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誰是大英雄

“說的更真的似的,空頭詔書誰不會下,西夏可有什麼實質的東西?”高方平道。

燕青尷尬的道:“還真有,何巴寶中帶去了足夠多的黃金,以充軍資,表示誠意。”

“看起來宋江又發了一筆不小的財?”高方平道。

燕青一陣鬱悶道:“相公明見,現在應該關心宋江哥哥對大宋的忠勇,而不是黃金。”

“額也是,好吧你繼續說。何巴寶中提議後,發生了什麼?”高方平道。

燕青道:“何巴寶中一連在山寨停留多日。而山寨之主要頭領們,也始終在對此討論,遲疑不定。軍師吳用系的人主張先和西夏虛與委蛇,答應和西夏一起起兵,實際卻靜觀其變,等宋夏國戰之際,趁機在北方利用形勢渾水摸魚。而第三把交椅盧大官人則主張……盧俊義系的人主張鐵心和西夏達成同盟,做爲先鋒軍,推翻昏君的無道統治,以瓜分天下。”

高方平想了想點頭道:“這聽來很真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這符合人性,接着說,你家宋江哥哥的主張呢?”

燕青道:“那個時期宋江哥哥並未表達任何意見,似乎在觀察整個山寨的形勢。直至最後一日在聚義廳,宋江哥哥忽然折劍盟誓,說聚義廳之地允許反官府,卻不允許引入黨項人破壞漢家基業,然後就忽然發動,宋哥哥的心腹頭領們把何巴寶中亂刀砍死了。砍死後就無人關注屍體了,卻也引得山寨內部形勢微妙。宋哥哥吩咐我處理屍體,又有密令:秘密留下人頭,送來京師給您。說您會有主張的。”

這樣的處理在燕青看來很忠勇,不過在高方平看來卻是有些曖昧。

燕小乙他被宋江忽悠了,持續商討多日宋江始終不發言,不是說他真的在觀察山寨形勢做什麼政治平衡。

以他呼保義平時積攢的人品,死黨遍天下的形勢,晁蓋指定的繼承人,他以做任何決定製霸的。根本不用考慮那麼多日才殺何巴寶中。

那個胖子應該在權衡局勢,分析宋夏之戰雙方的實力對比。作爲宋江,站隊時候當然要選腿粗的一方這沒什麼毛病。因爲他不是岳飛而是個奸商。

興許是權衡了之後,根據歷史宋夏之戰總體雖然大宋落在下風,但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以西夏的體量對宋作戰,可以撈取些好處但達不到滅國。

此點宋江肯定是要慎重考慮的。興許他還會慎重考慮到高方平驍勇善戰的因素。在權衡了背棄漢家的名聲分量後,這纔有了所謂的“折劍盟誓”、把人頭送來給高方平表忠心的事件。

“聰明人啊,宋江是聰明人。卻也給我製造了些麻煩事。”高方平思考了許久嘆息道。

燕青不服氣的道:“此乃忠勇之事,足以表明了宋大哥忠心,何至召來您的諷刺?”

高方平道:“何至找來諷刺?原本可以強勢利用何巴寶中的一個事,卻被他果斷的一刀宰了。燕青你摸着良心說,那個胖子他是個果斷的人嗎?是的他從來不是我。只因爲要利用何巴寶中,會導致他山寨的政治格局發生變數,同時他害怕很難取得我絕對信任,而讓事件變得複雜。於是他不想麻煩,不擔負風險,懶政怠政,一刀砍了了事。至於察哥的親戚在宋國被土匪殺害、此等嚴重問題,當然就是我高方平以及朝廷來操心了,也就不關他水泊梁山之事了對不?”

燕青一陣鬱悶,不論做的再好,在他這裡一切都是應該的,都要被他說,而不許別人找任何理由。可惡可恨啊!

