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突遇(下)

馭馬奔馳在風雨中,完顏斡魯心急如焚。撲面而來的冰冷雨水只能模糊他的雙眼,卻澆不息他心中的火焰。

六日前,當他聽到完顏婁室已攻破長生鎮的消息,便沒在多言,直接離開了北信口大營---既然完顏婁室已經成功在望,他也沒必要在婁室轄下的大營中多留,也不能多留,以免給人留下奪權的嫌疑----但他離開時,仍有一絲放心不下,總覺得事情的展不會那麼簡單,所以便留在復州之北兩百里的辰州城,等候最新的消息。

果然----他很討厭這個果然----就在昨日,當他尚在午後小睡之時,壞消息就來了:東海王親率援軍登島,婁室大軍敗退出城。憤怒之餘,完顏斡魯對此感到很不可思議,這幾月來,他曾多方打聽過東海國的消息,所有的情報都指出東海國本土遠在萬里之外,長生島僅僅是孤懸在外的飛地。但東海王的援軍卻在十日之內就趕到長生島,若非東海國近在咫尺,那便是今次的戰事完全落入了東海圈套中

對於這個順理成章的推斷,完顏斡魯卻是難以置信。如果這一戰是圈套,那從東海人火燒遼南諸城那一天開始,套子就已經被設下來了,完顏婁室只是運氣不好,被都勃極烈點了將,踩了進去。換作是其他人----就算是粘罕----怕是也逃不過這個陷阱。

這算計也太可怕了罷這麼想着,完顏斡魯感覺身上的寒毛都豎了起來,都說南蠻子狡詐。當真是一點不假。

既然東海援軍已經上島,再拖延下去,還在長生島上的大軍肯定是凶多吉少,現在唯一能做地便是想辦法把七千本部從那個該死的島上救出來----只有這件事婁室算是做得好的,死得都是外族和民,族裡的孩兒們大多安然無恙----外族人死便死了,那麼多女真勇士可損傷不得

收到噩耗的半個時辰之後,完顏斡魯便領着親兵直奔復州而來----有資格主持營救工作的。現在也只有他了----但由於夜間無法渡河,他不得不在高明輝命名的浮渡河邊逗留了一夜。今日一早,天剛矇矇亮,一夜未眠的完顏斡魯急着把親兵們一個個踹醒,重新上馬趟過了還沒漲起地河水,繼續奔行。

透過漫天的雨幕,谷口已近在眼前。完顏斡魯的心情略微放鬆了一下,只要出了谷。便到了寧州,再過兩個時辰,就能抵達復州的大營了。想到這裡,馬鞭便又是一揮,在空中打了個鞭花,坐騎的度登時又快了幾分。

但就在這時,一聲淒厲的笛聲突的傳入耳中,完顏斡魯大驚。大金國的軍中並沒有這種號子。

用力扯起繮繩,戰馬嘶聲人立。挺直腰,踩在馬鐙上,他用盡全力大吼:“有伏兵”

“輕裝”

當完顏斡魯大吼着有伏兵地同時。鄧廣達也山坡上吼叫着。所有人都提防着南面地敵軍北逃而至。卻沒人能想到。會有敵軍從谷中竄出來。

看到突如其來地金人騎兵。第一都地士兵們都免不了有些慌亂。但都頭地吼聲。卻讓他們條件反射般地行動起來----服從命令地程序已經被刻進東海士兵地骨髓裡。完全不會受到情緒地影響----一把掀開油布雨披。鬆開腰間地揹包扣帶。雙肩一聳一放。沉重地雙肩牛皮揹包便滑落到地上。

剛從揹包上把火槍取下。鄧都頭地命令便接踵而至:

“……各排列隊”

爲了適應火槍兵排兵佈陣地需要。神機營在十人隊和百人都之間。又多了一層編制----排。一排有三隊。有排正排副。三十二人排出地一隊橫列。正好是東海步兵軍陣地最小寬度。而一個都。分作三排。就可以形成一個小型地步兵方陣。

而都直屬隊。保護着都頭、都副、鼓手、旗手和指導---這也是新設立地職位。當一個新晉升地軍官剛從教導隊出來。又或是軍學裡地畢業生第一次下部隊時。一般就會安排到這個位置上----站在陣列之後。指揮全都作戰。

