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錢莊匯兌,嚴寒優劣

沒有了吳用的政務院,與以前的政務院也沒有多少區別。如今李綱升任政務使,便是大權在握。

鄭智所能知道的行政模式,不論後世還是前朝大宋,其實本質上的區別並不大。甚至中外的區別也並不大。

所有這新朝,幾大機關,也不過就是政務院,樞密院,大理寺。

政務院,就如後世的國務院,或者首相內閣。就是這政務治理的主要中樞,政務院下,分各大部委,便也是與後世沒有什麼區別。

樞密院,已然自成系統,與地方上任何衙門沒有互相統屬的關係。就是中央軍委。

大理寺,便是立法系統,也是審理系統。這一點與後世稍稍有點區別,便是這大理寺還兼職立法權。將來立法權大概也是要被分出去的。

這幾大系統,與後世其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可以說三省六部的制度,其實就是行政的主要制度。真正成熟形成於中國的六世紀左右,一千四百年,都是這一套系統。

甚至整個世界,也都用的這一套系統。本質上的區別並不大,細節自然有差,也有改進,也有細緻分化。

當然,這只是單純說的施政與行政系統。中國古人不凡的智慧,便也就在於此了。不論統治的制度如何變化,這套行政的制度,已然是相當成熟的。

今日鄭智沒有朝會,而是親自到得這政務院。

此番來政務院,鄭智自然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來商量定奪。

鄭智坐於政務院大廳正首,左右列版一應官員,卻是人人都有座位。這便也是鄭智的改革,臣子再也不許站着議事了,可以坐在皇帝面前。這一幕,在唐朝短暫出現過,倒也不是鄭智的首創。

“陛下,這錢莊匯兌之法,臣等商議了半個月有餘,卻是沒有一個成熟計劃,臣等失職,還請陛下恕罪。”李綱起身上前作揖之後,面色爲難說道。

鄭智聞言點了點頭:“此事極爲複雜,涉及的事情也是方方面面,某也知你們難以謀劃,所以今日前來,便是幫你們出謀劃策的。有那些問題,你便直言說出來,某心中有些思慮,看看能不能幫你們解決。”

錢莊匯兌之法,說直接點,錢莊不過就是銀行。匯兌,自然就是紙鈔。而今天下之大,幅員遼闊,甚至還有海外之事。錢的流通,便成了大問題,紙鈔自然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手段。

紙鈔的根本含義,就是能拿到銀行去換成硬通貨。紙鈔,就是兌換金銀銅錢的憑證。往後的延伸,那便是後續的貨幣發展。

李綱本是中正之人,在鄭智面前也不藏着掖着,直白開口說道:“陛下,要說交子,蜀地最早,後續各地也多有效仿。奈何持續得幾十年,大多成了一文不值之物。百姓對於交子銀票之類,多缺乏信任。此乃推行之難,難之一也。”

鄭智要推行銀行與紙幣,自然也有多種考量。方便貨幣流通只是其一。而今新朝已然是資本崛起的時代,紙鈔這種東西怎麼都會出現的,何況宋朝之前就有過。與其等着民間的商戶互相合作在一起,自己發行紙鈔。不如朝廷早早就來做這件事情。

發行貨幣的權利,必然不能讓民間商人把持。貨幣早期雖然只是憑證,但是到了以後,涉及到金融,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整個國家與人民的利益。必然只能由國家來掌控。

這件事情,鄭智腦海之中,也是有前車之鑑的。後世美利堅,便是前車之鑑。發行貨幣的機關是美聯儲,乃是各大財閥合作之下的產物,與政府關係不大。發行貨幣的權利,國家政府其實是插不上手的。

國家政府,只有發行債務的權利,向財閥與銀行借錢,向全世界借錢。金融的利益,更是與政府沒有絲毫關係,皆到了股東董事會的手中,皆到了那些財閥的手中,也就是到了私人手上。

當然,國家與財閥之間,大多時候是良性的互動,互相幫襯。但是片面來說,國家的政策,也常常會受到財閥的左右,甚至大多都受到財閥的左右。國家甚至成了財閥與百姓的中間人,是用來調節兩者之間利益關係的機構。