高方平又道:“你不要不服氣!難道本官說的是假的?何巴寶中入宋的官面理由必然是‘商業’,黃金被他宋江一口吃掉了,媽的卻是所有的爛攤子一股腦的扔給我擦屁股。你們水泊梁山當然是‘賊寇’,西夏重要人物被你等殺了。朝廷若是不給說法,這難道不是起亂的理由?媽的兩國相較還不斬來使呢,你別告訴我宋江他不知道這個典故?”

燕青想了想,也是有些泄氣,便不說話了。

“不過反正我現在拿那個胖子沒有辦法。也好在,宋江這算是第一次在山寨揚刀立威,以民族大義爲噱頭,一舉壓住了水泊不良思維。這樣一來即便真發生國戰,宋江就更有理由節制山賊們不趁火打劫。”高方平又給予了表揚。

這是可能的,開了這個先列而梁山內部沒有反彈,基本上梁山的政治格局也就定調了,即是說“家庭內部的算賬”無需外族過問,就是梁山的政治正確。那麼在這個理由下,將來國戰開啓,河北路主要兵力投入國戰而空虛的時候,宋江就大概率可以用這個理由反裝忠,壓制水泊外出趁火打劫的聲音。

“燕青同志辛苦了,給他兩貫錢,讓他休息到晚間,然後秘密離開。”高方平道,“告知你宋江哥哥,他的用意我明白,改革尚未成功,大家仍需繼續努力。”

樑姐覺得大魔王小氣了,於是私下給了五貫錢。

燕青覺得他們簡直是打發要飯的,人家離開山寨的時候,宋江哥哥給了一錠黃金……

不關事的人退下了。

至於大魔王在內堂裡,看着何巴同志的人頭暗暗好笑。這是關鍵的東西,能解決目下的不少難題。

那爲什麼還要爲此把燕青和宋江罵一頓呢?因爲大魔王就這德行。

那麼現在,就要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了。關於說服陶節夫相爺的事,要落在這個大腦袋上了。

說起來,察哥一家子正是老陶的大仇人。

事情起因是,大約十幾年前一個月黑風高的時節,時值官拜陝西諸路都轉運使、兼延州知州的陶節夫,這傢伙幹了什麼事呢?那時乃是雙方休兵期間,陶節夫不宣而戰,派兵突入西夏境內攻佔石堡,大肆搶劫,謀奪了不少糧食和金銀。

你說搶劫也就算了,一般搶完就跑了。然而老陶沒跑,就地修建碉堡攻事做釘子戶。沒錯,前陣子种師道乾的事其實是陶節夫開的先例,跟陶節夫學的。老陶他還一天到晚說种師道是個強盜。他無非是討厭种師道抄襲他的戰術專利而已。

那次引得西夏皇帝李乾順大怒:“狗賊陶節夫奪吾土地糧食,殺害吾子民!”

然後急譴察哥帶精騎突襲,打算奪回石堡維持臉面。但縱使是察哥在倉促之下也沒有什麼好戰術。陶節夫是快狠準,搶劫前就做好了攻勢準備,於是利用種家最擅於的碉堡戰術,頂住了察哥的反撲。

與此同時遙控大將折可適兵圍靈州,打了西夏軍一個措手不及,讓察哥進退維谷。

陶節夫這個陝西都轉運使、在那一次戰術的謀劃中是相當成功的。不過不好的在於他兒子,陶志明的二哥,在戰役中犧牲、正是被有西夏第一射鵰手之稱的神箭察哥給射殺。

其後陶節夫大怒。雖然是他挑起的幺蛾子,但他和高方平性格差不多,把一切賬算在西夏人身上,開始在邊境地區大肆調整政策,吸引、招降、誘騙西夏邊民帶着糧食和財富來宋國安家,種田的種田,要放牧的老陶仍舊也歡迎。

