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石曹娥

趙佶今日出宮,倒不是去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直接帶着護衛與太監而出,雖然都是便裝,倒是隊伍也算龐大,明裡暗裡幾十人之多。

一行從東華門出,直奔內城王黼府邸而去。趙佶於馬上之內,王黼卻是隻能坐轎相隨。

內城之中,要不就是各處衙門或者道觀,要不就是達官顯貴府邸。倒並不是說內城裡面都是人上人,自然也有許多家奴小廝與普通衙吏之類。

趙佶到得王黼府邸,心情倒是不那麼差了,特別是看得四處都是自己親筆所書牌匾,心情也是極好。邊往裡走便說道:“若是你家裡當真長出了玉芝,不若今日就燉上一鍋靈芝銀耳羹如何?”

王黼滿臉帶笑道:“官家吩咐了就是。”

到得王黼家中,便是稱呼也變了,從陛下變成了官家。官家其實也內涵了君權神授之意味,但是“官家”一詞,其實也包含了大公無私之意,無私心無私財之人爲公正,便是“官”。當然,這一切也多是美好的願望而已。

另外一種解釋興許更貼切,也稍微實際一些。“官”者,“宀”覆衆。便是治理衆人。

王黼帶着趙佶穿過外院,便是中院,中院院子左側最近多了一條小路直通一旁的院牆,院牆之上自然就是小門,小門另外一邊就是太監樑師成的宅邸。

趙佶通過中院之後,眼睛盯着那小路盡頭的小門看得幾眼,忽然面色大變。這王黼家趙佶也不是第一次來,隔壁是誰家趙佶也是心知肚明,卻是這一條通往院牆小門的小路在趙佶心中掀起了波瀾。

王黼並未發現趙佶面色變化,只在一旁引路,口中還笑道:“官家,還需往前,在內院之中,長了許久都沒人發現,今日才被下人看到。”

趙佶也不言語,面色越發難看,隨着王黼作請往內院而去。

進得內院,走到院牆之邊,一條剛剛清理出來的小路盡頭,便是一棵松樹,松樹之下,玉靈芝果然長在那裡。

趙佶看得幾眼,開口道:“嗯,當真稀奇。也算看罷了,今日朕先回宮。”

說完趙佶轉身就走,王黼面色一愣,忙跟上幾步問道:“官家今日不多留些時辰?臣還準備了諸多節目爲官家解悶呢。”

趙佶也不回頭,只道:“不多留了,你且在家中,不需多送,明日便有聖旨到你家中來。”

王黼聞言,也未多想,直以爲這聖旨大概是與這玉靈芝有關,皇帝趙佶爲道君教主,對於祥瑞之類的事物倒是比較熱衷的。

“臣恭送陛下。”王黼邊跟隨邊道,便是把趙佶往門外送去。

直到門口,看得趙佶頭也不回便上了馬車,王黼才感覺有些不對勁,卻是也想不明白到底哪裡不對勁。

滄州清池城中。

鄭智帶着李師師與老胡等幾個經略府退役的老兵到得城南豪客客棧。

老胡上前問得小二,知道這易安居士在二樓大廳會客,引着鄭智往二樓而上。

待上得二樓,廳內直坐了二十人不止,皆是談笑風生,正首坐得一對中年夫婦,左右皆是儒衫士子文人。

這等文人聚會,雖然沒有絲竹樂音,更沒有其他奢華,唯有茶盞幾杯,卻是更顯得氣氛良好。

頭前夫婦自然是趙明誠與李清照,鄭智剛上二樓,便聽得趙明誠開口說道:“蔡相公之曹娥碑我倒是親眼見過,字跡蒼穹有力。只是稍差了一籌。”

“哦?蔡相公字跡都稍差一籌,趙兄可是在哪裡還看過更好的碑文?”一人問道。

趙明誠拿起茶水喝得一口,點了點頭道:“書聖之字,比之蔡相公如何?”