隔着雨幕,士兵們辨認着身邊人的面孔,尋找着自己的位置。尚幸他們本就是以排和隊爲單位,各聚在一處休息,並不需要四處亂竄。高聲報着數,第一都的陣列很快成型,一個完整的戰術作戰單位便出現在谷口一側的山坡上。

對於今天麾下士兵列陣的度,鄧廣達很不滿意,就算是冒雨,也不該費上十息才列陣完畢。狠狠地瞪了士兵們一眼,回坡下,金人騎兵已經調轉馬,對準了這裡。看了看天上地雨,又看了看地面上與敵軍地距離,鄧都頭吐了口唾沫----已經來不及換掉槍支上溼透的燧石了----又是一聲吼:

“所有人……上刺刀”

對面地軍隊列陣的度快得驚人,完顏斡魯只覺得眨了眨眼,谷邊小坡上一片搖晃地黑影就變成了整整齊齊的隊列。

是東海人?雨水流過完顏斡魯的臉上,原本就被風雨吹得青的臉頰,現在更是毫無半絲血色:“他們爲什麼會在這裡?……難道他們已經把婁室……?還有復州復州的大營現在怎麼樣了?”身邊沒人能回答他。

深呼吸幾次,他冷靜了下來。細細打量對面的陣列。他們人數並不多,僅有一百多人,與他的親衛人數相當,同時也沒有看到馬匹,難道是步行過來的?

斡魯有些糊塗,他們到底是什麼人?若說是伏兵,人數太少,也不該整整齊齊的在山坡上列陣;說是哨探。人數卻又太多,而且若是哨探,看到敵軍,應該會藏起來,絕不會冒出頭來

搖了搖頭,完顏斡魯放棄了猜測,不管這些東海人是來做什麼的,他們既然已經出現在這裡。就代表東海人已經有餘力把目標轉到了陸上,而婁室……怕是已經完了

……整整八千兒郎啊就這麼沒了

心痛於大批族中子弟地戰死,完顏斡魯顫抖着,從咬緊的牙縫裡透出聲音:“留兩個活口,其餘統統殺光”

既然猜不出東海人所爲何來,那就抓幾個來問問。雖然從東海人的隊列上看,他們都是一等一的精兵,但他完顏斡魯---大金國的迭勃極烈、南部都統----的手下可更是百裡挑一的勇士。何況。以騎兵衝擊步兵,哪會有失敗的道理。

百名親衛依命行事。留下十人護着斡魯。其他親衛換乘了上陣用地戰馬,揮舞起犬牙叢生的狼牙棒,吶喊着向小坡上衝去。

看着近百名騎兵卷着風雨直奔而來,沉重的蹄聲如同滾滾悶雷,高明輝的腿肚子微微打着顫:這個時候該退入林子裡啊他想大叫。騎兵入不了密林。在這種平坦又只有一點稀疏雜木的緩坡上對上女真騎兵,是自找苦吃。不過他沒敢說出來。他只是嚮導,軍中號令不是他能插嘴的。

鄧廣達冷靜的看着敵騎逼近。女真人舞在頭頂的狼牙棒已經越來越清晰,這種鈍器是重甲地天敵,就算頭上戴着精鐵盔,給敲中了,照樣不死也半殘。他不由得暗恨起來,要不是這個該死的天氣,害得他現敵人太晚,也不至於要用刺刀陣與騎兵相博----如果換上乾燥的燧石,就算這種雨天,他的兵也能保證有一半機率成功射擊。

算了就算用刺刀一樣能解決他們。他想着。方陣兩側都有些雜木,金人騎兵無法從側面衝擊,而想用騎兵正面衝擊槍陣,……那還真是瘋了

雨水從頭盔滑落,透過盔甲的縫隙,流入衣襟內。溼透的內衣讓每一個東海士兵都感覺很不舒服,但沒有一人因此而扭動一下。都緊握住了手中火槍。三棱錐型的刺刀就插在槍膛中。頂端點了鋼,如果在陽光下。還會反射着幽藍的精光,就算是鐵甲。犀利地三棱刺刀也能一下洞穿。