這就是士大夫和種師的不同之處了。那一時期,鑑於察哥建議西夏皇帝的政策是漢化,重文學,完善文字,遵守漢禮去胡禮。這些政策對西夏國民的影響是很大的。

於就被陶節夫利用,真的吸引了非常多的人來宋國安家了。簡直是釜底抽薪。

察哥是個雄才大略的人,他主張重文學去胡化,遵守漢禮是正確的,因爲他知道漢文化比他們先進,那纔是長治久安之道,正是因爲此,西夏經歷了母族梁氏的專權內亂後,得以休養生息、快速恢復國力。

可惜也正是因爲察哥堅持漢化、重用漢人先進生產力發展生產的同時,也就難免造成了西夏國民對大宋的無比嚮往。

這些東西,有得就有失,是個雞和蛋的問題。

好在察哥也還是雄才大略的。他知道陶節夫不是一般的大宋蠢才,麾下猛將如雲,於是察哥便組織一羣“五美分黨”,混跡在那些投宋的西夏人中一起進入宋國邊境,天天妖言惑衆,抹黑大宋朝廷,把大宋說的水深火熱、無比黑暗。是的,就像當時的柴繼輝的伎倆一樣。

如此陶節夫再次大怒!直接對西夏難民強勢維穩,以言獲罪。但凡亂說話、又沒有大宋戶口本的,抓起來吊路燈。很是砍了一批宋國境內的西夏人。

又有西夏子民被殺,當然又引得西夏皇帝大怒!揚言要派五十萬大軍教陶節夫這孫子做人。

然而察哥建議不宜在和大宋硬派戰法。察哥認爲打政治戰是王道,在陶節夫被大宋前三排帶路黨害死前,很難越過雷池。

於是西夏皇帝派使者帶着大量錢財,進大宋汴京謀求議和,大量賄賂前三排。

然而陶節夫有恃無恐,他和岳飛這類人的差別在於,他除了會打戰外,不迂腐,搞得定前三排。譬如他算是蔡京的人,和蔡京關係搞的非常好。話說老陶是有恩有仇必報的傢伙,就是因爲這樣,後來他和蔡京有了很長一段蜜月期,算是報答老蔡當年的恩情。

於是那陣子西夏去汴京公關的時候,陶節夫有蔡京撐腰,便又幹了蛋疼事,也就是和前陣子种師道乾的事差不多,拒絕西夏與大宋朝廷的議和建議,又因爲一個宋兵不小心被殺,陶節夫便大放厥詞“現在仍舊是戰爭狀態”。

面對陶節夫這個老頑固的流氓行爲,這次察哥終於大怒,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建議皇帝哥哥,最終調集西夏四個主力軍司壓上,宋夏戰火再次熊熊燃燒,雙方死傷無數的進行拉鋸。

這場世紀大撕逼一直持續到幾年前,陶節夫打下了銀州爲止。韓世忠那時是個小泥腿子,也參與了打銀州戰役,那是韓世忠第一表露出了骨骼驚奇。

但韓世忠是個地痞出生,老陶這樣的儒帥不太重視這樣的人,於是种師道老賊看小韓骨骼驚奇,就去挖人、把韓世忠弄到麾下了。

因高方平的穿越,歷史任性的改變了些。時值老種更是戰力爆表的打過了長城,兵至西平府。於是強大的遼國也慌了,不想讓大宋太牛逼,就開始給大宋前三排壓力,於是又出幺蛾子,蔡京遙控陶節夫和劉延慶拖种師道的後腿,不許老陶打夏州,讓陶節夫戰術性退兵。

兒子死了,西北一代屍體也太多,赤地千里,興許老陶也忽然間感覺累了。於是那時期恰好想回朝領功了。卻又不敢把種家軍給坑了,於是陶節夫雖然沒打夏州,也沒有退兵,採取遙望,引而不發的態勢。

