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殿,曹太后、高太后、向皇后這後宮三後聚在一起。
曹太后拉着高太后,一個勁的誇宋神宗了得,成了大宋的聖君,她一通好誇,把宋神宗誇得跟花兒一樣。
高太后恭恭敬敬的聽着,眉頭綻開,眉梢兒上停着一個喜鵲。曹太后名義上雖是宋神宗的祖母,卻不是親祖母,對宋神宗的威脅最大。宋神宗自從登基以來,無時無刻不顫顫兢兢,不敢稍違曹太后的意思。
就是變法這事,宋神宗也是因爲她而顧東顧西,不敢放開了手腳大幹。宋神宗明知朝中有一半以上的官員在反對變法,變着法子破壞新法,卻是不敢動他們。
今天卻是顛倒過來了,曹太后一個勁的狠誇宋神宗,作爲母親,高太后能不歡喜麼?聽得出來,曹太后是真心誇獎的,那就更難得了。
向皇后聽在耳裡,卻是奇在心頭,曹太后什麼時間轉姓子了?竟然如此誇讚宋神宗。雖說宋神宗今非昔比,帝位異常穩固,誰也動不了他,曹太后也不用如此誇讚吧?
正奇着,只聽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傳來,原來是燕雲光復了。
燕雲光復一事,是鐵板上釘釘的事兒,只是時間早與晚的差別罷了。這些天,後宮中的人都在期盼這一天大的消息。終於等到這消息了,後宮立時爆發出驚天的吼聲,整個後宮沸騰了,不論是太監,還是宮女、嬪妃,無不是歡呼不已。
不管他們身份,無論高貴也好,還是低賤也罷,都是華夏兒女,期盼華夏繁榮昌盛之心是一樣的!
“呵呵!你們聽見了麼?”曹太后站起身來,一雙眼睛特別明亮,粉嫩的臉上綻放出了花朵,打量着高太后和向皇后,笑呵呵的道:“燕雲光復了!老身說官家了得,是大宋的聖君,如何?呵呵,你們準備着,官家很快就會來迎接我們,一起去歡喜慶賀!”
她挺起了胸膛,昂起了頭顱,異常歡喜。
高太后看在眼裡,恍然大悟,曹太后如今狠歡宋神宗,就是爲了參與這種慶賀。這是宋朝的大事,若是沒有慶賀,那誰也不會相信。
以如今宋神宗穩固的帝位,他要誰參與誰才能參與,即使曹太后也不例外了。
能參與如此慶賀,絕對是人生的快事,三後做好準備,只等宋神宗一到,就跟着去慶賀。
然而,讓她們意外的是,她們一等不見宋神宗,二等不見宋神宗,三等還是不見,這就不得不奇了。曹太后有心要派人去催,可是,一想到如今宋神宗的帝位穩固,大權在握,即使她催也沒有用。與其如此,還是靜等,宋神宗會來的。
如今的她,不敢不順着宋神宗了。
三後就靜靜的等着,始終不見宋神宗的身影,曹太后就在懷疑,宋神宗是不是故意要給她難堪,故意如此?要知道,這些年來,她一直壓着宋神宗的,宋神宗要冷落她,要小小的報復她也不是問題。
她越想越是心神不寧,派一個太監前去打聽消息。
沒過多久,這個太監就急匆匆的迴轉,一臉的驚慌之色,這讓曹太后一顆心直往下沉,宋神宗真的要報復她?以她做過的事情,宋神宗就是把她打進冷宮,也不是問題。
“快說!發生何事了?”曹太后急切異常,迫不及待。
高太后和向皇后看在眼裡,不由得大是歡喜,暗想曹太后這把懸在宋神宗頭上的利劍也有今曰,算是報應吧!這說明宋神宗真正的掌控了宋朝局勢,大權在握了。一個是宋神宗的生母,一個是宋神宗的皇后,高太后和向皇后是歡喜不已。
當然,她們並沒有把這種歡喜之情表露出來。
“稟太皇太后,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太監急急忙忙的回稟。
“何事呀?你說清楚!”曹太后一聽這話,只覺腦中嗡嗡直響,差點暈倒。她並非宋神宗的親祖母,在以往,正是這層關係,使得她對宋神宗無所顧忌,成了懸在宋神宗頭上的利劍,讓宋神宗顧慮重重。
而如今,這層關係又讓曹太后憂心如焚。她並非親祖母,宋神宗在成功之際要與她算算舊帳,不會有絲毫顧忌。在這一刻,曹太后只覺天旋地轉,後悔不迭,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如此壓制宋神宗啊。
“官家可是要處置老身?”曹太后震驚無已,已經絕望了,不得不問了出來。一雙好看的眼中涌出了淚水,傷心欲絕。
“太皇太后,您這是怎生了?小的說的不是這事!”太監有些想不明白,他要說的事與曹太后風馬牛不相及啊,她怎生往這方面想呢?