美元全球化帶來的利益,大多也到了財閥的口袋之中,這已然成了國家制度之外的東西。與誰當國家領導人執政沒有絲毫關係。

這就是鄭智腦中的前車之鑑,也是鄭智要避免的事情。國家政府,應該代表所有人的利益,不能被任何一個階層左右。商人左右政治,這是鄭智意識之中不能接受的事情。

鄭智聽得李綱之語,點了點頭說道:“此事好辦,朝廷之中央錢莊,全國各地任何一個辦事處,皆能自由兌換。紙鈔到得錢莊,必然能兌換到等價值的金銀與銅錢。此乃本位之法,以金銀之物爲本位,兌換自由。長期保持信譽,往後此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鄭智敢這麼直白來說,便也是信心十足,府庫之中金銀不缺,便也就有這樣的自信。紙幣發行,並非法律規定就能成功的。並不是朝廷法律規定一塊錢換多少銀子或者銅錢,立馬就能推行成功的事情。此乃市場行爲,越是強硬手段,民間反彈就會越大。

強行來做一定會造成反效果。一來似乎就成了朝廷掠奪民間財富。二來也會造成紙幣大量貶值,金融系統完全崩潰。

李綱聞言一邊點頭一邊去看朱武,朱武自然奮筆疾書,記錄鄭智話語。

隨後李綱又道:“陛下,紙鈔防僞之法,便也是爲難之處,昔日裡交子氾濫,其中作僞也是不少,此事也是交子失敗的原因之一。此事政務院中,無人精通。此難之二也。”

“此事有三策,第一策便是召集一幫造紙工匠,研發一種專門的紙張,只用來印刷紙鈔,既要耐磨耐用,又要與其他紙張輕易分別出來,還要嚴格保密,不得絲毫外傳。第二策便是密碼之法,此法蜀地錢莊應該有精通之人,把這些精通之人召集起來,商議一套成熟的密碼之法。第三策便是嚴格立法,但凡作僞者,一經查實,立斬不饒,家眷發賣充軍。”鄭智的先見之明便也在此了,便是鄭智其實也聽說過,古代銀票,也是有一套很嚴謹的防僞制度的,鄭智自然不通曉其中的道理。但是鄭智卻是知道這套防僞系統很是有效。

若是召集一羣做過這一行的人一起來商議,應該是能解決這個密碼問題的。紙張的區別,便是基礎。隨後還可以試試水印之法,水印的原理也並不複雜。宋朝的造紙工藝高度發達,只要提出要求,試驗之下,並不難解決這個問題。

關鍵也是要把紙鈔的製作工藝繁瑣起來,越繁瑣越好,繁瑣便會精緻,精緻就會讓作僞更加難。

朱武一直不停記錄着鄭智的話語,李綱又開口問道:“陛下,最難之事,乃天下錢莊進出度支上的管理問題,此事臣思慮半月有餘,實在不得其法,還請陛下指教。”

鄭智聽得這個問題,也是眉頭皺到了一處。說到底就是銀行的會計問題與結算問題。這個問題比稅收系統,或者戶部財政系統要複雜太多。

稅收系統,往簡單一點說,本質是憑證系統,之後多是加法算數,各地來的稅收加法。

財政系統,往簡單一點說,本質是先加後減。從稅收系統拿錢來,然後再減出去,往各個部門,各個衙門減出去。

當然,這只是簡單的比喻,實際操作也是極爲複雜的。

但是這兩個系統與銀行比起來,那就算是簡單的。銀行系統,會記上,就是無數筆每個地方的小加減。程序上,更是無數憑證的集合。往上,還有綜合統計。往下,還有每日各個辦事處的進出,每個戶頭的憑證數據處理,與存底統計對照。

銀行還要涉及整個國家進出的統計,還要與稅收系統進行配合。防止偷稅漏稅。

等等等等。

這個問題到得鄭智這裡,已然也是焦頭爛額,這個問題,鄭智實在解決不了。便聽鄭智開口說道:“李綱,着教育部今年立刻着手準備,加試開考一科。向天下招納錢官,姑且叫會計官。試題便專考算術與度支問題。天下所有的掌櫃賬房,皆可入考,不需任何其他條件。三甲者,直接封爲中央錢莊會計副使,賜三品俸祿。取萬人爲官,皆封品級,讓他們來商議錢莊管理之事,有了成熟的計劃,再報政務院來定奪,某也親自參與定奪。”

鄭智有鄭智的聰明,鄭智不是那萬事皆通之人。便也唯有尋精通之人來解決實際問題。

這也是算術人才,第一次能這麼當官的先例。

李綱聞言,心中有些驚訝,這般選官,當真是開天闢地頭一遭。這種神奇的事情,也唯有面前這位陛下才做得出來。

李綱下意識轉頭看了看大廳裡這些大小官員,果真有許多人面色有些難看。這些人雖然都是新朝之官,卻又有哪個不是在削尖腦袋往上爬。三品,這個品級,已然是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可能達到的地步了。

