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氣象一新

邵九靜靜的站在一旁,打量着宋神宗,只見宋神宗的眉頭散開,眉毛根根向上翻,好象停着一隻報喜鳥似的。

邵九追隨宋神宗的時間不短了,他對宋神宗特別瞭解,這麼多年來就沒有見過宋神宗如此舒心,連眉毛都向上翻的。

都說當皇帝好,大權在握,操縱人的生死,可是,有幾人知道宋神宗的苦惱呢?宋神宗一心要讓宋朝強大,決心變法。他哪是在變法,純粹就是在給自己找不自在,自從變法開始,宋神宗就沒有睡過好覺,就沒有吃過好飯,那麻煩之多,多得難以想象。

諸如,一個不小心,曹太后就會拿捏他,宋神宗得把好話說盡了,陪着小心,才能哄得曹太后歡心。

再比如,宋神宗一有政令下達,下面的臣子就會趕來,說這政令有問題,是坑民之政。趕來反對的大臣不是一個兩個,會是一羣,有時是朝中過半的大臣。這弄得宋神宗連政令都下達不了,究竟誰是大宋的皇帝?

這還不算,更有不少讀書人摻合在裡面,今天上書,明天上書,長篇大論的說很多,聖人之道,夫子之言,多不勝數,歸結到一句話,就是新法不能施行。

若是宋神宗強硬些,大臣們不敢反對了,就會在背後使絆子,推遲新法的施行,更有甚者就是破壞。

最讓人生氣的是,有人更是打着新法的旗號中飽私囊,把原本好好的便民之法弄成了苛政,弄得怨聲載道,就連百姓都在反對了。

在這樣的情形下,要宋神宗的心情好,那是不可能的。今日,宋神宗這神情,着實少見,太少見了。

“自從燕雲之地光復之後,官家把朝堂肅清,官家的心情就好多了,吃飯飯香,睡覺覺沉,這是官家這麼多年來,最爲歡喜的時日了。”邵九在心裡爲宋神宗歡喜。

“嗯嗯啊啊!”

就在邵九轉念頭之際,只聽一陣嗯嗯啊啊的放歌聲傳來,聲音不高,卻是蘊含着無限的喜悅,很有感染力。

“王相公也真是的,老大不小的人了,竟然還童了,走路都要哼唱幾句!”邵九一聽就知道是王安石在哼唱了。

自從燕雲之地收復後,王安石一下子變得年輕了,心情極度之好,走路都要哼唱。

果然,只見王安石快步走了進來,呂惠卿緊隨着他進來,二人還沒有見禮,只見宋神宗擡起頭來,把王安石一打量,就笑了起來:“呵呵!介甫啊,這些日子以來,你是越活越年輕了,彷彿年輕了二十歲,走路都要哼唱幾句。”

站起身來,指着王安石,調侃起來:“你們瞧瞧,介甫的眉頭向上翻,好象停着報喜鳥似的!介甫,你是不是又納新婦了?”

“噗哧!”

邵九、呂惠卿不由得笑了起來,二人對視一眼,都明白對方的意思,這還是君臣麼?哪有皇帝取笑臣子的?

不過,宋神宗的心情難得如此之好,二人也不好點破,只當沒聽見。

“官家,您就取笑臣!”王安石笑嘻嘻的:“官家,你眉頭上不也停着報喜鳥兒?”

“呵呵!”宋神宗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介甫,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你前來見朕,有甚事,說吧?”

一提起正事,王安石就是臉一肅,臉上的笑意剎那不見了,道:“稟官家,臣此來是有事要向官家稟報。官家整肅朝堂之後,臣奉命清查官員們的貪髒枉法之事,如今已經頗有成效,收繳了不少銀兩。”

“哦!這麼快?”宋神宗大感意外:“朕整肅朝堂纔過去不久,你就有不錯的成效了,你不會是在騙朕吧?”

在燕雲光復時,宋神宗果斷出手,整肅朝堂,朝堂爲之一清,這纔過去不到半個月時間,能有什麼成效?王安石向宋神宗稟報,必然是有不錯的成效了,這事還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官家,臣哪敢呢?”王安石笑道:“不要說官家不信,就是臣也有些難置信。”

“臣也是難信!卻是真的,不得不信!”呂惠卿補充一句。

“臣奉旨之後,下令要他們交出貪賄財物,可以不追究,若是敢抗拒天威,定懲不饒。”王安石撫着額頭,有些難以置信的道:“臣原本想他們定會抵賴一番,沒想到,他們大多數沒有抵賴,而是乖乖的交出了財物。”

“官家,臣自從做這丞相起,就從未見過他們如此識相!”王安石搖搖頭,一副如在夢中的樣兒。

“是呀!”宋神宗也笑了:“自從變法以來,你我君臣二人,哪天不與人爭,哪天不與人吵?朕雖是貴爲天子,可是,朕的旨意,他們總是變着法子推諉、拖延,甚至還從中漁利。如今,朕的旨意擲下,臣子們無不是盡心盡力的推行,不敢有半個不字。這叫令行禁止!”