水花四濺,馬蹄刨起泥土掀得老高。轉眼間,近百名女真騎兵就衝上了小坡。他們的心中都有些驚奇,他們還是第一次看見面對騎兵的衝擊而不四散潰逃到步兵。

不過馬上就不會了完顏賽裡獰笑着,領軍衝在最前。作爲斡魯的幼子,他不像他父親那般精明過人,但說起勇猛,在完顏部宗室的小字輩裡,他卻是排前面的。密集如蝟的刺刀陣已近在眼前,賽裡用力一提馬繮,人立而起的戰馬在東海軍陣前輕巧向左一轉,正面衝擊之勢登時就轉化成與陣列平行的走向。一套動作如行雲流水,把女真鐵騎名震天下的騎術,揮得淋漓盡致。

臀部離開馬鞍,順着人立而起地馬勢,完顏賽裡高高的站在馬鐙上。低頭看着右側瞪大眼睛的東海士兵,他得意非常。沒有哪個騎兵會傻呼呼的向槍林中衝擊,人不會,馬也不會,陣前橫過的馬術可是女真騎兵的必修課。

右手中狼牙棒舉上頭頂,嗜血的雙眼投向目標,下一刻,狼牙棒上地鐵釘就將把敲癟地頭盔帶起,而像核桃一樣碎裂的頭顱,就會出現在眼前。

“殺”

狼牙棒就要揮下,東海軍陣中,沖天而起地殺聲卻突然如同地底爆的火山一般迸出來。聽着殺聲,完顏賽裡只覺得整個人都晃了起來,他與目標地距離也一下變遠。

怎麼回事?

在倒地前的那一刻,他深深的低下頭去,終於現,他視爲目標的那個東海士兵和周圍的幾人,同時弓步踏前,三四杆奇形怪狀的長槍正深深的沒入了他坐騎的腹部之中。

第一都的軍陣緊密異常,三十多人排出的橫列,就只有七八匹馬頭尾相接的長度。這麼短地陣列。在同一時間,能出現在刺刀陣前的女真騎兵僅僅三騎----爲了保證衝鋒時不會追尾,騎兵隊形永遠都不可能如步兵陣列那般緊密----以三十人攻擊三人,哪還會有失手的可能。

“殺”

殺聲再起,緊跟而來的女真騎兵又有三騎被刺倒在地。看到前面幾騎的失敗,後面的騎兵不由自主的緩下了衝擊的度,現在衝上去只會先撞到自己人---六匹還在掙扎嘶鳴着戰馬,就攔在東海軍陣之前。

完顏賽裡和其他幾個倒地地女真兵一骨碌從地上翻身跳起。他們的馬術高明得難以想象。除了一個士兵因腿部被刺中而被坐騎壓到,其他五人卻都在坐騎倒地前及時脫離。

一把拔出腰刀,完顏賽裡向後一招,“一半人下馬一半人從兩邊繞過去”

“白癡”鄧廣達冷笑。對付東海軍陣,最好的辦法就是不顧死活,直接衝進陣來,用戰馬幾百斤的身軀和奔馳而來的千斤衝力把東海軍陣徹底撞散。除此以外,任何戰術都是些裝模作樣的小技倆。

扭頭看看左右兩側。各有二十多名騎兵正小心翼翼地在雜木叢中穿行。第一都都頭再次冷笑,沒有了衝擊力,騎兵還想跟步兵鬥?……簡直是笑話

“第三排用最快度把左面的解決掉直屬隊把右邊堵住”鄧廣達接連下令。三排軍陣轉眼少了一排,而保護都部的直屬隊,也留下了軍官們向右側跑去。

“擊鼓揮旗”

鼓聲響起,溼透了地軍旗被用力揮開。

拔出指揮刀,鄧廣達大步向前:“第一排第二排前進”

遵循身後的鼓點,從馬屍上跨過。六十餘名東海士兵挺起槍向前衝去。踩着水花,整齊的腳步聲,比起平時更爲響亮。

“好強的兵”在後方觀戰,完顏斡魯忍不住贊着,但立刻又道:“好蠢的官”指揮那隊東海兵的軍官面對三面夾擊,不是把軍陣縮得更緊,反而分兵出擊,“真是蠢透了”