卻是如今考個算術度支的三甲,就能直接得到。這叫許多怎麼鑽都鑽不上去的官員心中作何想法。

只奈何,奈何頭前那坐着的皇帝陛下太過霸道,威勢太過重。即便許多人心中有想法,卻也不敢開口去說,甚至連臉面上的難看,也是稍縱即逝,不敢讓頭前那位皇帝陛下看到。

鄭智自然是能發現許多人表情上的變化的,卻也是懶得理會。

便聽李綱開口答道:“陛下,此時臣立刻着手去辦,至於這出題之事,不知陛下有何指示。”

“尋戶部管理度支之事的官員來出題,出完呈上來看看,某也會親自出一些題目加進去。”鄭智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放心,怕戶部出的題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是也想着自己來出一些題目。鄭智出題,自然繞不開數學問題,甚至還是比較難的數學問題,如此才能真正分出一個高下來,選到國家需要的人才。

“遵旨!”李綱躬身一禮,這個問題便也暫時到此爲止。

便聽鄭智又開口說道:“題目得出三套,第一套於全國各地進行選拔,第二套爲州府遴選。第三套便是京中的試題。如此方纔妥當。”

沒有資格要求的考試,想來稍微會點算術之人,都要趨之若鶩。分級遴選也就是必須的。

李綱點頭再禮,倒是沒有多說。這件事情,鄭智即便不叮囑,李綱也知道該如何去辦。要說會計度支的事情李綱不精通,但是組織考試的事情,李綱自然是知道該用個什麼步驟。

鄭智已然起身,準備要走,卻是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開口問道:“工部棉甲之事進展得如何了?”

李綱聞言,連忙回頭示意一下。凌振起身走向前去,開口稟道:“回稟陛下,臣這些時日多在操辦此事,棉甲做出了不少樣式,皆在試驗之中。以弩箭與火槍反覆射擊,甚至也用上了火藥包。月餘之內,便能選出最好的打造之法,立馬便可投入生產。”

這棉甲,以棉花浸溼之後,反覆拍打壓實,硬如木板,內襯鐵片。主要的功能就是防備火槍與羽箭的射擊,效果極好。而且還能禦寒,重量比鐵甲也要輕便許多。與遊牧爲戰,某種程度來說,棉甲比鐵甲其實效果更佳。

這棉甲之事,自然關係甚大,便聽鄭智開口說道:“加快進度,今年入秋之後,要裝備兩萬人以上。”

凌振拱手答道:“陛下,臣一定辦妥此事。”

鄭智聞言點了點頭,方纔往外而去。

棉甲之事,自然關乎東北之戰局,關乎與女真的戰事。有了棉花,禦寒就不算事情了。秋日開戰,在東北之地,就是冬天了。

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之下,林子裡女真人必然滿身裹得嚴嚴實實,毛皮與布衣,只要能裹上身的,一定都會裹在身上。若是打仗,還要往外套甲冑。如此臃腫,自然行動不便,便成了女真人的劣勢了。便是嚴寒之下的鐵甲,沾水都摸不得,摸了就要粘上人的手。

那個時候的岳飛,穿着棉襖,裹着棉甲,帶着火槍,入林子與女真人戰。這嚴寒,反倒成了優勢。棉鞋,棉手套,棉帽,皆是優勢。

這纔是鄭智沒有聽吳用野火燎原的計策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挑着嚴寒,女真人缺衣少食的時候,發動這一場不對稱的戰爭,戰爭的勝率,纔會有保障。

