來客第52章 火炮第44章 定計滅盜第38章 殺無赦第38章 太好了!太好了!第13章 西夏震恐(下)第37章 萬國震恐第30章 借雞生蛋第11章 痛並快樂着第26章 齊大保第27章 發財了第36章 以戰養戰第56章 大軍出動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七)第47章 新的開端第47章 遲來的援軍第98章 橫掃千軍第54章 意外之喜第68章 西夏的謀劃(下)第106章 戰歌嘹亮(下)第12章 開個小竈第39章 耶律洪基第34章 認罪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四)第58章 血戰不斷(中)第6章 打壓第72章 驚天謀劃第21章 目標,皮室軍第12章 夏州之戰(下)第22章 硬仗(中)第32章 震懾第36章 遊子歸來第9章 血債血償第90章 新年新氣象第38章 兵發西域第25章 大唐遺民第11章 獵熊(下)第62章 天大的勝利第28章 便宜行事第9章 招兵買馬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七)第43章 大劫特劫第91章 新年賀禮第94章 兩軍對陣第3章 晉升將軍第40章 耶律洪基的怒火第26章 齊大保第50章 強硬迴應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五)第42章 收穫豐厚第8章 妙計破城第31章 不服氣?第51章 大練兵第65章 危急關頭第23章 意義非凡第30章 借雞生蛋第46章 大謀劃第8章 妙計破城第56章 血戰歸信第100章 巔峰對決(中)第96章 首戰告捷第38章 兵發西域第25章 齊雲社第72章 驚天謀劃第30章 進軍興慶府第13章 西夏震恐(上)第52章 雄州激戰(下)第11章 獵熊(上)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一)第40章 出其不意第36章 揚眉吐氣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八)第98章 橫掃千軍第74章 王韶面君第103章 驚天大戰(三)第6章 兵臨城下第53章 驚天大爆炸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八)第20章 設伏第109章 燕雲光復(二)第61章 王師來了!第81章 何時動手?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7章 河西震動第77章 种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