說到這裡,宋神宗感慨無已,道:“令行禁止,要不如此,大宋不可能變強!可是,朕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卻是做不到。朕有時就在想,大宋到底是誰做皇上?如今,朕方知朕纔是大宋的皇上!呵呵,做皇帝,還真是樂事!”

朝堂上就有一半大臣反對變法,要想做到令行禁止,那是不可能的。如今,宋神宗把他們拿掉了,他們懾於宋神宗的威嚴,不敢不執行。

“官家,臣這段時間以來,追繳了五百多萬兩銀子!”王安石的聲調有些高:“觸目驚心呀!觸目驚心呀!”

“五百多萬兩?天!這麼多?”宋神宗吃了一驚,以爲自己聽錯了。愣怔了一陣,恨恨的道:“這還是半個月時間就追出來的,還有未追出來的,那會是多少?這只是汴京,各路各縣,一算下來,大宋有多少貪官?他們貪沒了多少財物?”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爲積弱的王朝,也是最爲**的王朝,貪官污吏多不勝數。之所以有這麼多的貪官,就是因爲綱紀敗壞,律法不行,貪污成風。

光是汴京一地就追出這麼多的銀子,全國各地會有多少銀子給貪沒了?真要追出來的話,一定是個天文數字。

“是呀,太驚人了!”呂惠卿拍着心口,一臉的驚色:“雖然臣早就知曉這一數目,再次聽來,也是震驚!”

“官家,光是京師一地,清理那麼多官員,每月就能省出十餘萬兩銀子!”王安石再次稟報。

“十餘萬兩?這還是京師,舉國官員就要減撤近半,會省多少?”宋神宗又吃了一驚。一個月省十餘萬兩銀子,一年就是一百多萬兩銀子,這只是京師,全國又會是多少?

“臣算過了,若是裁撤近半官員的話,舉國上下,一個月能省七十餘萬兩銀子,一年能省近九百萬兩銀子。”王安石又報出一個驚人的數目。

“九百萬兩啊!”宋神宗再次吃了一驚,不住踱來踱去道:“這麼多的銀子,養的卻是一幫貪官,他們不僅無益於大宋,還是蛀蟲,大宋給他們蛀空了!他們還會貪沒,還有親朋從中漁利撈好處,這又是多少?天啊,耶律洪基說得對,朕只需要把這些貪官處置掉,大宋就會氣象一新!”

說到這裡,宋神宗停了下來,道:“耶律洪基,你雖是譏嘲朕之言,卻是說得在理。抓住你之後,朕會請你喝酒!你們猜,耶律洪基會是甚臉色?”

“他呀,肯定沒心情飲酒了!”王安石有些好笑,宋神宗也太能想的了。

“那是那是!”宋神宗格外振奮:“變法嘛,不僅要變文事,還要變武事。武事,吳驥率先變革,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這文事,我們也不能落後了,得加緊辦。容文事變好了,大宋必然更加強大。”

“呵呵!”這是必然之事,王安石和呂惠卿不由得笑了起來。

“官家,說到武事,倒是有一件大事呢。”王安石眉頭一挑,道:“大宋之軍多招流民充入,一人從軍,就得有全家人的薪餉。大宋一百二十萬大軍,一家照五口算,實則養了六百萬人。六百萬啊!”

宋朝擁有的軍隊不少,一般在一百二三十萬間,雖然不時有波動,大體就在這數目。按照宋朝的軍制,多招流民,爲的是安定社會,不讓社會動盪。

而且,宋朝的軍餉本就很豐厚,雖然貪污成風,剋扣軍餉之事層出不窮,卻不容抹煞這點。照一家五口計,一百二十萬大軍,就要養活六百萬人口。

六百萬,那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六百啊!除去軍士,還有四百八十萬閒人,得大宋來養活。”宋神宗撫着額頭,很是頭疼的道:“若是讓這四百八十萬人來種地,來栽桑養蠶,來做事,那會有多少財物?”

四百八十萬人,除去老弱,也會創造不少價值,光是想想就讓人震驚的了。

“這事得押後!”宋神宗巴不得馬上處理這事,可是,理智告訴他,眼下不是時機:“前方正在打仗,若此時處理此事,必然使得軍心不穩,難以打下去。這事必須處置,卻得等仗打完了去了。等仗打完了,朕把吳驥、王韶召回來,讓他們出出主意。尤其是吳驥,他主意多,一定能想到更好的辦法!”