曹娥者,東漢孝女,父親十足溺水,曹娥在河邊哭了十七日,投水自盡,五天之後曹娥的屍體抱着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感動天下。

漢末會稽上虞令感念其孝行,叫人爲其作了碑文。蔡文姬之父蔡邕手書文字,刻在碑文之上,蔡邕乃東漢之末書法第一人。此碑文乃金石絕頂之作,只是後來失散了。再到東晉,書聖王羲之複寫文字作碑,也是絕頂之作,後來也失散了。北宋元佑八年,王安石的女婿,蔡京之弟蔡卞再次複寫文字作碑。

趙明誠說的的蔡相公自然就是蔡卞,而非蔡京。蔡卞書法也是極佳,不比蔡京差上多少。

鄭智見得衆人談論得極爲投入,卻是也不出言打攪,只在大廳末尾處落座。

趙明誠一語倒是驚到了左右衆人,便是頭前開口那人又問:“趙兄莫非連書聖王羲之的碑文也親眼看過?”

趙明誠對於金石之道造詣極深,爲此夫婦二人家財散盡,更是著有《金石錄》傳世千年,爲後世研究留下了極爲重要的史料。只聽趙明誠答道:“書聖碑文無緣得見,卻是拓印絹本有緣巧遇,僥倖收入家中,幸甚幸甚。”

左右之人聞言大驚,便是有人連忙出言道:“趙兄可帶了此絹本?”

王羲之曹娥碑手跡之絹本,也是流傳千年,後世還收藏在遼寧博物館。趙明誠一生最爲自豪的便是金石之事,見得左右驚訝之色,一臉自豪道:“此番到滄州來,倒是未帶,若是諸位有暇,他日青州一行,可到家中瞻仰,若是諸位手中也有精品,可帶到青州來,在下臨摹了幾幅,可與之交換。”

趙明誠與李清照夫婦,如今收入實在不多,收藏之法也只得如此,便是以物易物了。

“趙兄臨摹,必然深得其中幾味,換之不虧,他日在下帶些金石美物青州拜訪。若是能見蔡邕手書,便是死也無憾了。”說話之人神采飛揚,想來也是此道中人。

“蔡邕手書這輩子怕是無緣得見了,在下走遍各地,皆無音訊,生平大憾啊。”趙明誠聽得蔡邕,一臉遺憾之色。

又有一人開口問道:“趙兄,時下聽聞一事,說是那魏武曹操與楊修見過蔡邕手書之曹娥碑文,卻是不知此事真假。”

趙明誠聞言搖了搖頭,開口道:“我也聽聞過此事,便是楊修與魏武還有字謎之爭,實乃人之杜撰也,曹娥碑於會稽(蘇州到紹興等地),魏武一生未到江南,如何見得到此碑文。”

此人一聽,恍然大悟,說道:“還是趙兄造詣深厚,原道是人杜撰所出。多謝趙兄解惑。”

鄭智頭前一直聽得一頭霧水,此時才聽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曹娥碑就是《三國演義》中楊修才思敏捷,快曹操三十里的典故。曹操與楊修一起路過曹娥碑下,碑面有八個大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便是一個字謎,楊修立馬而解,曹操直到走出三十里之後才解出字謎。

黃爲色彩,絹爲絲,色絲爲“絕”。幼婦乃少女,少女爲“妙”。外孫乃女兒之子,女子爲“好”。齏臼是碾磨調料的器具,受辛辣,受苦甜,受辛爲“辭”,古代“辭”也作“辤”。

便是“絕妙好辭”。

鄭智一直以爲《三國演義》中這個典故是真實的,聽得趙明誠這個金石大家一語才知,這個典故原來是杜撰的。其實這個故事最早出自《世說新語》,《世說新語》便是南宋成書的,收納的原來也是有誤。

鄭智對於李清照之夫趙明誠本沒有什麼印象,此時卻是高看幾分,古人治學態度當真帶有一股魅力。

待得這個話題談得差不多,鄭智才起身上前拱手道:“在下鄭智,見過趙兄,見過易安居士。”

趙明誠聽言連忙站起身來恭敬回禮道:“見過鄭相公。”

李清照也連忙起身一福,說道:“鄭相公有禮!”