第五百一十五章 誓爲相公效死第五百零九章 寒冬悲慘事,人間盡滄桑第六百八十七章 互謀人心,殺機暗露第五百八十五章 倒行逆施,搶奪之賊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五百零一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四百六十三章 斬殺了鄭智再行攻城第九十章 卑職敢戰敢勝,相公敢觀戰否?第一百五十一章 事起京兆府第五十六章 魯達礬樓會林沖第四百零一章 看看官家有何吩咐第四百一十三章 看看何人還敢投敵第五百零二章 奴家願意去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什麼袖子斷不斷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該是起刀兵的時候了第三十八章 今日本虞侯送你上路第二百九十八章 廷議章推指雲笑天道1大作《隋末陰雄》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己人,自己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魏武第四百二十八章 鄭智戰秦檜第六百一十二章一畝三分地太少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三十二章 走走走,進莊吃飯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說是輸贏,卻是你死我活第二百四十六章 說是輸贏,卻是你死我活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第三百三十八章 官家舒爽了,諸事都好辦第二百二十章 巷弄狂追西門慶第五百一十三章 党項三等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二百八十一章 美髯公朱仝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第三百八十九章 魯將軍性情中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把你斬了祭旗第六百零三章某也活不得多久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李綱到滄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跪拜三日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俅十有八九會來第九章 叢林,文化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山之林,從無二虎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六百四十四章 事情有些不對勁第九十二章 宋人鄭智,來日必取爾首級第四十六章看看小種經略有何奇招第二百三十五章 灑家給你打頭陣第五百二十章 珠星璧月、跨鳳乘龍第三百二十二章 算你走運第二百六十七章 許給你慕容彥達這條命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政之令,種家後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直娘賊 感謝J.Tang萬賞!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蓮,你倒是長大了些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當年東京更迷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二百七十章 鄭相公威武!第五百五十九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三百章 滄州聚兵第二百三十章 孔家兄弟與宋江第一百四十四章 住手,快住手!第六十八章 少華關口阻虞侯第九十九章 鐵面孔目裴宣第六百三十四章 下獄,舒爽,陷城,止兵第八十章 童貫開春要巡邊第四百八十七章 跪在地上爬過來說第五百二十一章 遼人蠶食迫戰第五百零六章 狗膽包天第五百六十章忠心如你,世間少有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八十五章 童經略要上前線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真小瞧了這些賊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且回去等我第四百三十章 此事是否是有誤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一百一十四章 萬騎來襲第二十五章 必然幾刀砍死當場第四百一十八章 加官進爵在此一搏第一百八十二章 魯達戰索超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日來接你第三百九十三章 夜有高人穿牆過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人都是猙獰第一百七十章 太尉要殺誰?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公海涵!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石曹娥第四百四十四章 兀那羌人哪裡逃第二百六十三章 那便陪鄭相公捨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鄭智心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敦煌、玉門關、陽關.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炮之野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知相公要殺何人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下,蒼天之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竟然不知逃跑
第五百一十五章 誓爲相公效死第五百零九章 寒冬悲慘事,人間盡滄桑第六百八十七章 互謀人心,殺機暗露第五百八十五章 倒行逆施,搶奪之賊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五百零一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二百章 你柴進算個什麼東西第四百六十三章 斬殺了鄭智再行攻城第九十章 卑職敢戰敢勝,相公敢觀戰否?第一百五十一章 事起京兆府第五十六章 魯達礬樓會林沖第四百零一章 看看官家有何吩咐第四百一十三章 看看何人還敢投敵第五百零二章 奴家願意去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什麼袖子斷不斷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該是起刀兵的時候了第三十八章 今日本虞侯送你上路第二百九十八章 廷議章推指雲笑天道1大作《隋末陰雄》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己人,自己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魏武第四百二十八章 鄭智戰秦檜第六百一十二章一畝三分地太少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三十二章 走走走,進莊吃飯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說是輸贏,卻是你死我活第二百四十六章 說是輸贏,卻是你死我活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第三百三十八章 官家舒爽了,諸事都好辦第二百二十章 巷弄狂追西門慶第五百一十三章 党項三等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二百八十一章 美髯公朱仝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第三百八十九章 魯將軍性情中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把你斬了祭旗第六百零三章某也活不得多久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李綱到滄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跪拜三日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俅十有八九會來第九章 叢林,文化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山之林,從無二虎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六百四十四章 事情有些不對勁第九十二章 宋人鄭智,來日必取爾首級第四十六章看看小種經略有何奇招第二百三十五章 灑家給你打頭陣第五百二十章 珠星璧月、跨鳳乘龍第三百二十二章 算你走運第二百六十七章 許給你慕容彥達這條命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政之令,種家後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直娘賊 感謝J.Tang萬賞!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蓮,你倒是長大了些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當年東京更迷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二百七十章 鄭相公威武!第五百五十九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三百章 滄州聚兵第二百三十章 孔家兄弟與宋江第一百四十四章 住手,快住手!第六十八章 少華關口阻虞侯第九十九章 鐵面孔目裴宣第六百三十四章 下獄,舒爽,陷城,止兵第八十章 童貫開春要巡邊第四百八十七章 跪在地上爬過來說第五百二十一章 遼人蠶食迫戰第五百零六章 狗膽包天第五百六十章忠心如你,世間少有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八十五章 童經略要上前線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真小瞧了這些賊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且回去等我第四百三十章 此事是否是有誤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一百一十四章 萬騎來襲第二十五章 必然幾刀砍死當場第四百一十八章 加官進爵在此一搏第一百八十二章 魯達戰索超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日來接你第三百九十三章 夜有高人穿牆過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人都是猙獰第一百七十章 太尉要殺誰?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公海涵!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石曹娥第四百四十四章 兀那羌人哪裡逃第二百六十三章 那便陪鄭相公捨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鄭智心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敦煌、玉門關、陽關.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炮之野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知相公要殺何人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下,蒼天之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竟然不知逃跑