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

趙檉於府內閉門思過,轉眼過去半月。

這日他得到朝上消息,趙楷率大軍北上征剿田虎,心中更加篤定道君皇帝要改立太子。

如果趙楷一戰功成,怕是用不了多久,甚至極可能趁熱打鐵,回來後道君皇帝就會將改立太子之事提上朝議。

到時最慘的就是趙桓,從雲端跌落平地。

至於他自家,倘道君皇帝在位還好,若是趙楷將來登極,怕不是會被清算報復。

這時已是秋中季節,窗外的樹葉綠中泛着微黃,花草也沒夏日裡生機勃勃,一切都預示着年裡最好的時光就要結束。

趙檉坐在書房,旁邊一個小書僮正在三足瓷洗裡洗筆,小書童叫做雨墨,這原本是宗澤的人,只因趙檉也想尋個伺候寫字的,宗澤就推薦了過來。

趙檉看其伶俐,便收入府中,月俸自然多給,平時教其讀書,也有舉一反三的聰慧。

他剛剛寫了三封信,一封給遼國蕭敏,裡面稍稍提了下她父親遼西郡王的死因,這件事情不能操之過急,要慢慢說給蕭敏聽,不然以她的性子,怕是一時半刻接受不了,會鬧出些沒必要的麻煩。

第二封信給瓊英,趙楷征剿田虎,無論勝敗,他都不會插手,但爲防萬一,他須讓瓊英提前做好應對準備,若趙楷真的勝了,好也有一條退路。

第三封信是給大理段易長的,他在信中詢問段易長一件東西,這件東西名爲藤甲。

大宋眼下的甲冑,大抵是鐵、皮、布、紙四種,普通軍丁多穿卯鐵釘鐵片的布甲或紙甲。

而傳名後世的步人甲此刻還沒成型,眼下只是一種半覆身的鐵甲,打造得少,也罕見裝配進軍中給普通兵卒。

那種由一千八百二十五枚甲葉組成,最高重量可達五十八斤的步人重甲,乃是後來專門爲了對付女真騎兵,仿照唐朝步人甲打造而出的。

現在軍中兵丁穿的紙甲和布甲防禦力不高,雖然有宋一朝,對鐵甲的打造數量到達一個巔峰,但想把步兵都裝配上鐵甲,卻是不可能的,後來的步人重甲也只是專門裝配某一些步兵,而不是全體軍卒都着重甲。

趙檉很早就做過打算,若是有一天另立山頭,手下的步卒也要配置鎧甲,之前曾想過竹甲,竹甲自春秋時就有,宋不曾用,但他仔細研究過發現,竹甲雖然有諸般好處,卻也有兩個致命的弱點。

第一就是竹甲無彈性,不抵重力,在這方面甚至不如紙甲,步戰還好,一但遇到騎兵重擊,幾無用處。

其次就是竹甲看着簡單,但造起來卻很費事,尤其橫切竹面和甲片打孔,要一定的技藝,而且費時費力,並不是輕鬆就能完成。

最後趙檉百般思索想到了滕甲,藤甲也是自古就有,雖然體輕但卻富有彈性,不僅能一定程度抵禦刀槍弓矢,對重兵器也有很高的防禦。

而且藤甲不怕水,可以穿戴泅河,唯一的弱點可能是懼火,但紙甲布甲竹甲都一樣懼火,就算鐵甲也受不了火烤。

不過藤甲懼火這點,在沒見到實物之前,不能肯定,畢竟趙檉多少有點印象,《武備志》上曾說過,藤甲利於水火,其外表刷的桐油燃點很高,乃是防水防火,這個只有看到實物才能確定。