宋朝的軍費開支佔了宋朝財政支出的六七成,是中國古代王朝中比例最高的。可是,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宋軍的戰力是中國古代王朝中最爲低下的,很讓人無語。

軍隊必須進行改革,卻是不眼下能進行的。等仗打完了再來進行,纔是最好的時機。

第20章 奇才!奇才!第105章 伏屍千里(一)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三)第87章 抵達涿州第68章 西夏的謀劃(上)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五)第31章 放馬過來第34章 西夏滅亡第29章 回易第17章 走出山坳第5章 副指揮使第100章 巔峰對決(下)第19章 皮室軍第48章 硬仗第63章 雄州危急第38章 兵發西域第100章 巔峰對決(上)第32章 數西夏之罪第100章 巔峰對決(上)第8章 妙計破城第105章 伏屍千里(三)第20章 滅西夏之策第15章 大唐遺風第51章 大練兵第33章 還有誰不服?第29章 打回原形第15章 演武(下)第21章 王韶第33章 滅西夏之戰(六)第48章 青雲之路第61章 復仇的怒火第27章 發財了第10章 生財之道第53章 再度圍城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七)第109章 燕雲光復(四)第3章 倉皇而逃第40章 出其不意第10章 組建騎兵(上)第8章 第一件武器第4章 重續輝煌(上)第51章 大練兵第56章 血戰歸信第30章 身膺重任第82章 司馬光的恐懼第15章 演武(下)第109章 燕雲光復(七)第103章 驚天大戰(五)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五)第10章 吳驥練兵(上)第84章 大舉進軍第2章 家徒四壁第34章 出兵滅盜第6章 這是兵麼?第100章 巔峰對決(中)第95章 調戲你第25章 千古憾事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五)第6章 宋朝的謀劃第29章 打回原形第64章 驚怒交加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二)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二)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九)第91章 新年賀禮第22章 千古悲歌第12章 開個小竈第64章 驚怒交加第50章 強硬迴應第97章 叫囂千軍第28章 心驚膽跳第66章 喜悅無邊第28章 拜訪林洪第97章 叫囂千軍第58章 血戰不斷(中)第58章 血戰不斷(下)第59章 惡戰(中)第6章 兵臨城下第39章 解決女真第20章 滅西夏之策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一)第7章 一鼓而下第79章 曹太后干政第32章 數西夏之罪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四)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62章 天大的勝利第55章 司馬光第29章 打回原形第72章 活捉耶律明第12章 夏州之戰(下)第58章 血戰不斷(上)第75章 王韶說宋神宗第18章 異族驚懼(下)第101 巔峰對決(續)第98章 橫掃千軍第70章 曹太后第23章 狼狽爲奸(上)第32章 機會來了第68章 增援雄州
第20章 奇才!奇才!第105章 伏屍千里(一)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三)第87章 抵達涿州第68章 西夏的謀劃(上)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五)第31章 放馬過來第34章 西夏滅亡第29章 回易第17章 走出山坳第5章 副指揮使第100章 巔峰對決(下)第19章 皮室軍第48章 硬仗第63章 雄州危急第38章 兵發西域第100章 巔峰對決(上)第32章 數西夏之罪第100章 巔峰對決(上)第8章 妙計破城第105章 伏屍千里(三)第20章 滅西夏之策第15章 大唐遺風第51章 大練兵第33章 還有誰不服?第29章 打回原形第15章 演武(下)第21章 王韶第33章 滅西夏之戰(六)第48章 青雲之路第61章 復仇的怒火第27章 發財了第10章 生財之道第53章 再度圍城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七)第109章 燕雲光復(四)第3章 倉皇而逃第40章 出其不意第10章 組建騎兵(上)第8章 第一件武器第4章 重續輝煌(上)第51章 大練兵第56章 血戰歸信第30章 身膺重任第82章 司馬光的恐懼第15章 演武(下)第109章 燕雲光復(七)第103章 驚天大戰(五)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五)第10章 吳驥練兵(上)第84章 大舉進軍第2章 家徒四壁第34章 出兵滅盜第6章 這是兵麼?第100章 巔峰對決(中)第95章 調戲你第25章 千古憾事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五)第6章 宋朝的謀劃第29章 打回原形第64章 驚怒交加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二)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二)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九)第91章 新年賀禮第22章 千古悲歌第12章 開個小竈第64章 驚怒交加第50章 強硬迴應第97章 叫囂千軍第28章 心驚膽跳第66章 喜悅無邊第28章 拜訪林洪第97章 叫囂千軍第58章 血戰不斷(中)第58章 血戰不斷(下)第59章 惡戰(中)第6章 兵臨城下第39章 解決女真第20章 滅西夏之策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一)第7章 一鼓而下第79章 曹太后干政第32章 數西夏之罪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四)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62章 天大的勝利第55章 司馬光第29章 打回原形第72章 活捉耶律明第12章 夏州之戰(下)第58章 血戰不斷(上)第75章 王韶說宋神宗第18章 異族驚懼(下)第101 巔峰對決(續)第98章 橫掃千軍第70章 曹太后第23章 狼狽爲奸(上)第32章 機會來了第68章 增援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