其實西夏人是真怕老陶的,就因爲陶節夫遙望夏州而不發,直接牽制了西夏人兩個主力軍司,讓察哥不敢妄動,這才仍由种師道在那邊做釘子戶的土壤。

這就是陶節夫相爺和西夏皇族之間的解不開的仇恨,也是宋夏間的軍事大撕逼。

當時朝廷全部人說种師道是大流氓,卻不說陶節夫。這當然因爲陶節夫是士大夫不能說。於是前三排依照司馬光那些棒槌的先例,說種家三代一個良民沒有,那麼老種就想不背鍋也難了。而陶節夫就回朝拜了樞密使。

時至今日高方平也沒弄明白,陶節夫怨念如此之深,把宋夏之戰延續多年,到底是因“胡漢的仇恨而傾盡英雄淚”,還是因他兒子被察哥一箭幹掉?興許都有吧。

那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察哥一箭幹掉陶節夫的兒子,就是西夏人的大英雄,被神話爲“一箭退宋軍”。

退個幾吧毛,退宋軍的是蔡相爺,蔡京纔是西夏的大英雄。

也是那時,陶志明把小子送回汴京做紈絝子弟,就是目下在江州主持蒸汽機項目的那貨。老陶不想陶志明死在前線了,否則第一個幹掉老陶的肯定是陶夫人。

當時張叔夜是主張議和的一個“西夏大英雄”,但也不能全怪老張。時值老張主持戶部工作,實在是撐不下去了。把宋夏之戰支撐到那個時候,皆因趙佶的皇爸爸和皇哥哥,兩任皇帝都還不錯,留下了不少財政盈餘,而不是赤字。

但是被陶節夫老賊把宋夏之戰延續到了高方平穿越,戶部已經無米下鍋,恰好又遇到老蔡的各種政策把江南搞的民不聊生。沒辦法這次才議和的。

高方平固執的認爲蔡京是個奸貨而不是帶路黨,他不放縱陶節夫打夏州,真有戶部支撐不住的因素。戶部一爆,那麼他老蔡放縱朱勔劉正夫他們搞出來的大十錢政策的罪過、就會擴大化和白熱化。所以蔡京接受議和是政治利益,到不算是帶路黨行爲。