所以藤甲這種東西,最是實用,成本也低,比竹子還要便宜,對於銀錢吃緊的當下十分適合,但是,藤甲的製造工藝卻失傳了。

唐以後,再無藤甲出世,只能於書上看到零星記載,都是些簡單記錄,沒有工藝描述,只說這種東西製作時間較長,以年計算,若是一副上好藤甲,幾乎要兩年時間才能製造完成。

這簡直令人髮指,比鐵甲製造要誇張數倍,鐵甲無非是選取好鐵進行打造,倘若幾個工匠一起動手,幾天就可以完成一副鐵甲,而藤甲居然要兩年。

趙檉估摸着,五代時戰火紛飛,不可能等你一年兩年造好甲冑再去打仗,所以哪怕藤甲防禦力極高,但也因爲這個原因被漸漸拋棄。

至到如今,本朝又沒有大一統,很多東西並未得到,包括這種藤甲的製作方法,畢竟這東西本來就起源於西南,而西南很多地方大宋鞭長不及。

比如大理,比如交趾,又比如夷越諸部。

雖然此時大宋沒有藤甲製造方法,但西南的一些地方未必就沒有,趙檉覺得大理就可能存在藤甲流傳,所以寫信給段易長詢問。

如果能把製作藤甲的工藝拿到手,對將來的抵禦金兵,或是重分天下大勢極其有利。

關於藤甲的防禦歷來有一個說法,說是藤甲防禦甚至要強過鐵甲,一些箭矢可以射穿鐵甲,卻射不穿藤甲。

但趙檉覺得這有些過了,肯定是那鐵甲質量有問題,藤子再如何加工,畢竟不是金屬,怎麼能和鐵器相比呢?

不過每副藤甲都要配備藤牌,防禦力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和鐵甲旗鼓相當,不分勝負,而且藤甲較輕,對戰時會佔一些便宜。

他如果以後想用藤甲,那麼以這種東西誇張的製造時長,眼下就得着手準備了。

他在給段易長的信裡說,倘若確有藤甲製造方法,送來東京一份,另外如果大理眼下還能找到這東西,那麼一併送過來幾副,他花錢買下。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他在信裡要委託段易長給他製造藤甲藤牌。

這是極重要的一件事,哪怕拿到了藤甲製作辦法,他頂多送去福建路黃覺那裡去造,但那邊要做的事情太多,都要遮遮掩掩,恐怕造不出多少副來。

至於東京這邊卻是沒有辦法的,隴右那裡也不可能。

他給段易長開出的價格並不高,只有鐵甲的一成!

這個東西成本極低,用的人力應該也不大,只是耗費時間。

所以一成的價格趙檉都覺得給高了,要知道鐵可是很值錢的東西,何況鍛造成鎧甲後,一成也是不少錢。

不過他怕再少段易長不幹,畢竟這種事情大抵段易長那邊也不會明着來,段易長不是大理皇帝,還有一衆兄弟,做這種事也有風險。

這三封信都是密信,所去的地方都不被大宋掌控,所以要派武藝高強之人送信。

遼國上京那邊他打算派丁大蟹前去,本來是想讓黃孤去的,畢竟黃孤之前隨他去過遼國,而且還認識蕭敏。

但黃孤得去田虎軍中見瓊英,這個別人替代不了,因爲瓊英只和黃孤熟悉,而且田虎那邊兇險,須得武藝極高之人前往,算下來只有黃孤合適。

至於大理那邊,要派個能說會道精明伶俐的,畢竟讓段易長獻上藤甲製造方法,還有讓他造藤甲之事,都只是趙檉一廂情願的心思,若是到時段易長不想幹,就得有個人在旁勸說。

所以他讓歐陽北去大理,並且交給了歐陽北一個極重的籌碼,那就是倘若真有藤甲藤牌製造方法,但段易長不願意獻出來,也不願意製造,就告訴段易長,只要他答應,那麼自己會全力支持他登上大理皇位。

這個籌碼算是極重,不過也只是最後沒有辦法時使用,因爲這種話不能食言,否則就不單是失信於人那麼簡單。

三封信被雨墨封好,中午時黃孤等人一起到來,趙檉挨個叮囑,歐陽北和丁大蟹倒沒什麼,只有黃孤苦個麪皮,不想去田虎那邊。

趙檉冷笑看他:“此事若辦不好,也不用回來,直接去福建乃兄處聽候差遣。”

黃孤哪肯去福建當海盜,愁眉苦臉接信離去。

又過幾日,忽然晚間羅金水求見。

雷三帶他過來後,羅金水倒頭就拜。

趙檉心中疑惑,按照時間上來算,上次交代羅金水聯絡從廬州帶回的明教弟子,不可能這麼快辦好。

畢竟那不是幾十人,而是數百人,他只用半個多月不會全部都聯絡上。

趙檉道:“可是名單上人都找到了?”

羅金水叩頭道:“王爺,並非此事,而是另外一件事情着急稟報。”

趙檉點頭:“起來說話。”

羅金水小心翼翼站起身:“王爺,屬下發現……發現有聖教的人正在京裡招收弟子!”

“嗯?”趙檉皺眉:“明教的人?”