但他的兒子卻不認爲對方很蠢。與東海軍正面相對,撲面而來的壓力,他感受得更爲深刻。東海人不是蠢。是自負他們自認爲比女真勇士更強,纔會敢於分兵

一種從未有過地屈辱感傳遍全身,完顏賽裡惡狠狠的舉刀一指,領着二十幾個親衛立刻衝了上去,在如林的刺刀陣前揮刀而下。一陣金鐵交鳴,腰刀和刺刀同時被盪開。

完顏賽裡幾乎不能相信,與一個普通的東海兵刀槍相交。不但沒有砍斷對手的槍。自己的手竟然在麻。他哪裡知道,每日葷腥不斷的東海士兵。身體素質絕不在女真人之下。

大喝一聲,他揮刀再砍。腰刀與火槍再次交擊,噹的一聲響,一點火星在雨中冒起,轉眼即逝。火槍還穩穩地拿在東海兵的手上,而完顏賽裡的刀……卻已經斷了----前一次交擊就已經崩了刃地鐵刀,再次砍在鋼質的槍管上,哪會有別的結果

“好強的兵好強的兵”完顏斡魯翻來覆去的說着這麼一句,連鬍鬚都在抖。一陣交鋒之後,他的親衛一下倒下了十幾個,而東海兵卻只少了三四人,他們留下地缺口,也立刻被後排補上。

手持斷刃,完顏賽裡接連擋開幾次長槍突刺,喘着粗氣,一個翻滾,俯身撿起身側戰死地親衛留下的腰刀。挺起完好地戰刀,他得意的一聲大吼,正要再次衝前,但身體卻突然僵住了。

第二排一個東海士兵,面無表情地收回從前排縫隙中突刺出去的火槍,粗長犀利的三棱刺刀一寸一寸的在完顏賽裡的鼻根處拔出,留下了一個黑洞洞的傷口。砰的一聲,賽裡仰天倒地,紅紅白白的漿液,從斡魯幼子剛剛睜開的第三隻眼睛中汩汩流淌。

轉眼之間,近五十名下馬的女真戰士就只殘餘下一半。倒下的戰士還在抽搐,但流出鮮血已經變得絲絲縷縷,被雨水衝散,傷口轉眼就變得白。同樣變得白的還有殘餘士兵的臉色。面對步步進逼東海軍陣,他們也只能步步後退。四比一的交換比,讓他們再也不敢上前半步----何況被刀砍中的東海人,多是受傷,而他們被那種怪槍刺中,卻再也別想站起。

一聲尖利的呼哨,這時從山坡下傳出。完顏斡魯一撥馬頭,轉回來路,領着一衆親衛向谷中逃去。聽到呼哨聲,殘餘的親衛如釋重負,紛紛上馬而逃,從山坡兩側的雜木叢中,惶惶而出的女真鐵騎也只剩二十餘騎。

完了……救不回來了

伏在馬背上,風雨從耳畔擦過,完顏斡魯的腦海裡沒有剛剛戰死的幼子,只有那隊戰力強得可怕的東海士兵舉槍前衝的影子。東海人有這等精兵在,憑他手上的軍力,想救出復州的兩千女真子弟,再也不可能了。

完了,遼南真的完了

“呼……”立於陣後,一直都在膽戰心驚的高明輝終於長舒口氣,他常年從來長生島交易的遼地商人口中,聽到女真鐵騎百戰百勝的威名,卻忘了……東海軍也是一支常勝不敗的隊伍。