於是,朱勔劉正夫們亦是西夏大英雄。遼國人也是西夏大英雄。

第8章 氣死奸臣老爸第419章 方腦殼第405章 小心火燭第796章 忍者神龜第三百四十五章 維穩經費5銅錢第502章 聖光環第2章 衙內英明第596章 看豆娘餵奶第127章 軍報第103章 觸了什麼黴運第三百九十三章 暫時潛伏第623章 談判失敗第144章 買賣人口第466章 三大戰役之第二戰第758章 高方平的去留問題第410章 常委級會議第742章 睡着了的李乾順第448章 公堂咆哮帝第431章 逃戶的世界第788章 童貫調皮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先進的大宋第418章 逮到張綿成了第三百零一章 4面楚歌第三百四十五章 維穩經費5銅錢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表情詭異第627章 蔡京的諸多狗屎第188章 女中豪傑第109章 主戰派被罵了第494章 苦朱家久矣第99章 和他們一起很丟人第76章 吟得一手好溼第706章 奇葩的政和元年第468章 中堂趣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砍人就心裡悶的慌第501章 惟大光明第772章 屬於趙佶的時刻第848章 小戰士的仇恨人生第159章 當家才知柴米貴二百一十八章 學乖了的再回來第429章 舉國震驚第876章 偷天換日第二百七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532章 無法被拒絕的老範第490章 敲詐勒索第695章 新的鐵軍誕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收了敵軍的馬匹第467章 形式不是小好第147章 節夫經略相公回朝第491章 朱應俸第二百八十二章 對皇后娘敬而遠之第100章 老常上當了第668章 形勢持續惡化第863章 大家都沒王法第182章 別叫大王第570章 強勢清君側第78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二十七章 永樂軍令第562章 這不關老臣的事第72章 小子你瞅啥第814章 論修身和治國的相關性第589章 西門大官人的欠條第452章 離經叛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賞罰大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兵曾頭市第37章 忠君愛國第827章 新的金牌小密探第二百八十一章 把毛剃光了第134章 升堂第888章 思鄉歸國心切第573章 疑神疑鬼的賈姨太第913章 皇后孃的怨念第二百九十章 朝堂的論調第477章 人不死,債不休第651章 權知大名府的侷限第479章 我看好你們的第895章 一別兩年第659章 先上車後補票第909章 拖油瓶岳飛第867章 小高出的餿主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官場的打仗第962章 全面動員第874章 瘋狗平變身了第446章 真大宋朝廷第二百二十三章 跟我1起吃豬食第813章 樑紅英中了激將法第40章 禍國殃民的奸計第169章 罵名和爭議第六十七章 差點出事第731章 反烏雲蓋頂第619章 天地無毛第45章 醉打蔣門神第105章 工部來的酷吏第594章 這次怕是栽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御用必殺技第744章 西夏坐不住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鬥狗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京兆郡王被鄙視了第518章 真大解放第801章 河東攻略第448章 公堂咆哮帝
第8章 氣死奸臣老爸第419章 方腦殼第405章 小心火燭第796章 忍者神龜第三百四十五章 維穩經費5銅錢第502章 聖光環第2章 衙內英明第596章 看豆娘餵奶第127章 軍報第103章 觸了什麼黴運第三百九十三章 暫時潛伏第623章 談判失敗第144章 買賣人口第466章 三大戰役之第二戰第758章 高方平的去留問題第410章 常委級會議第742章 睡着了的李乾順第448章 公堂咆哮帝第431章 逃戶的世界第788章 童貫調皮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先進的大宋第418章 逮到張綿成了第三百零一章 4面楚歌第三百四十五章 維穩經費5銅錢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表情詭異第627章 蔡京的諸多狗屎第188章 女中豪傑第109章 主戰派被罵了第494章 苦朱家久矣第99章 和他們一起很丟人第76章 吟得一手好溼第706章 奇葩的政和元年第468章 中堂趣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砍人就心裡悶的慌第501章 惟大光明第772章 屬於趙佶的時刻第848章 小戰士的仇恨人生第159章 當家才知柴米貴二百一十八章 學乖了的再回來第429章 舉國震驚第876章 偷天換日第二百七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532章 無法被拒絕的老範第490章 敲詐勒索第695章 新的鐵軍誕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收了敵軍的馬匹第467章 形式不是小好第147章 節夫經略相公回朝第491章 朱應俸第二百八十二章 對皇后娘敬而遠之第100章 老常上當了第668章 形勢持續惡化第863章 大家都沒王法第182章 別叫大王第570章 強勢清君側第78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二十七章 永樂軍令第562章 這不關老臣的事第72章 小子你瞅啥第814章 論修身和治國的相關性第589章 西門大官人的欠條第452章 離經叛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賞罰大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兵曾頭市第37章 忠君愛國第827章 新的金牌小密探第二百八十一章 把毛剃光了第134章 升堂第888章 思鄉歸國心切第573章 疑神疑鬼的賈姨太第913章 皇后孃的怨念第二百九十章 朝堂的論調第477章 人不死,債不休第651章 權知大名府的侷限第479章 我看好你們的第895章 一別兩年第659章 先上車後補票第909章 拖油瓶岳飛第867章 小高出的餿主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官場的打仗第962章 全面動員第874章 瘋狗平變身了第446章 真大宋朝廷第二百二十三章 跟我1起吃豬食第813章 樑紅英中了激將法第40章 禍國殃民的奸計第169章 罵名和爭議第六十七章 差點出事第731章 反烏雲蓋頂第619章 天地無毛第45章 醉打蔣門神第105章 工部來的酷吏第594章 這次怕是栽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御用必殺技第744章 西夏坐不住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鬥狗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京兆郡王被鄙視了第518章 真大解放第801章 河東攻略第448章 公堂咆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