“正是明教的人。”羅金水急忙道:“就是不知份屬哪一派。”

趙檉聞言沉思起來,他和麗雅娜扎細聊過明教的內部組成,明教其實有些類似分封制度。

教主最大,統領一切,但是下面的光明四使,五大法王,六大散人,都各成一股勢力,手下都有各自的七色掌旗使,各自的弟子教徒。

光明使、法王、散人,都有獨自招收教徒的權利,在各地宣教,不必經過教主,招來的人可以直接納入麾下。

趙檉身爲光明右使,就有這種權利,而且黃孤和姚平仲這兩個掌旗使,都算作他麾下的,招來的教徒也算他這右使的手下。

至於教主那邊只需要報備姓名職務,錄入冊籍,然後每年開一次大宗會,見過教主就可以,平時還歸各自帶領。

但不要以爲這樣教主就被架空,實際上是教主手下的人更多,而且教徒也好,弟子也罷,都是被明教教義吸引入教的,並不是聽命於某一個人,所以明教一但有事,身爲教主還是能調遣動所有教徒的。

只是趙檉有些奇怪,他估摸着時間上已經差不多了,方臘那邊極可能明年就會起事,這個時候不是應該緊張籌備嗎,怎麼還跑東京發展起教徒來了?就不怕走漏消息,前功盡棄嗎?

“如何發現的?”趙檉看向羅金水道。

“王爺,屬下這些天領命去聯絡廬州回來的弟子,一直在街上奔波,尤其外城幾乎走遍,就在一些街巷的門上,看到了教內的特殊記號。”羅金水道。

趙檉點了點頭,明教有許多暗號,代表不同意思,比如他在瀘州路過麗雅娜扎院落時,就看到過門上的記號。

“是哪種暗號?”

“王爺,大多都是普通教徒的記號,最大則是接引使者。”

“接引使?”趙檉笑了笑,這是挖牆腳挖到自家門口了,這還了得,就不知道是誰這麼大膽,居然敢來東京宣教。

“正是接引使。”羅金水謹慎地道:“屬下見過兩處,屬下覺得這肯定是外來的,不然……城內應該只有屬下一個接引使啊。”

“不錯,聖教在東京城確是只有你一個接引使。”趙檉眯了眯眼:“其他的,都是假的,是冒牌的,是異端!”

“異端?”羅金水聽到這話不由一顫,在廬州聽過數次經義,他可知道這異端代表什麼意思。

“不錯,就是異端!”趙檉冷冷地道:“這些異端居然敢把手伸進東京,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羅金水其實心中是有些疑問的,他對明教的內部構成也瞭解個大概,他在廬州入教,自然屬於聖姑一脈。

而王爺是光明右使,和聖姑的關係……這個不能想,這個屬於犯上,總之王爺也是聖姑一脈,包括這次進京的所有弟子。

他們現在歸於右使麾下,屬於右使一派,而這次在東京招收信徒的,雖然不知道是哪一派,卻總也該是明教門下,這個……怎麼就成異端了?

但羅金水左右一想,王爺說是就是吧,畢竟王爺是右使,右使是王爺,他繞不過來,便想着王爺最大,怎麼也比教主大就是,王爺纔是真正的光明神子。

趙檉道:“你且回去,小心觀察那些地方,最好畫出圖來,人手不夠可以在聯絡好的教徒裡挑幾個一起行動,記得千萬不要露出馬腳,被對方察覺。”

羅金水急忙稱是,趙檉又道:“本王如今禁足在府,待事情過去後再來處理這些異端,伱回去小心行事。”