東海兵鋒指處,皆是所向披靡

第35章 改變(下)第28章 帝國(下)第8章 未雨(下)第40章 關山海(上)第11章 琉球(上)第29章 攤牌(下)第7章 敵至(上)第44章 決勝(中)第33章 冬雨(下)第27章 開春(下)第7章 先鋒(上)第27章 開春(下)第14章 硝煙(中)第35章 經濟(下)第28章 焚城(上)第42章 大石(下)第23章 喪事(上)第24章 風雨(下)第6章 對手(下)第43章 餘波(中)第31章 跳牆(上)第23章 萬馬(下)第4章 新港(下)第38章 湄嶼(中)第11章 孤舟(上)第16章 變奏(上)第44章 交涉(下)第22章 勇氣(下)第35章 覆亡(中)第19章 戰象(下)第3章 新港(上)第18章 神機(下)第48章 江山(下)第13章 西路(五)第36章 覆亡(下)第52章 杭州(中)第32章 冬雨(上)第30章 西路(完)第16章 神機(上)第51章 杭州(上)第57章 九五(中三)第32章 局勢(中)第25章 帝國(上)第38章 湄嶼(中)第5章 未來(上)第26章 天子(中)第42章 帝位(下一)第61章 九五(下四)第32章 祭靈(上)第9章 四方(下)第49章 道阻(三)第27章 天子(下)第54章 涌金(上)第26章 旅順(上)第3章 新港(上)第18章 軍器(上)第1章 三年(上)第4章 西路(一)第48章 助守(下)第18章 戰象(上)第44章 亂象(一)第16章 遭遇(上)第22章 武功(上)第8章 四方(中)第21章 傳承(四)第33章 經濟(上)第28章 雄心(上)第5章 對手(中)第5章 未來(上)第24章 烈風(下)第5章 天津(上)第52章 杭州(中)第49章 聖公(上)第28章 焚城(上)第8章 未雨(下)第45章 決勝(下)第47章 助守(上)第22章 武功(上)第42章 改制(上)第10章 宣傳(上)第1章 奇襲(上)第4章 滅國(下)第19章 海嘯第10章 守城(下)第21章 傳承(四)第13章 包圍(上)第53章 道阻(完)第13章 琉球(下)第5章 東京(下)第4章 東京(上)第56章 九五(中二)第2章 夜話(中)第37章 股票(中)第32章 冬雨(上)第34章 經濟(中)第7章 敵至(上)第34章 出戰(上)第2章 三年(下)第21章 陣線(下)第31章 跳牆(上)
第35章 改變(下)第28章 帝國(下)第8章 未雨(下)第40章 關山海(上)第11章 琉球(上)第29章 攤牌(下)第7章 敵至(上)第44章 決勝(中)第33章 冬雨(下)第27章 開春(下)第7章 先鋒(上)第27章 開春(下)第14章 硝煙(中)第35章 經濟(下)第28章 焚城(上)第42章 大石(下)第23章 喪事(上)第24章 風雨(下)第6章 對手(下)第43章 餘波(中)第31章 跳牆(上)第23章 萬馬(下)第4章 新港(下)第38章 湄嶼(中)第11章 孤舟(上)第16章 變奏(上)第44章 交涉(下)第22章 勇氣(下)第35章 覆亡(中)第19章 戰象(下)第3章 新港(上)第18章 神機(下)第48章 江山(下)第13章 西路(五)第36章 覆亡(下)第52章 杭州(中)第32章 冬雨(上)第30章 西路(完)第16章 神機(上)第51章 杭州(上)第57章 九五(中三)第32章 局勢(中)第25章 帝國(上)第38章 湄嶼(中)第5章 未來(上)第26章 天子(中)第42章 帝位(下一)第61章 九五(下四)第32章 祭靈(上)第9章 四方(下)第49章 道阻(三)第27章 天子(下)第54章 涌金(上)第26章 旅順(上)第3章 新港(上)第18章 軍器(上)第1章 三年(上)第4章 西路(一)第48章 助守(下)第18章 戰象(上)第44章 亂象(一)第16章 遭遇(上)第22章 武功(上)第8章 四方(中)第21章 傳承(四)第33章 經濟(上)第28章 雄心(上)第5章 對手(中)第5章 未來(上)第24章 烈風(下)第5章 天津(上)第52章 杭州(中)第49章 聖公(上)第28章 焚城(上)第8章 未雨(下)第45章 決勝(下)第47章 助守(上)第22章 武功(上)第42章 改制(上)第10章 宣傳(上)第1章 奇襲(上)第4章 滅國(下)第19章 海嘯第10章 守城(下)第21章 傳承(四)第13章 包圍(上)第53章 道阻(完)第13章 琉球(下)第5章 東京(下)第4章 東京(上)第56章 九五(中二)第2章 夜話(中)第37章 股票(中)第32章 冬雨(上)第34章 經濟(中)第7章 敵至(上)第34章 出戰(上)第2章 三年(下)第21章 陣線(下)第31章 跳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