“不是這事?真的?”曹太后彷彿聽到天音仙樂似的,歡喜不已,一雙眼睛打量着太監,催促道:“快說,何事?是何事?”
“稟太皇太后……”太監把宋神宗在朝中的所作所爲一一說了。
“轟走了一半大臣?”
“朝堂爲之一空?”
高太后和向皇后震驚無已,直接石化了。
歡慶燕雲光復的歡慶聲山呼海嘯般的響着,宋神宗就下手了,把司馬光、韓琦、呂公著這些反對派給清理出去了,誰會相信?
更別說,宋神宗下手很重,竟然一下子清理掉一半大臣,古往今來就沒有發生過。
曹太后也是直接石化了,張大了嘴巴,說不出話來。宋神宗這一手大出她的意料,讓她有措手不及的感覺。
“太皇太后,官家他年輕不懂事……”高太后率先反應過來,這是天大的事情,若是曹太后震怒的話,會對宋神宗極爲不利,卟嗵一下跪了下來,爲宋神宗求情。
“媳婦兒,你快起來。”曹太后給驚醒過來,臉色再三變化,最後不得不冷靜下來,扶起高太后,笑呵呵的道:“官家英明神武,打敗了遼國,收復了燕雲之地,是聖君吶!官家做得對!做得很對!司馬光是有才,可是,他再有才不爲變法出力,那也無用啊。與其讓他在朝堂上敗壞新法,還不如罷了他的好!”
她嘴上如此說,心裡卻是悲哀的想:“今非昔比了,我還能說甚麼呢?我敢說甚麼呢?我若不順着官家,官家一怒,就是把我打入冷宮,也沒人敢爲我求情呀!”
xxxxxx西夏,左廂神勇軍司,與在現的榆林地區非常之近。
這是一座堅城,方圓十餘里,西夏築此城,爲的是防備遼國。雖說西夏與遼國勾結,共抗宋朝,彼此間卻是勾心鬥角,相互防備。
左廂神勇軍司,城高垣厚,駐有兩萬軍隊,是西夏最靠近東邊的一座城池。
駐守這裡的西夏軍隊是西夏的精銳,一隊隊西夏軍盔明甲亮,正在城頭上巡邏。他們一邊巡邏,一邊低聲議論。
“契丹人真是不濟,這麼快就給宋軍打敗了。”
“那叫敗麼?那叫慘敗!耶律洪基差點成了宋軍的俘虜,契丹人這次敗得不能再慘了!”
“你們說那個吳驥是不是三頭六臂?要不然的話,他哪來這麼大的本領,竟然能在短短三兩年內就打造出如此多的宋軍,把契丹人給打敗?”
“吳驥是個人物,宋軍如此能打,不全是他的功勞!我聽人說過,說宋皇的土地很廣大,口衆極多,而且銀子又多,若是用得其法的話,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宋軍有如今的變化,不用奇怪!”
這個兵士雖然語焉不詳,他也不甚了了,是聽別人說的,很有道理。宋朝能有今天的成就,吳驥功不可沒,是吳驥推動的。可是,這不完全是吳驥的功勞,若沒有宋朝雄厚的經濟實力與科技實力,宋軍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即使吳驥再能幹。
宋朝是一個畸形兒,經濟高度發達,科技先進,軍事上卻是一蹶不振,沒有一支能征善戰的大軍。若是所用得法,把經濟實力轉化爲軍事力量,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吳驥起的就是一個推手的作用,成功的達到這一目的。
“我們大夏怎不趁這機會前去燕雲撈些好處呢?”
“誰不想啊?可是,我們做不到啊。我們的大軍進入了陝州,若再去燕雲之地撈好處,一旦惹怒了宋軍,那還得了?契丹人這麼快就敗了,誰敢惹宋軍?”
宋軍這一戰,打出了威風,威名赫赫,西夏很是忌憚。要是在以前,西夏人根本就不把宋軍放在眼裡,連強橫的契丹人都敗得這麼快,敗得這麼慘,他們敢不忌憚?
“隆隆!”
正說着,突然從遠處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地皮都在抖動,彷彿天崩地裂似的。
“這是甚聲響?”
兵士聽得不明所以,大是驚奇。
“好象是東邊傳來的。該不會是宋軍來了吧?”有兵士反應快,猜測起來。
西夏兵士朝東邊一望,只見一片涌動的海潮洶涌澎湃,波瀾壯闊,正朝城下涌來,氣勢驚天,不可阻擋。
這片海潮近了,只見旌旗招展,舒展如畫,上面寫着一個大大的“宋”字。
“是宋軍!是宋軍!”
“宋軍來了!宋軍來了!”
西夏兵士馬上就有了判斷,大是震驚“宋軍怎生到大夏來了?”
“這是自大夏立國以來,第一支進入大夏境內的宋軍!”
就在一衆兵士震驚之際,有兵士眼尖,指着前方尖叫起來:“那是吳驥!那是吳驥!”
一面吳字大旗下,有一個精悍過人的年青人,正是吳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