要說這夫婦二人,如今一個四十有一,一個三十有八,人生已過大半。如此逍遙治學,也算是人生大幸。奈何還有靖康大難,當真也是雨打浮萍,從山東之地一路流亡南下,艱苦也是無數。趙明誠過不得多久還又當了官,靖康之前,還先後出任了萊州與淄州兩地知州,然後便是金人肆虐。

左右滄州本地文人士子皆是起身拜見,鄭智拱手客氣。趙明誠又連忙讓出首座與鄭智。

鄭智自然卻之不恭,落座之後,開口道:“賢伉儷到得滄州,在下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鄭智對於趙明誠李清照這樣的文人,心中不自覺多了一份尊敬。這對夫婦也值得鄭智尊敬,值得千百年的中國人尊敬。

鄭智心中,文人不過兩種,一種便是治學有成,如趙明誠、李清照,《金石錄》傳承千年,爲後世治學之人提供重要的史料參考,詞作更動人心。另外一種便是治理有方,如王安石。這兩種文人才能稱之爲文人,其餘識字之輩,如賊爾。

鄭智這番禮節,倒是讓趙明誠與李清照少了許多拘謹,兩人也是寒暄幾句。

寒暄作罷,李清照開口便道:“常聞相公大作,早生拜訪之心,直到再聞一曲金縷方纔動身而來,鄭相公詞作斐然,令人佩服啊。小女子也多喜詞作,常有所出,還請相公不吝賜教。”