羅金水自然知道慶功宴上發生的事情,如今整個東京城幾乎無人不知,秦王被閉門思過一個月,哪裡都不能去。

羅金水走後,趙檉想了想,回身從桌上的紫檀小匣子裡取出張紙,這張紙上記了十幾個人名,是在廬州和麗雅娜扎分開時,麗雅娜扎給他的明教光明使者、法王、以及散人的名單……

翌日上午,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劉錡,接到聖旨進宮。

隨後足足在宮城內呆了一天,直到黃昏之時才走出宣德門。

他雙眉緊鎖,神色嚴肅,心情沉重。

官家交給了他一個任務,這個任務讓他震驚無比,幾次想要勸說,但在官家冷漠的眼神下都未及開口。

官家讓他前往登州,在那裡匯合兩個人,然後出海去做一件大事。

那兩個人一個叫馬政,另一個叫呼延慶……

第593章 劍隱與薩滿第143章 元易林牙第553章 鐵扇子第597章 改旗易幟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375章 天龍吟第346章 河畔人家第658章 幾度往事歲如夢第499章 悽情小箭第504章 營中血戰第627章 天不生我趙陽曦,女真萬古如長夜第81章 古怪步法第53章 一番探查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319章 白髮記第16章 前往龍虎山第650章 劍道大宗第589章 隱藏,佈置第349章 士族第583章 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第260章 虎狼於外,暗中窺探,狼煙四起,天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31章 手到擒來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470章 綁人,刺殺第582章 驚喜,應約第391章 蛛絲馬跡第139章 完顏寶花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25章 賽潘安,蓋孟嘗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652章 觀滄海,東京事第180章 出劍有如神第107章 林沖,林沖!第207章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第170章 大宋第一風流才子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330章 修行第655章 形勢,下城第57章 大石林牙第485章 戰西涼第314章 誥命,明教,梁山第572章 思過崖人行第129章 圖謀完顏希尹第241章 夜色黯黯燭影紅第496章 膽大包天第18章 下山第13章 亡命之徒第82章 擂臺第378章 敗走幫源第84章 殺穿擂臺第325章 停車楓林晚,玉人何處教第29章 一路追查第399章 暗戰,失策第54章 失傳的兵書第512章 鉤鐮槍,地趟刀第76章 意外收穫第219章 歡亦苦第117章 高寵逞威,武松心焦第308章 東京曲貴,文壇之爭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599章 快去西方請秦王第644章 鵬行九天第595章 烽火起,大亂始第227章 霸王拳第468章 清華紅玉,悽情箭法第31章 手到擒來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557章 自在門內步閒庭第645章 仙工開物,向天再借五百年!第477章 元極,暗夜,監牢第261章 大破廬州第495章 乘勝,來人第139章 完顏寶花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548章 順流,逆流第252章 午夜赴廬州第633章 兩難,大戲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514章 暗夜經第614章 豪聚第313章 白衣鶴王第592章 奇兵用,密謀成第37章 無憂洞第7章 不殺心中意難平第597章 改旗易幟第591章 大風起,雲乍動第74章 連擂第640章 半步天人第430章 定計陽謀第453章 山川表裡秦鳳路第586章 鷹揚高昌第536章 潰城第598章 危難第480章 猜測,儀式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216章 毒與器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541章 破門,投奔
第593章 劍隱與薩滿第143章 元易林牙第553章 鐵扇子第597章 改旗易幟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375章 天龍吟第346章 河畔人家第658章 幾度往事歲如夢第499章 悽情小箭第504章 營中血戰第627章 天不生我趙陽曦,女真萬古如長夜第81章 古怪步法第53章 一番探查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319章 白髮記第16章 前往龍虎山第650章 劍道大宗第589章 隱藏,佈置第349章 士族第583章 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第260章 虎狼於外,暗中窺探,狼煙四起,天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31章 手到擒來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470章 綁人,刺殺第582章 驚喜,應約第391章 蛛絲馬跡第139章 完顏寶花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25章 賽潘安,蓋孟嘗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652章 觀滄海,東京事第180章 出劍有如神第107章 林沖,林沖!第207章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第170章 大宋第一風流才子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330章 修行第655章 形勢,下城第57章 大石林牙第485章 戰西涼第314章 誥命,明教,梁山第572章 思過崖人行第129章 圖謀完顏希尹第241章 夜色黯黯燭影紅第496章 膽大包天第18章 下山第13章 亡命之徒第82章 擂臺第378章 敗走幫源第84章 殺穿擂臺第325章 停車楓林晚,玉人何處教第29章 一路追查第399章 暗戰,失策第54章 失傳的兵書第512章 鉤鐮槍,地趟刀第76章 意外收穫第219章 歡亦苦第117章 高寵逞威,武松心焦第308章 東京曲貴,文壇之爭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599章 快去西方請秦王第644章 鵬行九天第595章 烽火起,大亂始第227章 霸王拳第468章 清華紅玉,悽情箭法第31章 手到擒來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557章 自在門內步閒庭第645章 仙工開物,向天再借五百年!第477章 元極,暗夜,監牢第261章 大破廬州第495章 乘勝,來人第139章 完顏寶花第72章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第548章 順流,逆流第252章 午夜赴廬州第633章 兩難,大戲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514章 暗夜經第614章 豪聚第313章 白衣鶴王第592章 奇兵用,密謀成第37章 無憂洞第7章 不殺心中意難平第597章 改旗易幟第591章 大風起,雲乍動第74章 連擂第640章 半步天人第430章 定計陽謀第453章 山川表裡秦鳳路第586章 鷹揚高昌第536章 潰城第598章 危難第480章 猜測,儀式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216章 毒與器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541章 破門,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