今夜可能是下半夜或者明天早上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買糧第六百三十四章 下獄,舒爽,陷城,止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今日送你這狗官上路第五十八章 鄭智午後追陸謙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公,武二來殺第十二章 你們多來幾個一起上第一百九十七 晚些時候埋了就是第六百六十二章 十萬火急,大同大同第三百七十四章 什麼袖子斷不斷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便不會有善終之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石曹娥第三百章 滄州聚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必許你一個前程發達第二百七十七章 滾一邊去!第五百八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二百一十六章 看個鳥看第十五章 五十兩白銀尋王進第十章 叢林慘烈,軍將之心第十四章 洞幺洞幺,我是洞拐,開業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埋第一百二十一章 鄭智初謀,國戰攻略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檜的悲催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不聞軍令如山第九十七章 鄧龍擒周通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的如何敢逃了官稅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後便是鄭相公了第七十五章 賣酒起了小風波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真小瞧了這些賊人第八十七章 孫勝超要鬥鄭智第三百八十五章幫我穿甲、點校士卒第三百一十一章 笑與真誠的粘罕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京大家李師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麻木不仁與殺第二十八章 事情倒不是不可爲第五百一十一章 昂首挺胸的鄭智第二百四十八章 祝三,小心啊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納頭便拜第二百三十三章 兵圍白虎山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幾人中可有一人是裴宣?第五百二十五章 把你斬了祭旗第二百五十三章 官人可小心些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個活可也不要放過第三百一十章 鄭智的渤海奴隸第二百零五章 相公,柴進去了鄆州第二百五十章 期待中的豪俠郭靖第六百三十三章 取捨與戰,無慾心死第三百零六章 便讓童樞密奪了你的兵權第四百五十二章 爲國盡忠出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箭矢有多第五百八十七章 旁人皆可,獨其不取第三百五十一章 魯達,你可別把人打死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直娘賊 感謝J.Tang萬賞!第四百一十八章 加官進爵在此一搏第一百九十六章 說官人想要...復國!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麗攻略之始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七十七章鄭智坑華陰知縣第五百三十九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四百零一章 看看官家有何吩咐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知相公要殺何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小劉有謀,爲國忠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今日送你這狗官上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四十三章 哥哥,你卻是能忍?第五百章 成何體統第三百八十二章 經略府當真好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自當照拂第五百九十章 看來是難以好相與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如死灰的蔡攸第三百二十九章 水泊之邊,選地造船第五百三十一章 形同謀逆,斬首示衆第九十七章 鄧龍擒周通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開國功勳第五百七十四章 便幹他孃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都隨我來第六百一十一章 且問你以爲此事如何?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黼身在何處?第五百零一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六百九十章 殺,殺鄭智,快殺!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便幹他孃的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七章 明日來衙門裡見某第九十二章 宋人鄭智,來日必取爾首級第二十三章 我先去救師父,再來埋你第六百五十八章 年輕劉正彥,知命遼天子老祝在奶娃第三百一十七章 士氣可用第八章 你便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謝相公大恩第一百七十四章 灑家說你找死第三百零三章 揚帆出海,今夜良機
今夜可能是下半夜或者明天早上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買糧第六百三十四章 下獄,舒爽,陷城,止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今日送你這狗官上路第五十八章 鄭智午後追陸謙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公,武二來殺第十二章 你們多來幾個一起上第一百九十七 晚些時候埋了就是第六百六十二章 十萬火急,大同大同第三百七十四章 什麼袖子斷不斷的第五百四十九章 便不會有善終之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石曹娥第三百章 滄州聚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必許你一個前程發達第二百七十七章 滾一邊去!第五百八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二百一十六章 看個鳥看第十五章 五十兩白銀尋王進第十章 叢林慘烈,軍將之心第十四章 洞幺洞幺,我是洞拐,開業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埋第一百二十一章 鄭智初謀,國戰攻略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檜的悲催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不聞軍令如山第九十七章 鄧龍擒周通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的如何敢逃了官稅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後便是鄭相公了第七十五章 賣酒起了小風波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真小瞧了這些賊人第八十七章 孫勝超要鬥鄭智第三百八十五章幫我穿甲、點校士卒第三百一十一章 笑與真誠的粘罕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京大家李師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麻木不仁與殺第二十八章 事情倒不是不可爲第五百一十一章 昂首挺胸的鄭智第二百四十八章 祝三,小心啊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有剃頭者皆殺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納頭便拜第二百三十三章 兵圍白虎山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幾人中可有一人是裴宣?第五百二十五章 把你斬了祭旗第二百五十三章 官人可小心些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個活可也不要放過第三百一十章 鄭智的渤海奴隸第二百零五章 相公,柴進去了鄆州第二百五十章 期待中的豪俠郭靖第六百三十三章 取捨與戰,無慾心死第三百零六章 便讓童樞密奪了你的兵權第四百五十二章 爲國盡忠出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箭矢有多第五百八十七章 旁人皆可,獨其不取第三百五十一章 魯達,你可別把人打死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直娘賊 感謝J.Tang萬賞!第四百一十八章 加官進爵在此一搏第一百九十六章 說官人想要...復國!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麗攻略之始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七十七章鄭智坑華陰知縣第五百三十九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四百零一章 看看官家有何吩咐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知相公要殺何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小劉有謀,爲國忠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今日送你這狗官上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四十三章 哥哥,你卻是能忍?第五百章 成何體統第三百八十二章 經略府當真好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自當照拂第五百九十章 看來是難以好相與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如死灰的蔡攸第三百二十九章 水泊之邊,選地造船第五百三十一章 形同謀逆,斬首示衆第九十七章 鄧龍擒周通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開國功勳第五百七十四章 便幹他孃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都隨我來第六百一十一章 且問你以爲此事如何?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黼身在何處?第五百零一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六百九十章 殺,殺鄭智,快殺!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便幹他孃的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七章 明日來衙門裡見某第九十二章 宋人鄭智,來日必取爾首級第二十三章 我先去救師父,再來埋你第六百五十八章 年輕劉正彥,知命遼天子老祝在奶娃第三百一十七章 士氣可用第八章 你便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謝相公大恩第一百七十四章 灑家說你找死第三百零三章 揚帆出海,今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